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鄭和」爲何數次出海,原來與這個皇帝的的下落有關

明代宦官的用事,起於成祖。最初,成祖利用京裡的太監刺探消息。尤其是在燕軍渡江時,許多太監逃入燕軍,對宮中情形、朝廷虛實,全部洩露,成祖頗得其力,因而一改前朝法度,開了重用太監的惡例。

太監“鄭和”為何數次出海,原來與這個皇帝的的下落有關

在永樂初年,成祖即用太監辦“外交”,遣內官監李興奉敕宣慰暹羅國王;永樂三年(1405)命鄭和通使西洋。鄭和是雲南人,很早就在成祖身邊,即使精明強幹,但通使外國,又何至遣派閹人?可知通使其名,另有目的。

據傳,靖難之役,在燕軍馬上就要攻入皇宮時,朱允炆扮成僧人,神不知鬼不覺地消失在歷史的帷幕下。當時的情形究竟怎樣,數百年來始終是一個謎,因為沒有確實可靠的記載,只能根據各種跡象來推斷。朱允炆是生是死,他是否死在大火中,還是遠走他鄉?

太監“鄭和”為何數次出海,原來與這個皇帝的的下落有關

朱允炆是怎麼扮成僧人跑的?其間過程,有不同的版本:一說系近臣為帝去發,相偕出“鬼門”逸去,這個傳說,時日分明,行跡清楚,有頭有尾,枝葉俱全,似乎不能令人不信;另一個說法是一位高僧名溥洽者,為帝剃度。成祖為絕天下人懷念故主之心,故意說他闔宮自焚,隨後“以他事”收捕溥洽下獄,嚴刑逼供。

根據當時的傳說,建文帝做了和尚,遁往西南,可能由雲南出境,轉往南洋。鄭和的使命,就是找這個和尚皇帝的下落。

太監“鄭和”為何數次出海,原來與這個皇帝的的下落有關

建文帝做了和尚,或者說扮作和尚出亡,事無可疑。之所成為謎者,是他離京時的情況,以及此後數十年的行蹤。清初修《明史》時,因為“朱三太子”一案,又湮滅了若干真相,使得本來就不甚易解的謎,越發難解。康熙初年的“朱三太子”一案,以清朝的立場而言,“朱三太子”真也是假、假也是假,才可以絕明朝的遺民志士之望,而安定人心。所以在修《明史》時,主張朱允炆焚死之說。其時明史館曾為此事集議辯論,大部分迫於現實,主張“存疑”,以作為對新朝的讓步;小部分堅持出亡之說。而認定“焚死”者,大概僅有一個王鴻緒。王是江蘇松江人,康熙進士,官至工部尚書,曾進呈《明史稿》,即為今《明史》的藍本;《明史稿》原為一代大史筆萬斯同的原作,但在王鴻緒進呈時,為阿附清廷的意旨,改動原稿,成為建文焚死,並自撰《史例議》,力闢出亡之說為妄。錢大昕撰《萬先生斯同傳》,不知其中有此一番偷天換日的伎倆,誤以為萬斯同主焚死之說,而《清史稿·儒林傳》,又採錢說入傳。

太監“鄭和”為何數次出海,原來與這個皇帝的的下落有關

到了乾隆年間,“朱三太子”一案早成陳跡,既無顧忌,遂復其真,乾隆四十二年(1777)詔改《明史》“本紀”,建文的“書法”,重定為“棣遣中使出後屍於火,詭雲帝屍”,數百年之謎,至此始正式揭出謎底。但修改過的《明史》未有通行本,目前聽見,仍為乾隆四十二年的殿本。

建文帝之謎難解,原因之一是不僅為建文一個人的問題。當燕師入京之日,朝官不願投降的,多在當天夜裡從城上用繩子吊到城外,一夕之間失蹤的著名人士多達40餘人。其中有的列名於成祖的“奸臣榜”中,被抓了回去,有的從此不知所終。然後流言散出,這些人都跟著朱允炆逃跑了,據說有20餘人之多,這些人的下落無人知道。

太監“鄭和”為何數次出海,原來與這個皇帝的的下落有關

懷念忠義,兼以好奇,各種各樣的八卦逸聞流傳開來。這些傳說,有一部分被收入《明史》,如“河西傭”“補鍋匠”“雲門僧”“若耶溪僧”“玉山樵者”等等。其中絕大多數為後人杜撰。

其時,在民間對於朱允炆及隨從,有許多神秘的傳說。好事者輯寫成書,最早的一部名為《忠賢奇秘錄》,所記還大致與傳說相符。到了萬曆以後,有兩本書先後出現,那更是在編造故事了。這兩本書,一本叫做《從亡隨筆》,一本叫做《致身錄》,內容大同小異。

後來民間還流傳這樣一個故事:在英宗正統六年(1441),有個老和尚突然去見廣西思恩州知州,大聲說道:“我就是建文帝。”州官大驚,面報藩司,飛章入奏,把這個和尚與其一干人等,解送到京,命御史審問。這和尚說自己九十多歲了,死後想歸葬在孝陵旁邊,所以自首。御史問他,朱允炆在洪武十年出生(1377),應該只有64歲,怎麼說是90餘?於是審出實情,這個和尚名叫楊應祥,自然論死下獄。而另有一說,曾找到一個伺候過朱允炆的大內管辨認過。“建文帝”問道:“你不是太監吳亮嗎?”吳亮不承認,於是又說:“我記得有一次御便殿進膳,是你‘尚食’,我正吃著鵝肉,丟了一片在地上,說賞你吃;你手上拿著酒壺,跪在地上,學狗的樣子,把那片鵝肉舐了吃掉了。你難道不記得這件事?”吳亮一聽這話,伏地大哭,但復旨既不能說真,又不忍說假,左右為難,只好上吊自殺。

這個說法被谷應泰收入《明史紀事本末》,描寫相當生動,而實為不經之談。

太監“鄭和”為何數次出海,原來與這個皇帝的的下落有關

終明之世,對於朱允炆的出逃,殆成定論。而錢謙益於此在官史中顯有牴牾的一大事,更煞費苦心,於不悖事實的原則下,為成祖開脫。如“唯是文皇帝之心事,與讓皇帝之至德,三百年臣子,未有能揄揚萬一者”,因而他表而出之,“讓皇帝”為南明對建文所上的尊號,肯定其“遜國”,他的“至德”不需贅述。所謂“文皇帝之心事”,照錢謙益的說法:“明知孺子之不焚也,明知亡人之在外也,明知其朝於黔而夕於楚也。胡濙之訪張邋遢,舍人而求諸仙,迂其詞以寬之也;鄭和之下西洋,舍近而求諸遠,廣其途以安之也。”意思是說故意放朱允炆一條生路,但又怕朱允炆不明白這個叔叔的意圖,徒事倉皇,未能安居,所以特派鄭和“舍人求仙”“舍近就遠”,作為暗示。問題是成祖有那麼仁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