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有五位皇帝,為何只有曹操和曹丕能夠壓制司馬懿?

其實我不想愛你


其實瞭解歷史大概知道,曹魏政權能壓制住司馬懿的除了曹操,曹丕,還有曹睿。曹魏政權當時是三國最為強大的政權,實力強大可最後為何卻三家歸晉,三方政權的特性都有很大關係,而曹魏被司馬家吞佔正是因為曹丕上位後對於曹氏的打壓,和對於士族的重用。

曹操打天下是靠自己曹家和夏侯家的鼎力支持,還有潁川士族的人才供給,在曹操活著的時候還好說可以做到安分守己,但當曹操過世後,曹丕屬於晚輩,要大權獨攬這些,叔叔們就成了最大的阻礙,司馬懿等士族就成了他最大的助力,隨後出的九品中正制更是把官員上位劃清楚,曹氏後代想要當官就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在京城的曹家被打壓的不行,曹丕這樣做沒有問題,曹睿上位後也很好的進行了平衡,扶持曹爽和司馬懿進行平衡,誰也奈何不了誰,曹睿想要讓司馬懿幹嘛他就得幹嘛,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曹睿是御駕親征的正式想要展示他對於國家的掌控能力,我們知道做不到強大的掌控力是不敢離開帝都的容易後方不穩。

曹叡處事沉著、剛毅,明識善斷,深諳制衡之道,即位不久就政由己出,使幾個輔政大臣形同虛設。藉由戰事多次將曹休、曹真與司馬懿調往邊境,令其停留都城的時間十分有限,有效降低了三人對中央朝政的影響力。而曹休與曹真也在頻繁的戰事調度中於太和二年和太和五年相繼去世。四位輔政大臣僅剩陳群一人未出都城,但並未掌握軍權,因而對明帝的權力影響有限。通過以上策略,明帝巧妙地將四位輔政大臣中實力最強的三人調離中央,成功收攬權柄掌握大權。
在此之後,魏明帝一直牢牢掌握魏國最高權力,在內外戰爭與政策改革上始終是最高決策人,詔令能夠有效實行;在其一朝也未出現足以威脅皇權的權臣;甚至一些遭到群臣反對的決策也能獨斷專行。如前文提及的明帝女兒淑夭折,明帝欲親自送靈,在司空陳群以及諸位大臣的反對與勸諫下,明帝不予理會依然堅持己見。

但曹家實在是因為曹操挖掘墳墓的現世報,不但子孫命短,連家族都沒有像樣的人才,曹爽簡直像白痴,可是整個曹家居然找不到比曹爽更有腦袋的人,

估計曹睿也沒想到酒色無度男女通知對身體的損害那麼大,還沒有留有後代,更因為天下不穩沒有辦法殺掉司馬懿,也因為士族和曹家的巨大矛盾,沒有強大的主君是沒辦法均衡的。終於司馬懿隱忍半生一夜之間爆發。除掉曹爽一家。從此曹氏在無人能夠抗衡司馬家,歷史彷彿又回到了曹操和劉協的那個時刻。天道好輪迴。


闡釋君


魏國的幾個皇帝,魏武帝曹操(追封的),魏文帝曹丕(魏國建立者,220年稱帝,在位7年)魏明帝曹睿(226年即位,在位13年)魏齊王曹芳((239-254)在位15年),魏高貴鄉公曹髦((254-260)在位6年),魏元帝曹奐((260-265)在位6年),權力的鬥爭總是血腥的。



在曹操,曹丕和曹睿的時候都能壓制住司馬懿,當時的社會環境,就是門閥政權,雖然有個皇位,但是掌權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門閥,所造成的後果,就是血腥的殺戮,比如同時期的東吳政權,諸葛誕也是能威脅幼主的,以後幾代都殺伐的亂七八糟。

當時在魏國都是以曹家為貴,門閥多有支持,司馬懿也是個隱忍的高手,蟄伏了半輩子,在晚年的時候,才出殺招。

在為出殺招之前,有哪些原因限制了他?

第一是曹睿以前忠於曹魏的人和門閥,多掌實權,忠心於曹魏,此時的司馬懿只是一個不斷被打壓的權貴。

第二是司馬懿的政治資本還沒有完全積累成熟,他還沒有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在曹睿之後,這些忠心的曹魏支持者,漸漸逝世,其他人員多是觀望上層權力的鬥爭。

第三是曹魏政權還沒有失掉人心,主要是門閥的人心。後來曹爽掌權,驕橫無比,眾臣多有不滿。人心是慢慢失去的。

所以,司馬懿一直在等待,像頭狼等待獵物的出現。終於在曹爽出遊的時候,他發現時機已到,全力發起兵變,殺伐果斷,一舉剷除曹魏最大支持者曹爽,從此,曹家所作的一切都只不過是司馬家的嫁衣。


曹城少年


俗話說"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又說“冰凍三尺,非一夜之寒"。這兩句話用於解釋此題是很準確的。

先說曹操。曹操的文韜武略以及腹黑心狠,都是司馬懿所不能及的。單挑,司馬懿也不是對手,何況當時的曹洪,曹休,曹真,曹仁,夏侯淵,夏侯惇等這一班虎狼兄弟都是曹操的本家族人,許褚,徐晃,張遼,荀彧,賈詡等一班文武都是曹操心腹。這個時候,司馬懿莫說實踐篡權,恐怕他連想也不敢想。實際上那時候,他連說話都是小心翼翼,很少出頭露面的。

再說曹丕。曹丕才能頗似其父,有很高的文才和政治才能,又經過長期歷練。比個人能力,也不下於司馬懿。一班老臣如曹洪,曹真,曹休,張遼,張郃,文聘,徐晃,許褚等尚在,曹氏勢力還十分強大。在此形勢下,司馬懿也毫無篡權的機會。但是他的地位有所上升,他的表現有所凸現,他逐漸進入了曹氏政權的領導核心。曹丕伐吳,"封司馬懿為尚書僕射,留在許昌,凡國政大事,並皆聽懿決斷。"就是證明。

曹丕死後,曹睿繼位。曹睿名副其實,也是一位睿智有為的君主。老臣如曹真,曹休,鍾繇,陳群,華歆,王朗等尚在。曹魏勢力仍堅不可摧。這時候,"雍,涼二州缺人把守,司馬懿上表乞守西涼等處。曹睿從之,遂封懿提督雍,涼等處兵馬,領詔去訖"。請注意,司馬懿開始抓軍權了!但之後不久,諸葛亮用反間計,使曹睿中計,削奪了司馬懿的職務,改令曹休總督雍,涼軍馬。這件事情對司馬懿的影響肯定是相當大的。

曹睿死後,八歲的曹芳繼位。當時受託孤的大臣除司馬懿外,只有大將軍曹爽,侍中劉放,孫資等。曹睿效劉備白帝城託孤之事,執司馬懿手,將曹芳託付於他,殷殷囑託。"懿頓首流涕”。注意,只是頓首流涕而沒有言語,此時司馬懿心中在想什麼只有天知道了。

曹爽是曹真之子。一開始,曹爽和司馬懿共掌兵權。之後曹爽通過曹芳,削奪了司馬懿的軍權。曹爽雖是將門之後,但無謀略,聽信一班浮華子弟,且愛田獵。有智者桓範戒其警惕司馬懿。曹爽派人去司馬懿家視察,司馬懿裝做病勢垂危。曹爽信以為真,率意玩樂。正始十年春,曹爽一班人隨魏主曹芳出城謁明帝陵。司馬懿趁機發動政變,將曹爽勢力通通殺盡,徹底掌握了曹魏政權,為其孫司馬炎的以晉代魏奠定了基礎。

現在時常有人說,某某得位不正。其實皇權無人不想得。只是看客觀條件是否具備,個人是否有奪位的能力了。這裡沒有什麼道德可言。司馬懿父子為曹魏政權奮鬥了一輩子,後期曹魏政權基本上是司馬懿父子撐持的。他們能獲得大權,也實在是他們拼搏的結果。曹氏式微,政權易主,也實在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自然之事。只是司馬氏的晉朝胡搞亂搞,搞來個五胡亂華,使天下進入更大的災難之中,不能不令人遺憾。但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司馬懿一生就是在等待陪伴著計謀中度過的,司馬懿的熬字經無人能敵,愣是將對手全都熬死了,當然,壽數大是一方面原因,關鍵是能在曹操曹丕這樣的梟雄手裡熬出昇天,不容易啊!

曹操的計謀、手段那是很厲害的,自己又有權勢,給司馬懿一百個膽,他也不敢造次,能保住小命就不錯了,況且曹操將司馬懿看的透透的,肯定不是會讓他興風作浪。再說當時又有諸葛亮、孫權這些個英豪鉗制,所以說,在曹操手下,司馬懿就是個服服帖帖的主。

到了曹丕的時候,司馬懿直起了腰桿,但是也不敢造次,畢竟曹丕是跟著曹操一起看著司馬懿過來的,曹丕深得曹操的真傳,況且曹丕也不是個善茬,司馬懿還是很服帖的。

曹丕以後的曹魏皇帝就差了,一是年紀太輕,未經世事,對於司馬懿這樣計謀深遠的主來說,根本不是對手,況且皇帝更換的頻率太快,根本穩不住就換了,所以說這點上就輸給了司馬懿。第二呢就是司馬懿是老臣,有許多地方還非要他出面才能行,而且幾十年來,司馬懿籠絡了一幫同夥,早就將這娃娃皇帝給架空了。

所以說只有曹操和曹丕能製得住司馬懿。





六千年


曹魏五位皇帝曹操,曹丕,曹睿都能夠壓制司馬懿

曹操時代司馬懿小心翼翼大話不敢多說

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在未起兵以來就敢於單身一人刺殺董卓,這份膽識是常人不能及的,刺殺董卓失敗後曹操逃出潛伏一段時間,董卓死後曹操開始招兵買馬組建軍隊,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短短几年時間擊敗董卓,獨霸北方

曹操用人識人不拘一格,而且眼光很毒辣,發現有才之人毫不猶豫為己所用,對於不能為自己效力的人會毫不猶豫的殺掉,對待不喜歡的人可以隨便找個藉口殺了,比如,吾好夢中殺人,就是曹操打擊異己的藉口而已,直接裝夢遊把人給殺瞭然後醒來又假惺惺地哭喪,其奸詐程度無人能及,司馬懿在曹操手下做幕僚時是一句大話不敢說,就怕讓曹操看不順眼然後找個理由把他殺了,因此司馬懿非常謹慎,從來不主動向曹操獻計,只有曹操向他問計時才後告訴曹操,但曹操仍然能發現司馬懿深藏不漏

曹操也多次藉機試探司馬懿,但都被司馬懿巧妙化解,曹操臨死前把司馬懿舉薦給曹丕,因為曹操覺得司馬懿確實有才,二來曹操認為跟隨自己打天下的心腹大多還在世,應該能壓制住司馬懿,因此臨死前交代曹丕,在需要的時候要重用司馬懿,但也要防著司馬懿

曹丕時代司馬懿想表現自己但卻不受曹丕重用

曹丕稱帝后完全遵守曹操遺志,在軍國大事上只向司馬懿討計策,但從來不讓司馬懿染指兵權,司馬懿也多次有意想領兵打仗但都被曹丕拒絕,然而跟隨曹操的老一輩將領曹休在出兵東吳吃了敗仗,曹丕無奈才啟用了司馬懿,但是司馬懿在軍中只是擔任副將,即使這樣司馬懿也能夠發揮自己軍事才能

之後曹丕為建功立業多次發兵征討東吳,但都沒取到成績,曹丕臨死前才想起被埋沒的司馬懿,決定立司馬懿為託孤大臣,輔佐曹睿

曹睿上位後曹魏舊臣大多去世,司馬懿臨危受命

曹睿上位後也謹記父親曹丕的教誨,雖然讓司馬懿掌兵權,但是軍中安排了不少忠於曹魏打大臣,司馬懿一舉一動完全在曹睿掌控之中,但是曹睿時代老一輩能征善戰的將領大多去世,而夏侯氏年輕一輩將領卻無法擔任軍事重任

諸葛亮的北伐使司馬懿牢牢掌控雍涼兵權

蜀漢在諸葛亮擔任丞相以來發動多次北伐,諸葛亮用兵如神,曹魏集團雖然兵多將廣,但是跟隨曹操的老一輩統帥大多去世,年輕將領又都不是諸葛亮對手,因此司馬懿被迫掌軍抵抗諸葛亮

司馬懿在對抗諸葛亮期間逐漸培養自己親信,雍涼集團高層將領大多都是司馬懿心腹,儘管如此司馬懿仍然不敢造反,因為曹魏集團有三大軍團,雍涼軍團,荊襄軍團,淮南軍團,司馬懿只是掌握了一處兵力而已,遠遠沒有實力去造反

當司馬懿手握重兵時謀反的心思逐漸產生萌芽,受曹操,曹丕的壓制,司馬懿整日膽戰心驚,害怕某一天自己死了自己兒子無法應對,而家族面臨滅亡危險,因此司馬懿偷偷招募死士並派親信訓練,企圖有朝一日能用上,但是司馬懿陰養死士的事被曹睿知道,曹睿大怒,要殺了司馬懿,但是司馬懿花言巧語騙過了曹睿,曹睿沒有殺司馬懿,但是奪取了司馬懿全部兵權,司馬懿又開始蟄伏期

曹睿臨死前犯了糊塗竟然沒有殺司馬懿同樣讓司馬懿為託孤大臣,司馬懿跟曹爽同為託孤大臣,但曹爽確是個草包,司馬懿裝病瞞過了曹爽的警惕,待曹爽跟皇帝出城祭祖時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一舉奪權

總結,曹操,曹丕,曹睿都算得上明君,都能夠輕鬆制服司馬懿,但曹魏後期無人可用給司馬懿坐大提供了機會,因此司馬懿在曹芳時代徹底暴露出狼子野心


朝夕聞道


對於三國時期的魏國(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正式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至鹹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對於曹魏來說,共有五位皇帝,分別是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奐。至於曹操,生前只是魏王,嚴格來說不是曹魏的皇帝。對於曹魏的這五位皇帝,只有曹丕和曹叡可以壓制司馬懿家族。那麼,問題來了,曹魏的五位皇帝,為什麼只有曹丕、曹叡能鎮住司馬氏呢?
首先,一方面,就曹丕、曹叡在位期間,司馬懿可謂非常謹慎,不僅絲毫沒有篡奪權力的念頭和行為,更是對曹魏忠心耿耿。究其原因,不僅在於曹丕和曹叡的個人能力,比如桓階就曾經評價魏文帝曹丕“仁冠群子,名昭海內,仁聖達節,天下莫不聞”。至於魏明帝曹叡,雖然即位時比較年輕,但是,曹叡聰慧過人,其在位期間,司馬懿更是規規矩矩,至於司馬師、司馬昭等人,就更沒有什麼非分之想了。除了個人能力之外,曹丕、曹叡在位期間,曹氏和夏侯氏將領掌握兵權,也是其可以壓制住司馬氏的重要原因。
在魏蜀吳三國時期,一個皇帝如果不能掌握兵權,不僅有可能成為傀儡,甚至可能被廢黜乃至於弒殺。而就曹丕、曹叡在位期間,曹真、曹休、夏侯尚等曹氏將領依然存在,而且掌握了曹魏的大權。此消彼長的是,面對能力、資歷不輸自己的曹真、曹休,司馬懿自然難以獨掌大權。因此,在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間,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等人自然是非常老實的。即便司馬懿通過長期對抗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從而獲得了一定的兵權。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司馬懿卻沒有篡奪曹魏大權的實力。
不過,等到曹芳這位皇帝在位時,因為曹真、曹休、夏侯尚等曹氏和夏侯氏將領的去世,年輕的曹爽、夏侯玄等人很難成為司馬懿的對手。也即一些資歷深厚的曹魏老將,特別是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的老將,大部分都在曹芳在位之前就去世了,除了曹氏和夏侯氏的將領,也包含了張遼、張郃、徐晃、于禁、李典、樂進等人。這些可以制衡司馬懿力量的缺失,促使司馬懿有勇氣發動高平陵之變,以此除掉曹爽、夏侯玄等年輕的曹魏宗室,進而掌握了曹魏大權。而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等人能夠持續掌握曹魏大權,也和曹芳、曹髦、曹奐年齡較小存在一定的關係。
最後,比如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曹芳(232年-274年),字蘭卿,魏明帝曹叡養子,三國時期曹魏第三位皇帝,公元239年-254年在位。對於曹芳來說,7歲左右即位。在高平陵之變時,曹芳不過十幾歲,又怎麼能是司馬懿的對手呢?在曹芳之後,曹髦、曹奐的年齡也相對較小,從而缺乏奪回曹魏大權的能力。當然,在司馬懿去世後,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等司馬氏沒有爆發什麼內亂,這也讓其他幾位曹魏皇帝沒有可趁之機。由此,在曹魏的五位皇帝中,只有曹丕和曹叡能壓制司馬懿家族。

迷谷歷史


歷史上曹魏的確有五位皇帝,分別是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魏齊王曹芳、高貴鄉公曹髦、常道鄉公曹奐,而魏武帝曹操是曹丕稱帝以後追封的,曹操身前並未稱帝,只是尊為魏王。




司馬懿歷經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朝,在曹操在世的時候,司馬懿畏懼曹操,曹操猜忌司馬懿,並未重用 。但是曹丕繼位魏王以後,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稱帝,為魏文帝。司馬懿在曹丕在位期間受到重用,由於與曹丕關係極為密切,所以司馬懿對於曹丕還算是忠心耿耿,曹丕對於司馬懿也是十分放心。


在魏明帝曹睿繼位以後,司馬懿是託孤大臣,深受曹睿重用,但是曹睿對其也是有疑心的派大將軍曹真制衡司馬懿,但是曹真命短,歸天以後,司馬懿一家獨大,魏明帝曹睿靠其才能將其制衡。但是魏明帝曹睿也是短命,曹芳繼位,司馬懿為託孤大臣,大權在握,大將軍曹真之子曹爽與之共同輔政。

後來司馬懿假裝生病,不問朝事。曹爽專權,弄得是朝野動盪,局勢混亂。司馬懿趁曹爽帶天子曹芳外出祭祖之後發動兵變,控制了洛陽。曹爽放棄抵抗,司馬懿借曹芳之手,下令殺了曹爽,從此司馬懿大權在握,權傾朝野,曹氏再無與之對抗的勢力。


百花爭豔只為你



三國時期的曹魏共有五位皇帝,分別是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奐,曹操生前自封為魏王並未稱帝,『魏武帝』是曹丕稱帝后對他的追遵,嚴格來說不是曹魏的皇帝。

司馬懿一生最怕的人也許就是曹操了,其實他們有很多相似之處,同樣的軍事謀略和政治手段,而且都很有野心。司馬懿非常善於隱忍,又能看清時局,在專權陰狠的曹操手下可謂非常謹慎,步步小心,沒有讓曹操找到合適的機會除掉他,從而留下了無窮的後患。




曹操看中司馬懿的才華和學識,又對有著『鷹視狼顧』之像的司馬懿深為忌憚,所以是既用他又疑心他,並沒有對其加以重用,反而刻意打壓,並且還在臨終前專門囑咐自己的兒子要小心提防此人,評價他『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但是曹丕對司馬懿非常推重,自然也就沒把曹操的告誡當回事。

在司馬懿極力討好曹丕加入太子黨後,他就全力去輔佐曹丕,直至他順利登上皇帝寶座。司馬懿和曹丕的關係一直很鐵,是他的『四友』之一,而曹丕本人也是個有能力,厲害的角色。從魏文帝曹丕時期開始,司馬懿幾乎就成了曹魏的守護神,平定遼東,對抗蜀漢連續的大規模北伐,應該沒有篡奪權力的精力和念頭,體現更多的是對曹魏的忠心耿耿。就是到了魏明帝曹叡時期,雖然曹叡即位時比較年輕,但是他聰慧過人,能力超凡 ,司馬懿也是規規矩矩,不敢有什麼非分之想,況且在曹丕,曹叡統治期間,領掌兵權的是曹氏和夏侯氏,這也是壓制司馬氏的重要原因。




朝雨塵


其實也不能說只有曹操和曹丕才能壓制司馬懿,曹叡也是可以的,這裡可以講一講韓非子的學說。

所謂“法、術、勢”就是固定的律條、統馭臣下的權術和君主在位的權勢。曹操在位,三者齊備。沒有人能在他面前有優勢,曹丕差一點權術上面還能夠和司馬懿抗衡,曹叡聰明睿智但權術和律法都是沒辦法同司馬懿對抗的,那麼他能夠倚仗的就是他皇帝的勢,曹叡非常明白這一點,所以一直在這方面通過聖旨壓制司馬懿的權勢。但曹芳繼位後歲數小能力弱,三者沒有一項可以制衡司馬懿,所以曹叡通過任命顧命大臣的方式約束司馬懿,但沒法子曹爽是個扶不起的阿斗,鬥不過司馬懿只能束手就擒。

再從司馬懿的角度看,三國人才輩出,司馬懿並不是最突出的那個,他的優勢在於後發制人,等到把所有的對手熬死了,那也就天下無敵了。曹操是創始人、曹丕是創業團隊中成長起來的。司馬懿被闢為撰屬的時候,團隊早就是這個世上最強的了,雖然曹丕當時不是君主,但資歷總是比司馬懿深啊,如果我是司馬懿,我也不會在曹丕當政的時候冒尖出頭。曹叡當政後由於功績和資歷的原因,司馬懿必須是最重要的大臣。誰能料到曹叡短命留下一個主少國疑的爛攤子。更何況司馬懿真的能活,久到自己都忘了什麼時候變成最有資歷的那個老臣了。

常常聽郭德綱說:“活的長就行,把所有藝術家熬死了你就是藝術家了。”沒錯,司馬懿就是那個熬死別人的藝術家。





灤陽誠毅


曹睿也是可以的,這祖孫三代有個共同特點,聰明,一個聰明的皇帝未必會勤政,但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座位”讓別人覬覦的,更重要的還有三曹時代還有不少曹氏政權的重臣在的,尤其曹睿時期還有張郃之類的猛將(儘管最後還是被司馬懿給坑死了),曹睿之後的曹芳就幾乎沒有那麼多的曹氏公司的有能力的老員工了,政局逐漸被司馬勢力掌控,取代也是早晚的事了。

另外,其實說到曹氏忠臣後期還是有的,比如貫丘儉,文鴦之類的人才,但比起司馬師這樣的人精,還是有明顯差距。其實但凡曹丕曹睿能夠別那麼好色,不至於三十多歲就精盡而亡,司馬也是完全沒機會的,歷史有時候聊起來是真令人唏噓,看來曹操當初早期缺軍餉的時候掘人墳墓的事兒,冥冥中還是有報應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