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刘伯温谁能当丞相,说出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三人后,为啥无一例外全都惨死?

核宇


洪武二年,朱元璋秘密召见他的“诸葛亮”——刘伯温,朱元璋做了皇帝一年,对现在的朝廷布局不太令自己满意。

这次谈话的内容,就是商量如何改组国家的中央政府。


朱元璋问了刘伯温三人,结果这三人都被坑了

明初承元制,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以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处理政事(明制,左丞相为尊,右丞相实际为副丞相)。而左右丞相之下,又设左丞、右丞,官职也和左右丞相一样都是以左为尊。

而此时的右丞相徐达正在北伐残元势力,负责国家大事的只有左丞相李善长一人。朱元璋先问刘伯温要如何改组,就是问他如何安排左右丞相和左右丞这四个帝国最高权力职位。

刘伯温第一个说的就是左丞相李善长,他乃开国元勋、劳苦功高,自然是不能动的;第二个则由朱元璋所提:亲信杨宪,此人是刘伯温的好朋友,是同一个利益集团,可即便如此,刘伯温还是实事求是地说:“杨宪有宰相之才,无宰相之量,不能大用”;而第三个也是由朱元璋所提:同样也是亲信,且韬晦谋略不下于刘伯温的汪广洋。

而刘伯温依旧回答:“汪广洋比杨宪还要心胸狭隘”,接着第四个,就是日后引发大案的胡惟庸,他是李善长同乡,很得朱元璋欢心,不过刘伯温却说他“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初生牛犊,恐怕会弄坏车辕和木犁)。




那既然刘伯温对后面三个人都不满意,朱元璋就想让他来做丞相,可刘伯温深知急流勇退之道,坚决不从。所以最后朱元璋还是安排了杨宪三人入主中央权力机构:徐达、李善长继续留任,汪广洋为左丞,杨宪为右丞。

不过刘伯温的眼光确定毒辣,上述几人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在升任左丞的当月,杨宪被诛杀,“中书左丞杨宪有罪诛”;李善长于洪武四年退休养老;洪武五年,右丞相徐达也回家荣休;洪武十二年,升任右丞相,后被流放的汪广洋被处死;同年,跨级升职的左丞相胡惟庸被杀,并在数年后引发多达三万人被杀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被杀后五天,朱元璋下令废除中书省,也就是永永远远取消了丞相制度。并下令“子孙不许重设丞相,臣下有言复立丞相者,凌迟处死”。

李善长、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四人,其实都是朱元璋改制的牺牲品。为了废除中书省和君主集权,彻底改制,朱元璋必杀此四人,甚至可能还包括了徐达:至今还有不少言论认为,右丞相徐达也是由于吃了朱元璋送来的烧鹅,毒疮发作而死。



一贰一橙


朱元璋问刘伯温:“咱决定改组中书省,你觉得咋样啊?”

刘伯温答到:“应该改组,应该改组······”

朱元璋说:“咱选了三个人,你听听,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刘伯温赶紧说道:“不,我请皇上不要征求臣的意见······”

话刚说到这儿便被朱元璋打断道:“不成,咱一定要听听你的想法。”

刘伯温遵旨后,朱元璋接着说道:“第一位是杨宪,第二位是吏部尚书汪广洋,第三位是中书省的参知胡惟庸。”

这三人显然在刘伯温眼里都不能算是宰相的最佳人选,为何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杨宪虽有才能,但是却无宰相的气量。汪广洋偏狭浅薄,连杨宪都不如。至于胡惟庸,此人才能也有,气量也有,但是却是一个恩怨必报,心性暴躁的人,这样的人很难控制,所以也不能担任宰相大任。”

朱元璋千辛万苦定的人选,没想到却被胡惟庸三言两语给否定了,心里也有一点小小的不痛快,便接着问道:“那你觉得谁能担任呢?”

胡惟庸回答道:“臣认为还是李善长比较适合。”

(······)

对于刘伯温的进言,朱元璋感到大为诧异,但同时也对刘伯温生了嫌隙,特别是当朱元璋说要让他担任相国之位时,刘伯温百般推脱,称自己担任不了这个职位,自己只能归隐田园,回老家养老。换句话说,刘伯温知道急流勇退的道理,如果他还待在朝中,不仅没有什么好的地位,反而最后还会惹来杀身之祸。但是朱元璋自然也知道刘伯温的心思,心里便更讨厌他了。

但是后来我们也知道,朱元璋所说的这三人,最后下场基本上都很惨。刘伯温认为的李善长下场同样也悲惨。

首先来说杨宪,洪武元年(1368年)的时候担任中书省参知,洪武二年迁升为左丞。但是此人在担任中书省执政时,便大肆罢免原来的官吏,只任用其亲信,不仅如此,还杀害了御史官刘炳。当然了,最后他也为其行为买了单。后被李善长劾“放肆为奸事”,最终被朱元璋所杀。

其次便是汪广洋,此人本事元朝时候的进士,文笔很好,朱元璋还称赞他:“处理机要,屡献忠谋”,甚至还将其比作刘备的诸葛亮,刘邦的张良。可见其深有谋略。后来明朝建立之后,汪广洋也官累自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只可惜,在洪武十二年(1379年)的时候,也被朱元璋赐死了。

而最后这个胡惟庸就不用说了,因为我们已经对他太熟悉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死,正是宰相制度的终结。

他们都是些开国功臣,朱元璋为何要杀他们呢?其实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皇权冲突”。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在独裁君主制下,如果个人乃至以个人为中心的集团(朋党)的权力和皇权形成对抗,或者威胁到皇权的正常运转的话,那么,为了巩固皇权,独裁者们便会将这些个人也好,集团也罢都会给铲除干净。反过来,皇权的巩固关系到皇权的延续,如果其他外在权力将皇权置之度外,甚至会形成对抗关系的话,那么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总而言之,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就必须将这些障碍清理干净。当然了,这其中也有这些人的个人原因!


方圆文史


这几个人的死,怪不到刘伯温身上。从他们登上相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他们是朱元璋要铲除的对象。

换句话说,朱元璋要铲除的是“丞相”这个位置上的所有人,来证明相权的危害。


一、相权有多大?

宰相就是一个朝代总领政务的最早行政决策者。荀子解释宰相的职权是“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效于君”。自秦始皇建立封建制后,宰相与太尉和御史大夫成为百官之首。其中宰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

到了汉代,宰相的权力被明确定义为“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诸侯四夷,内亲附百姓,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相权的范围非常广,也非常重要。

历史上各朝,有独相制的,也有群相制的。不管哪种制度,相权都是封建社会仅次于皇权的一种不容易受到控制的权力。特别是在主弱臣强的时代,相权甚至能凌驾于皇权之上。所以历代皇帝都很警惕,既需要宰相的辅助,又怕大权旁落。

朱元璋生于元朝,元朝采用的是一元体制,元朝的“丞相”实质上不是真正意义的宰相,它的平章政事才是真正的宰相。元朝的平章政事基本上是大权独揽,元末几任皇帝都被架空,这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时时提醒他不要重蹈元朝的覆辙。



二、朱元璋的废相过程

朱元璋尚未当上皇帝,还是吴王的时候,他就警告过李善长和徐达:“令吾所任将帅皆昔时有功之人,自其归心于我,即与之定名分,明号令,故诸将皆听命,无敢有异者。尔等为吾辅相,当守此道,无谨于始而忽于终也”。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就要求丞相听自己的话,君臣之间才能有始有终。这是一个警告,也是朱元璋内心的独白。只是这个时候,天下未定,他还不具备发起向相权的挑战而已。

朱元璋的明朝,制度上基本是沿袭元朝的那一套,但这只是朱元璋政治经验尚未成熟,还没有设计好一套自己需要的制度而已。从内心上来说,权力欲极大的朱元璋并不想有一个部门能做到与自己分权。洪武十年,朱元璋成立通政司,规定今后“奏事勿关白中书省”,就是想利用通政司来限制丞相的权力的一种试验。

从最早被杀的杨宪,到汪广洋,再到胡惟庸,他们的死,并不是他们做了多大的错事。胡惟庸案牵扯了那么多人被杀,包括后来被杀的李善长在内,可是谁又能说出胡惟庸到底犯了多大的罪恶呢?他是擅权,是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可是这样就被杀,那历史上的丞相要有百分之八十被杀了。

杨宪之死,仅仅因为得罪了李善长。他的死史书只说是犯事被诛,直到今天也没人知其犯何罪。他就像一颗流星,迅速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汪广洋死得同样不明不白。中丞涂节上奏说刘基被胡惟庸毒死,朱元璋问及此事,汪广洋回说不知。朱元璋大怒,将其贬谪海南,并在半路上下诏赐毒而死。这是杀丞相的正当理由吗?

所以说,朱元璋问刘伯温谁能当丞相,试探的是刘伯温,这个谈话决定的是刘伯温将来命运的走向,而不是决定这三个人的命运走向。这三个人坐上了丞相的位置,在朱元璋废相的决定做出后,需要做的就是在他们身上找出一点被杀的理由,而这种理由并不难找。

三、朱元璋废相的真正原因

朱元璋心里想要的,是一个不受制约的皇权。但是就算在封建社会。皇权也是必须受到限制和约束的。这就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和政权制度。所以皇权与相权之争,不只发生在朱元璋身上,它是贯穿整个历史的。宰相既是皇帝的帮手,又是皇帝的竞争对手。君权与相权是相互依存的,又是相互制约的。而这种制约,正是朱元璋本人极端反感的。

宰相是一个国家行政事务的总负责人,对于国家大事,有着参与决策的权力。但是朱元璋需要的不是决策者,而是听话的执行者。这就是朱元璋时期皇权与相权的根本矛盾。朱元璋也许知道,自己可以凭借手段和威望来压制相权,但子孙后代就有可能无法做到了。明朝是朱家的家天下,他不希望给子孙留下一个分割其君权的一个制度。众所周知,朱元璋为孙子考虑得很远,他想把木棍上的所有的刺都削去,留给孙子一个利用控制和掌握、皇权不受制约的政治制度,是很自然的事。

朱元璋一直对包括知识分子等在内的官僚集团和富人阶级有着极大仇恨,骨子里对官僚集团十分的不信任,废除宰相制度,权力分于六部,然后由皇帝总揽全国政务,在他心中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废除宰相制度使本来具有的两个权力中枢变成了一个,朝政只有皇帝这一个权力中枢,因此整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全系于皇帝一身。因此也给整个王朝的发展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皇帝精明能干,国家就会正常运转或者十分强盛,而一旦皇帝懦弱无能,则国家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出现大的动乱。所以说,这一作法是利是弊,争议很大。

总体来说,朱元璋是个杀伐决断的皇帝,他的权力是不容任何人分享的。这才是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三人的真正死因,一点也不关刘伯温的事。

END.


博书


朱元璋问刘伯温谁能当丞相,说出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三人后,为啥无一例外全都惨死?

历史上,刘伯温算是能够跟诸葛亮齐名的人物,他的才能出众,在帮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曾经做出过不少的贡献。但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明朝建立以后,却一直处于一个中等的位置,官位不高,可是却得到了善终。这是因为他相当的聪明,知道朱元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若是身居高位,恐怕会和很多开国功臣是一样的下场。能够看清楚自己效命的皇帝是什么样的人,从而找清自己的位置,这就能看出他的确很聪明。



就是因为刘伯温这个人比较的知趣,所以朱元璋很多时候还是喜欢跟他聊天的。曾经朱元璋就问他谁能够当宰相?当时他给刘伯温说了三个人,但是对方都否决了。结果没想到,这三个被他否决的人,最后的确下场凄惨。看来刘伯温的神机妙算跟诸葛亮也算是有的一拼,难怪两人能够齐名了。



当时朱元璋问他,让杨宪来当宰相怎么样?刘伯温回答他说,杨宪这个人是挺好的,也的确是有能够当宰相的才能。可他这个人气量小了一些,不太适合坐在这样的高位上。朱元璋听了他的话,思考了一下,觉得好像的确是这样的。因此又换了一个人问他,汪广洋来当,可以不?刘伯温听了还是摇了摇头,说这个人的气量比起杨宪来说还要小,那就更加不合适了。



好吧,提出的两个人都被否决了,但朱元璋也不气馁,接着又问,那胡惟庸怎么样呢?结果刘伯温还是摇了头,说:如果当宰相就像是驾马车的话,那么让胡惟庸来驾驶,就很有可能弄断马车。这一个不行,两个不行,三个还是不行,老朱有点不高兴,他想是不是对方想自己做宰相了?于是接着说,看来咱们这位宰相也只有老先生能够来当了。刘伯温听了这话,当然知道皇帝不高兴了,于是赶忙就说:我也不行,我太嫉恶如仇了,也不太会处理朝廷上的事物,所以也当不了宰相。表达完了自己的意思以后,他又接着对朱元璋提了一个醒,说这三个人的确是不太适合当宰相,宰相这样的高位事关重大,还是应该多加考虑一下。

可是朱元璋没有听到的劝,还是让这三个人当了宰相。结果三人果然如刘伯温预料的一般都不符合他的心意,最后落了一个可悲的下场。


江上孤舟


朱元璋之所以诛杀了那么多的功臣勋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角色转变。朱元璋从元朝的造反者到明朝的统治者,形势变化需求也随之变化。造反需求变,需要用奇才破敌,通权变,用人之长容人之短;统治需求稳,需要以德高服众,守规矩,需要忠诚全面稳重。打天下需要各个集团支持如淮西集团,浙东集团;治天下最怕结党营私。造反时豪杰取利于元朝,治天下功臣有害于自己。

2,打天下需武功,治天下须文治。功臣多起于农槡野鄙,贪心重而见识浅。朱元璋长期与之为伍知之甚深疾之愈切。民如水,害民则流急舟覆,利民则行稳致远。

3,朱元璋能力超强,功臣勋旧无与之媲。有能力除旧布新。


知兵先礼


洪武三年,李善长生病,回家休养,朱元璋要选新的宰相。当时他把刘伯温找来,和他讨论了三个人选: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吊诡的是,这三个人选,最后都先后被朱元璋给杀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朱元璋)

说是谈论这三个人,实际上是朱元璋提出这三个人,想用这三个人为宰相,想征求刘伯温的意见。

朱元璋首先提到了杨宪,说杨宪不错,想让他当宰相。但刘伯温却反对说,宰相需要肚量大,杨宪这个人气量狭小,不适合当宰相。接着,朱元璋又提到汪广洋。刘伯温说,这个人比杨宪的气量更小。然后朱元璋又提到胡惟庸。刘伯温说,如果国家是一辆马车的话,宰相就是车夫。胡惟庸可不是个好车夫,他要是当宰相,国家这架马车很可能就被他弄翻了。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朱元璋提的三个人选,刘伯温都反对。但是,朱元璋其实并没有听刘伯温的,最后还是让这三个人当了宰相。而后来,这三个人都被朱元璋给杀掉了。

明明刘伯温早就提醒过朱元璋,这三个人不适合当宰相,可朱元璋为何偏偏要选他们当宰相呢?如果说,朱元璋认为刘伯温是胡说,不听他的。但是,这是朱元璋主动找刘伯温讨论啊。他既然主动找刘伯温讨论,就说明他还是比较信任刘伯温的。他信任刘伯温,但是对刘伯温说的话却一概不听。这件事,就显得很怪异了。

(刘伯温)

那么,朱元璋找刘伯温讨论这件事,究竟有什么玄机呢?

我们先来看朱元璋是怎么杀他的这三个宰相的。

杨宪本来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他经常被朱元璋派去监督别人,是朱元璋安插在他不放心的将领身边的眼线,相当于后来的锦衣卫首领。也正是如此,他才会用杨宪当宰相。

杨宪被朱元璋杀掉,是因为后来李善长弹劾他,说他“放肆为奸事”。

这其实又是一件奇怪的事。本来朱元璋用杨宪,就是把他放在中书省的一个眼线,他“放肆为奸事”,其实是很正常的,为什么朱元璋反而把他给杀掉呢?

再说汪广洋。刘伯温认为汪广洋气量比杨宪还小,不适合当宰相。但事实上,最终朱元璋杀汪广洋,并不是他气量狭小,而是他当了宰相后,尸位素餐,提不出好的建议。实际上,汪广洋早年是足智多谋的,曾多次被朱元璋赞扬,认为他是张良、孔明一类的人物。为什么他当了宰相后,却什么事也不做,整天只是饮酒作乐呢?这也是一件不太让人明白的事情。

刘伯温在反对朱元璋当宰相的时候,说的理由是他会把车弄翻。这是什么意思呢?刘伯温并没有解释,朱元璋也没有问。后来,朱元璋杀刘伯温的时候,是以他要造反的名义杀他的。这样看来,当初刘伯温说胡惟庸要把车弄翻,和胡惟庸的造反,大约也就是同一个意思。朱元璋当初没有问,但他是领会了刘伯温的意思的。

(李善长)

这就成了一个“细思恐极”的问题,朱元璋明知道胡惟庸会造反,当初为什么不听刘伯温的建议,要一意孤行,把胡惟庸提拔为宰相呢?

分析到这里,我们似乎就有些明白了。

明明刘伯温告诉朱元璋,这三个人不行,朱元璋却还要让他们当宰相。那么朱元璋让他们当宰相,就是故意要他们犯错。犯了错,就好杀他们。杨宪因为监督李善长,李善长说他“放肆为奸事”,朱元璋也就认可这个罪名,把他杀了。胡惟庸积极作为,认真做事。朱元璋便说他把持朝政,有做大的嫌疑。因此也把他给杀掉了。汪广洋本来足智多谋,但是看到当宰相的凶险,因此不谋事,不做事。但这样也逃不掉,朱元璋以不谋事不做事这个理由,又杀掉他。

大约刘伯温当年已经看出了朱元璋的用心,因此才极力反对这几个人当宰相。但是他就算反对,也没有用,朱元璋要杀,谁也拦不住。

朱元璋不只是要杀这些人,他根本就是不想要宰相。同样的,刘伯温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在反对朱元璋任用那三个人的时候,并没有给朱元璋提出恰当的宰相人选。因为刘伯温明白,给朱元璋推荐谁,就是害谁,聪明的刘伯温,怎么会做这样的蠢事呢?

可惜,刘伯温保护了胡惟庸,最终他却被胡惟庸下毒害死了。胡惟庸被杀,只能说也是死有余辜。


张生全精彩历史


朱元璋一直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曾经打算让刘伯温接替李善长当宰相,但被刘伯温拒绝了。朱元璋也没有强求他,让他帮忙参考一下谁比较适合当宰相。

朱元璋首先说的是杨宪,杨宪与刘伯温同属浙东集团,并且关系很好,认为刘伯温会同意,刘伯温却拒绝了,认为杨宪是有丞相的才能的,只是他没有丞相的器量,器量小。朱元璋其实心里也有数,于是他便继续询问,问汪广洋人怎么样,适合当丞相吗?刘伯温曾跟汪广洋有过接触,知道此人度量极少,比杨宪还要小上不少,自然更不适合当丞相。最后朱元璋说出了胡惟庸,刘伯温依旧反对,但最终胡惟庸还是位居丞相。

其实从这番对话里也可以看出朱元璋早就心有所属,他特意把胡惟庸留在了最后发问,便是已经准备让胡惟庸当丞相了,只是想在最终宣布之前再征求一下刘伯温的意见,但意见归意见,最终决定权依旧是在朱元璋手中。

最后三人的死其实各有各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朱元璋想废除丞相制度,一直容忍胡惟庸,直到他犯下大错,才站出来说丞相制度如何不好,为废除丞相制度做铺垫。至于汪广洋与杨宪都属于度量小,很容易得罪人,容易自己作死。




品史君


明朝的创始人朱元璋,在天下太平之后,有点累了,打算找一个宰相来替自己处理一些业务,于是就跟刘伯温商量,谁知道当刘伯温提出来杨宪、汪广洋与胡惟庸之后,这三人无一例外全部惨死。

说实话这一次的事件,看似朱元璋想轻松一些,给自己找一个私人助理,实际上却是埋下了巨大的一个坑。

如果说朱元璋以前没有当过皇帝,所以对丞相这个位置不太了解,等自己真正成为大明的天子之后,才发现丞相的权势有点太大了。

难道说以前的丞相都是这么大的权势吗?万一他们要是谋反怎么办呢?

要说以前可能朱元璋并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可是当自己某一天微服私访的时候,几乎一个月的时候不在京城,但是整个大明所有的一切都运转正常。

当时朱元璋脑子就不太好使了,这是几个意思,也就是说只要丞相选好了,哪怕大明的天子不存在,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假如自己某一天突然间遇害了,是不是丞相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接替这所有的一切呢?

当朱元璋想到这些的时候,瞬间不淡定了,这个所谓的丞相有点过头了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几乎相当于大明的天子。

于是朱元璋就打算要把丞相这个制度给废掉,但是这些制度由来已久,并且还影响到了很多人的利益,而且大明的天下刚刚才稳定下来,朱元璋也不想因为一个丞相的位置就把大明的天下搞乱。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丞相这个位置泼脏水,等丞相这个名声臭了之后,自己再把他废除掉,这样大家也就不产生什么不满的情绪了。

然后朱元璋就开始跟刘伯温商量这件事,但是又不能明说,只能拐弯抹角的一步步提示。

说实话最初的刘伯温真心是实打实的回答朱元璋的问题,但是随着朱元璋一步步的提示,好像这个套路不对。

这不是打算要立新的丞相,而是要把丞相的位置给搞臭呀,可问题是自己已提供了杨宪、汪广洋与胡惟庸这三人。

也就是说如果这三个对丞相的位置是最有想法的,也最有能力把丞相的职务给干好的。

如果朱元璋真得打算把丞相制度废除的话,这三个人可能是最大的反对者,因为这些人拼搏了一辈子,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坐上丞相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而废除丞相制度,就相当于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这要是以前的刘伯温可能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些人辩解,毕竟大家都是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但此时刘伯温真心不敢为他们说一句好话。

因为朱元璋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好说话的朱元璋了,为了他的大明江山,可以直接对所谓的功臣们下黑手,而这次丞相的人选,其实就是看谁才是真正反对废除丞相制度的人。

也就是说这三个人从刘伯温提名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因为他们的存在,或者说他们的理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朱元璋的利益。

所以这些人就一定要被除掉,不然朱元璋接下来的内阁制度就没办法正式的实施了。

于是朱元璋用了几年的时候,让这些人成为了宰相,之后又给他们加上了谋反的大帽子,最后站出来表示,真正让这些人谋反的原因就是丞相制度的问题。

然后为了大家的生命着想,朱元璋只能把丞相制度给废除掉了,明显属于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大好人,可实际上真实的情况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清楚。

所有想当丞相的人都已经挂掉了,剩下的这些人又被安排到了内阁当中,可以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到此为止,丞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诞生就如何平稳的过渡了。

说白了朱元璋问刘伯温谁能当丞相,就是想看看谁有这个野心,直接把有野心的全部除掉,这个所谓的丞相制度也就可以顺利的被废除掉了。


虎头山小妖


刘伯温,博通经史,精于谶纬之术,有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才,被当时的人称为江左才子之首,诸葛孔明在世。正是在刘伯温的辅佐之下,朱元璋一统了天下。

据《明史·刘基传》记载,朱元璋曾经和刘伯温谈论丞相之职,谁担任比较合适的问题。当时,朱元璋因事准备惩罚李善长,就问刘伯温,在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中,谁来做丞相比较合适。

不徇私情的刘伯温,先劝说朱元璋还是留任李善长比较好,李善长功劳大,威望高,而且能调和将领大臣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好的人选。而他虽然和杨宪交好,却说杨宪“有相才无相器”,过于考虑一己之私。至于汪广洋,则“褊浅殆甚于宪”,比杨宪的气度还小。胡惟庸则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表面是说胡惟庸可能会把马车驾翻,实际上暗指其可能会祸乱大明。

朱元璋一听,就说:“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就是说只有你刘伯温才能做宰相了。刘伯温一听,赶紧说他“疾恶太甚”,“不耐繁剧”,恐怕也不能担当此任,并对朱元璋说,“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当前的人恐怕都不胜任,还是慢慢来吧。

表面看来,这件事显示了刘伯温的正直无私,善于识人。而实际上,如果细细琢磨一下刘基的一番言语,应该是他猜测到了朱元璋的某些想法。所以,刘伯温就说丞相一职现在没有合适的人,如果免了李善长,那就先空着呗。

朱元璋比较多疑,刘伯温完全猜透了他的心思,这让朱元璋很不舒服。所以,此后就逐渐疏远了刘伯温,并准许刘伯温返乡养老。后来,刘伯温生病,朱元璋又故意让与他有嫌隙的胡惟庸带御医前往诊治,借胡惟庸之手毒死了刘伯温。

如果将整件事完整分析的话,就会发现朱元璋绝对才能非凡呀,这所有的事情都在朱元璋的谋划之中。我们来看一下朱元璋和刘伯温对话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就明白了。

朱元璋最先提拔杨宪,李善长担任中书左丞,杨宪则任中书右丞。李善长生病时,杨宪弹劾了继任左丞的汪广洋,自己升为了左丞。这位杨宪果然如刘基所料,性格过于狭隘,凡是他不满的同僚,都被他干掉了。因为杨宪是刘基浙东集团的干将,所以被杨宪干掉的多数都是淮西集团的大臣。这让淮西集团的李善长和胡惟庸非常不安。李善长就告发杨宪“放肆为奸事”,随后,杨宪被朱元璋所杀。

杨宪被杀后,淮西集团彻底掌控了朝政。朱元璋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只是太祖非常沉得住气,慢慢来。李善长因病辞去相位之后,胡惟庸成了左丞,汪广洋则被任命为了右丞。原本,朱元璋是想让汪广洋牵制胡惟庸的,结果汪广洋却整日饮酒吟诗。朱元璋多次训诫,甚至贬黜其再重新任命为右丞之后,汪广洋还是根本不与胡惟庸争斗。

朱元璋一看,既然如此,那就一起除掉吧。朱元璋借占成国入贡,胡惟庸、汪广洋没有报告为由,先是发配并在途中赐死了汪广洋。第二年,太祖又让人举报胡惟庸意图谋反,制造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夷了胡惟庸三族。

朱元璋又借胡惟庸案,大肆对文武功臣,各级官吏开了杀戒,并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之职,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加强了中央集权。

原本,朱元璋是想留李善长一命的,毕竟李善长是他钦定的开国第一功臣。可是,李善长对于朱元璋的施恩,却不知感谢,这让朱元璋非常不满。后来有人告发李善长在胡惟庸准备谋反时,“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然后又罗列了一些其他的罪名,将李善长处死了。

看到这里,整个事件的真相也就浮出了水面。正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朱元璋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职,才做了所有的事情。

朱元璋听了刘基之言,故意提拔三人做了宰相,之后随时监控,就等着三人犯错。在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犯错之后,朱元璋顺理成章的除掉了包括三人在内的,所有可能危及皇权的大臣。同时,朱元璋还有了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职的借口,众大臣也无从反对。可见,朱元璋的城府之深沉,做事谋划之长远。


奕天读历史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太正常了,先不说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本身就什么问题,这个且不论,为啥这三人最终无一例外全部惨死?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都是党政惹的祸,跟是谁推荐没啥关系。

为啥这么说呢?这就要说到朱元璋的起家史。

历史上朱元璋的起家,直至建立明朝称帝,离不开两大集团。一个是淮右军事集团,以李善长为首;另一个是浙东集团,以刘伯温为首。

明朝建立以后,为了奖赏这些功臣,朱元璋给他们封官加爵,不过为了平衡两大集团,朱元璋玩了一个“花样”。给淮右集团的封赏里,其中就有六人封了公爵,为首的李善长还当了丞相,毕竟是老班底了。但是对浙东集团,则安排在中央政府,比如刘伯温就担任御史中丞,其它的政府高级职位就由其他浙东集团的人来担任。

可是时间一长,就有人不满了,这里指的是淮右集团。因为淮右集团仗着资历深、功劳大,就对浙东集团占着政府重要职位表示不满,于是矛盾就爆发了。

首先丞相李善长就频繁地弹劾刘伯温,逼得他无法正常工作,最后辞官。虽然朱元璋同意了刘伯温辞官归乡,可是他很清楚这里面是怎么回事。为了平衡朝中的势力,他将浙东集团的杨宪提拔了上来,让他当了副丞相,和李善长打擂台。

起初杨宪还是干得好好的,可是时间一长,就让朝堂变得乌烟瘴气,这时李善长摸清了朱元璋的意思,故意放纵杨宪在背后拆台,最后在朱元璋面前告了他一状,头脑发热的朱元璋就把杨宪给杀了。

缓过神的朱元璋事后知道自己被李善长给愚弄了,就越发对李善长不满意,于是又从浙东集团提拔了一人,这个人就是汪广洋。只不过这个汪广洋太会明哲保身了,他不想介入朱元璋和李善长的斗争,对谁都是唯唯诺诺,最后惹得朱元璋不满意,将他赶出了中央政府。

当然了,李善长不是一个傻子,他知道朱元璋越来越对他不满,于是他主动辞官,向朝廷推荐了胡惟庸为丞相。朱元璋还是给李善长一个面子,就让胡惟庸当了丞相,不过同时又让汪广洋回到了朝廷,与胡惟庸打起了擂台。只不过汪广洋又当起了缩头乌龟,最终将其革职流放。墙倒众人推的情况下,又有人弹劾了汪广洋,一怒之下的朱元璋就下旨责备,走到一半的汪广洋,看到圣旨后,就服毒自杀了。


至于胡惟庸,之后因为谋反之罪被满门抄斩,连带着李善长也一起。至于是不是真的谋反,在于朱元璋的一句话,谁说的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