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切线后,鱼嘴里的钩子会自己掉出来吗?

有容乃大62501


会脱落的,只是跟你的钩型,钩的大小而决定脱落的时间,无倒刺的就不用说了,在断子线的情况下有刺的钩越大时间越久。伊势尼钩门宽,刺的深最不容易脱(以前钓起过五斤左右的鲤鱼,嘴上有一枚伊势尼,估计是六号钩,鱼嘴都发炎了都没掉)

我用蚯蚓钓鲫鱼时偶尔遇到鱼儿吞钩过深取不下钩时,就会剪断子线然后给鱼儿打上记号,但杀鱼的时候却找不到鱼钩,心里还郁闷是不是记错了。(当然钓鲫鱼时都用伊豆,袖钩之类的小钩子)


兵哥钓鱼爱好者


我是重庆的,去年在长寿湖钓到一条鳜鱼,大家都知道这鱼是肉食性鱼类,而且吃口很凶猛,但是大腥的饵料也可以钓上它,我就是用腥饵钓上的!

话说那次钓鱼,扬竿一看居然是条鳜鱼,但是由于吃口太猛了,钩子吞进太多,又没有摘钩器,其实当时钩子都看不到,没办法只有和子线一起剪掉,心想回家杀得时候再取!

第二天收竿回家,到杀鳜鱼的时候我特别小心翼翼,生怕清理肚子时候鱼钩把手给钩到了!!然而奇怪的是从杀鱼到开膛破肚,我一直都没有看到鱼钩在哪里,于是我也好奇把鱼肚子里面所有器官都仔细找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难道是消化了?或者拉出来了?说实话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往懂得大师告知一下!难道真的是拉出来或者吐出来了吗?


渔猎悟道


答题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传道?授业?不敢尔。


钩在鱼嘴上的钩子,最终基本都会脱落,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小时候,我曾经一度认为,脱钩跑掉的鱼最后肯定还是要死掉,直到有一次一条钓回来的黑鱼颠覆了我的认知。

那时候鱼类资源还非常好,不过即便是现在,老家的资源依旧还不错。家门口的几个池塘里鱼更是不得了的多。十岁出头的我,每到初夏,就会在傍晚时分抓几只土色的小青蛙备着,第二天围着池塘,专门找那些高瓜的空档。用较粗的长竹竿把挂着小青蛙的钩子送到空档处,在水面上模拟小青蛙跳动不停地挑动竿子,只要附近一两米的距离内水下有黑鱼,基本上是十拿九稳。每年的那个时节,天天都能钓到,有一次我钓到一条一斤多的黑鱼,但是吃钩太深,取不下来。没办法,只能连钩线一起拿回家,到家爸妈正好叫吃饭,随手拿了个盆倒上水,放这条黑鱼放了进去。哪知,在我们吃饭的时候,突然听到“哐”的一声,继而是钩子落地“叮咚”声。当时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吃那么深,都卡到喉咙了,它怎么就能自行吐出来?但事实摆在面前,它就是吐出来了,而且是有倒刺的超大号黑鱼专用钩。

钓鱼这个爱好,一直陪伴着我,这么多年,除了外地上学几年消停了下,基本没断。见过很多七奇八怪的事,其中就有钓上来的鱼,嘴上还有钩子的。但是再想想,这条鱼嘴上有鱼钩,它竟然还来吃饵,说明什么?说明这个鱼钩已经对其行为习惯没什么影响了,起码肯定没有威胁生命,否则它不会来进食。

鱼钩还在鱼嘴上,只是时间未到一定的时候。鱼钩扎在鱼嘴上,相当于一个异物,这必然会导致局部发炎,甚至溃烂,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鱼钩周围的孔径会越来越大,而鱼每天除了游动,做得最多的动作就是嘴的张合。在鱼嘴的活动下,总有一次钩子会自行脱落。

这里说的是钩子钩在嘴唇之上,从理论上的分析,多数应该是这个结局。但是有些吃食物别凶猛,性情矫躁的鱼,一下子把钩子吃到腮的部位,加上钓鱼人大力扬竿,那可能就不一定了。毕竟位置较深,且腮是鱼的呼吸、滤食器官,但这毕竟是少数。

所以,我觉得切线跑掉的鱼,最终多数都是能自行“解救”的,只要不缺氧,鱼生命力的顽强程度是超乎想象的,去年我还曾钓上来过一条只有前半截身子的鱼,都那样了还能活,何况一个小小的鱼钩。


江钓人狂龙,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写内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钓心得与实践经验,觉得回答对你有用可以关注一下狂龙,以后会有更多精彩内容。当然,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探讨交流。


江钓人狂龙


小时候,我爷爷承包了一个鱼塘,塘边很多瓜棚,每天偷钓的人不计其数,都是用“土崩子”,过年的时候干塘捕鱼,不少鱼嘴上都带钩,肚子里有钩的都有,都已经锈的不成样子了。怎么说咧,如果只是刺到软组织这些,多半能吐掉,但是刺到骨头、硬组织就难说了,说不定得鱼钩完全锈蚀脱落。



不会钓鲤鱼


记得有一年去钓鱼,中午吃饭的时候,炖了一个大鲤鱼,大家一起吃饭喝酒,分享自己的鱼获带来的炖鱼美味,有个朋友开了一个玩笑,大家注意,别吃了自己的鱼钩,等到差不多给鱼翻身的时候,鱼嘴边上挂着一个锈迹斑驳的大号鱼钩,目测是伊势尼12号,多玄的


长安街流浪猫


阐述自己观点之前,我先来分享一下一个实例:

在今年十一国庆的时候,我和常常一起钓鱼的傅师傅一起钓鱼。他当时用的是短竿(具体什么品牌不讲了),用的是2.7米的。当时一个漂亮的顿口中鱼了。那是的气温比较适宜,鱼儿的活性是相当大的(估计中的是鲤鱼),最后直接断杆跑鱼。当时傅师傅气的直跳脚,他不可惜他的鱼竿,可惜的是刚花了100块买的浮漂。由于垂钓的水域不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浮漂向水中央飘去。

第二天,傅师傅讲他的浮漂找到了。鱼线缠在桥墩上了,他最后找到一个轮胎内胎制作的简易小船取出来的。当时是断竿和线漂都在的,但鱼已经不见踪迹了。

从上面的实例来看,这条鱼应该是脱钩逃跑了,具体怎么跑的就不得而知了。回到问题上,个人对于题目的观点如下:

1,挂在鱼嘴上和鱼身上的鱼钩

如果是挂在鱼嘴上和鱼身上的鱼钩,对于鱼儿的生命不至于造成伤害的。这种情况的话,个人认为终究一天会脱落的。因为鱼儿不停的在觅食,不停的在活动的。就算是带倒钩的鱼钩,时间一长,伤口处也会变大,鱼钩脱落的。

2,吞在鱼肚子里的鱼钩有两种结果。

鱼钩挂在不重要的位置上,影响鱼儿进食

鱼钩吞进鱼的身体内,只是挂在不重要的位置上,就算鱼儿不能把它吐出来,也只会对鱼儿进食有一点的障碍而已,个人认为不会对于鱼儿造成很大伤害的。

鱼钩挂在鱼鳃等重要的器官上,鱼儿会有生命危险

这点就好理解了,因为鱼鳃等重要器官对于鱼儿来讲太重要了,一旦这些器官受损的话,后果就很严重了,这估计和我们人类有点类似(个人的猜想而已)。

写到最后:

本人野钓居多,还真的没有钓上来过鱼嘴上挂钩的鱼儿。但有钓上来鱼嘴拉豁,鱼身刮伤的鱼儿来。以上的答案,只是个人的看法而已,如果您感觉不妥的话,欢迎留言指正。

借此机会个人也呼吁一下:我们在钓鱼的时候,能用无倒钩的鱼钩就用无倒钩的吧!

最后,作为钓鱼人呼吁:钓鱼谨遵“留大放小”的原则,自己制造的垃圾随手带走,并分类放置。


石头钓鱼記


时间长估计会掉。钓过两条带子线的鱼了,一条是前一天在一闸口钓到一尾三四两重小草鱼,此鱼在溜头长大非常健康,象根小棍,钓上来不停蹦哒,几次就把我1.2子线蹦断了跑掉,第二天还在此处把它钓上来,钩线还在嘴里,还是我的子线、伊豆6号钩!另一次是一条两把重小鲫鱼,嘴里有一袖钩及细子线


在河边静静看鱼


还别说,仔细想来,我钓鱼三十多年,从来没有钓到过嘴上挂着鱼钩的鱼。



十多年前,有一位钓友做了一个关于鱼嘴唇上钩着鱼钩的实验,听起来不太舒服,既为鱼儿这样一个漫长和痛苦的过程而难过,又为这位钓友如此的狠心而愤慨。

事情是这样子的:这位钓友钓到了一条约一斤重的鲤鱼,把鱼遛到岸边时用手提着渔线就把鱼从水中提了出来,刚提到岸上子线就断了,也不知道是鱼儿拼命的挣扎使子线断掉呢,还是子线本身有损伤而被鱼的挣扎力弄断掉。虽说子线断掉了,但是还有鱼钩钩在鱼儿的上嘴唇,这位钓友突发奇想,想知道鱼钩钩在鱼儿的嘴上怎么活,就把鱼带回去放进了有充氧设备和过滤系统的鱼缸养了起来。



这条嘴唇上钩着鱼钩的鱼居然在鱼缸里活了下来,大概一个月左右,有一回我俩又一起约钓鱼,在水边我想起那条可怜的、嘴唇上还钩着鱼钩被养在鱼缸的鱼,就问钓友那条鱼怎么样了,钓鱼突然兴奋的告诉我,那鱼钩从鱼嘴唇上脱落了。

原来,鱼钩的贯穿伤使鱼儿的嘴唇很快就发炎,继而化脓,不知鱼儿是疼痛难忍呢还是时刻想摆脱钓嘴唇上的鱼钩,鱼儿动不动就剧烈的摇头晃脑,在第十六天的时候鱼钩终于被鱼儿从溃烂的嘴唇上摆脱下来。



这就是一位钓友做的鱼嘴唇上鱼钩怎样脱落的残忍实验!这么多年,我只要想起这件事就不舒服。


野钓鱼倌


你好,我是眼镜哥,一个有八年台钓经验的钓鱼人,很荣幸能为广大钓友来解答钓鱼方面的疑问。如果认为我的回答靠谱,请伸出你勤劳的手指给我点个赞,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交流,下面进入正题。

针对你提出的问题,结合我这些年钓鱼的经历,我得出的结论是:在切线之后,鱼一定会试图脱钩,但是并不是每一条鱼每一次都能顺利把钩脱掉,如果脱钩失败那么就只能任由鱼钩留在嘴里或者身体上了。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想说一说我见到过的两种经历。

一、切主线之后鱼已经脱钩

由于我们不可能用摄像机跟踪拍摄鱼在水底脱钩的行为,所以就只能通过经验来判断。在野钓的时候想要判断鱼是否能够脱钩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野生水域面积大,鱼的数量也很多。在黑坑钓鱼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切主线的情况,也就是鱼把钩和浮漂一起带走了。但是黑坑水域面积小,钓鱼人都会通知黑坑老板划船进去捞漂,绝大多数时候把浮漂捞起来的同时就发现鱼已经不在钩上了,这就说明鱼已经脱钩成功了。

其实根本就不用等着去捞漂的时候才能做出判断,主线被切之后鱼带着浮漂游走,如果鱼没有脱钩成功,浮漂会在水中不停的移动位置,或者是浮漂会沉下去又浮上来,反复重复这一动作。一旦浮漂停留在某一个位置一动不动了,那就说明鱼已经脱钩成功了。

二、钓上来的鱼嘴里有生锈的钩

首先黑坑里不会有人用生锈的鱼钩去钓鱼,但是有些时候钓上来的鱼嘴里有钩,我最多的一次见过一条鱼嘴里有两枚鱼钩,身上还有一枚鱼钩,而且鱼嘴里的钩已经生锈这种情况也见到过几次。这就说明鱼钩在鱼嘴里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很明显鱼脱钩失败。

总结:鱼有很多办法脱钩,但不一定能成功

切线之后鱼会想尽各种办法去脱钩,例如利用水草、树枝等杂物等等。但是成功率并不是百分之百,按照我的估算鱼脱钩成功的概率大概是在80%至90%,也就是大部分的鱼都能够脱钩,只有少数情况下会脱钩失败。


眼镜哥说鱼


鱼钩大家都知道是有倒钩刺的,鱼只要把鱼钩吞进嘴里是不容易把鱼钩吐出来的,鱼吃食的时候都是凶猛的一口叨上去,一般海里面的鱼吃食都比较凶猛,吃食都是看见食物猛地张大后游过去抢食!

鱼钩带鱼饵吞进鱼嘴里它就会猛地游走,游动的冲击就会使钓线吃紧,鱼钩就会在鱼嘴里扎入进去,扎进鱼嘴里的鱼钩倒刺就会起到倒叉的作用,鱼钩只能前行不能倒退,倒退就被倒钩刺的刺给卡死,所以说扎进鱼肉的鱼钩是不容易被鱼给吐出来的!尤其是被鱼吞进肚子里的鱼钩更不容易脱钩!

我们出海捕鱼的渔民经常的能用渔网网到这种钓鱼被切线的鱼,这种鱼被鱼网逮住嘴外面露着一块长长的鱼线,捕到的这种鱼鱼钩多数都是被鱼吞进肚子里边,在外面拽拽不出来鱼钩,都需要把鱼破肚子以后才能把鱼钩给拿出来!尤其是大鱼它的嘴大鱼钩小,它吃食直接的往嘴里一吸鱼饵连带鱼钩直接的进肚子里面,这样的鱼钩更是不容易被取出来的!

我记得第一次出海捕到这种嘴里带线的鱼的时候,白线露在鱼嘴的外面,我还以为是鱼饿得真的是什么都能吃,怎么连这个渔网线都吃,我就拽着露在外面的白线想把线从鱼嘴里抽出来,拽了几次拽不动我当时就觉得是有把鱼钩在鱼肚子里的!

那次捕到两条嘴外面有线的鱼,为了一探究竟这两条鱼没有卖,直接带回家里破来鱼肚子,在它的进食口部位发展鱼钩扎在里面,两条鱼都是鱼钩扎在那个部位,于是我就明白了原来是鱼被钓到钓鱼线断了,鱼线和鱼钩一直在鱼的身体里出不去了的原因!

鱼的生命力挺顽强的一把鱼钩在肚子里,也耽误不了它进食,而且还能带着鱼钩鱼线南北海域的到处游走!肯定有很多人买的海鱼回家做,都能从鱼肚子里取出鱼钩来吧。鱼贩子一般收到这种鱼都会把鱼嘴外面的钓鱼线给剪掉不会把鱼钩掏出来的,如果为了区鱼钩就会把鱼肚子弄破,那样的话破了肚子的鱼就不值钱了!

所以说鱼钩一旦的扎进鱼的嘴里,鱼是不会那么容易的把鱼钩最从鱼嘴里吐出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