老司機常說間歇性踩油門能省油,是真的嗎?有何依據?

徐紫諾


從事汽車油耗開發十多年啦,再此負責人的告訴大家,間歇性踩油門真的不省油,謠言止於此,大家引以為戒!



所謂間歇性踩油門,就是先踩油門使車輛加速行駛,而後鬆掉油門,車輛空擋或帶檔位滑行,待車速降低到一定程度後,再次踩油門,如此循環往復。這種開車方式不省油,主要歸結為以下幾點:

1.車輛油門踏板時踩時不踩,發動機噴油量不一樣。再踩油門瞬間,發動機噴油量非常多,但如果松掉油門,噴油瞬間終止,這種情況下,發動機噴油量並不是穩定的。


2.如果車輛加速踏板始終保持穩定,發動機噴油量就會保持不變,這種情況下,發動機對噴油控制非常節省,有利於降低車輛整車油耗。

3.車輛速度較高時,如果松掉油門踏板,發動機會發生斷油控制,這種控制方法有利於降低車輛油耗,所以大部分人認為,如果快速加速,車輛速度上升以後,鬆掉油門踏板,發動機發生斷油控制,油耗自然較低,但是在快速加速過程中,發動機油耗非常高,整體上油耗較高。



最省油工況

對於燃油車而言,最省油工況就是速度保持穩定,油門踏板也穩定,發動機進氣量達到穩定狀態,發動機噴油量也達到最佳狀態,發動機燃油效率也比較高,整車自然比較省油。


“汽車概況”作為專業的汽車平臺,暢聊專業的汽車問題,歡迎大家關注。


汽車概況


以我的奧德賽2.4自動擋為例,這種開車方法不僅提速快,不影響他人通行,還節約時間,而且的確要比帶著油門半走半不走,慢慢提速更省油。

去年我的奧德賽賣了,現在開的是混動雅閣也是這樣開更省油。只要前面沒有車,就一大腳油門把速度加到限速允許的最高值,然後鬆開油門再慢慢的踩下去一點油門,僅僅依靠電池的電力勉強維持巡航,或者讓速度一點一點的掉下來,一樣可以開出去很遠很遠。如果堵車不厲害的話,這樣開在市區能開到三字頭的油耗。試了幾次,平均大概3.5左右。如果模擬正常的開法,大概要到3.9左右。就像照片中那七公里,就是這樣開出來的。當然如果按照我自己的駕駛風格,起步超車都是地板油,油門踩下去很快又重剎,那麼油耗就會到7附近。總之駕駛習慣,路況,開車的風格,氣溫都對油耗有影響,但是問題裡的那種開法對自動擋汽車的確是更省油,更高效的方法。



頁sure


什麼老司機?菜鳥的想象而已!

我是真正老司機,前後買過二十幾輛車,開車裡程二百多萬公里,做過大量實驗,特別知道如何省油。

我的兩次最高記錄是一加侖70.5英里,由 Prius 創下,和一加侖70.6英里,由 Passat TDI 手排創下。大約是3.35公升/100公里,不知道換算對不對?

創造這種超低耗油量的條件是定速在55-60英里/小時在高速公路行駛,無風,路面乾燥,氣溫66華氏度,不開空調,行駛距離大約35英里。

同樣的外在條件間歇性踩油門,耗油量大增。

我也嘗試過近距離跟貨櫃車行駛,比自己定速差一點。

其實,學過基本物理,並瞭解內燃機工作原理的人,沒有可能相信間歇性踩油門能夠省油。


mimidustie


舉一個高速公路開車的例子。

都說在高速公路開車時使用定速巡航,相比司機控制油門可以又省油又平穩,但實際情況卻不見得!定速巡航可以保持很低的平均油耗,但老司機間歇性的油門操作,既能保持車速均勻又有油耗為零的慣性滑行;並且在車輛爬坡時,使用定速巡航車輛是在爬坡開始後驟然補油,而老司機的間歇性控制油門技巧,會讓車輛沒有進入爬坡狀態時預先得到爬坡所需的動力補償!

開車要想省油,需要的是控制好動力輸出,儘量避免出現動力不足和動力過剩的出現頻次!每一次出現動力不足的強行補油,和每一次動力過剩的剎車被迫介入減速,都是油耗增加的人為因素!

老司機所說的間歇性踩油門,指的是在使用巡航擋(最高擋,多擋位車型的兩個最高擋),當車輛因為道路坡度、加下油門控制力度、甚至是風力的加持而出現動力過剩趨勢時,腳下采取減輕加油力度、或者收淨油門(備油門)進入滑行狀態!在使用過渡擋行車時老司機也會利用間歇性油門踩踏控制住車輛合理動力輸出,開自動擋的老司機還可以利用間歇性的油門操作主動提前於行車電腦控制擋位的升降,達到經濟行駛狀態。

老司機給新手的評判經常用到“不穩”一詞,不穩指的是方向、油門、剎車控制的穩定性差。而油門不穩是很多司機更突出的問題,根源就是不會間歇性踩油門。穩住油門保持勻速行駛狀態,是有效降低油耗的操作技法之一,而穩住油門並不是油門踩住不動,是需要根據行駛空間的變化,進行持續加油、保持油門深度、油門力度大小細微調整、收油滑行,這就是老司機所說間歇性踩油門!


駕駛教練老劉


我是一個開了12年車的汽車愛好者。在我看來老司機的很多所謂經驗之談其實漏洞百出、誤區一大堆。間歇性踩油門省油就是其中之一。

老司機的“老”一般有3層含義,一是駕齡長,二是歲數大,三就不說了。考慮到汽車進入我國家庭的歷史比較短,早年的駕駛員拿到駕照的平均年齡普遍偏大,所以前兩層含義經常是重疊的。雖然這些人開車時間長,但受限於早年技術落後、信息不發達、個人喜好等因素,駕齡長、歲數大可跟懂車沒有必然聯繫。

根據我的駕駛心得和對動力總成基本原理的瞭解。間歇性踩油門非但不省油,反而更費油而且影響乘客舒適性。尤其是搭配AT和CVT變速箱的車,它們有一個叫液力變矩器的裝置,通過其中的液體攪動實現柔性傳動,防止D擋停車熄火和低速頓挫。當你間歇性踩油門時,你那一腳油門的動力並不能傳遞到車輪上,而是消耗在攪動變速箱液力變矩器裡的液體。相當於燃油的動能只是轉化成了變速箱的熱能而浪費掉了。下面這個視頻就是間歇性踩油門的效果,大家可以看到,隨著油門的間歇性踩踏,轉速忽高忽低,但車速和檔位都沒變,這就是動力浪費在液力變矩器中的現象。\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ffc2d1a54e5a8815aa3f7195932a95c3\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老司機所說的間歇性踩油門能省油,是真的、也有據可依,只不過這是一個純理論性的駕駛方式,很多老司機會這麼說、實際駕駛中也會這麼做,但真能做到省油的幾乎沒有,說省油了、也只不過是想當然罷了,間歇性踩油門有些脫離實際、只有在極為理想工況、配合極為精確的控制方式,才能實現省油,而省下的油也非常的少,簡單的說就是收益很低,低於ECO模式。。。


這種間接性踩油門可不是讓您猛踩油門、然後滑行,它是有一整套成熟理論來做支撐的,這種方式的英文名字為Pulse and Gliding,翻譯之後的意思就是加速—滑行控制方式,一般會被縮寫成P&G(不是保潔),這種操作方式實際控制起來極為複雜,絕不是隨意的將油門猛踩、滑行就能實現的,它需要結合發動機的效率區間來實現,發動機的最佳效率區間轉速是多少?實際的路況能否允許您將轉速踩到這個區間(或超過這個區間)?當您踩油門的時候該如何避免過猛(若是踩猛了,燃油加濃噴射,空燃比則瞬間降低到13左右,這時候就不要幻想省油了),所以這種既能拉昇轉速、還要讓ECU不覺得急需動力(避免加濃)的踩法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老司機也做不到;所以在咱們實際駕車中,想完美實現P&G是不可能的,環境不允許、控制技巧對於大多數車友來說遠遠不夠,那些老司機只不過是略之一二,所以嘴上說省油、實際上省了麼?鄙人從不相信感覺,拿不出專業測試數據的說法都可視為假的,因為P&G只有在實驗條件下的理想工況時,才可能實現省油。。。



P&G控制策略的原理

內燃機具有一個很特殊的特性,那就是負荷低了、效率低,負荷高了、效率同樣低,所以只有保證發動機保持中高段負荷時,效率才是最高的,這就是內燃機的屬性(所以很多車型引入電機,就是用開彌補內燃機低負荷區間時的低效問題),發動機負荷就是指發動機在某一轉速下,發動機發出的功率與同一轉速下所可能發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不知道這個定義朋友是否能看得懂?簡單點說就是發動機在全油門時兩千轉的負荷大於半油門時兩千轉負荷,而具體控制負荷的就是節氣門開度,也可以理解成油門深淺!



而採用P&G策略,想要獲得最理想的燃油經濟性,就必須熟練控制節氣門開度(油門的深與淺),始終把發動機負荷維持在中段左右,踩少了不行、踩多了也不行,因為中段負荷發動機的效率最高,不過與勻速巡航相比較,若想更省油,就必須保證效率要高於勻速巡航的效率,這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景呢?我們可以模擬出一種情況,比如我們在擁堵的路況環境下行駛,有一定的車間距(不長),如果保持勻速行駛,那麼油門淺踩一點(持續);若是用P&G先深踩、再滑行,不斷重複這一過程,始終維持中高負荷,或許可以P&G可以比勻速更省油;因為這個時候勻速行駛、發動機負荷太低了,所以效率上不去,所以P&G一踩、一收有可能保持住效率,實現更省油的結果;可您知道您自己發動機的最佳效率在哪麼?即便確定了,您能保證實際路況適合這個工況麼,所以P&G過於理論。。。


如果把場景換到高架,將車速維持在80千米左右勻速行駛,此時勻速工況的效率已經是非常高了(內燃機車跑高架最省油),因為跑高架時踩油門的深度肯定比擁堵路況大吧?所以高架路況發動機的負荷就上來了,維持在一個很理想的狀態;而這時P&G就比較雞肋了,因為跑高架時、勻速工況效率已經提高,所以P&G瞬態拉轉速、提負荷,能讓效率高到哪去?弄不好油門踩深了、節氣門大了、負荷過大,效率又降下來了,所以這些都是限制P&G實際應用的原因;老司機經驗是多,但老司機能把油門控制的如此精準麼?而不同的發動機最佳效率點也存在不同,適合別人的P&G策略、不一定就適合您。。。


P&G容易對空燃比產生影響

咱們不繼續說上面那些負荷呀、效率呀之類的玩意、不直觀,也不會有誰能在擁堵路況下保持低效、勻速行駛(擁堵路況下行駛,其實都是間歇性踩油門、勻速不了);再以較高的車速保持勻速行駛時,空燃比會始終維持在14.7左右(當然這只是理想空燃比,並不是最省油的空燃比),保持這個數值、燃油經濟性會比較理想,這就是保持勻速行駛的好處,燃油不會加濃、空燃比不會降低,所以燃油並不會有太多的浪費。。。



電控內燃機時代(電噴、直噴),發動機的控制由電子單元ECU來控制,而這電控單元會根據車輛對動力的實際需求做出調整,比如當車輛不需過大動力時(勻速、減速),燃油就會保持正常噴射、減少噴射,藉此來小幅度提高空燃比,創造更理想的燃油經濟性!而當車輛需要動力時,ECU就會命令發動機進行加濃噴射,目的在於降低空燃比,當空燃比降低至13左右時,混合氣體點燃、火花的傳播速度是最快的,膨脹的爆發力也最強(過量空氣係數在0.88時),功率釋放也最迅速;而ECU就是通過駕駛者對油門的控制,來判斷駕駛者是否需要動力;也就是說油門深踩、快踩,都可能觸發加濃噴射。。。


而P&G的操作方式很容易導致燃油加濃,因為咱們開車時把油門深踩、猛踩是很常見的,所以老司機口中的間歇性給油肯定次次導致加濃噴射,因為他們不明白這其中的條條框框,胡亂的踩、接滑行就能省油了?未免把P&G看的太容易;想踩油門拉負荷、又要避免系統加濃噴射,是不是很難?這也是P&G不容易實際操作的原因,誰能沒事總注意這個啊,稍微不注意,也就省不了油了,還不如保持勻速行駛來的直接、簡單。。。

總而言之老司機空中的間歇性給油,是可以省油的,不過只是理論上省油而已,但在實際路況之上,幾乎不會有人能完成;所以等同於間歇性油門不省油,理論永遠是理論,它與實際存在很大的不同,可能過去的化油器時代,內燃機沒有電控單元,所以不存在加濃噴射的原因吧(只是猜測),而現如今電控內燃機已經全面普及,加濃噴射是在潛移默化的,所以這個P&G實際操作起來很困難,不是誰說省油就能省油的。。。



非專業車評


老司機所說的“間歇性踩油門”,說準確點,就是“加速滑行”!



什麼是加速滑行?

加速滑行,就是當汽車在平坦的道路上,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用高速檔加速行駛,當達到一定的車速後脫檔滑行,等汽車在行駛阻力的作用下車速逐漸降低到一定程度後再掛檔加速,這種採用加速行駛與脫檔滑行交替進行的操作就是加速滑行,也就是老司機們津津樂道的“間歇性踩油門”的“省油大法”!


加速滑行真的省油嗎?

有的駕駛人認為汽車滑行距離與節油量成正比,所以在行駛中片面追求滑行距離,為滑行而滑行。比如,有的駕駛人在汽車起步後不久,便急踩加速踏板迅速加速,然後又馬上脫擋滑行,等車速降到較低時又猛踩加速踏板再重複上述過程。這種滑行方法,雖然滑行距離長,但達不到節油的目的。為什麼呢?因為猛踩加速踏板,節氣門幾乎全開,發動機的油耗會急劇增大。


加速滑行的危害是什麼?

有的駕駛人在駕車時,把汽車加速到一定速度,然後進空擋滑行到之前的速度,再重複加速到剛才的速度,如此反覆。加速與滑行交替,這個辦法的壞處,包括降低整體平均速度,還容易導致變速器磨損。


為什麼不提倡加速滑行?

俗話說:“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事多無兼得者。”有所獲得必然就有所失去,有所失去就必然有所獲得,世事大多沒有可以都是獲得而沒有失去的。汽車在滑行時,發動機只在怠速下運轉,耗油就少。如果加速所用的時間短,那麼因加速所消耗的燃油也就少,這樣加速和滑行所消耗的燃油的總和比以同樣速度穩定行駛所消耗的燃油也還少。但是,加速滑行是人為地加劇了汽車非穩定行駛,增加了機件磨損和駕駛人的勞動強度。


結論:我發現,在大約2010年之前出版的汽車圖書裡,幾乎都提倡過“加速滑行”這個節油方法,所以說這個方法是老司機們的節油“經驗”,這一點都不為過。但是,最近幾年出版的汽車圖書裡,這個“加速滑行”的節油方法幾乎都已經消失了,至少我沒有再看到過。我在2010年2月出版的《一般人不知道的節油秘笈》一書裡,當時對“加速滑行”這個節油方法是持不反對也不贊成的觀點!


作家龐永華


油價太高,都把司機逼到開車要間歇性踩油門,靠慣性硬往前蹭的地步了?也沒這個必要,這開起車來一股子一股子的,開車的受得了,坐車的也受不了啊。要說省油的技巧,問一問身邊開別克的,都能給你說上幾條,開別克的人那麼多,我就是其中一個:

1:科學熱車,車剛打著火,要緩踩油門慢加速,低速行駛一段,等水溫上來,潤滑上來了,再提速。

2:勻速行駛,儘量少急加速急剎車。

3:提前看燈,如果已經看到路口是紅燈了,或綠燈就快變紅了,就別踩油門了,可以滑行過去。滑行要注意:手動擋可以空擋滑行,自動擋不可以。如果後面有車也不宜慢悠悠滑行,避免造成後方壓車。

4:不要超速,尤其是高速,車速超過120,再提速,油耗會激增。

5:科學用車,短距離能不開車就不開車,比如去菜市場買個菜,來回一趟,水溫表都不帶動的距離,即費油又廢車。

最重要的是,如果在意油耗,買車時買個油耗低的,油耗高的車就是再省,百公里能差出兩個就不少了,而且開車連油門都不敢踩,天天算計油耗,未免也太不隨心所欲了。


陶源深處


P&G能省油,但是一般人不會用,首先來說時速要在50到90公里之間,檔位要固定,自動擋最好切入手動模式,整個週期發動機在1千2到2千2之間,基於這些前提,操作中首先加速到2千轉左右,鬆油門松一半,不要完全放開,此時車速緩慢下降,待轉速低至1千3左右,油門踩一些,使車輛可以緩慢提速,待加速到2千左右重複上述過程。還有一些細節,加油提速段最好不要在上坡路段,如果遇到上坡路段,稍稍加一點油門,維持車速能在加速段開始前到坡頂,否則半坡低轉速加油更費油。要注意關鍵點就是滑行段不要完全鬆開油門,否則發動機制動會導致車速過快下降,再提速反而費油,要讓車輛大部分時間工作在低功耗狀態,短時間加速。

最後說一點,車是用來開的,怎麼方便怎麼用,不要為了省油在路上龜速行駛,除了個人經濟利益還要考慮公共利益,要讓道路通行效率最大化,比如進入主路該提速時大油門提速,不要影響他人,否則你省油了,後面幾輛車連續剎車,總和其實是費油的。


用戶86262


我們駕駛汽車,不管是手動擋汽車還是自動擋汽車,駕駛感受,操控是一方面,汽車本駕駛操作省油是一方面,有些司機認為有五年駕齡有10年駕齡就自以為是老司機,對汽車夠了解,很多這樣的老司機都會認為間歇性踩油門會很省油。其實呢,並非如此!



說起間歇性踩油門,那麼我們就先來理解什麼叫間歇性踩油門。

比如手動擋汽車掛入任何檔位,我們一腳油門踩到底,把發動機轉速提高到很多,再完全放開油門,汽車靠慣性在帶擋的情況下滑行,當轉速降下來後再深踩一腳油門,這樣反覆的踩油門,放油門,帶擋滑行就叫間歇性踩油門。



很多老司機都認為帶擋滑行的時候不耗油,汽車加速的時候發動機運轉效率高,這樣開應該比勻速行駛更省油。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猛踩油門確實能夠提高發動機運轉效率,但是具體那個區間的效率高,駕駛員根本就掌握不好,因為在實際行駛過程中,加速階段的噴油量和進氣量很難完美控制,可能當時實際需要吸入的空氣和現在吸入的空氣就懸殊很大,噴油量同樣下降很多,發動機達不到完美的瞬時工況,就談不上省油了。



我們在大腳深踩油門的時候和汽車帶擋滑行的時候,沒法精確控制油門全開時間和滑行時間,發動機就達不到省油。

【總結】駕駛汽車想省油其實有很多種方法,其中就有駕駛中儘量減少急剎車,減少怠速,避開堵車路段,減少急加速,儘量勻速行駛才能和你省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