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入宮,不受寵愛,成為在位最久的皇太后,死後康熙嚎啕大哭


13歲入宮,不受寵愛,成為在位最久的皇太后,死後康熙嚎啕大哭

在清朝漫長的300年的歲月中,曾經湧現出不少風華絕代、身披重任的女子。她們用自己瘦小的肩膀挑起了自己的人生重負,在歷史的長河裡書寫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像是撫育三代帝王的孝莊太后褒貶不一的慈禧太后,雖然人們對她們的評價各有不同,但是她們都沒有被歷史的洪流席捲,刻在了人們的記憶裡。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位女子她13歲變成了大清的皇后,在位時間長達64年,成為了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太后,當她去世後,康熙帝又聲淚俱下,痛苦不已。這位傳奇女子便是孝惠章皇后。

身披重任,嫁入京城

遼闊的科爾沁草原,人傑地靈,為大清培育了好幾代皇后,像是賢惠端莊的哲哲,像是女政治家孝莊,她們都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孝惠章皇后也來自美麗遼闊的科爾沁草原。她像無涯的草原,奔馳的駿馬,燃燒的篝火一樣熱愛自由。

但是命運總會繞開那些可愛的人兒,給予她們重重的磨練。

13歲入宮,不受寵愛,成為在位最久的皇太后,死後康熙嚎啕大哭

博爾濟吉特氏,黃金貴族的血液讓她有著顯貴的身份。她之所以可以入宮為後,和一個人有著莫大的關係,那個人就是孝莊太后。順治帝的第一位皇后也是來自科爾沁草原,也是博爾濟吉特氏,便是孝惠章皇后的姑姑,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被廢黜了。於是孝莊太后便讓自己的侄孫女入宮,藉此再來鞏固自己家族的勢力。

古代的女子如果生在平常人家也許會清貧,但是會安然度過自己的一生。但是生在了王侯將相家,從一出生就有著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家族的榮辱。

順治十一年五月,一個草長鶯飛的季節,她告別了科爾沁草原的鬱郁蓊蓊的青草,闊別了無邊無際的草原,進京入宮被封為妃。六月的時候,伴隨著暖暖的陽光,金色也灑在了這位少女的身上,她成了大清帝國最尊貴的女人,那便是一國之後。

13歲入宮,不受寵愛,成為在位最久的皇太后,死後康熙嚎啕大哭

不受寵愛,枯坐後宮

13歲的孝惠章皇后,溫柔善良不善權數,在那個波譎詭異的後宮裡,雖然站在了最高的位置上,但是卻沒有得到順治帝的愛。或許是她木訥的性格所致,無法說出動人的甜言蜜語;或許是她不夠美麗的容顏,無法吸引風流多情的帝王;

也或許是她的家族過於龐大強盛,讓順治帝心存芥蒂,總之,後宮的生活並不是那麼幸福。

即使自己太年輕,理不順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即使自己太普通,得不到丈夫的疼愛;即使自己家族顯赫,讓人生畏……她依然是那樣的溫柔善良,與世無爭。像是一朵盛開的白蓮,遠離了塵世的喧擾。

13歲入宮,不受寵愛,成為在位最久的皇太后,死後康熙嚎啕大哭

但是,平靜的生活因為一人的到來而被打破,那個人便是董鄂妃。順治十三年,年輕貌美的小家碧玉董鄂妃進宮了,順治帝併為之著迷,立刻被封為賢妃,後來直接被封為了皇貴妃。在大清帝國,只有冊封皇后的時候才能夠大赦天下,舉國歡慶,但是董鄂妃也享受了這樣的榮耀。

備受寵愛的董鄂妃和枯坐後宮的皇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順治帝因為寵愛董鄂妃,於是想把世間最好的東西都留給自己心愛的女人,當然,包括顯貴的後位。

順治十四年,孝莊太后生了一場大病,但是中宮皇后卻因故沒有前去探望,於是這成了順治帝想廢黜孝惠章皇后的一次契機。但是孝莊太后卻盡力保住了她的後位,雖然這位侄孫女在禮節上有所欠缺,但是她畢竟是自己的親人,代表著自己的家族。

13歲入宮,不受寵愛,成為在位最久的皇太后,死後康熙嚎啕大哭

後來,董鄂妃因病去世,順治帝傷心不已,剃度出家。但是,一國之君怎能這樣任性,為了自己的愛情而丟棄自己的朝堂,放手自己的百姓,他被迫再次回到朝堂之上,但是不久也病逝了,追隨自己的愛妃而去。

這是何等的深情,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情深似海,可是卻不屬於孝惠章皇后。

撫養康熙,迎來幸福

順治帝去世以後,八歲的康熙帝繼位,自己的生母佟佳氏也被封為太后,孝惠章皇后也成了太后,但是佟佳氏在康熙繼位兩年後便因病去世了,小小的康熙便被孝惠章太后撫養著。

13歲入宮,不受寵愛,成為在位最久的皇太后,死後康熙嚎啕大哭

孝惠章太后賢淑的性格無微不至的照顧著康熙,與康熙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康熙的心中,這位將自己從小養大的嫡母便是自己的母親。孝莊和嫡母便是自己最親近的兩位長輩,每天都晨昏定省。後來,孝莊去世,孝惠章太后哀痛不已,康熙也割發以表哀思之情,自己的親人就只剩下了孝惠章太后,於是兩人感情甚篤。

太后晚年,康熙帝怕嫡母一人寂寞無依,於是把自己的五皇子送給太后撫養,給太后增添了很多了快樂。

安享晚年,安詳離世

後來,孝惠章太后的妹妹去世,她心中悶悶不樂。當時,孝惠章太后也已成為了年邁的老婦,頭髮花白,牙齒動搖。於是她對康熙帝說:“我的牙齒因年老而動搖,那些已經脫落的就不再疼痛了,那些還沒有脫落的,則疼痛難忍呀!”

13歲入宮,不受寵愛,成為在位最久的皇太后,死後康熙嚎啕大哭

康熙帝則說:“太后,您現在已經七十多歲了,孫子和曾孫子已經超過了一百多個。況且太后的孫子,都已經頭髮和鬍鬚全白了,牙齒也將要脫落了,更何況祖母享有如此的高齡。我們朝代的祖輩們常說,老人們牙齒脫落,對於子孫來說是有益的,這正是太后會福澤後輩的徵兆呀!”康熙帝的一番話讓太后聽後非常的開心。

康熙帝五十六年,太后病重,康熙帝也因為廢太子的事情心力憔悴,頭暈目眩,但是仍然要到寧壽宮來看望太后。當太后昏迷之際,康熙帝更是跪在地上。握著太后的手說:“母后,兒臣在”太后聽後,雖然疾病讓她無法開口說話,但是她卻飽含深情的看著自己的孫子,緊緊抓住康熙的手。

孝惠章太后在77歲時去世,康熙帝哀痛不已,行割辮之禮,並且嚎啕打開,由此可見,康熙帝對這位嫡母的深厚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