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告訴你:怎樣才能做到自信、理性、平和、樂觀這8個字?

現在孩子忙功課、忙補課、忙興趣,稍微空餘點時間,還要忙社交,忙運動,最後,什麼都安排了,唯獨沒有安排孩子閱讀時間。

其實閱讀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絕不是可有可無的。

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的妻子、小布什的媽媽,被美國人推崇為最成功的女性,她曾說:我就是個家庭主婦,沒什麼本事,如果一定要說我做對了什麼,那就是堅持閱讀,並讓全家一起讀書!

當你認識到一件事的重要性,就一定能為它排出時間來。

那麼閱讀到底對孩子有多重要呢?

白巖松告訴你:怎樣才能做到自信、理性、平和、樂觀這8個字?

閱讀讓孩子看待世界的角度更多元化

世界是主觀的,每個人的見識決定了他看到的世界,而見識的來源便是父母的教育、社會的經驗、自己的思考,以及書本的知識。

無論什麼書,看了自然就會多懂一點,對這個世界又會多一層瞭解。

所以愛看書的孩子,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世界的看法會越來越飽滿、立體、多維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經常閱讀,保持看書習慣的孩子,會更從容,因為他能明白,世界不是黑白兩面的。

這麼說或許很抽象,舉個例子:

前陣子我在學素描,買了很多素描書,9歲的兒子便時不時跟我一起看這些書,他只是瀏覽,間或提些問題。但時間長了後,我發現他看東西,不再只看表面形狀是方的圓的,而是能看到一個物件周圍的空間,包括光源在哪裡?如果物品疊加,哪些部分可能會看不清,甚至看不見……

一個不學畫畫的孩子,或許家長會認為素描書對他毫無用處,但就是這樣的書,孩子看了,也會有收穫。

所以,閱讀的第一個好處,就是帶領孩子去領略更大的世界,看到更多的細節,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白巖松告訴你:怎樣才能做到自信、理性、平和、樂觀這8個字?

閱讀讓孩子更能看到事物的核心

如果說前一條閱讀優點是讓孩子看得更廣的話,那麼這條閱讀的好處,就是看得更深。

提起猶太人,他們似乎是聰明的代表,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猶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學獎,25%的物理獎,27%的生理與醫學獎,41%的經濟學獎,12%的文學獎,同時,還拿到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普利策獎,而猶太人人口只佔世界的0.3%。

於是猶太人怎麼教育孩子,成為全世界關注的育兒寶典。其實猶太家庭最看重的就是閱讀,他們平均一人一年讀68本書,這個記錄多年來始終保持全球第一,多出排名第二的美國18本書,而中國,平均一人一年不到5本書。

看書,能讓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在前人的成果上繼續發展。而不看書,或看書少,往往只能閉門造車,自然也就不容易走得深。

白巖松告訴你:怎樣才能做到自信、理性、平和、樂觀這8個字?

閱讀更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這裡的表達包括書面表達,如寫作文;和口頭表達,如演講。

  • 運用在社交上:喜歡閱讀的孩子,無論哪種表達,都會更生動、形象,更容易讓別人理解,甚至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的人,別人自然更喜歡與之親近。

而不喜歡閱讀的孩子往往說不清一件事,於是要麼放棄交流,要麼責怪旁人理解能力差,如此,自然慢慢就失去朋友。

  • 運用在學習上: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喜歡閱讀和不喜歡閱讀的孩子,從作文中能明顯感受到差距。

另外,閱讀少的孩子,對文字不敏感,因此對於數學應用題這類大段大段文字描述的題目,往往錯誤率會比較高。

白巖松告訴你:怎樣才能做到自信、理性、平和、樂觀這8個字?

閱讀讓孩子擁有好心態

長期閱讀可以讓孩子不驕不躁,保持較為平靜的內心,穩步前進。同時,也是遇到挫折時,提供給自己的一個修復的港灣。

如此進退有序,將成為貫穿孩子一生的最基本安全感。

白巖松曾說:怎樣才能做到自信、理性、平和、樂觀這8個字?除了讀書,沒有其他辦法,沒有捷徑。

白巖松告訴你:怎樣才能做到自信、理性、平和、樂觀這8個字?

看完以上閱讀的好處,是不是該趁著暑假,好好培養一下孩子的閱讀習慣呢?如果有此類計劃,推薦安排孩子晨讀,因為這個時間段最容易長期堅持,且不受干擾。

至於其他時間,孩子有空有興趣就可以隨時看書,沒空的話,也不必揹包袱,閱讀是件愉快的事,不應成為一個壓力

魯迅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這樣可以有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

把書放在孩子觸手可及的地方,讓孩子隨時都能翻閱,並因此真正將閱讀融入生命中。

.

—End—


處處有心,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會員,對兒童及青少年、家庭、婚姻方面的心理諮詢有長達10年的工作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