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睡眠幾大困惑,新手爸媽要知道,寶寶才會睡得好爸媽不熬夜

同學生完二胎正在月子中,我去看望她和寶寶,同學前一秒還沉浸在有兒有女的幸福中無法自拔,勸我也趕快生二胎;後一秒就給我大倒生二胎苦水和艱辛,太累人了,不是一般的累。

原來,同學家的寶寶睡覺黑白顛倒,白天呼呼大睡,晚上大哭大鬧,一家人輪流上陣又哄又抱還有點招架不住,同學逗趣,自己的寶寶是“睡渣”,如果可以,她要退貨。

如果家裡一枚睡渣寶寶,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媽媽都懼怕夜晚的來臨了。

新生兒睡眠幾大困惑,新手爸媽要知道,寶寶才會睡得好爸媽不熬夜

睡渣寶寶”的表現:不容易哄睡、睡覺不踏實、還容易醒來。

一有聲就醒、一上床就醒、媽媽一離開就醒、一有尿就醒、一小時一醒……

一旦他們醒了,等待老母親的就是一個無比艱辛的今夜沒有好覺。

為了給寶寶養成良好睡眠習慣和規律,從新生兒期就應該開始有意識培養寶寶睡眠。

下面丁媽著重介紹有關新生兒期寶寶睡眠的規律、哄睡方法以及一些常見的誤區,讓每寶寶個媽媽都有充足良好的睡眠。

新生兒睡眠時間

新生兒不會整夜睡眠,雖然新生兒的主要任務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每天約有16--20個小時在睡眠中度過,然而這些睡覺不是連續的,連續的睡眠時間一般不會超過4個小時,大部分都是1--2個小時,或者2--3個小時就會醒來。

新生兒之所以這樣,並不是故意折騰媽媽,而是根據他的生理特點決定的。

一方面因為新生兒大腦皮層尚未發育成熟,興奮性低,神經活動過程弱,外界刺激對他來說都是過強的,因此容易疲勞,致使大腦皮層興奮性低下而進入睡眠狀態。為了補償細胞的耗損,嬰兒採取了保護性措施—長時間的深深的睡眠。

新生兒睡眠幾大困惑,新手爸媽要知道,寶寶才會睡得好爸媽不熬夜

另一方面,剛出生的寶寶胃容量非常小,出生後第一天,他們的胃容量只有5~7毫升,也就是差不多一顆彈珠大小。到了第十天,寶寶的胃長到和乒乓球差不多大,容量約有60-80毫升。但是新生兒成長需要很多能量,所以就只能依靠頻繁進食來滿足生長髮育的需要。所以,每隔最多3個小時新生兒就需要吃一次奶。

當然,這些數據是大概和平均值,只供大家參加,具體到每個寶寶,情況都會有所不同,只要寶寶吃喝、大小便正常4、體重增加、精神狀態好,睡眠多一點少一點都屬於正常。

新生兒睡眠常見誤區

1.寶寶太小,不必強調睡眠習慣

很多父母認為寶寶太小,不用刻意培養寶寶的睡眠習慣,等大一點自然就會睡了,很多人這麼熬過來的,就順其自然吧。

話這樣說是有道理,但是更早培養寶寶睡眠習慣,可以讓父母、爺爺、奶奶和寶寶眼前就能睡個好覺,何樂而不為呢?

0-1歲是寶寶睡眠行為形成的關鍵時期,24小時的晝夜節律一般在1歲以內就已經確立了。

大部分寶寶到了3個月的時候就能夠晚上連續睡上6~8小時。

有大約2/3的嬰兒能夠在6個月大以前實現比較規律的睡眠,晚上不會頻繁醒來,父母可以在寶寶--5個月的時候開始培養寶寶獨立入睡的習慣。

2.奶睡

奶睡,這個習慣很多寶寶都會有,因為媽媽一般給新生兒餵奶的規律是,寶寶醒來就喂,吃著就睡。

尤其晚上,寶寶醒來,立馬給吃奶哄睡,時間長了,就會給寶寶養成奶睡的習慣。

奶睡利大於弊,一方面頻繁給寶寶進食,容易使胃腸功能紊亂。

另一方面,寶寶吃奶睡覺,也不利於呼吸,容易窒息。

第三,口腔中殘留乳汁,有利於細菌的繁殖,會影響出牙以及蛀牙等。

第四,寶寶奶睡,長時間含著乳頭,容易拉扯變形,是乳房下垂。

因此,不要給寶寶養成奶睡的壞習慣。

3.抱睡、搖睡

新生兒睡眠幾大困惑,新手爸媽要知道,寶寶才會睡得好爸媽不熬夜

因為寶寶鬧覺,很多父母都喜歡抱著寶寶睡,或者搖睡。

抱睡一方面不利於媽媽休息,會影響媽媽的睡眠質量。

另一方面,也不利於寶寶的骨骼發育。

搖睡,尤其是劇烈的晃動,因為嬰兒的大腦十分的脆弱,搖晃會使嬰兒的大腦在顱腔內不斷受到震動,輕則影響發育,重則還會顱內出血。這對10個月內的孩子尤為危險。父母可以抱起寶寶,來回走動,不要大幅度的搖晃。

如何培養新生兒良好睡眠習慣

1.捕捉寶寶犯困信號

因為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未完善,即使寶寶很困很累,因為不會調節,所以不能立馬第一時間入睡,寶寶會因為瞌睡難受而哭鬧。

因此要注意觀察觀察寶寶的犯困信號,比如鬧脾氣、揉眼睛、打哈欠、眼神渙散、抓耳朵等。當寶寶出現這些犯困跡象的時候,就儘快把他放到床上開始哄睡,而不要等到哄睡了再放到床上。這一點對教會寶寶如何自己入睡非常重要。

2.規律的睡前模式

每天晚上給寶寶營造入一個熟悉的睡前環境,比如在感覺寶寶的睡覺時間快到之前,給寶寶洗個澡、換好尿不溼、餵飽奶、調暗燈光、或者輕聲唱搖籃曲、講故事、說晚安等,通過一套固定的睡前程序,來培養寶寶的睡眠好習慣,這些都可以讓寶寶感覺安穩,有助於進入睡眠狀態。

3.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新生兒睡眠幾大困惑,新手爸媽要知道,寶寶才會睡得好爸媽不熬夜

英國一家醫院的新生兒醫療研究小組報告,晝夜不分地處於光照環境中的新生兒,往往會出現睡眠和餵養方面的問題。

因此晚上要控制臥室的光與聲,用光與聲音來促進寶寶生物鐘的形成,通過光亮、黑暗的對比讓寶寶學會白天與黑夜,醒著與睡著的區別。

第二,寶寶的臥室內應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房間內的溫度維持在20~25℃、溼度保持在60%~70%為宜。而且不應該給寶寶睡軟床,寶寶床墊要儘量選擇硬支撐、透氣的床墊,避免海綿等質地軟的床墊,使用硬床墊可以呵護寶寶脊椎的同時有助於寶寶呼吸順暢。

4.經常為寶寶變換體位

新生兒一天幾乎24小時都在床上度過,他沒有能力翻身、轉換體位,如果父母不給嬰兒調換體位,一方面嬰兒不舒服,另一方面也不利於頭型、臉型的發育。

所以一般每4小時就要給嬰兒調換一次方向,可以左右側、仰臥輪流替換。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健康嬰兒應儘量仰臥睡眠,因為這種睡姿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綜合徵”的風險。而嬰兒猝死綜合徵是美國1歲以下嬰兒死亡的首要原因。

5.給新生兒補充VD

寶寶缺鈣,也會引起睡眠問題,例如夜啼、出汗等,媽媽要引起重視。

通常15天后,就要開始服用維生素D了。

英國有一個研究,發現在中午11、12點,你帶孩子到戶外活動一兩個小時,孩子晚上的睡眠比較好。

戶外運動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

6.給予寶寶足夠安全感

新生兒睡眠幾大困惑,新手爸媽要知道,寶寶才會睡得好爸媽不熬夜

新生兒沒有出生前,生活在溫暖、空間緊密的羊水袋中,吃喝都可以通過臍帶運輸。出生後,忽然接觸到空氣,溫度差異很大,最重要的是身體會有很多不舒服和需求,例如餓了、冷了、熱了等,第一時間都得不到滿足。

所以寶寶會哭鬧,沒有安全感。當寶寶驚醒放聲大哭時,有些媽媽害怕會慣壞孩子而不去抱寶寶,讓她盡情哭,這會使寶寶感到失望,心裡發育會受到不良影響。

媽媽平時要多關注寶寶、多和寶寶親密接觸,多和寶寶對話、多擁抱寶寶、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體溫和心跳,能聞到媽媽的味道。對於寶寶哭鬧,父母要耐下心來,心平氣和的對待哭鬧中的寶寶,而不是隨意的給寶寶發脾氣。

睡眠對新生的寶貝十分重要,尤其是夜間的睡眠。

研究證實,晚間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僅生長髮育比較緩慢,而且注意力、記憶力、創造力和運動技巧都相對較差。

因此,新手父母要了解嬰兒的睡眠規律,儘快的培養起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才能讓寶寶睡的好、長的高,父母不熬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