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役,美軍將日軍人頭吊在坦克上面,真的很合適嗎?

衰上尼的船


難道不合適?????????????? 為什麼會有這種問題????????????

戰爭就是你死我活 日軍殘殺美軍的時候 真的合適麼?


熱心網民愛德華


將日軍的骷髏頭掛在坦克上,這看似殘忍,但是在太平洋戰爭中卻非常常見。


我們在翻閱二戰太平洋戰場的老照片時,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照片,美軍士兵把玩著日軍戰死者的骷髏頭。這種情況在太平洋戰場上是非常常見的,美軍士兵流行將日軍戰士者的屍骨作為紀念品收藏,甚至帶回國內。

1942年,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爆發,這是美軍與日軍在陸地上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較量(之前日軍攻佔菲律賓戰役不算)。在殘酷的戰鬥中,有大量日軍士兵被擊斃,其遺體暴屍野外,許多美軍士兵便搜尋日軍的屍體作為紀念品,甚至還會割下日軍的耳朵曬乾帶走。

美軍的這種野蠻行為是有歷史淵源的:美國建國之後,便與印第安人展開了長期而殘忍的戰爭。在此期間,許多美國人以獵殺印第安人為職業,他們會割下印第安人的頭皮,甚至是腦袋作為紀念品。這種以敵人身體作為紀念品的傳統便深深地留在了美國人的文化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初期,日軍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日軍對於英美戰俘的殘忍更是深深地刺激了美軍士兵,再加上美國人並不把日本人當人看,因此並不給敵人以尊重。

在傳統和現實的作用之下,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就開始流行將日軍屍體,特別是骷髏作為紀念品進行收藏的熱潮。


事實上,美軍高層曾經明令禁止將敵人的屍體作為紀念品,違者將送交軍事法庭,但是這項禁令並沒有得到執行。給這種流行推波助瀾的則是美國國內的媒體,1943年出版的《時代》雜誌上就刊登了一幅掛著幾個日軍腦袋的美軍坦克,一些美國媒體甚至還講解如何處理日軍頭顱製成骷髏。

下面這幅有名的照片是一名在太平洋戰場作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寄給國內女友的特殊禮物,骷髏上面有16名戰友簽名,而這個日軍骷髏頭的名字叫做“東條”。女孩正在寫信感謝男友寄來的特別禮物。

其實就連二戰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曾經收到過用戰死日軍士兵手掌製成的紀念品,他感謝之後就把手掌安葬了。


收集日軍屍體,特別是頭顱作為紀念品的是如此的流行,以至於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從海外(特別是馬里亞納群島)遷回戰死者遺骨的時候,竟然有超過一半的遺骸沒有腦袋。

儘管我們痛恨日本帝國主義以及像野獸一樣的日軍士兵,但是將他們的頭顱製成骷髏作為紀念品並不合適,這是對於死者的不敬(美國人不把日本人當人看)。作為普通士兵和人類,每一個在戰爭中死去的人都應該得到基本的尊重與安葬。



古生物探索


二戰期間美軍士兵將擊斃的日軍頭顱割下,通過煮爛、浸泡防腐劑當中、再晾乾...當成戰利品收藏或者是送人,這個事情確實是有,而且不是個案,甚至《生活週刊》還對此事進行過專門調查。

美軍將敵人的頭顱割下收藏是一個惡趣!早在白種人進入到被美洲大陸就開始了,由於“盎格魯.撒克遜人”、“日耳曼人”、“西班牙人”...貴族都喜歡狩獵,並且有將獵殺動物的頭顱製成標本的習慣...他們到達北美大陸之後開始獵殺“印第安人”,然後就將印第安人的頭顱(頭皮)割下之後當成標本保存。


這種殘忍的惡趣味將大量的印第安人屠殺!非常之血腥,直到美國建國之後才被禁止...但是,這個惡趣已經根深蒂固了的留存了下來...可問題是這些白人從去割白種人的頭顱,在他們的眼中只有白種人是人,其他種族只是一種動物罷了!沒有任何憐憫之心。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種族思想仍舊有很深的殘餘,美軍對待德國戰俘和日本戰俘的態度上是有區別的,對待德國戰俘,只要不是最大惡極的黨衛軍,德國國防軍還是能獲得美軍的部分尊重;但是對待日本戰俘可就不一樣了,從現在駐日美軍的種種不良行為,就可以想象到戰爭期間所發生的事情,美國人思想深處是瞧不起日本人的,認為他們只不過是“黃色猴子🐵”罷了...珍珠港事件使美國人的輕蔑變成了仇恨!所以,出現前面所說的那個惡趣味兒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從戰爭心理學角度分析,部分美軍這樣做
似乎又不違反道義,日寇在亞洲–太平洋戰場上的所作所為更是令人髮指!甚至將英美澳戰俘斬殺後,掏出內臟煮熟吃下這種反人類行為!並且這種事情發生過多起(甚至傳聞:山下奉文就吃個英美戰俘)...如果從正義的“以暴制暴”方式來解釋,美軍割日本人的頭顱製成標本也沒啥錯。
圖片上這位“帥小夥”名字叫:喬治.赫伯陽.布什,也就是“老布什總統”,他在太平洋戰爭中是艦載機飛行員,一次在轟炸“父島”(塞班島和硫磺島之間的一個小島)時被日軍的地面炮火擊落,機組成員其他人或是當場死亡或是被日軍俘虜,只有他傘降時離父島很遠被美軍潛艇救走...後來得知,先前就有幾名美軍飛行員被俘後成了日軍的“口中餐”...食同類是野獸所為!人類為了利益相互殘殺也就罷了,還把人生剝活吞了,實在是難用文明和理智去理解。

也正是日軍的這種獸行,讓美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美軍基層軍官對普通士兵把日軍頭顱當成戰利品的行為聽之任之,高級將領則不聞不問。
圖片上這位美女叫娜塔莉.妮可森,她是鳳凰城的一個戰時工人,正在給海軍服役(陸戰隊)的男友寫信,感謝他寄給自己的日本兵骷髏,那是他男友在新幾內亞作戰時的戰利品。

戰爭的本質就是殺戮,在和平年代不論是誰,將人的頭顱當成戰利品都是極其嚴重的犯罪行為!因為人類已經進入到較高層次的文明、法制階段,但是去了戰場面對曾經殺害自己同胞的敵人,憤慨已經超過了理智!將敵人的頭顱割下也算是出了一口惡氣!這在美國人眼裡這不算是犯法行為,甚至暗中鼓勵,可以增強凝聚力...。


皇家橡樹1972


可能源自於二戰時期日本的不宣而戰外加日軍對待戰俘的毫無人性,所以當時美國的報紙雜誌之類都把日本人描繪成不是人的東西(恩,確實如此)。

所以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也從來沒把日本人真正看做是人類去對待

比方美國海軍陸戰隊曾經把日本人的耳朵割下來掛在腰帶上,也會割下日本人的頭,插在杆子上,面朝河對岸日本人的陣地方向。儘管這類行為一再被軍官勸阻並告警會被告上軍事法庭,然並卵..


當然美軍這種行為亦是對日軍的一種復仇心理,(看過太平洋戰爭這電視劇的都知道,日軍是如何虐殺美軍的)


甚至美國海軍還很喜歡收集日本人的頭骨...有個沙雕海軍居然寄了個日本人的頭骨給他女朋友做禮物...

1984年,日本人打算將馬里亞納群島中掛掉的士兵骸骨運回國的時候,發現其中60%都是沒頭的(捂臉)。同樣,硫磺島的日軍無頭骸骨比例也挺高...


所以你說,當時美軍拿日本人的頭找樂子就是個常事。坦克上掛個日軍人頭不是正常操作麼(那張圖略微有點令人不適,我就不發上來了)


瘋狗的輕武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變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因為美軍想激勵自己的士兵,所以把日本士兵的頭顱放在了坦克上。

據瞭解瓜達爾卡納爾戰役簡稱簡稱瓜島戰役,代號為瞭望臺行動,1942年8月7日至

1943年2月9日在瓜達爾卡納爾及周邊島嶼由盟軍(盟軍)在二戰太平洋戰區作戰。

這是聯盟保護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之間運輸路線的戰略計劃的一部分,也是聯盟在

太平洋反攻的開始。

這是科科達戰役幾個月後盟軍對日本的第二次大規模進攻。瓜達爾卡納爾戰役始於美軍

的一場小規模登陸戰。

隨後,日本軍隊派出更多的部隊一個接一個地奪回該島,並在海、陸、空展開了前所未

有的戰鬥,從而演變成日本和盟軍之間的決定性戰役。在這場激烈戰鬥的高潮中,美國軍方曾將日本士兵的頭掛在坦克上以鼓舞士氣,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雙方戰鬥了半年多,損失了大量軍艦和飛機,而日本的傷亡人數遠遠超過美國軍方。

最終,日本選擇退出,因為它無法開展消費業務。美國軍方最終完全佔領瓜達爾卡納爾

島,然後佔領所羅門群島,最後控制了整個南太平洋地區的海域。結果,美國軍方開始

了戰略反攻。

瓜達爾卡納爾戰役是中途島戰役後日本再次戰敗,這也是日本從戰略優勢走向劣勢的轉折點。

從世界範圍來看,1942年底盟軍在瓜達爾卡納爾的反攻和勝利,連同斯大林格勒戰役和

阿拉曼戰役,成為盟軍戰略反攻的開始。瓜島戰役的士兵,日本由曾經的優勝局面變成

劣勢了,從二戰結局來看,瓜島戰役的失敗,註定日軍失敗了。


江水趣談


試問一下:要是有人把侵華日軍的人頭放在床底下當夜壺用,你覺得合適嗎?沒有什麼不合適的,對於我們每一箇中國人而言,二戰時期的日本軍人已經不是人,是野獸、是畜生,對於這種動物還要講什麼人道主義呢?只可惜我軍抗戰期間並未有過將日軍腦袋掛在槍尖或者坦克上面的壯舉,令人遺憾!


美國士兵在坦克上面掛日軍人頭的故事背景

美國士兵將日軍人頭掛在坦克上面的事件發生於太平洋戰爭中最慘烈的戰鬥——“瓜島戰役”之中。當時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瓜島登陸作戰期間,曾將日本士兵的人頭掛在了坦克上面,當時的目的是為了鼓舞美軍士氣,最後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順利登陸並贏得了“瓜島戰役”的勝利。

美軍方面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為了報仇雪恨

第一是日本人的殘忍手段讓美軍怒不可遏,從而以坦克上面掛人頭的方式來釋放心中怒氣。在太平洋戰爭中,除了日軍方面損失慘重之外,美國方面的死亡人數也達到了自“南北戰爭”以來的最高點。“瓜島戰役”期間,日本軍人除了用槍支刺刀這些常規武器之外,還使用了牙齒、人肉炸彈、人肉燃燒彈以及毒氣等非常規手段,對於美軍造成嚴重的殺傷,戰場之上慘不忍睹;而且日軍對待美國戰俘的方式也非常殘忍,從而徹底的激怒了美國士兵,坦克上掛人頭這種操作也在情理之中。


為了激勵士氣

第二個原因則是為了激勵美軍士氣。“瓜島戰役”前期,美軍在登陸作戰時遭遇到了日軍的殊死抵抗,一度使戰鬥陷入膠著狀態,遲遲無法攻入島嶼深處的美國人惱羞成怒,為了能夠扭轉戰局,便想出了這樣一個辦法來激勵美軍士兵,而且最後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也算是奇策一條。

“瓜島戰役”的勝利,讓日本方面大受打擊,難以堅持打消耗戰的日本人從此也慢慢撤出了太平洋戰場,最終蜷縮於日本本土苟延殘喘,1945年正式投降!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發動海灣戰爭的美國總統老布什曾參加過太平洋戰爭。1944年,他和幾名戰友駕駛轟炸機去轟炸日本海島上的雷達站,不幸被防空火炮擊中,老布什和其他戰友們只能選擇跳傘。

老布什比較幸運,落到了海面上,最終被路過的美軍潛艇救起。不過老布什的其餘戰友就沒他那麼幸運了,除去陣亡的幾人外,還有4名戰友不幸落到了日軍陣地,被日軍開膛破肚,烹食殆盡。老布什後來接受採訪時談到這件事時不禁潸然淚下,默然不語。

老布什戰友的遭遇不是個例,因為落到日軍手中的戰俘,等待他們的將是無盡的折磨和殘忍的虐殺。“巴丹死亡行軍”便是日軍的“傑作”,4萬餘名在菲律賓被俘的美軍最終慘遭日軍毒手。

所以二戰時日軍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形象和禽獸一般,不把他們當人看。在戰場上,美國人經常用帶有種族歧視的詞語“黃色猴子(yellow monkey)”來形容日軍,或者乾脆用禽獸(animal)一詞。

無論是出於對戰友的復仇還是打心眼裡瞧不起日本人,所以美軍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經常把日軍的頭顱割下來製成紀念物收藏,或者掛在坦克上,或者掛在路邊,或者打包起來寄給戀人或者家人,就像獵人出去打獵將獵物製成標本一樣。

對這些被“特製”的日軍頭顱,美國人對其並不害怕,反而會流露出亢奮的狀態,甚至在國內引起一陣惡趣味的收藏熱潮。

當然,這是日軍罪有應得,美軍這麼做無可厚非。不過,美國人這種收藏日軍頭顱的行為還是反映出戰爭到底有多麼摧毀人性。


石頭說歷史


瓜島戰役是非常慘烈的,盟軍將日本人的海上路線基本上都斷絕了。美國人在進行了密集轟炸之後,採取小股士兵登陸的方式,慢慢的向日本人發起了進攻,軍人聚集的越來越多,戰爭非常的激烈。

日本是自知難以和美國人正面對打的,於是就躲到了坑道里,而美國人為了鼓舞士氣,就將日本人的頭顱掛到坦克上,這樣有效的激勵了日美國大兵殺敵的士氣。

最終日本人死亡人數要比美國人多得多。

美國人佔領了這個小島之後,就迅速的以這個島為跳板,向其他的島嶼展開進攻,日本人就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最終美國人掌握了整個太平洋,日本人的優勢也就滌盪殆盡,只能坐以待斃,最終只能發動所謂的,1億玉碎,做困獸姿態。

但美國人沒有給他們機會,直接用兩顆原子彈將日本人炸死幾十萬人,最終日本人也只能宣佈無條件投降,美國人成功的控制了整個日本。

從二戰結局來看,瓜島戰役的失敗,註定日軍失敗了。


奇葩歷史大觀


說起來,美軍的做法無可厚非。

《日內瓦公約》有這樣一條規定:

世界各國不得虐待俘虜,不得射殺老人、孩子和醫務兵等不具有抵抗能力的人員。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卻全然無視這樣一條規定,但凡成為日軍的俘虜,幾乎都要受到日軍慘無人道的虐待,即便是來自美國的俘虜也不例外。比如,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後,日本陸軍也開始侵略菲律賓,並和菲律賓的美菲聯軍交戰。雙方在菲律賓的巴丹半島上激戰四個月後,美菲聯軍由於缺乏支援和補給,就在1942年4月9日向日軍投降,投降人數大概有78000人。

儘管日軍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但由於菲律賓距離日本本土較遠,補給難以跟上,所以日軍在吃穿上自己都很緊張,自然無暇顧及這些美菲戰俘最基本的生存食物了。

之後,日軍以轉移戰俘為名,讓美菲戰俘進行長途跋涉,但途中不給水、不給食物,而菲律賓地處熱帶,氣溫較高,因此,有許多美國士兵實在忍不住了,為了喝上一口冒著氣泡的綠水,竟不顧日軍警告,紛紛跑到臭水溝去喝水。即便如此,日軍也直接開槍射殺他們,或者直接用刺刀刺殺。到達目的地時,美菲士兵的死亡人數竟超過了15000人,而整個行軍距離不過120公里。

除此之外,日軍還喜歡在俘虜身上施加各種慘無人道的酷刑,有時候,日軍還拿盟軍的戰俘做活體實驗,摘掉他們的部分器官,觀察他們的反應以及在缺少某個器官下還能存活的時間。因此,美軍直接將日軍當成野蠻的“禽獸”,不把他們當人看,還用帶有種族歧視的“黃色猴子”來形容日軍。

出於報復性的心態,再加上日本士兵受武士道精神的洗腦,有時候竟佯裝投降,用手雷和匕首殺害美軍的醫務人員。於是乎,美軍也經常虐待日本戰俘,不給他們吃喝,讓他們幹各種各樣的粗重體力活,而且還用各種名義對日本士兵進行打罵、虐殺。

在太平洋戰爭中,美國士兵還特別喜歡割下日軍的頭顱,然後當成紀念品收藏,或掛在路邊,或掛在坦克上,甚至,有的美國士兵還將之送給自己的戀人和家人。

總的來說,美軍的做法無可厚非,畢竟這是戰爭,而且還是日本挑事在先。


金兔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役,美軍將日軍人頭吊在坦克上面,真的很合適嗎?


常言道“有戰爭就有死亡”。二戰中,日本突然發動偷襲珍珠港事件,把美國拉入了戰爭之中,全面爆發了太平洋戰爭。雖然美國的加入,壯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但是美日兩軍在太平戰爭中也是死傷慘重,並且令人驚訝的是,還出現了美軍將日軍人頭吊在坦克上面的情形,美軍的這種做法真的合適嗎?

小編認為,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美軍對待魔鬼般的法西斯日軍的做法,非常合適。具體原因是:

一是為了報復日軍。日本為了自己的野心,發動了侵略戰爭,並且偷襲珍珠港,不但給美軍造成巨大損失,而且大大羞辱了以“自大”為形象的美國,使美國在國際社會丟臉。另外,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為了一舉佔領東南亞,對毫無準備的美軍瘋狂進攻,用盡各種手段,不但還摧毀了美國遠東空軍基地,而且對待俘虜的美軍也是慘無人道。不但把俘虜的女兵作為慰安婦摧殘,而且還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巴丹死亡行軍”。日軍的種種暴行直接激發美軍對日軍的深仇大恨。日軍偷襲美國遠東空軍基地後,俘虜美菲聯軍將近80000人,但日軍違背《日內瓦公約》,不但不尊重優待戰俘,而且面對數量龐大的美國戰俘,為了有效的管控,節省糧食。日軍組織了一場120公里的死亡行軍,也就是著名的巴丹死亡行軍,是和南京大屠殺齊名的日軍遠東三大暴行之一。在這次押送戰俘的過程中,雖然只有120公里的行程,但在押送途中,日軍慘絕人寰,泯滅人性,不給美國戰俘補充水分,很多美軍戰俘在漫長的行軍路程中脫水或者中暑而死。一旦美軍戰俘想脫離行軍隊伍去路過的水源喝水,就會被日軍開槍射殺或者用刺刀刺死。造成了數萬人的戰俘犧牲或被殺。而僥倖活下來的戰俘被關進集中營,被逼迫幹苦力活,還不提供食物,兩個月後又有將近三萬人死在了日軍集中營。並且日軍還將美軍戰俘用作活體實驗等等。日軍慘無人道的做法,被美軍視為死敵,為了報復日軍,美軍才做出了將日軍人頭吊在坦克上面的事情。

二是因為美軍有種族歧視思想。我們知道,美國人一直自以為是的以為“白種人”血統高貴,其他種族的人都是低等人,在歷史上曾發生多次種族歧視流血事件。在這些白種人入侵美洲大陸時,就曾展開了一系列以“獵殺”印第安人來取樂的活動,他們也會將印第安人的頭顱割下來,當作自己的收藏品。這一種族屠殺,一直持續到美國建國之後。雖然二戰時期美國主張和平民主,但種族觀念在白種人的血液中已經根深蒂固,他們認為除了自己是高貴的種族以外,其他的種族都是供他們屠殺取樂的動物。在太平洋戰爭中,他們的種族思想又在日軍俘虜的身上體現出來,美軍將日本人稱之為“黃色猴子”,這就是有種族歧視的證明。並且美軍對待德國俘虜截然不同的態度也證明了美軍的種族觀念。當他們對待與自己膚色相同的德國納粹之時,美軍並不採用割下頭顱的殘忍方法來對待他們。所以,美軍將日軍人頭吊在坦克上面的事情,也是種族歧視的結果。

三是為了震懾日軍,激勵自己的士兵,鼓舞士氣和鬥志。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偷襲珍珠港、偷襲美國遠東空軍基地、俘虜美菲聯軍將近80000人,併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巴丹死亡行軍等等,一連串的失敗和死亡,極大挫傷了美軍的士氣和鬥志,每個人都在面對失去和死亡恐懼。所以,為了震懾日軍,激勵自己的士兵,鼓舞士氣和鬥志,美軍佩戴那些被做成項鍊、作為裝飾品的牙齒和耳朵,這既是對激勵自己,也是一種對死亡現實的深刻認同,每個人都被迫面對這樣的現實。在獵獲戰利品頭顱上,有一種休慼與共的感情,激發他們刻骨銘心的仇恨,克服膽怯心理,以時刻有一個敵人在身旁鞭策自己必須參加戰鬥,打贏每場戰鬥,只有這樣才能活下去。所以他們做出了把日本士兵的頭顱放在了坦克上的事情。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是有效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爭勝利,就是最好的證明,日本自此由曾經的優勝變成劣勢。

所以,綜合以上幾方面原因,小編認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役中,面對日軍的種種暴行,美軍將日軍人頭吊在坦克上面,這樣的做法是合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