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独身一人,要帮公公找个伴吗?

中年小姐姐陆地


作为儿媳,难得你能有这份体谅和孝心,但是,这毕竟还需要公公自己有这份意思才行。因为每一个人的内心想法都不一样,如果你能确认公公也有此意,只是不好意思表达,或者没有机缘找到一个对象,那你就可以认真去帮他找一个适合他的对象做老伴,他一定会很开心,也会从儿媳的身上感受到小辈的关心和体贴。

作为一个上了年纪的单身男人,在孩子们都忙于工作,忙于生活的时候,固然很少能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到他,这就难免会让他经常感受到一种寂寞和孤独,也会让你们常常牵挂于心。

如果能帮他找一个爱人做老伴,彼此相陪相伴,重新回归到一种真正的家庭生活,这不但会让他的晚年从此不再孤独,也会让他重新感受到家和爱人的温暖,更会让做儿女的少一些牵挂和担忧,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所以我支持你的想法,支持你在他的同意之下帮他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祝你们开心和幸福!



明月来说事


我们家就是这种情况,婆婆在我们结婚两年后得病去世,公公比婆婆大一岁,反正那时也不算老虚岁50岁,我们是农村的,公公基本上就是忙田里那些事,等谷子收起来没事就去山上砍柴,好像没看到老人家好好的闲下来过。后面儿子就两岁多,我们觉得种田也存不到钱,不甘心过这种又苦又累的生活,我们就出去外面打工,把孩子丢在老家给公公带,家里的田地就少种了,因为公公腰不好,年轻时摔坏了,挑担抗谷子这些重活根本做不了,就只种了口粮,这样老人家就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所以公公又养了小鸡还种点小菜,闲的时间多了就可以坐下来看看电视看看报纸。

等到过年我们两口子回去,看到公公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菜园里的菜也绿油油一片,不用买菜吃,孩子在家可以吃到自己生的土鸡蛋,我们自己也杀吃自己养的家鸡,还有几个阉公鸡可以卖,那个鸡白天都是在山上找虫子吃,所以鸡肉的口感好还营养价值高,还不到过年就有熟人来定鸡,反正也就有几个卖,一起也就卖的到几百块钱,公公不抽烟,会喝点酒,他说自己的零用钱也够了,我们赚的钱也都放在家让公公自由使用,反正就只有老公一个儿子。

看到一家老小过得还算幸福,就直接问公公,我们不在家,你带着孙子做点家务累不累,要是找个老伴在家做家务,你去外面做事回来,一进门就可以吃到热乎饭,累了饭吃好可以休息一下,不用做了田里活还要做这做那。我公公就说,找来干嘛,反正都老了,带着孙子去哪里都两个人一起,也挺好。找的不好的老伴还受气,看到家里有什么东西就拿去给她那方的子女,为那些事找不痛快。

其实婆婆在的时候就比较强势,公公基本上没有说话的权力,就只有埋头苦干,吃饭做事,因为有时偶尔发表意见,达不到一致,婆婆就会骂公公,公公也不反驳。不是因为公公笨,是他不想争吵,每天做事累死了,还为鸡毛蒜皮的事吵架觉得好累。

我还试问过,村上有人帮你介绍老伴没。公公说有的。还有些单身大妈直接想找公公变态,公公都拒绝了,因为那些大妈知道我公公勤快人品好,脾气也好。但公公说只想安心的帮着把孙子带大,安度自己的晚年。哪里的女人我都不想找。

看到了公公的心里想法。我也就让他顺其自然,毕竟我只是儿媳妇,他是长辈。正常的关心点到为止。要是硬要叫他找老伴,如果找的不好,今天这样矛盾,明天那样算计,公公还会埋怨我,惯我找的什么人。

当然公公也怕别人说我们做儿女的不孝,他也会讲给村上人听,晚辈也希望我找个伴,只是他自己不想找。慢慢的人家知道也不提了,这么多年公公一直带着我儿子在老家生活,照顾读书,现在孩子也读大学了,老人家又找了份清洁工工作上班着,我说都七十岁了,还去做那些,太累了。公公说人老了要多运动才身体好,不运动就会得病,这样的日子其实很不错,既可以挣钱还可以保养身体。我知道公公的想法也就不多说了,人吗就要活的开心点,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其实也是感到很幸福快乐的。

所以老人家找老伴就由他们自己决定,想找我们也不反对,不想找我也不勉强,尊重他们的选择也是另一种孝敬长辈的方法。


江西兰姐谈情感


你公公有退休金么?房产在谁名下?找老伴麻烦事太多,我爸现在就在为这个事跟家里闹矛盾。我妈去世快三年了,别人给我爸撮合一个老伴,那女的比我爸小十来岁,还有个儿子没结婚,开始我和我弟弟弟媳妇都没拦着,说俩人一起相互照顾呗。结果处了一段时间那个女的非要领证,问题来了,我家面临拆迁,现在土地一亩将近20万,有十几亩地,两处房产都在我爸名下,现在想过户我弟弟名下过不了,开始说好的俩人一起过,百年之后各自和各自原配入坟。这个女的反悔不干了,要领证,死了入坟地。假如我爸爸先一步走那么家产岂不是要分给她一半!我们答应如果跟我爸爸一起过,生活费用我们姐俩给,有病给看,如果我爸先一步走也不会赶她,会继续让她在家里住,供吃。就是不答应,非要领证,导致我爸逼着我弟弟答应。我们就是觉得我们家都是父母辛苦挣下的,我妈都没来得及享受拆迁带来的福,怎么可能她一来就分走一部分,现在还在僵持。



村头小哥


我觉得听老人自己的吧!让他儿子问他,你千万别问,如果你出面问,你公公可能碍于情面不敢说心里话。

我说说我家婆婆吧……

我家婆婆是农村的,没上过学也不识字,公公在我老公18岁时去世了。(老公还有个妹妹在读初中)

对于本来就拮据的家真是雪上加霜。我老公19岁就出来打工,第一年没有赚到钱,春节都没有回家。

那是2000年左右,我认识他时冬天在北京租个平房都不取暖,(当时取暖需要烧蜂窝煤,他是南方人不会烧)那些年挺遭罪的。往事不堪回首!

后来经过几年的打拼,我们条件好些就结婚了,然后老公把婆婆接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婆婆来北京那年才48岁。

刚来北京时,老家婆婆的姐姐想给婆婆介绍个老伴儿,当时婆婆问我们征求意见,我和老公当时年轻,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些,就想当然的随口而出说:“别找老家的了,条件不好的话,生活也不开心。”

婆婆听后就说不找了,就拒绝了他们的介绍。

这样婆婆在北京一住就是15年,如今已经63岁了,这15年中我觉得她在这儿带孩子,买菜,做饭,虽然我们不缺她的钱,但她我感觉她并不快乐,经常说在为儿女活,在为我们的家做出了牺牲。在我家就是免费的保姆,在别人家做保姆还有工资,在这儿什么都没有,总之总是抱怨这些。

后来去年有一次她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来北京那年,她是想找老伴儿的,想有自己的生活,就是因为我们无心的一说,她觉得我们不太同意,怕她找了老伴儿之后我们就不管她,不给她养老了,(因为婆婆没有养老保险,她是要依靠儿子养老的),因为农村这种情况很多,所以没有说出心里话。

我听了之后心里很震惊,如果当时她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我不会阻拦的,也不会不管的,每月会给生活费。

说心里话:这些年我们生活在一起,总能感觉到她的负面情绪,总是哭诉他儿子不关心她,感觉总是想来自老伴儿的那种关心让我们这个小家庭替代,而现实是我们包括他儿子谁也替代不了。

生活在一起,我们也感觉很累!

所以我觉得让你老公私下问问公公自己的想法,你们千万不要单方面做出决定,吸取我们的教训!每个人过得开心😃最重要!




白槿花


奶奶不在了之后,爷爷更加孤独了,他有提过想找个伴,因为在农村怕被笑话,叔叔爸爸姑姑都不同意,以前经常听爷爷说,晚上我死了都没个人知道,后来,爷爷真的在睡觉中不在了,现在才懂,他的孤独我们根本体会不到,人,需要伴


金鱼时尚穿搭


因此其间的利害、冲突都是难以想象的。当然,也有双方合意、子女理解、皆大欢喜的。其实单纯从情感上而言,年老后配偶先人而去、日子孤单了,需要寻求一个人来陪伴也是人之常情,大凡这样子的通常都是有出于以下两点考虑或者需求:1.害怕寂寞、需要人交流俗话说“少来夫妻老来伴”,说的就是人老了夫妻间更多是互相陪伴和扶持。毕竟年纪大了后子女多半都自立了,很多都是自立门户各自居住。老人如果是孤单一人,那是相当的寂寞的。人一老就有点老小老小的,需要人交流一下,发发牢骚、唠叨几句。如果时间久了一个人呆着,还容易提前患上老年痴呆,想想也是,器官也是用进废退的,长期的处于半停滞状态或者使用不积极,功能不提前退化那才怪呢。从这点上来讲,丧偶后如果自己不积极需求喜好的事情、或者经常出去主动找人交流,那日子过得着实是没滋没味的。2.生活上有个人互相关心照顾于是,找个老伴就可以解决这问题,至少可以解决眼下的问题。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尤其是在老年时重新进行家庭的组合。我就亲眼见过因此而产生的各种纠纷,因为冲突而波及几个家庭的事情并不鲜见。如果再掺杂经济利益到其中,那到最后反目成仇以致闹上法庭的大有人在,反而让原本的一件好事演变为人间闹剧和丑剧,实在是让人唏嘘感慨!闹剧的表现不一而足,下面仅列举我所知的一些例子:1.婚前婚后表里不一我一个朋友的婆婆于几年前因突发心脏病而撒手人寰,朋友当时女儿尚小,她公公出于想找个人来照顾孙女的考虑又组织了家庭。之前那个老婆婆还是个社区医生,就凭这点,当时他们都认为应该能够好好相处、得到照顾。可惜,事与愿违,婚前表现再好、说得再好,都抵不过婚后的现实。那个婆婆人倒是不老,可是在家差不多也属于好吃懒做型的,据说连吃饭都是要把饭添到碗里的主。我朋友属于心善人好的那种类型,平日里也是对老人恭恭敬敬。那个后来的婆婆脚骨折了,自己的女儿都不管她,都是我朋友照顾她。扶她上楼下楼、带她看病、给她做饭,也算是做得很好了。可是,不说图她能将心比心,她是对孙女一点都不照顾,夏天她嫌天热不做饭也就罢了,还支使我朋友的女儿(当时也就7、8岁)自己出去买小炒回来给她吃;下雨了都是朋友的女儿自己够着身子收挂在阳台外面杆子上的衣服;时不时朋友女儿的衣服就不见几件;零食是从来不买,反而和孙女比着吃喝,唯恐吃少了、喝少了(其实吃喝也无所谓,她们也不是差钱的,可是那个唯恐落后于人的样子实在做得太过分)。这下可好,公公的初衷本是好的,现在结婚后天天怕家里生事。经常那个后来的婆婆因为觉得公公光给她的零花钱太少(她的钱都是自己的,绝不拿出来花一分)时不时在家摆脸色,公公既要在外面返聘工作忙碌、回来还要平衡家里的关系。要不是我朋友夫妻一直坚持不搬出去在家里要照顾公公(公公70多了),估计公公会很惨的(有时候好吃的后来的婆婆要吃掉,剩下的才轮到公公吃)!每每说起这些,我都只有感慨的份。不为别的,特别心疼我朋友的女儿——我的干姑娘,不大的孩子在条件优厚的家庭早早学会了中午放学回家做饭给自己吃,收衣服、照顾自己。亏得干姑娘人比较憨厚,也不太在意这些。,因为是高级知识分子很在意名声,又不愿意结了再离只好这么将就着。好在公公人很清白,对于要卖房重新再买一套的要求一贯置之不理,想让他把婚前财产变为婚后共有财产的企图也太昭然若世了。人呐,最怕掂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把别人都当傻子其实自己没准就是个傻子!2.子女和后来的配偶因为财产起纠纷其实我外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妈妈大约14岁的时候外婆因为肺结核(当时的肺痨,老百姓是很难有条件医治的)过世了,

外公一个人含辛茹苦拉扯大了4个女儿。等到4个女儿都结婚了,他才同意重新找了人,开始几年也算是平平静静的,虽然不如原配那么贴心,可也算是有了个伴。后来因为房子的问题,后来的老伴和一个女儿女婿起来冲突,还动起手了。这下撕破脸了就难得再回去了,三扯两扯就把婚给离了!自此,外公的精神就出了状况,经常喃喃自语、也不出去走了。可能是得上了抑郁症,好歹还算是活过了70岁,在一天洗完头洗完澡后坐在椅子上辞世了。过世时距离我大学毕业就几个月,我还没来得及工作后孝敬他老人家,他就这样走了。虽然我不是在他身边长大的,可是想想一个慈祥善良的老人因为这样的缘由老年时近乎凄惨、完全活在自闭的人生中不能不让人同情!
还有一种是子女不管老人,老人后来的伴侣一直照顾着,最后老人过世前因为感念其情谊也是照顾伴侣的生活而把房子等财产留给伴侣。可老人的子女不愿意了,好歹在老人过世时露面了,却是闹着想要回财产。后来可能因为还是有遗嘱以及周遭人的舆论,子女的想法未果。但是也可以看到人情冷暖,纵使是亲身的儿女,如果不孝顺也是枉然!这也算得上是因为丧偶后重新找了老伴引起的纷扰。3.性格不合再次离婚收场这种应该算是正常状态了,即使是初婚也有离婚的,这再婚后过不好日子又离婚的应该也不算太离奇。一个家庭的建立是需要有爱和信任的,如果一开始的目标都不一致那是很难过到头的。如果因为婚前了解不充分,婚后性格不合、吵吵闹闹的,最后两看相厌了,离婚也是件意料之内的事情。所以,见的多了、听得多了,也有老人干脆就绝了再找人的念头,一个人过、或者和自己喜欢的子女住在一起,每天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其实没准比上述的情况还要过得惬意些。


一秒萌萌哒


首先找与不找你得先问问,听听你公公的意见,然后在做定论!无非有三个答案:找,不找,想找又不好意思说,前面两个答案很明确咱们就不说了,就说第三个吧!这个就要看儿媳的敏锐度,观察力,还有判断力了,为啥这么说呢!你问你公公的时候,他想找不好意思说,但是他说话的语气肯定是不一样的,他不会说你不要问了说破天我也不会找,也不会说好好找一个吧!他可能会说我这么大岁数了有啥好找的,也找不来,就是找来了以后不还是麻烦你们两口子,不要为我操心了,你们把你们的日子过好比啥都好,我心里也高兴!那么公公说这样的话意思还是想找就是不太好意思,这个时候作为儿媳妇的你就要学会给公公台阶下,打比方说谁谁谁找一个怎样怎样,然后说自己好像有个婆婆一类的话,但是不要说的太直接,要让你公公听起来很自然的感觉,还有一点就是这事不能急,要在平时生活中多聊聊少来夫妻老来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这些话题,这就是我的观点,谢谢了



唐伯虎点蚊香91314161


首先这个问题不是你能做主的,应该让你老公问过你公公的意思之后,再和他的兄弟姐妹商量。

都说“老伴儿,老伴儿,就是老来的伴儿。”就是说老人最需要的就是陪伴,如果你们做晚辈的都没有意见,你公公也不反对的话,建议你们还是给你公公找个伴儿。

老人退休后的生活,枯燥乏味,如果有兴趣爱好的老人,还能培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交些兴趣相投的朋友。但是如果老人的生活本身就比较单调的话,那这个老人就需要陪伴了,他需要一个感情的寄托,需要有人能听他说话。

现在社会压力大,做子女的负担着一家老小的花销,每日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老人,孙子辈的要上学,和老人有更大的鸿沟,有许多老人出门就是坐在广场看人来人往,回家就是一个人对着电视。如果老夫妻俩都健在的话,两个人还能一起买菜做饭斗嘴,如果只剩一个人的话,还是建议找个老伴儿。

当然了,如果你公公自己不想找老伴儿的话,那就尊重他的意见。平常做晚辈的多多陪伴,多多关心,多带老人出去走走,交些老年朋友,总之,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中原小城事


征求你公公意见,他有这个想法就帮他找,但也要根据你家经济条件、他自身年纪去衡量,合适不合适找个伴。

01

什么情况不能找

首先表扬一下你能替公公着想,这样的媳妇有孝心不多。但老人找伴这事情完全是要看你公公自己的意愿,根据各种各样情况,不是每个独身老人就想找伴,他也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衡量。大概这几种:

一、原来夫妻恩爱、妻子去世后容不下其它女人,对爱情己经没有想法了。只想一个人度过余生,反正只要儿女孝顺也满足了。

二、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也不好,经常生病,自身难保。感觉自己也力不从心,不想再去照顾一个人,也不想别人来照顾,服老,根本没有这方面想法了。

三、家庭经济状况很差,没养老金也做不会赚钱了,靠子女赡养,那也没必要去找,自己都顾不来,再去找个人来很不现实。

02

怎么样的可以找

所以要根据你公公实际情况的,而不是千篇一律去看一个问题,你去分析一下,你公公该不该找,咨询他一下意见。也有很多老人自己心里很想找,但顾虑子女想法,而没去找,你这样替他想也正好,想找伴的老人也分这几种:

一、有的公公因离婚或丧偶,养育儿女长大,一直没有找伴,把一生奉献给了子女,到子女成家立业后就有找伴的想法,你们也觉得亏欠他,有帮他找伴的想法,那就成全他,也是体现你们的孝心。

二、独身而且经济条件不错,自己有养老金、有的公公还在外面赚钱。年纪、身体状况也还可以,没有多大问题,那就再去找一个,也是好事。他找了伴你们也少操了心,你们也同意他找伴,皆大欢喜的事。

结语

老来伴,不是人人能找,要根据实际情况,个人意愿,在他个人意愿情况下去决定找与不找,而不是你想给他找就找,否则好事办成了坏事,做这件事既要体现你的孝心,又要尊重老人想法。


钱江赶潮人


可以,不过有个建议可以参考,好多老年人找伴不领证,当一方有病需要照顾时就分开,如果公公和亲家婆能配对是最好的,当然得有这种机会,那样不会有外心,因为你的公公就是丈夫的爸爸,你的妈妈是丈夫的岳母,都不会过分了,见过几对这样的情况都非常和谐,但必须有这种巧合才行[捂脸][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