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一天要複習幾個小時?8小時夠嗎?

逆鱗


沒有規定學生一天要複習多少小時,具體時間要根據學生自己的時間安排和身體健康情況以及學習狀態來看。

今天沒其它安排然後狀態又好的情況下多複習幾個小時,狀態不好的情況下早點休息,這個自己決定。

而且不是說你每天覆習的時間長就是認真學習了,複習看質量和效率,而不是數量。

最後祝考生合理安排時間,考研成功。


迪寶一號


一般來講,考研複習4-6個月,每天保證7-11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如果平時基礎還不錯(考研的那幾科成績在85分以上),英語還可以,複習4個月,每天學習9個小時就夠了。這個學習量基本上可以從二本學校考到211或者985。如果跨專業,那就要複習六個月。如果基礎一般,也要複習六個月。

而且我見到過考研學生的計劃表,他的計劃大概是:早上7點起床、洗漱 、吃早飯、 去地下自習室 背英語 和政治 ,背到11點, 然後去看自己的數學錯題集 ,不要認為數學是理科就不用背,數學很多知識也是需要背的。

之後12點去吃午飯 飯後回到自習室 做一套政治選擇題 ,做完後在自習室午睡。午睡至下午2點 ,起來 洗把臉 上個廁所 ,接下來坐著不動 ,算好時間 做一套數學模擬題,做完後根據答案修改, 將錯誤收入錯題集。

最後晚上做一套英語模擬題或者政治模擬題或者專業模擬題。晚上11點回宿舍刷牙,用app看幾個單詞, 帶上耳機聽首喜歡的音樂睡覺。

我的主頁裡有一篇文章是說考研的五大建議,有時間的話你可以去看看。





學長聊教育


考研人一天要複習幾個小時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因人而異,同時還要參考時間節點。

1、如果考試科目有高數或者較為困難的科目的情況下,起初大一大二兩年學習不太努力,大三上學期就得利用課餘時間看高數課本,屬於打基礎階段,這樣一天大概3-4小時。課後習題認真的去做做。當然如果基礎不錯,相對來說輕鬆點,可以翻翻課本。而大三下學期就需要要認真的複習高數了。這時一天大概花費4-5個小時的樣子。

2、暑假期間就是考研學習過程中主要做題階段了,相對努力的同學可能6點多就開始學習英語,一直到晚上10點多回宿舍睡覺,一天總的學習時間在8小時以上了。同時,假期可能會報考研輔導班,一天中上課會花費幾個小時,自習的時間相對來說就少了些。

3、暑假過去,9月至12月期間屬於考研衝刺期,這段時間專業課和政治科目的學習將會佔用大部分的時間,一天中去掉吃飯和廁所的時間,大多數都在學習。總的學習估計花費10個小時左右。


天影86965


作為一個考研過來人,我想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考研過程中也是分幾個階段的,如果自始至終都是八個小時其實也是可以的,只要你保證自己這八個小時的學習是實實在在的投入了進去。但是很顯然每天八個小時並不適合所有人,因為有些人的注意力並沒有那麼集中,他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趕上大家的進度。還有一些人精力比較充沛,可以連續學習十幾個小時。所以這也是要因人而異。

那麼每天學習多長時間比較好呢?

三月份到六月份

這段時間使我們考研人剛剛開始準備的時間,這段時間最重要的是打基礎,所以學習任務也不是那麼重,加上還有大三的課程需要上,所以每天保證4-6個小時的學習就夠了。

七月份到九月份

這段時間就是我們說的強化階段,這段時間我們就要接觸考研課程中比較難的一些知識,也要開始做大量的題,所以學習時間也要適當提高。這段時間每天學習時間保持在8-10小時就比較好。主要是數學在這個階段每天要保證四個小時的學習。

十月到十二月

這段時間到了衝刺階段,每個人在這個時候都開始抓緊時間學習。所以這個時候要每天保持十個小時的學習,最好是十一個小時。這是我總結了眾多考生的時間安排得出的。十一個小時是多數人的安排。其實每天十一個小時也不難擠,除了睡覺還有大把的時間拿來學習。

最後,在臨考試之前可以縮短一些學習時間,保證休息。

預祝上岸。


蠟炬


一位已被陝師大錄取的學長的:06:00-08:00 早晨是記憶力最好的時段,我通常會用來背英語單詞、作文、政治等09:00-12:00 上午期間頭腦比較清醒,會選擇一些需要理解、分析的內容來複習,類似於英語長難句、閱讀、數學等。12:00-14:00 夏季比較炎熱,中午如果不睡一會,下午整個人都會很疲憊,精力不濟。這兩個小時留給午飯和午休。14:00-17:00 下午會根據當下複習效果來安排,選擇薄弱或進度較慢的科目複習。做一套英語閱讀,或是做一下專業課筆記。17:00-18:00 這一個小時留給晚飯以及操場遛彎,這是我一直以來的習慣,適當的散步和運動可以幫助緩解壓力。18:00-22:00 對於我來說,晚上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段。我一般會用來做數學或是攻克各科重難點。更多技巧也可關注下北京新東方的考研系列課程。


手機用戶98623249455


很多同學都會說,從早上6點開始學習,一直學到晚上10點,除去吃飯、休息、運動的時間,大概有12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但是很少有同學能堅持學習那麼長時間,拋開生活中必需要做的事會耽誤時間之外,很多同學都覺得超過10小時之後的學習效率並不高,有種學不懂的感覺。

基本上大家學習的時間也就是8-9個小時,不過也有極少數同學每天學習6個小時依然成功上岸,但是天任啟航考研小編認為,首先還是要了解自己,如果覺得自己沒有那個能力,或者不要過去自信,那就好好利用每天10個小時的學習時間,爭取給考場上的自己多點正確率。

一位考到院校的學姐曾給我看過她的考研作息時間表,整齊劃一的表格裡面寫滿了備註,早上6點出門去自習室學習,6點半到8點半背兩個小時的英語或者政治;9點到12點腦子比較清晰,學習專業知識,分析真題。下午3點到6點寫真題,並對分析錯題;晚上7/8點到10點主要是對專業課知識進行學習或者對複習過程中的重難點。

看學姐的時間表,基本上每天都有10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她說,在臨近考試的前一個月,常常和研友一起背書到11點才回宿舍。臨近考試,會莫名的給自己增加壓力,其實已經學歷很多了,但總覺得跟很麼也沒學一樣,每個考研人到後期這種自我價值感都會降低,所以對自己的要求也會更高。

想要獲得,就要懂得付出,想獲得更多亦要付出更多。報名之後,大家多少都會給自己施加壓力,但是小編認為,大家可以逐漸增加學習時間,但是也不要過長,在刻苦學習的同時,還是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在考研複習過程中,大家可以根據艾賓浩斯提出的過度學習法進行復習。過度學習的意思是在適度學習的基礎上,仍然繼續學習,當學習程度達到150%時,也就是比適度學習多50%,這時的記憶和保持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在超過150%後繼續學習,效率則會開始遞減,這種學習方式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記憶不好的同學可以按這個方法進行復習。

其實在整個複習過程中,不管按照怎樣的計劃去學習,大家都應該形成自己的學習時間表,並且做到每天按時完成,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奮的人往往離成功更近。預報名之後,如果可以,每天10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就可以,但大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10個小時的學習肯定會大於6個小時的學習量,但是如果出現相等的勢頭,大家就該問問自己的學習效率是否出問題了。

考研複習是一個過程,但是大家更看重的是它的結果,要想結好果,還需施對肥。啟航考研小編希望這篇文章能為大家提供幫助,瞭解更多考研知識記得關注我哦~

2020我們一起為考研加油!

(rizhao.offcn.com)複製到瀏覽器打開


是沐沐老師


  ►先意識到浪費的時間

  在改變你的時間觀念前,先來分析一下你每天的時間都用到了什麼地方,你會驚訝地發現很多時間都被浪費掉了,不然就是做了一些無用功。浪費的時間當然不可能被挽回,但好在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之後,我們對時間的把握程度就會有所改善,高效地利用時間不僅會讓每天的24小時顯得更長,同時複習也會更高效。

  ►儘量屏蔽干擾,專注做完一件事情

  大家會發現,集中精力專注做一件事情時候,如果被打斷,注意力再次集中起來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很難再順暢的繼續下去。看整本的書,需要靜下心來,精力好時候就選擇嚴肅些的書,精力稍差就選擇輕鬆點的書,搭配著來不那麼枯燥。

  ►學會做計劃

  提高效率最好的方法是做計劃,充分發揮意識的目的性、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可以專門準備一個計劃本寫上自己的目標任務,同時將自己的事情劃分成為“緊急重要、緊急不重要、重要不緊急(如吃飯)、不重要不緊急”這4種程度。每天晚上檢查效果,內心暗示做事情。

  ►學會分類

  要對所學知識進行選擇與歸類,在此基礎上再分層次識記。

  首先是要敢於並善於對知識進行取捨,儘量把握重點,對非重點的知識要敢於忽略。因而要要學會按考綱要求進行判斷與選擇。其次是分層次,可將經過選擇而確定的知識劃分適當層次,確定相應的學習程序和識記要求。

  ►要合理用腦

  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複習不同性質的課程,比如,專業課和英語交叉,數學與政治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

  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學會藉助高效工具

  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對文科性質的學習幫助很大。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主要練習提升閱讀速度、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維力等方面。


中山中公教育


時間有限人之掌握,考研途中確實辛苦。有的一坐就十七八個小時,不過三更不上床,甚至連吃飯都在邊吃邊學。可謂是廢寢忘食不過也。全國要有多少個這樣的日夜兼程,孜孜不倦的莘莘莘學子在拼搏!不得不說這種毅力真叫人佩服啊!說句不該說的話,也別太牽強自己了,凡事盡力而為。適當放鬆一些,並非不是好事,只有休息好了,精神才飽滿,知識記得牽。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無人不曉,有道是學而不厭,倦而不煩。做一個懂知學倦知歇的正常方法為妙!祝您成功。


明天19818


如果從現在開始規劃考研複習,每天8小時,有效率的複習,正常的學校和專業都能考上。

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根本做不到,能保持每天8小時,連續半年。

一、專注

把考研當做一個戰略,那第一步就是要放棄其他事情。包括找工作、本專業課程的學習、雙學位、三天兩頭的聚會、暑假,等等。也不是一點都不接觸這些事情,而是說這些事情絕對不能在一絲一毫上影響考研戰略的實施。

你可以花2天時間找個工作先定下來,但不能三天兩頭投簡歷和麵試;(不掛科的前提下)可以在期末前去上一下本專業或雙學位的課程,但不建議每節課都去;你可以在中秋節跟同學聚會吃個飯,但不能天天被人喊去喝酒;你可以暑假回家休息3、5天,但不能在家賴一個月。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考研是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專注於此時,花費較多精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只有當你把內心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都放下,才能裝更多考研的東西。不管是休息也好、運動也好,都是為了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考研中去。

試想,你早上走到自習室準備複習考研,九點半聽到一場宣講會心動了,去看完宣講會之後快中午了,下午又修改一下自己的簡歷投過去,第二天心理惦記了半天,第三天去面試了一下,後面還可能有二面、三面等。這種情況下,我相信,你根本沒有時間花在考研複習上。即使每天能抽出3個小時,那這2-3個小時的效率跟一直專注於考研的人是沒法比的。

本校的課程也可以提前跟老師溝通下考研缺課的事情,如果遇到講道理的老師,或許會默許你的行為;即使老師要求比較嚴,應該也會考慮你的情況,考前幾天用力複習下,應該也不至於掛科。

社交方面,儘量保持少量幾個人的聯繫。不要每天還有一群狐朋狗友喊你打球、喝酒、打遊戲啥的,太分心了,這時候要明白什麼重要,要果斷拒絕!但也儘量不要隔絕與外界的聯繫,保持幾個要好的朋友,在你複習的心煩意亂的時候,跟他們打打電話聊聊天,可以排憂解悶;並且在部分必須做的事情上,還可以及時給你提供信息。

二、規劃

即使不細化到每天做啥,但每個月、每週大致看哪些內容,要完成什麼任務,肯定是要有個規劃的。而且規劃不能放在腦子裡,要寫在筆記本上。規劃的好處在於,讓你不用仔細回想就知道還有什麼任務沒做;另一方面,規劃也是一種自我監督,當天的任務若沒完成,加班加點也要強制做完。這種自律還是要爭取做到的。其實我很贊同知乎一位大神(@高太爺)說的:當你做出堅持原則的決定時,內心非常掙扎;但當你完成的時候,內心會充滿快樂和滿足,並且對未來充滿信心。(其實在我看來,每一次的堅持原則,都會使你的自律程度得到提升;而每一次的放棄原則,都會使你離自律越來越遠。)

三、畫餅

畫餅的作用,從專業角度來說,叫做“強化目標”。

長期的複習,很容易出現攜帶、動搖的心態,有時候會覺得複習進度這麼慢還能考上麼、選擇題錯這麼多咋辦、這個學校值得我下這麼大勁麼,當信心動搖的時候,是要給自己畫畫餅,自我激勵一下的。

建議可以關注一下該學校或學院的微信公眾號,一般情況下他們會發布開展了xx活動、獲得了xx獎項,這種新聞是有一種激勵作用的。負面的新聞,儘量選擇忽略。

比如我在考研的時候,看到一個新聞說,該系的一個教授被中紀委請去給紀委領導班子講課了。當時就覺得這個學校好厲害,好感也自然增加,複習就更有動力。

也可以採取其他方式來增強自己的動力。我當時每本書上都寫一一句特別喜歡的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既然決心要去做某事,就要抱著做到最好的態度;既然要爬山,就一定要去看看最高處的風景是什麼樣子。

四、放鬆

適當放鬆,勞逸結合,但不能過度放鬆。適當放鬆可以恢復精力,保持狀態;過度放鬆則會丟失掉一直保持著的複習狀態,再找回來是要花不少時間和精力成本的。

可以看《生活大爆炸》這樣的美劇,一集20分鐘,上集跟下集關係不大;但不要看電視劇,看了第1集還想看第2集那種。

平時喜歡的運動這個時候也還可以從事,但時間一定要控制,比如我以前天天晚上跟同學打籃球,到考研時候就週日下午打一次;每天自習完可以跑跑步,根據個人情況,也不必跑太多。

六點鐘吃完晚飯散會步也是個不錯的方法,一方面促進消化,另一方面散步還可以思考事情,調整心情,這個時候往往思維比較活躍,能找出不足的地方,或增加新的想法。


開心分享站


考研競爭激烈!

一天八小時,只能說:遠遠不夠!

我想,除了睡覺吃飯上廁所,其他時間都應該在複習。

想要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過程中脫穎而出,必須努力!

必須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還要克服自己的懶惰、精神倦怠,要犧牲社交時間、犧牲遊戲、足球、籃球的時間,犧牲談戀愛的時間……

努力吧!祝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