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1894年,慈禧太后迎来六十大寿。这一年,清廷在京城特开恩科会试。所谓恩科,即朝廷为纪念特殊日子,于每三年一次的乡、会试之外,特别安排的一场科举考试。一时间,八方士子云集帝都,考生们跃跃欲试,多少年的寒窗苦读,只为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今生出人头地。

在众多的考生之中,有一位41岁的中年男子,他的名字叫做张謇,其祖上三代皆无功名。

张謇已参加了二十多次会试,皆名落孙山。数十年的科场蹭蹬,几乎已磨尽了他扬名立万的热情。更何况,他好歹已经算个官场人物。要不是为了遵从父命,他根本就不想参加这场考试。

出乎意料的是,这一回,张謇居然高中状元,而提拔他的,正是光绪眼前的红人,素有“帝师”之称的翁同龢。就这样,年逾不惑的张謇被封为翰林院编修,官居六品,这是张家难得的高光时刻,但张謇的脸上并无激动之情。中状元之后,他给自己写下一副对联:

世间科举与风汉,槛外云山是故人。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张謇(1853—1926)

1/7 中年状元郎

中国商业史上,张謇是一代传奇人物。这不仅是因为他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更因为他重新定义了商人这个身份。

在中国的社会传统中,商人的地位异常卑微,纵然富可敌国,却一再受人贱视。以士大夫为首的读书人,往往耻于言商,视金钱为洪水猛兽。对他们而言,学而优则仕,是光宗耀祖,实现人生目标唯一的正途。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位于南通市的张謇纪念馆

年轻时代的张謇,也和天底下所有读书人一样,梦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四岁起,父亲便开始教他《千字文》,十岁时,张謇已熟读《论语》、《孟子》、《中庸》等著作,这些都是中国知识分子标准的启蒙读物。张家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毕竟,他们已连续三代在考场颗粒无收,张謇会成为家族的希望之星吗?

一开始,张謇没有让家人失望。他顺利地通过了县试和州试,并考取了秀才。但接下来,幸运女神似乎不再眷顾这个年轻人,从16岁到27岁,张謇参加了五次乡试,均无功而返。若换在别的时候,张謇就得回家,继续苦读圣贤书,期盼下一次金榜题名。

但时代给了他新的舞台,由于经常发表文章,张謇的才华得到了老师们的赏识,并推荐他进入吴长庆的幕府。这个吴长庆,是一位淮军将领,也是李鸿章手下的得力干将。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淮军士兵旧照

据说,吴长庆是读了张謇的文章,才认识这位书生的。他觉得张謇和其他读书人不同,他从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对时事总能提出精辟的见解。担任幕府期间,张謇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眼界也得到了开拓。

1882年,朝鲜爆发“壬午兵变”,吴长庆受命前往,张謇也随同一起入朝。也正是在朝鲜期间,张謇认识了年轻的袁世凯。此时的袁世凯三十岁都不到,却凭借自身的英勇果敢,平定了叛乱,并整肃了大清的军纪,得到了军队上下的一致拥护。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受到袁世凯的鼓舞,加上在朝鲜的亲身经历,张謇觉得,对于日本这样的虎狼之国,清廷必须采取强硬态度。于是他奋笔疾书,写下了《壬午事略》、《善后六册》等政论文章,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了清廷对朝鲜所应采取的措施,博得了主战派的拥护。

张謇的大名传遍朝野,尽管是一介秀才,却引起了左宗棠、张之洞、翁同龢这些大人物的关注。他们注意到,张謇绝非那类只会夸夸其谈的书生。在吴长庆军中任幕府期间,张謇里外奔忙,负责处理各种杂务,包括人事、物资、后勤调度等琐碎的细节,因此,他的文章不是大言炎炎,而是从实际出发的深刻洞察。也正是这段实践经历,为张謇日后创办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84年,吴长庆去世。李鸿章、张之洞、翁同龢都曾邀请张謇成为他们的幕僚,李鸿章甚至联合两位大臣上书,推荐张謇入朝为官,均被其婉言谢绝。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从内心深处,张謇仍想通过科考步入仕途,因为在那个时代,这是他在官场上获得尊敬最好的方式。尽管他已失败多次,可对于这个习惯了失败的男人而言,即便再失败一回,也不算什么。

可就在41岁的时候,张謇中了状元。多少年的苦苦等待,半辈子的寒窗苦读,等的不就是这一刻吗?但不知为何,张謇愣是高兴不起来。

2/7 转投实业

就在张謇中状元的这一年,中日爆发了甲午战争。最终,清军一败涂地,举国为之震骇。昔日还是洋务派头号功臣的李鸿章,一夜间成了众矢之的。

眼看已经“暮登天子堂”的张謇,万万没想到迎接自己的,竟是这样的局面。不过,给他刺激最大的还不是朝廷战败。而是当权者对国家命运的熟视无睹。是年七月,张謇与百官一起,在雨中迎接慈禧的銮驾。此前,慈禧挪用了海军军费,刚刚为自己修建了颐和园。即便如此,朝野上下仍得全心拥护,不得有半点反对之声。纵使被淋成落汤鸡,官员们还得恭恭敬敬跪在路边,迎接“老佛爷”的銮驾回宫。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那一刻,张謇感到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奴才。而那些京城大员们,即便官位比他高出一大截,也终究是一帮高级的奴才。

强烈的自尊心让张謇明白,紫禁城不是他的安身立命的地方,这是一座金色的囚笼,阉割了除统治者之外所有人的灵魂。

碰巧张謇的父亲去世,按照惯例,朝廷官员必须回家丁忧守制。从某种意义上,这对张謇是一桩幸事,使他躲过了戊戌变法失败所带来的血雨腥风,并使之坚信,唯有依靠实业,才能让中国跻身世界民族之林。

张謇决定办企业,这个想法对当时的读书人有些不可思议,可对于张謇,却一点也不稀奇。毕竟,他和张之洞、李鸿章这些朝廷大员都有过接触,后者几乎清一色地赞成实业救国,而且身体力行。但张謇和他们还不一样,前者办实业,依靠的是官家背景,而张謇只能凭一己之力,纵然他与那些大人物有交情,但他始终认为,能够办好企业的,只有企业家,权力再大,也无法取代经营才能。

张謇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家乡——南通。这里生产棉花,很适合发展纺织业。况且在自家地面上,张謇有人脉和资源,适合干一番大事业。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今日南通

可即便如此,张謇的行为仍不被世人理解,其中还包括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翁同龢。翁同龢认为,张謇办厂,对读书人而言是不务正业。事实上,支持张謇的人的确不多,他创业的起步资金只有2000两白银,而且有700两是从朋友处借的。

为了招股,张謇还专程跑了趟上海,却仍旧没有进展。他甚至把回南通的路费都花光了,只能靠卖字凑足了回家的钱。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1896年底,张謇总共筹集了不到8万两,这对于办一家纺织厂仍旧不够。关键时候,老朋友张之洞雪中送炭,他把自己五年前从英国采购的一批机器,留给了张謇。作为交换,官方必须获得工厂一定比例的股份。

虽然张之洞的机器已经老旧不堪,而且有近40%的零部件已经生锈。可对于张謇而言,这些已经足够。创业,从来就不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事。1899年,工厂正式开工,张謇为之其名为:大生纱厂。

3/7 创办大生纱厂

大生纱厂的名字,来自于《易经》,即“天地之大德曰生”。事实证明,张謇并没有辜负对自己的期许,大生纱厂创建后不久,便迎来了蓬勃的生机。

从上世纪初到一战结束,是大生纱厂的黄金岁月。这一方面得益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则依靠张謇杰出的经营才能。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大生纱厂旧照

和那些官办企业的大佬们不同,张謇身上没有一点官僚气息。厂里除了外国聘请的工程师,所有人员的住宿与伙食一律从简,连张謇也不例外。每天,张謇每天工作超过十二个小时,在工厂创建之初,他连续好几年没领过一分钱的工资。

张謇喜欢亲力亲为,他经常同下属一起巡检车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了节省开支,他经常吃住在朋友家。为了鼓舞士气,他总是对工人们说,自己办厂不是为了发财,而是想救国。工厂成败,不仅是他一人之荣辱,更关乎国家之荣辱。

不过,张謇绝非只会苦干的拼命三郎,他的经营理念与前瞻意识,直到今天仍令不少民营企业家汗颜。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张謇亲笔撰写了一份《厂约》,对自己、董事会与各职能部门,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厂约》把大生纱厂打造成了一家现代企业,张謇把工厂设为四部分,分别为供销经营、生产加工、财会文牍和总务后勤,张謇亲任总理,也就是今天的CEO。

如果《厂约》是大生纱厂的“宪法”,那么《厂章》则规定了更多的细则,包括工人纪律,绩效考核,操作规范等等。从《厂约》到《厂章》,我们不难看到,张謇作为企业家对制度建设的重视,这是当时很多民间商人,甚至国有企业的官员们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尽管张謇的工厂里聘用了不少朋友和亲戚,但他却从未像国有企业那样,在厂内大搞裙带关系。企业晋升,一切唯才是举,不可搞特殊。为了加强员工之间的信任,张謇规定,对工厂管理人员,一律只叫“先生”,而不叫“老爷”。他打心底里痛恨衙门的官场作风,决定使之在自己的公司彻底销声匿迹。

4/7 纵向整合

张謇不仅善于管理企业,对经营也有独特的见解。早在二十世纪初,他就懂得了“纵向一体化”的重要性,这使他与同时代美国的工业资本家一起,成为了中国最早的民营商业巨头。

1900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为了保护南方地区的民生经济,张之洞、刘坤一等人提出了“东南互保”计划,这对于张謇实在是天赐良机。由于战争,洋纱进口减少,国货价格大涨,销售一路走俏。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1900年底,大生纱厂的净利润就达到11.8万元。在之后的七年间,张謇又创办了19家企业,这些企业都和他的纱厂存在关联,共同促成了上下游的整合。

张謇建立了通海垦牧公司,专门为工厂种植棉花。之后,他又在当地开办了油厂、面粉厂、水利公司、桑蚕染织公司、冶金公司、轮船公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位于南通市中部的唐闸镇,被张謇改造成一座工业区,并在唐闸的西侧,建设了一座大型工业港口。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通海垦牧公司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随着越来越多的厂房拔地而起,交通和电力设施也得到了完善。张謇先后在家乡修建了铁路公路,以及供工厂使用的发电厂。

随着商业帝国的不断扩大,张謇把南通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城市,变成了一座工业基地。在这里,所有生活均围绕生产而展开,呈现着和周边城市截然不同的风貌。当时,中国的大部分城市都未实现工业化,很多人甚至连工厂和铁路都从未见过。然而,正是张謇这位状元企业家,将小小的南通打造为中国工业史上的一颗明星。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张謇迎来了事业的黄金期。由于西方列强深陷欧洲战场,他们已经无暇顾及中国市场。在此期间,中国进口的洋纱大幅减少,本土企业趁势崛起。从1914年到1920年,张謇在江苏沿海地区广泛投资,四处见厂。开垦荒地达一百多万亩。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1917年,大生纱厂盈利达七十万两,1919年增至二百六十三万两。据统计,在鼎盛时期,张謇总共创办了近七十家企业,市值达三千四百万元。

在取得商业成功的同时,张謇还热衷投资教育事业,他先后在南通创办了南通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甲种师范讲习所等学校,为地方上培养各类教师人才。为了让女子掌握生存技能,张謇开办了女红传习所;为了振兴工业美术,他又开办了伶工学社;为了照顾残疾儿童,他还开办了盲哑学校。连孙中山都对其教育事业赞不绝口。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张謇创办的聋哑学校

除此之外,张謇还在南通建设博物馆、气象台、剧场、公园和体育场。他要求南通的中小学校,每隔两年要举办一次运动会。他带领乡民,一起治理了当地的环城河,使其告别了脏乱差。他把南通变成了现代化城市的标杆,其投资几乎涉及所有公共建设领域,从学校、医院、公路、养老院、育婴堂甚至到公墓,处处有张謇留下的手笔。

在中国的千年历史上,还不曾有哪座城市像南通那样,因为一个商人而脱胎换骨,涅槃重生。就此而言,张謇堪称前无古人,至于有没有来者,目前也无法确知。

5/7 积极投身立宪改革

张謇是二十世纪初中国最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之一,却不满足于做一个商人。他不仅热衷公益事业,对政治的热情也从未消散。

甲午战败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政治改革,当时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中国若想避免被列强欺压,就必须变法图强。作为商界领袖,张謇对清廷的改革充满期待。早在1903年,他就应政府之邀,东渡日本考察当地的发展状况,参观了数十家教育机构与工商企业,并受到了日本天皇的接见。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清廷预备立宪考察团

1904年,张謇为张之洞起草了《拟请立宪奏稿》。两年后,清政府正式下诏,宣布预备立宪。1906年11月,张謇在上海成立了预备立宪工会,吸引各地精英贤达广泛加入,其个人的社会声望达到了顶点。

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一个商人能如此深入地参与到政府的决策中。1908年,光绪和慈禧先后去世,张謇被推举为江苏省谘议局议长。不少开明之士认为,慈禧的去世,乃大清立宪改革的良机,由于朝廷失去了一位政治强人,新的当权者由于资历尚浅,能得到有效的制度约束。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但事实证明,清廷的预备立宪换汤不换药。朝廷只愿意做出有限的让步,满清贵族们依然把权力牢牢地抓在手里,在政府内部的关键职位上,满人的比例不降反升,这就引起了汉人的不满。为此,张謇还组织十六省的代表组成国会请愿团,上表朝廷召开国会。

显然,清廷不可能理会张謇的请求,预备立宪只是他们演给天下人看的一场戏。无奈之下,张謇只能寄希望于袁世凯,自李鸿章去世后,袁世凯成了汉人集团最为倚重的对象。张謇还专门拜访了袁世凯,他觉得袁世凯和他一样胸怀天下,忧心国事,将对方视为拯救社稷的英雄。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袁世凯与外国使节合影

尽管热衷政治,但张謇对政治形势的判断与把握,却远不如生意场上的敏锐。他认为袁世凯是个“好人”,殊不知袁世凯即便有心推动改革,他首先关心的还是权力。

张謇反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作为商人,他不希望看到天下大乱,这固然可以理解,但他错判了形势,因为此时的清廷已彻底丧失民心,对各地的控制力也被严重削弱。就在张謇与袁世凯会晤后不久,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2月,清帝颁布退位诏书,清王朝276年的统治画上了句号。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在内心深处,张謇对清朝是充满眷恋的,从某种程度上,正是清王朝成就了他。但作为商人,张謇是务实的,当认清了王朝的命运已经无法扭转时,他继续把希望寄托于袁世凯,为此,他谢绝了临时政府的实业总长一职,全心全意与袁世凯合作。

6/7 晚年困局

1913年,袁世凯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曾是清廷立宪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当选,获得了大部分士绅阶层的支持。辛亥革命后,包括张謇在内的众多社会精英,对孙中山与革命党人均不抱希望,在他们看来,有权有兵,且有志于让中国“走向共和”的袁大总统,才是拯救中国的定海神针。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袁世凯成为民国首任大总统

但现实是残酷的,袁世凯并不是中国的救星,他只是一名政客,一名权欲熏心的狡猾政客。上台不久,他就涉嫌刺杀了革命派领袖宋教仁。随后解散国会,打压异己,在扫清了一切障碍之后,袁世凯重新做起了皇帝梦。

张謇不可能改变袁世凯的选择,直到临行前,他还在苦口婆心地劝导袁世凯,天真地希望对方能够放弃帝制。然而,袁世凯早已不再是当初他认识的那个袁世凯,或者说,张謇从来就不曾认清政治的真实面目。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远离漩涡,辞职回乡,专心投入到他最擅长的事业。

一旦告别了政治,张謇便如鱼得水。一战爆发,使他的商业帝国迅速扩张,成就了一段佳话。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战争结束,欧洲列国再次把目光转向中国市场,纺织业首当其冲,受外来竞争与原材料涨价等影响,不少本地纱厂在二十年代初迎来了倒闭潮,张謇也未能幸免。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1922年,大生集团亏损达70万两,从此以后,企业每况日下。仅仅两年以后,大生就欠下了400万两的巨债。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中国北方,直系军阀与奉系军阀展开混战,而南方在不久之后也沦为战场。江浙地区,是大生纱厂的命脉所在,遭此劫难,张謇苦心经营的事业已摇摇欲坠。

1925年,大生集团资不抵债,张謇只能将旗下所有企业交给债权人,包括四家银行和两座钱庄。对于72岁的张謇,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在股东大会上,张謇对股东们说,自己对得起股东,对得起国家,回顾一生的打拼,张謇问心无愧。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直到去世前,张謇仍旧和儿子一起,视察家乡南通的江堤。尽管身体大不如前,他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1926年夏天,73岁的张謇与世长辞。出殡当日,南通全城的老百姓为之送葬。张謇为南通人留下了一座全新的城市,而他留给自己的,唯有一把扇子,一副眼镜,一顶礼帽,还有几缕胎发。

7/7 总结

张謇是一名理想主义者,但理想主义在成就张謇的同时,也拖累了他的事业。

晚年的张謇,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公益事业与政治活动上,前者消耗了大生集团的财力,后者消耗了张謇本人的精力。这位状元出身的企业家,被各种各样的头衔与光环所笼罩。他身兼多职,从谘议局议长,农商总长、水利总长、中央教育会长到江苏两淮盐总理,张謇几乎涉足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张謇和他的家人

而对公益事业的投资,则占据了大生全部营运资本的近一半。这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负担,也为大生集团最终的垮塌埋下了隐患。

最后,张謇对业务的盲目扩张,使企业在财务上面临失控,并陷入巨亏的境地。尽管张謇对上下游产业进行了全方位投资,但很多部门在短期内看不到回报。像棉花种植,很容易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令不少投资血本无归,这也是张謇在晚年受到股东指责的重要原因。

有人把张謇比作中国的洛克菲勒,两人确有相似之处。比如,他们都曾是成功的商人,都醉心于公益事业,在各自的社会有着崇高的个人声望。但如果仔细比较,你依然能发现两者显著的不同。

洛克菲勒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首先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他最突出的成就在商业领域,即通过供应链整合与规模化生产,降低了煤油的价格,使人人都用得起。而洛克菲勒之所以这么做,不是凭借一颗仁德之心,而是强烈的个人野心与杰出的商业才能。不仅是洛克菲勒,与他同时代的工业巨头,像安德鲁·卡耐基,亨利·福特等企业家,也都是无此。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洛克菲勒

纵使这些企业家热心公益,但他们最主要的成就,是通过一系列商业与技术创新,推动时代的进步,为社会积累了可观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他们先得做个”纯粹“的商人,其次才是心怀苍生的社会活动家。是前者成就了后者,而非后者成就了前者。

但是以张謇为代表的中国民族企业家则不同,从小耳濡目染的儒家教育一再告诫他,作为读书人,应时刻不忘“治国平天下”,这是他们这代人的使命,作为官员的时候是如此,作为商人的时候亦如此。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前面介绍过,按照中国“重农抑商”的传统,士大夫在“义利之辨”的问题上,几乎清一色地站在“义”的一方。商人的逐利行为,为社会主流所不屑。直到19世纪中叶,当中国人终于认识到工商业落后所造成的劣势,才开始重新审视商人的价值。在“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从事工商业被赋予了新的道德含义,也给商人阶层的壮大提供了合法性,而张謇正是其中的代表。

历史现场:一名状元企业家的理想国

对于张謇这样的企业家,是先有“士大夫”的身份,再有“企业家”这个角色。前者是后者的根本,后者理应为前者服务。这也决定了张謇不可能做个“纯粹”的商人,他有太多的任务要完成,太多的理想要实现,而这一切,已经远远超出了商业本身。

不过话要说回来,这也正是张謇的可爱与伟大之处,若没有这层理想与现实的张力,我们或许能看到一个成功的商人,却看不到一段传奇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