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國際油價下跌,是沙特與俄關於穩定油價談判破裂導致的嗎?

大馬哈魚12


從表面上看,沙特和俄羅斯在減產計劃上發生了嚴重的分歧,而這個分歧也直接導致了新的減產計劃的流產。

在當前新冠肺炎不斷衝擊石油需求前景下,這一份減產計劃就顯得彌足珍貴。

但是,我不認為這是油價下跌主要原因,在油價基本面進一步惡化的前景,即使談成了,也僅僅是遏制下跌速度,不會改變油價下跌的方向。

這裡不得不說的是,俄羅斯在OPEC以外承擔較大比例的減產,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所以,這一份減產計劃於此說是OPEC+,倒不如說是OPEC和俄羅斯。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美石油,和歐洲石油,都沒有加入到遏制石油價格下跌的減產計劃裡。特別是美國不斷高企的石油產量屢創高點以後,越來越多石油出口市場的份額,已經被美國石油所替代了。

而這一點應該是沙特和俄羅斯都不願意發生的,這可能是談判失敗主要原因了。

現在,市場普遍認為,沙特向石油市場傾銷石油是針對俄羅斯的價格戰。這個看法確實有失偏頗了。

再過去的一年裡,沙特和俄羅斯主導了OPEC+減產計劃的協議的實施,並且取得了基本上穩定油價的良好效果。可以說俄羅斯,在沙特主導的OPEC組織漸趨分裂時,俄羅斯支持了沙特的減產行動。同時,俄羅斯是美國對壘陣營的實際舵手,在OPEC組織中,對平衡不同陣營的關係,舉足輕重,為減產計劃順利實施發揮了作用。

因此,在減產計劃上,沙特和俄羅斯利益是趨向於一致,還遠遠沒有到大動干戈進行價格戰的程度。

雖然看似結果確實就是這樣的,但表象的背後掩藏的真相可能並非如此。

截至目前,委內瑞拉,伊朗,敘利亞,利比亞,都沒有增加產量的消息,而在中東的美國的小嘍囉們,包括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都已經表示降低銷售價格和增加產量。

一目瞭然,兩個陣營互相發射了子彈,子彈核心目標不是俄羅斯而是伊朗。

在美國總統和沙特王儲通過電話之後,沙特表示將盡快恢復產能至1300萬桶/日,緊接著就是科威特,伊拉克和阿聯酋增加產量的許諾。

伊朗的新冠肺炎感染不斷上升,並且高級別官員數人感染,死亡還在增加。在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後,美國對伊朗實施了最嚴厲的制裁,但是伊朗始終表現出和美國對抗到底的決心。而油價的下跌和出口的封鎖,使伊朗的財政收入大幅減少,美國要從經濟上瓦解伊朗。

這可能是美國在當前油價不斷下跌環境氛圍之下,重新找到了對伊朗致命一擊的時機。

因此,看似當前的油價下跌,首先是沙特和俄羅斯談崩的減產計劃,沙特深度降低銷售價格和增加產量,和俄羅斯在石油價格上掐架,導致了石油價格大幅下跌。

這是油價下跌真實的操作的路徑,國際石油價格也確實沿著沙特的這個騷操作下跌了。

但是,油價下跌的背後,不能抹去了美國的影子,美國在這次油價下跌裡,確實扮演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

於此說,這場價格戰事沙特和俄羅斯的價格戰,倒不如說是美國和俄羅斯的戰爭。

原油價格在2019年因為經濟衰退風險導致的需求下降,一直抑制了油價的上漲,雖然OPEC+一直堅持努力,但收效甚微。

今年新冠疫情再次衝擊石油需求,使石油供求基本面進一步惡化,石油價格再次下跌,實質上國際石油價格已經處於技術性下降趨勢中。

即使OPEC+繼續減產,也難挽狂瀾。因此,OPEC+談判失敗,和沙特增加產量,以及美國背後搗鬼,都是在石油市場進一步惡化的基本面的基礎上,因勢誘導了石油價格下跌

這些也是沙特和美國陣營做足了政治文章。

也只能說,談判失敗,和沙特主導的價格戰,都是石油價格下跌的輔助因素。

石油價格下跌主要原因是供求關係形勢嚴峻,經濟疲軟,石油需求不振,導致了石油價格的下跌。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這一輪油價的下跌主要來自於沙特的減價和增產,但實際上根本原因還是來自於國際原油市場的供需失衡。

一方面來說國際油價長期受到了美國頁岩油產量增加的影響,不應持續增加,而另一方面則是全球的經濟下行帶來的需求放緩,再加上疫情的衝擊,使整體的需求進一步下滑了,這帶來油價的低迷。

在這種背景下,沙特希望能夠通過減產來抬升油價,因為對於沙特的年度預算來說,只有油價返回到相對較高的水平,才有可能讓沙特收支平衡。但是對於俄羅斯來說情況則不一樣,因為俄羅斯大量的石油出口是通過管線,遵守照付不議的支付原則。這樣減產對於俄羅斯得到的收益並沒有那麼大,反而會丟失市場份額,所以俄羅斯與沙特的談判註定不會有很好的結果。

為了更多的壓迫俄羅斯,沙特開始了增產和減價,並且針對歐洲市場進行了更多的出口,希望以此擠壓俄羅斯的市場份額,最終迫使俄羅斯回到談判桌上。無論是對於沙特還是俄羅斯而言,這樣低的油價都是對經濟的一種嚴重威脅,只是看誰更能撐的時間長一點而已。


諮詢師天生



用戶李寶源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說財經,專業答疑,感謝關注

國際油價下跌與兩個方面有關,一個方面是俄羅斯和石油組織OPEC談判破裂,引發價格戰,一個方面是疫情之下,全球經濟負面影響下石油後續需求下降,帶來的價格下跌

原本原油價格在美伊衝突下,與黃金同步上漲,這次突然大跌,而且是史詩級的大跌,跌倒最低35美元,創下2016年2月以來的新低。原因是市場預期俄羅斯和沙特石油組織談判順利,能夠實現減產,但是結果雙方談判破裂,開啟價格戰 ,都不願意減產。因此帶來了國際油價大跌的行情

我們的疫情雖然控制住了,但是國外疫情擴散明顯,油價大跌的同時,美股也是連續大跌,甚至跌了2000點觸發熔斷,也是美股史詩級大跌。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會讓未來石油需求下降,從而影響石油價格的穩定和上漲。

原油作為能源大宗商品,大量的能源消費需求,以及作為工業原料,原油滲透到了各行各業的生產中,對於石油進口和消費需求大的國家地區比如亞洲,價格下降是好事,囤油的機會。


路人蟻


中國經濟打個噴嚏。世界經濟就感冒了。中國這次疫情導致經濟可不是打了個噴嚏,而是感冒了。中國經濟感冒了,世界就亂了。中國龐大的需求一下子就減弱了,原材料賣不完的怎麼辦?跌價唄,那原產國怎麼辦?涼拌唄!反正看發展吧,我等小民也參與不進去。


西貝樂6885843


表面看好像是,其實不是,油價漲跌從來都不是單純經濟因素,而是政治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