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不驚,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一千多年以前,范仲淹寫下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深深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士人,把它作為做人的準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種處事淡然的態度。


《菜根潭》裡有說:"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正是對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好的註解。

而我們現代人,科技比古人進步,卻拋棄了這種寵辱不驚的淡然處之心態,把自己處於整日焦慮的狀態。

但是,又無法解決這種焦慮,最終導致死循環。

司馬遷在《史記》有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說的是普天之下,芸芸眾生,都是為了利益而來來往往。

這句話挺對,放在現代也很適用。


寵辱不驚,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01 焦慮沒用時,不妨把它拋棄


大家為了溫飽而到處跑來跑去,被房貸車貸壓得喘不過氣來。

深圳的袁先生,因為在年前去武漢接長輩,因為疫情,武漢封城,一家八口被迫留在親戚家二室一廳的房子裡。

這天天轉個身都難,他在深圳還剛買了房子,每月房貸就要還八千,加上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深圳復工,每天都焦慮,天天夜裡兩點才睡覺。

他的焦慮有用嗎?沒用!因為這不是靠我們個人能解決的。

那他為什麼要焦慮呢?我們焦慮,能想出解決辦法,那麼焦慮對我們是用的。

如果焦慮只使我們不斷地陷入恐慌、不安,而沒有任何益處的時候,不妨學學黃公望。


寵辱不驚,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02 如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妨學學黃公望


黃公望從小飽讀詩書,但是科舉屢次落第,到45歲時才當了一名書吏。

這官吏還沒當幾天,他就被上司牽連,關進了大牢,等黃公望出獄,已經過了50歲。

在古代,50歲已是知天命之年,離死也不遠了。

但黃公望不這麼想。他痛定思痛,決定拋棄自己原來的生活方式。

他出家當了道士,並想去學畫畫。

他去拜訪了當時的大畫家王蒙。王蒙一看他花白的鬍子,就回絕了他。

黃公望卻不以為意,沒人教,自己學!

他去觀察事物,每天坐在一塊石頭上,望著遠處的山看,一動不動幾小時,歷時幾個月。

回去就把觀察到的山畫下來,如此幾個月之後,他的畫技大進。


寵辱不驚,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黃公望又去拜訪王蒙,把新作的畫給王蒙瞧,王蒙覺得不解,一個人沒有師父教,怎麼就能幾個月畫技大進呢?

王蒙悄悄跟著黃公望,發現他天天坐石頭上望山。

王蒙好奇地問他:"你在看什麼?"

黃公望回答:"我在看山看水,看鳥看樹。"

黃公望把身邊無用的事物都拋下了,最終畫出了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


寵辱不驚,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03 人真正的成熟,是拋棄掉焦慮開始


"人真正的成熟,就是明白我們99%的焦慮,對於我們自己而言,都是毫無意義的。"

當焦慮不能解決問題時,那麼就拋掉焦慮。

一代又一代的士大夫們,為何推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寵辱不驚態度?因為這才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

當我們焦慮時,我們首先考慮一下, 這個焦慮對我們有沒有用?

如果沒有用,就把焦慮放下,把注意力放到其他事物上,學會淡然。

圍爐夜話有云:"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運不及我,則可以自足矣;常思某人德業勝於我,某人學問勝於我,則可以自慚矣。"

多想想自己勝過別人的地方,可以心理平衡,多想想自己不足別人的地方,能催人奮進。

而不是偏頗地只考慮自己不足,而忘了自己富足的地方。

當我們用寵辱不驚的態度對待工作和生活,我們的人生會過得更為富足和快樂!


寵辱不驚,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我的其他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