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晚年结局惨淡的原因是什么?

杨渊滨


在乱世危局中,如林则徐般既为皇帝信任,又为百姓爱戴,尤其是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支持,在后世更是口碑良好的,所以说林则徐是幸运的,并不是惨淡的!

坚决禁烟的林则徐

关于林则徐这个人物,大部分人的了解都是来自教材关于鸦片战争前后对林则徐的介绍。关于林则徐,我们只记住了他民族英雄的一面,却不知道他之前时候的作为,也不知道鸦片战后的事情。

纵横今天就来讨论一下林则徐这个人,并且着重分析一下林则徐看似惨淡的结局。

林则徐无论是人品还是官品,在当时朝廷都是很出类拔萃的人才,作为传统的士大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做一个士大夫该做的事情。

正是因为对林则徐的信任,道光皇帝不断提拔林则徐,然而晚清时期最大的困扰,就是列强向中国输入鸦片,当时对于如何禁烟,朝廷意见不一,但是禁烟是肯定的,分歧在是禁止销售还是禁止吸食。

关于如何禁烟,两派人士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是林则徐却支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认为既要从源头上也要从销售上禁止鸦片。

于是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到广州主持禁烟。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雷厉风行,秉公执法,对待外国人毫不留情面,在虎门顺利完成销烟。

东西对打后的林则徐

1840年不止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当时英国迫切需要打开更多的市场,在乾隆和嘉庆两朝,英国两次出使要求通商未果的情况的下,英国借助虎门销烟这个契机,发生了鸦片战争。

很多人认为鸦片战争本来可以避免的,是因为林则徐强硬的销烟促使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鸦片战争可以不打,但是中国的市场必须打开,为了守护中国的市场,为了大清的颜面或者国家主权,落后的清王朝必然与英国有一战。

当时的议和派认为,只要推出林则徐就可以使英国结束战事,英国所恨者,不过林则徐一人,无奈之下,道光皇帝先是革了林则徐的职,再是发配边疆。

东西对打的结局是惨烈的,清朝完败,一点余地都没有,该通商的通商,该赔款的赔款,该割地的割地。

幸运的林则徐

然而,林则徐无疑是幸运的,就像是长平之战换掉廉颇之后,赵国战败,大家都认为如果不换掉廉颇,赵国不会败,在当时的清朝也是认为,正是英国害怕林则徐才不打广州转而北上,后来林则徐被革职后,鸦片战败,反而让人们说,如果由林则徐主持抗英,清政府肯定不会败。

其实,关于这个看法,林则徐在授权魏源编纂的《海国图志》中就已经表现出来,东西对打,清政府必败,因此,林则徐主张开眼看世界,实际上已经承认西方超过东方的事实,然而,林则徐未敢明说,说己不如人这种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的话,在士大夫之间是没有市场。

于是林则徐说了那句震烁古今的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其实林则徐也知道,发配不过是走个过场,替皇帝背黑锅而已,毕竟道光皇帝是最主张禁烟的人。五年之后,道光二十五年,朝廷就开始重新启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

1850年的时候道光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西整理军务,结果林则徐死在路上,第二年太平军从广西起义,势如破竹,差点打下半个中国,可以说,林则徐死的很是时候啊!


史论纵横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暴卒于潮州普宁县行馆,终年66岁。死后晋赠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历任一切处分悉行开复,谥文忠。

中国人讲究盖棺定论,谥号始于西周,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对于文臣而言,一般认为文正第一,文忠第二,欧阳修、张居正、李鸿章、荣禄死后也就是“文忠”,林则徐死后谥号“文忠”,可见朝廷对他的贡献是十分认可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林则徐晚年结局算不上惨淡。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朝廷上下一片议和之声,尤其直隶总督琦善议和归来,说英国人只是不满林则徐一人,只要严惩林则徐,一切都好谈。道光皇帝扛不住压力,明知道林则徐冤枉,但事已至此,锅总的有人背,于是亲自下旨:“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到了新疆的林则徐喂过马,扛过木料、站过岗,尝尽冷暖,但林公对国家的忠诚从未改变,去新疆前他愤然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以避之。在新疆四年,他位卑不忘忧国,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

林则徐后来把自己在新疆整理的材料托付给一代名臣左宗棠,并对他说道:“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

后来左宗棠抬棺入疆,曾对人言:“每遇艰危困难之日,时或一萌退意,实在愧对林公”。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此时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朝廷财力吃紧,苛捐杂税多如牛毛,陕西民变不止,林则徐一边平叛,一边安抚当地百姓,为稳定陕西局势做出巨大贡献,陕西安定后林则徐作为救火队员调任云贵总督,两年后被清廷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但此时林则徐年事已高,身体多病,经不起折腾,病逝于途中,享年66岁。

作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此处有争议,也有人认为魏源才是第一人),林则徐一生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生不逢时,他打开了大时代的大门,却就此开启了中华民族百年乱世,这是他不曾想到也无法想到的,但正是千千万万林公这样的人,忧国忧民,精忠报国,才有了今日民族复兴的希望。



日慕乡关


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的结局跟他付出的努力不成比例。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朝廷上下一片哗然。当时商量的对策是议和,直隶总督琦善,议和带回来的消息是:英国人不满意林则徐虎门销烟,要求清政府严惩林则徐,拿出诚意,否则免谈。



当时道光皇帝抵抗不住外界的压力,明明知道冤枉了民族英雄,但也只好按照英国人的要求来。下旨将林则徐发配到了边疆。虎门销烟大快人心,但是朝廷政府懦弱只好将自己的民族英雄蒙受冤屈。从民族英雄零沦为阶下囚。林则徐在新疆从零做起,曾经写奏折的手,喂过马,扛过木料、站过岗,尝尽人间冷暖。



就这样一直过了四年,在这四年期间林则徐内心固然有对处置这件事情的不满。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依然挂记着国家安危。不能在南方沿海保家卫国,林则徐从伊犁地区开始出发,一共走遍了南疆的八个城市。对西部边疆地区的国防安保,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不仅要抗英,而且要防俄,这种先进的国防思想是是史无前例的,林则徐因此也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


尽管被道光皇帝一道圣旨,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仍然心系国家,把自己的心得和谋略,整理成文本,材料托付给左宗棠。,嘱托他关心国家边防:


“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


林则徐死后清政府还没有丧尽天良,谥号“文忠”。这虚名或许是对林则徐的最后一点弥补。


四十五度历史




什么都不能怪,只能怪清政府整体世界观和社会认知能力太低了。

不管是道光皇帝还是林则徐都可以称得上是同时期大清国的明白人,但和英法那些执政者和名臣比起来就相差太远了。

当时的林则徐可以说是当时的大清第一明白人,但他的见识也非常有限。

当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时,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英国军队的强大和英国政治的先进性,当时的想法并没有比乾隆皇帝会见英国代表团先进到什么地方。

道光皇帝本来对林则徐寄予厚望,所以才排除一切反对禁烟派的阻力,坚定站在他这一边,给予他很大权力,让他全面负责禁烟。



然而在国和国之间最终比较的是全面实力,在虎门销烟之后,英帝国在议院通过了对清政府作战的决议。

英帝国的坚船利炮之强大,远远超出了清政府所有官员的想像。战争一开始,局势就马上开始恶化,处于失控状态。

然而造假和谎报军情这样的风气,就连林则徐也不能幸免。

道光皇帝一厢情愿的认为,是林则徐的能力问题,才连英军也打不过,太让他失望了。进而因爱生恨, 恨林则徐不争气,给他增添了麻烦,让大清帝国在小英帝国面前失去了威望。

后来的战事发展,让形势越来越糟糕,道光皇帝的心情就越来越差,他认为一切的源头都归罪于林则徐。



当时慢慢在官员中也出现了不少明眼人,他们明白清政府的全方位的落后,清政府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但道光皇帝不这么想,他认为自己还是阿哥时,就能击败天理教反贼进攻皇宫的阴谋;他刚坐上皇位没多久,就能平定新疆回部的叛乱,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都是当世无双的,比他爷爷乾隆皇帝要牛逼的多,虽然不能说出来。

到了鸦片战争时,这时的对手已远不是天理教和回民可以比较的,可怕程度远超出道光皇帝的想像。在他心中,只有祖上的光荣,打不胜蛮夷之邦,就是耻辱,这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也破坏了他处在地球中心的形象。



皇帝是不会犯错的,那么犯错的就只能是大臣,尤其是当事的大臣。在这件事上只能是林则徐来背这个锅,并且林则徐差不多背了一辈子,直到道光皇帝死去。

这才是林则徐晚年结局惨淡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