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屏,几案上的中式審美

插屏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品,常用於几案上的一種擺設。於鏡框中插入圖畫或大理石、彩繪瓷版等,下有座架。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插屏,几案上的中式審美

 五彩錦雞插屏,清康熙,瓷板直徑22釐米。

瓷板圓形,嵌於紅木框內,作插屏裡心之用。瓷板邊以綠地點紋為地,飾紅、黃相間的朵花,中心五彩飾山石錦雞圖,兩隻紅色錦雞,一隻棲於山石之上,一隻立於山石之下,錦雞尾部羽毛紅黑相間,參差錯落。山石旁盛開著朵朵菊花、牡丹。  此瓷板胎質細膩,瑩潤光潔,色彩鮮豔,寥寥數筆即把錦雞的神態描繪得生動傳神,在白釉的襯托下,尤如一幅精美的水彩畫。

插屏早期是固定的,不能拆分,到明清以後變得可以分體,便於使用。最早是用作隔離,後來慢慢變成了一道風景。

插屏,几案上的中式審美

 五彩祝壽圖插屏,清康熙,瓷板直徑22釐米。

瓷板圓形,嵌於木框內作插屏裡心之用。畫面以五彩飾大、小人物24位,再現了郭子儀祝壽的場面。小童們的神情描繪得惟妙惟肖,生動活潑,整個畫面安寧祥和。

屏風原為遮擋風而作,西漢戴聖編纂的《禮記•曲禮下》中有“天子當依而立”,“依”即為屏風。清康熙時除了實用的屏風以外,更多見的是插屏、掛屏,上面飾各種具有吉祥寓意的圖案或以戲劇小說題材人物故事,作為家居裝飾。

插屏是凡屏扇與屏座可裝可卸的座屏、硯屏等的統稱。明代以前,屏風多趨於實用,被歸為傢俱的一種,主要用於遮蔽和做臨時隔斷,大都是接地而設。清初出現的插屏和掛屏,則開始兼有供人欣賞之用。插屏的材質一般有:緙絲、竹雕、紫檀、青白玉、鑲嵌瓷板、各種名貴木材等。

插屏,几案上的中式審美

五彩仕女圓瓷板,清康熙,直徑21.8釐米。

瓷板中空,為六邊形,板面為圓形,側面均有大小不等的插孔。正反兩面均以幾何三角紋和三道弦紋作邊飾,正面以五彩繪仕女嬰戲圖,一女坐於庭院之中,面前及身後各有一小童在嬉戲玩耍。背景為欄杆、山石、小草等,景色寫實入微,生活氣息濃郁,充滿祥和美好的意境。瓷板另一面飾以紅、綠、赭彩繪洞石花卉圖,畫面簡潔,色彩凝厚。

瓷板所繪仕女形體優雅端莊,佔據畫面很大空間,具有康熙五彩仕女繪畫的典型特徵。

插屏一般都是獨扇,形體大小各異。大的約有3米高,多設在室內當門之處,根據房間和門戶的大小,來確定其高度;小的則只有20釐米。插屏和多扇座屏的作用相差不多,主要是用來擋風和遮蔽,在室內,它又有裝飾作用。這種插屏以雙面心為佳,如果是以山水、風景為內容,則更美。由於山水、風景都具有由近及遠、層次分明的特點,雖置於室內,卻能起到開闊視野、消除疲勞的效果,給人一種舒暢的感覺。

插屏,几案上的中式審美

五彩加官晉爵圖長方瓷板,清康熙,長25釐米,寬18.6釐米,厚3.5釐米。

瓷板長方形,空心。側面無釉澀胎,兩側對稱分別有兩長方形插孔和橢圓形插孔。瓷板邊飾為綠彩錦地紋,中間點綴紅色朵花。瓷板正面五彩飾10個人物,黃袍君主端坐在寶座之上,對面一員大將跪拜受封。兩側官員、武士姿態各異,面帶喜色。瓷板反面以五彩飾博古圖。畫面運用紅、綠、黃彩,並以黑彩繪人物鞋帽,金彩點飾盔甲,色彩濃豔和諧,人物形神兼備,線條流暢。

此器紋飾意為加官晉爵,其為康熙時期瓷器中常見裝飾題材。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