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反圍剿中的高興圩戰鬥 痛失兩位年輕的紅軍師長


第三次反圍剿中的高興圩戰鬥 痛失兩位年輕的紅軍師長

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在毛澤東、朱德親自指揮下,採取誘敵深入、避強擊弱的戰法,以3萬紅軍對抗30萬由蔣介石親自指揮的以中央軍為主的圍剿部隊,殲敵17個團約3萬餘人,打破圍剿,創造了以弱勝強的光輝範例。

第三次反圍剿中的高興圩戰鬥 痛失兩位年輕的紅軍師長


但在這個偉大勝利的戰役中,高興圩(xu)戰鬥失利,紅軍傷亡數千人(查不到具體資料),犧牲了兩位才幹出眾的年輕師長。

第三次反圍剿中的高興圩戰鬥 痛失兩位年輕的紅軍師長


毛主席後來說過,他打仗也是從失敗教訓中不斷總結成長的。他說自己打過四個敗仗:南雄水口戰鬥,高興圩戰鬥,土城戰役,魯班場戰鬥。

第三次反圍剿中的高興圩戰鬥 痛失兩位年輕的紅軍師長


今天我就談談高興圩戰鬥。為了總結這場失敗戰鬥的教訓,我踏勘了當年的戰場(上圖),在毛主席指揮戰鬥所在的一小高地,俯瞰高興圩鎮,體驗當時毛主席的指揮狀況。

第三次反圍剿中的高興圩戰鬥 痛失兩位年輕的紅軍師長


戰鬥開始前的戰況對紅軍極為有利。第三次反圍剿已近尾聲,進入蘇區的蔣軍正在向北撤離。1931年9月7日,敵第60師、61師、52師和第9師共27個團7萬餘人,分別到達高興圩南北一線,分佈於從興國到吉安的35公里大路各點上。紅一方面軍發現敵撤退動向後,從9月5日開始向興(國)吉(安)公路接敵(上圖)。首戰打頭,紅3軍和獨5師的目標是行至老營盤的敵第4軍團獨立旅。初戰告捷,全殲該旅2000餘人。戰後紅3軍、獨5師失去與紅3軍團的聯繫,沒有參加高興圩戰鬥。致使我兵力不足,最後一刻沒有挺過蔡廷鍇(下圖)。

第三次反圍剿中的高興圩戰鬥 痛失兩位年輕的紅軍師長


高興圩戰鬥與長逕口戰鬥同時進行。

彭德懷指揮的紅3軍團與林彪指揮的紅4軍,以及紅35軍、獨35師在紅7軍策應下,向行至高興圩地區敵第一軍團(由19路軍編成)的60師、61師發起攻擊。第一軍團是粵軍(下圖),曾是北伐軍第四軍,屢建戰功,被譽為"鐵軍",北伐名將葉挺任該軍獨立團團長。這支部隊還參加過南昌起義,後被蔡廷鍇帶領脫離革命隊伍,投奔蔣介石。19路軍退出圍剿後駐防上海,在1932年1.28打響抗日的淞滬會戰。

第三次反圍剿中的高興圩戰鬥 痛失兩位年輕的紅軍師長


這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部隊,在軍團副總指揮兼19路軍軍長蔡廷鍇(總指揮蔣光鼐不在位)指揮下,迅速收縮至高興圩圩內,頑強抵抗。圩西高興河雨後暴漲,無法徒涉過河向高興圩南北兩側迂迴。只有一座石橋可通行,紅軍只好正面硬槓,前赴後繼。紅軍師長鄒平親率部隊衝鋒,不幸中彈犧牲。這邊蔡廷鍇也快頂不住了,大部隊都撤逃了,只有蔡的警衛營抵死不退。蔡戰後寫回憶錄,稱幾度想自殺,後想反正也是個死,拼死算了。生死存亡之際,60師一部兵力來救。紅軍後續兵力不足,只好撤出戰鬥。蔡廷鍇的60師傷亡重大,也無力追擊。

正當高興圩戰鬥打得難解難分之際,林彪的紅4軍與敵61師在長逕口、竹篙山也殺得興起。長逕口是高興圩向北往老營盤方向的一段隘路,竹篙山是高興圩往長逕口路西制高點。敵軍先佔制高點及周邊幾個山頭,紅4軍把4個師的花機關(衝鋒槍,也叫手提機關槍)集中起來,連續衝鋒,奪下幾個山頭。粵軍61師為救60師和蔡廷鍇,打死不退,雙方傷亡很大。紅4軍有兩個師打完子彈,與敵白刃格鬥,師長曾士峨(下圖)拿大刀片與敵肉搏,不幸犧牲。戰至8日,形成對峙。此後敵軍改變撤退路線,高興圩戰鬥落幕。高興圩戰鬥犧牲的兩個師長鄒平和曾士峨都很年輕,大約二十二三歲,也是當時紅軍最年輕的師長。如果能活到解放後,當在大將軍銜。

第三次反圍剿中的高興圩戰鬥 痛失兩位年輕的紅軍師長


站在毛主席當年指揮戰鬥的無名高地上,感慨萬千。身後有一個破廟的半壁殘牆,破廟依稀可辨。向東面向戰場,距高興圩大約1公里多,前面都是平地,有一條河(高興河)從圩西邊流過。很窄很靜的一條小河,只有用望遠鏡才能看清。當年卻是怎樣的一道屏障,讓紅軍師長鄒平犧牲在河邊,讓蔡廷鍇得以逃脫?解放後,蔡廷鍇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據說毛主席見到他,跟他說,你的部隊很能打啊!我相信這樣的傳說。

毛主席選的這個指揮位置很好,相對高度大約百十米,前面平地,後面連綿不絕的高丘陵地,有數條山間土路或小路從山中逶迤而出,紅軍沿小路前出,神不知鬼不覺。出了山距高興圩就很近了,正好展開進攻隊形。可惜天不保佑,一條小河瞬時漲成一片難以逾越的水障礙。這裡視野極好,高興圩南北一線七八公里公路盡收眼底。當年毛主席眼巴巴看著自己的隊伍打不下高興圩,傷亡越來越大,是我們難以體會的心情。

高興圩地位太過重要,第五次反圍剿後期,為掩護紅軍在於都河畔集結作戰略轉移(長征),紅3軍團6師和61團、62團、江西4團在老營盤至高興圩地域阻擊向興國推進之敵,指揮員陳毅在戰鬥中負傷,未能參加長征。(下圖,阻擊戰示意圖)

第三次反圍剿中的高興圩戰鬥 痛失兩位年輕的紅軍師長


我們踏勘戰場時,這裡還是原始狀態,沒有任何紀念物標誌這裡曾發生過中國革命歷程中的兩次重大戰鬥。為了補上這個缺憾,我與吉安軍分區、興國縣領導和人武部商量,在軍區機關幫助下,在這裡建一個紀念物,得到各方的贊同和支持。

第三次反圍剿中的高興圩戰鬥 痛失兩位年輕的紅軍師長


不到兩年,在毛主席當年指揮戰鬥的無名高地上,一個簡樸的莊重的紀念廣場和紀念碑落成了(上圖):。紀念碑正面朝向東方的高興圩,兩側分別安放兩次"戰鬥經過圖"的石刻。廣場後面毛主席休息過的破廟還剩的那段殘壁,鑲嵌在建築體中,永遠保護下來,成為兩次戰鬥的見證。(與曾士峨兒子曾天元同志(左二)合影)

第三次反圍剿中的高興圩戰鬥 痛失兩位年輕的紅軍師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