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话?

顽石补天


诗句“人间正道是沧桑”,意思是,翻天覆地的革命和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指出解放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正义行动。其中,人间正道,指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为桑田,多指巨大的变化,这里比喻革命道路艰难曲折。

“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毛泽东写于1949年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的大意是:国民党首府南京,遭受了革命风雨的袭击,数百万解放大军横渡长江。地势优越的南京已改变了模样,天地翻覆,感慨激昂。应该将革命进行到底,坚决、彻底地消灭敌人,吸取项羽的失败教训,不可贪图虚名而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机会。天若有知,它会体察到盛衰的不可改变的法则,翻天覆地的革命和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

“人间正道是沧桑”,阐明了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变化的规律。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发展和进步,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是历史潮流,是世界法则。

其中“正道”,是指正常的规律和道理,“正”指正常,也有正确的意思。进一步分析,正是辩证的,是适宜、合理、有道理,是一切事物的本原或本来面目。

正道,是人类社会乃至世界变化发展的正的道理,是一切事物的规律,是世界永恒的真理,也是为人为事的基本遵循。

遵循正道,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可以消除暴力、战争和恐怖,可以避免经济、政治和文化危机。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共同利益,是当代需要大力弘扬和宣传的真理声音和共同信念。

“人间正道是沧桑”,宣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和解放战争胜利的必然性,这场革命,顺应了人间道义和真理,符合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是进步性的,是一定会成功的。


山会长


毛主席“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诗,出自其脍炙人口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词写于1949年4月,是为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而写的。

正确理解毛主席这句诗的意义,还要首先从主席写作诗词的时代背景入手,置身于解放战争末期,那场波澜壮阔,潮起潮涌,翻天覆地的变革之中,才能充分理解其真实含义。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一路向南,势不可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已经饮马长江,滚滚洪流直指国民党首都南京。

在这样大好形势下,国民党反动派玩起了两面手法,一面暗中备战,一面派出“求和”代表团,与共产党人进行“和平谈判”。这是一个情况。第二个情况,是美国政府频频发声,希望国共两党能够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形成南北两个政权。第三个情况是,苏联政府也派来代表米高扬,征询毛主席意见。



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1949年4月20日,国共两党谈判因为国民党代表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致使和平谈判破裂。当晚,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命令,号召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南京是国民党政权盘踞22年的首都,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进一步土崩瓦解。



毛主席在这首诗词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即兴创作的。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是借用儒家思想,说明正确的道路,社会的发展规律,就是沧海桑田,不断变化,不断发展,这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我们吸取历史上的“西楚霸王”项羽教训,决不能沽名钓誉,坐失良机,而要乘渡江胜利之勇,再接再厉,勇往直前,一鼓作气,解放全中国。


学文说话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苍桑。

《毛主席诗词》毛泽东主席根据当时的国情,写出了惊天动地的诗词。人间正道是苍桑,走出一条适应中国发展的道路有多么难,天若是有情天肯定也老,打天下是靠人的力量去完成,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从这一句诗中分析出毛译东的伟大,要走一条正道是不容易的,不流血牺牲换不来中国的解放事业,中国的天下来之不易,是用无数先烈的生命换来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缔造的,所以人间正道是苍桑。



春华745944080186


在中国历史上,改变历史的都是伟人。我们可以从汉高祖算起,唐太宗李世民,造就三国格局的曹操,宋太祖赵匡胤等。毛泽东主席则是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抗日等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结束了近百年来屈辱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落后挨打,到站起来的伟大转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毛泽东主席绝对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也是改变了历史的伟人。

我们今天来说说会写诗的领袖。在古代的帝王将相中,特别是开国的帝王中,会写诗而且是能称之为大家的,也就是曹操和唐太宗李世民了。而毛泽东主席的诗歌水平,即使是拿到古代,他的诗的水平,也绝不在曹操和唐太宗李世民之下。

题主谈到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句,出自毛泽东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这首诗的诗眼,体现了毛泽东伟大的人民观和历史观。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近现代: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革命的狂风暴雨震荡着蒋家王朝,百万将士渡过长江天险,直捣黄龙。

虎踞龙盘的帝王之城南京啊,今天的面貌胜过往昔,这天翻地覆的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这是一首充满了革命豪情壮志的伟大诗篇,也是一首预示着革命即将走向胜利的诗篇,同时也是吹响了新中国即将建立的冲锋号。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开头如长江大河飞流直下,非常有气势。写人民解放军迅速占领了号称是有帝王之气的南京。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是写南京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本来南京是六朝古都,也是蒋家王朝的首都。古人认为金陵有王气,有长江和钟山的守卫。但是刘禹锡也曾感叹过: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当年的虎踞龙蟠的长江天险,已经被人民解放军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解放了南京,现在的南京,已经不是以前的南京,已经是换了新天了!用毛泽东主席的话,就是天翻地覆,翻开了新的一页了!

天翻地覆慨而慷,其实是毛泽东主席的巧妙的用典。这个典故出自于曹操的《短歌行》,曹操说“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而毛主席则一反曹操的忧心忡忡,饱含了慷慨激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指人民解放军终于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这是他们和全国人民的心情共同感慨而激昂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是表达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兵法上说,穷寇莫追,但是中国的文化中同样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真知灼见。所以毛泽东说,我们不可以学楚霸王的沽名钓誉妇人之仁,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下面,我们回到问题的重点,我们到底如何去理解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话。首先我们来看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也是用典。这是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金铜仙人要被搬迁了,他们临去时“潸然泪下”,其实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年轻的所抒发的是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其中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是说,金铜仙人从长安东去,唯有道旁枯败的兰草为它送行;天公如有感情,也将因这兴亡盛衰的变化而伤感衰老。这首诗很显然有一种沉痛的悲观的情绪在里面。

而伟大的诗人毛泽东,则是一反常规,将天若有情天亦老反着用。这句话的意思说,要是存在上天的话,要是上天也有情感的话,他也一定会同意这样一条人间的真理:自然界四季变化,运行不息,使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永不休止,新的必然代替旧的,先进的必然代替落后的,人民的力量必将战胜独裁的统治。这是历史的规律,历史的必然,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历史规律。

人间正道就是:历史的车轮永远滚滚向前,永不停歇,而推动人间发展进步的,正是人民的力量!


好玩的国学


要理解"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话,就必须要结合上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来说,才能更深理解它的真正含义。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是毛主席引用李贺的一句诗。中唐诗人李贺因诗句奇特被称为"诗鬼"。他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最后几句诗是这样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渐远波声小。"

首先说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很好理解,是说天如果也象人一样有感情,天也会变得苍老了,结合这一句那″人间正道是沧桑"就好理解了,就是说人世间的正道,按道理来说应该是不难走的,应该是一帆风顺的坦途才对。而实际上呢,却是经历了千辛万苦,艰难曲折,拋头颅洒热血,经过了十年内战,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才取得的胜利。是多么的不容易。

再从历史上看,中国除了三国这个朝代到到晋统一用的时间最长之外,就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用的时间最长最艰难曲折了,可见是多么不容易了。

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国家割裂那么长时期,有人为因素,有不愿统一和偏安一隅的因素。而我们却是和蒋介石整整对抗了二十二年才取得的胜利,如果加上党的诞生就是整整二十八年的光阴,艰难程度是前无古人的。


如幻如梦70730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话,是毛泽东同志写于一九四九年初的一首七律,全文如下: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属于有感而发。

一九四九年元旦,毛泽东发表了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百万雄狮突破全面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开始了摧枯拉朽般的全面进攻,并很快占领了南京这个“国民党首府”。蒋介石试图利用“长江天堑”进行负隅顽抗,试图以美国为靠山在中国制造新的“南北朝”局面的企图彻底破灭。

从毛泽东同志发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过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一共十个月的时间,国民党政府的腐朽,没落可见一斑。

在近代中国,“两种命运和两个前途”的斗争是中国走向那里的根本斗争,在抗战结束之后,这个问题就成为了国共两党大决战的核心背景。

显然,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族独立,自由,平等”的主张得到了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坚实基础。

在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的最关键的时候,也就是中国的北方已经完全解放,国民党退居长江以南负隅顽抗的时候,美国人出面了,苏联人也出面了,他们的共同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试图利用他们的影响,在中国划分他们各自的势力范围,于是“划江而治”成了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的“共识”。

美苏的这个伎俩,在二战后用了不止一次,欧洲的德国,亚洲的朝鲜,都是在美苏势力的强力干预下分裂,分别成为了“东西德国”和“南北朝鲜”。在中国,美苏的势力试图“故技重演”。

而在国民党内部,以李宗仁为首的势力,也试图借助美国的影响,与中共达成“划江而治”。共产党内部也出现了“老大哥派”。

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是“国家民族的统一和独立”的方针,毛泽东同志在一九四九年元旦发表《新年献词》的目的之一,就是对美苏的企图以及国内各派别的期望给予明确坚定的回答——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回到毛泽东同志的这首诗当中“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理解,通过这首诗产生的背景就比较清楚了。

所谓“沧桑”,就是“沧海变桑田”,指的是“翻天覆地”的本质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革命的目的,就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也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这种变化,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中国几千年来不曾发生过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人间正道”。

所谓“人间正道”,就是“正确的方向”,推翻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捍卫国家的独立统一,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位,就是“人间正道”。

这种变化,不可能仅仅通过温和的变革,改良来达成,一八四零年之后,所有的革新,维新,改良都没有真正的解决中国的问题。

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解决的根本原则就是“苍桑巨变”。从根本上铲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土壤,建立一个强大的独立的人民共和国。

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气魄和勇气”。


步武堂


我是个练习书法的人,我最近正在写毛主席诗词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临写之余也在想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话的意思。要弄清这句话的意思,要结合着上文来理解。这首诗的后四句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当时苏联斯大林的意见是,让共产党停止进攻,同蒋介石划江而治。毛主席坚决地顶回去了这个意见,英明决定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诗中的意思是,只宜用剩下的余勇一鼓作气,追击穷寇,占领江南,而不能象楚霸王那样,给刘邦以喘息之机,最后使自己面临灭顶之灾。后面两句意思,天若有情天亦老,是说老天要是有感情的话,天也会老去,人间正确的道理是就是不断地变化,使社会向前发展。沧桑,意即沧海桑田式的巨变。意思是看见蒋家王朝被推翻,连一向不动感情的老天也会为之感动的,蒋介石在中国二十二年的发动统治,搞的民不聊生,国家疲弱不堪,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打到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是历史的必然,这也符合穷则思变,弱则生变的历史发展规律。


东望长安1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里的最后一句。要想全面理解这句诗的含义,就要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当时毛泽东主席闻听这样好的消息后,喜悦的心情和那种主宰天下的豪迈要做具体分析: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主席正确的指挥下把国民党盘踞22年的南京,打下来,这意味着国民党已大势所去,一个新中国即将诞生。在伟人的眼里似乎看到了希望,在兴奋之余,毛泽东主席挥毫写下这首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在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跨过长江,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南京古城从此由人民当家做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捷报频传。在这样大好形势下,要乘胜追击,千万不要学西楚霸王,放虎归山,沽名钓誉。苍天如果有感情,天也会老去,人间正道虽然如沧海变成桑田般艰难,但是,不是也已经发生了变化了吗!人间的正义不管有多艰难,最后一定会是“正义”战胜邪恶,正义必胜!

有许多解释,我不敢苟同。其实,毛泽东主席的诗必须要全篇去理解分析,不能孤零零光分析“人间正道是沧桑”,把前几句诗组合起来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这样的解释,不知道您满意吗?


五峰道人796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假如天有感情,那么天也会像人一样慢慢老去。然而天是没有感情的,所以无论经历怎么样的变化,也就是天道轮回、苍穹变换,它都不会老去,这其实是在说宇宙天道的永恒。

苍天之下,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人。天不会老,但是人会老。然而人间正道是沧桑。什么意思呢?与天道永恒相比,人的生命短暂,但是人类的生命仍然在延续,并且整个人类社会一直也在发生变化。人需要在永恒不变的,无情的苍天之下,自觉地努力和奋斗,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才能使整个人类社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所有的正道都是曲折的,正如: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个人觉得毛主席的这句话,潜在意思其实是在强调革命的胜利是人们艰苦奋斗的结果,而不是苍天的善意,大家需要一鼓作气,把革命进行到底,争取更大的更彻底的胜利。



这两句诗,前一句借用李贺的,后一句正好写出了革命军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胜利的曙光已现,革命成功指日可待。不仅包含了胜利的喜悦与坚持的欣慰,更是彰显出毛主席作为伟大革命领袖的这种大气豪迈与自信。


这两句诗给个人的启发就是:别指望苍天了,天地无情,人生还是的靠自己奋斗,才能开辟生命的新天地,才能改变人生命运。用屈原的话来说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李知月


我认为毛泽东老人家这句诗的意思是:按照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共双方力量对比,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已经势不可挡!而且一定会成功!这是历史必然,也应该如此。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诗出自毛泽东同志的《七律.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所谓人间正道是指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所谓沧桑是指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如果要更好的理解这句诗,还要完整解读毛泽东同志的这首诗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都知道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堪称千古一帝!同时他老人家还是伟大的理论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他以政治家的智慧、哲学家的思辨、史学家的思考、文学家的文采和诗人的浪漫写下这首气吞山河、鼓舞人心、脍炙人口、文采斐然的名篇!从这首诗中我们也感受到了毛泽东同志在《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中所表露心迹的初步实现,《沁园春.长沙》的最后一段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雪》的最后一段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所以要了解毛泽东同志的真实心情就要站在政治、军事、军事的高度,历史的、哲学的解读这首诗:

一、知时。1949年4月,国共三年内战通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已基本接近尾声,中国共产党取得决定性胜利已成定势,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主动权掌握在中共手里,国民党提出的谈判要求(缓和战局颓势)要看是否符合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选择,也就是中国人民很快要真的站起来了,一个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要成立了,一个四分五裂、积贫积弱的国家要统一了!

二、知势。以当时的态势,展现给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夙兴夜寐、九死不悔的目标即将实现,但失败的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不甘心失败,欲划江分治,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希望中国划江分治,但如此下去,中国的统一将变成泡影,这是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不愿看到的。

三、知史。伟大的祖国,5000年文明,有着傲视世界的汉唐盛世,有着历史上最广阔的疆域,我们怎么能容忍划江分治呢?再就是我们的胜利近在咫尺,为什么不一鼓作气取得全面胜利呢?历史上西楚霸王的教训太深刻,毛泽东同志作为史学家太清楚了,正因为如此,才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老人家对时机、态势和历史的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进而果断决策,才有了中国的今天,可以说毛泽东这首诗就是解放全中国的动员令、昭示世界新中国即将统一的宣言书、告诉美苏我们的命运我们自己决定,告诉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不要心存幻想,毛泽东才是真正的一代天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