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太監是怎樣煉成的?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魯迅 《狂人日記》

女太監是怎樣煉成的?



太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是中國古代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宦官在先秦和西漢時期並非全是閹人,自東漢開始,官宦則全由閹人擔任。
一提起太監,人們就會在腦中出現了尖尖的嗓子沒鬍鬚的男性宦官形象,實際上,在古代還有一類現代人不很明瞭的女太監。
現代的女子是“半邊天”,在古代女性則完全無地位可言,出來做官的更是鳳毛麟角。而獨在後宮內女人可以做官,這或許應該感謝帝王對身邊男人的嚴防,不然根本輪不到女人當官。
女官(也可以稱為女太監)不同於下層宮女,她們是官,有官職,享俸祿。官位高者,如劉宋、北魏、唐朝時的女官,官位可至一品。這些女官在宮中受人敬重,在外朝也頗得朝官逢迎,有的女官因此得以干預朝政。職位低者,如隋朝、明朝的女官,官位高者僅為五品,有些甚至不入品秩。
女官雖然是官,但在“家天下”的中國古代帝王眼裡,她們不過是婢女,隨意淫辱不過尋常,更有甚者會被施以幽閉之刑。多數人的命運從踏入後宮的那一刻起便早已註定了,當她們耗盡青春、人老珠黃之後,或孤老於宮中,或被遣返故里,只有極少數人可以榮登顯貴。

社會在進步,太監製度已經被歷史無情的淘汰,這些變態的人、事,都作為歷史的見證,時時警醒人類萬勿再開文明的倒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