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庞颖:有点儿“土”,但不妨碍她改变世界

关注 ,做勇敢的自己!


严格来说,《奇葩说》并不是标准的辩论场,而是掺杂着综艺气息的辩论类搞笑大会。

但始终有一个人,在用一丝不苟的辩论态度和正规的辩论技巧面对每一场比赛。

她就是庞颖,江湖人称“土系小阿姨”。

有人说庞颖打辩论不够娱乐,吸引不了现场的多数观众,以至于明明很有实力,但总是人气不够。

没错,有些辩手的确很搞笑,但笑过之后,你会发现获得的只是短暂的感官刺激。

笑过之后,留下的只有笑声。

但庞颖的辩论,值得你认真聆听,因为里面有值得深思的东西。

有人听得懂,就够了。

《奇葩说》庞颖:有点儿“土”,但不妨碍她改变世界

01 傻傻的理想主义者,勇往直前

庞颖曾在《奇葩说》中表达:

“虽然我有很多缺点,可他还是喜欢我,那才是真的喜欢。”

虽然是一个辩题,但庞颖是在说自己。

很多人并不喜欢庞颖,总认为她一直在沾詹青云的光,尤其是阿詹夺得了BBKing之后。

但庞颖的光芒并不是那种一夜绽放的风华,而是需要细细地品味。

24岁的时候,庞颖大学毕业,在新加坡当了公务员。

对一个女生来说,这几乎就是完美人生的开始。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多少人羡慕的巅峰人生。

但庞颖只忍了4年,辞职,读研。

她说:这不是她该有的人生。

在她爸爸眼里,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但庞颖依然辞掉铁饭碗选择再读书,这是需要勇气的。

尼采说过:

“走过路过的人,不要把我当拐杖,我实际上是个栏杆,有需要你可以过来扶我。”

罗振宇曾在《奇葩说》中说:

“这个世界上,不就是有一些栏杆吗,他们不见得过来烦你,但可以替你挡住一些危险的事。虽然它一点都不好,河边的栏杆永远耽误我们看景色,但它是我们生命的必须。”

庞颖就是像栏杆一样的人。

你可以忽视她的存在,也可以不喜欢她,但你不能否定她的价值。

《奇葩说》庞颖:有点儿“土”,但不妨碍她改变世界

02 永不服输的温柔小姐姐,终将成长

在庞颖15岁的时候,班主任突然通知:有一个去新加坡留学的机会,全额奖学金,需要考试,问她想不想去。

当时庞颖爸爸的第一印象,居然是留学中介在敛财。

另外,想获得这个奖学金有个很苛刻的条件,那就是要先在新加坡上学8年,还要工作6年。

按照庞颖当时的年纪,30岁之前基本就要在新加坡度过。

爸爸是保守主义,想让女儿在身边。

但庞颖的大伯曾是国家公派的留学博士,坚持让庞颖去,说这是难得的机会。惹得庞颖爸爸一顿咆哮:

“不是你的女儿你当然这么说。”

庞颖当时也不懂什么,只是觉得大伯见过世面,听他的没错。

第一天笔试,第二天面试。考完几分钟出结果,通知录取的一霎那,英文合同摆在面前,马上就得签。

在一家子都懵懵懂懂的状况下,庞颖签下了人生中第一个合同,也是最重要的一个。

背井离乡,她咬牙坚持;孤独寂寞,她忽略不计。

庞颖当时只有一个信念,要让别人看到当年自己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在新加坡,她不仅攻下全部就读的学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第一年就获得了MBA荣誉奖学金,去耶鲁大学继续读MBA又获得了SOM奖学金。

公务员不愿当了,她只用10天准备,就进了世界名企——波士顿咨询公司,拿到了让全世界年轻人都羡慕的offer。

2013年,庞颖刚刚接过学校辩论队教练的教鞭。

如履薄冰,惶恐不安。

在接到比赛任务后的4天里,只睡了10个小时。在所有队员都休息的时候,只有庞颖还在教室里独自研究辩题和观点。

  • 比赛当天,她已经累到没有知觉;
  • 宣布自己的队伍获得冠军时,庞颖也没有知觉。

当一个学弟说:“庞姐,你真的很努力。”

庞颖哇的一声哭了。

只有她自己明白,付出了多少才得到今天的回报。

新加坡国立大学辩论队教练,2016年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冠军,2018年代表哈佛耶鲁大学联队参加2018华语辩论世界杯获得冠军。

成绩刺眼,荣誉闪光。

虽然庞颖在《奇葩说》表现得很柔,与“土系小阿姨”的标签高度吻合。

但看过她2018华语辩论世界杯的表现,你会发现她又秒变宇宙超级推土机。逻辑,拆解,质询,一路领先,直接将对手轰杀成渣。

曾在网上看到一句话:

“年轻,留着青春去挥霍,所以不服输,老了谁还有时间不服输。”

庞颖在不服输的路上,越走越远。

《奇葩说》庞颖:有点儿“土”,但不妨碍她改变世界

03 想低调地改变世界,不惧嘲笑

乔布斯曾说: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庞颖的辩论里,总是蕴含着改变世界的意味。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对这个世界说点什么,而庞颖是最爱说的那一个。

她曾表达:

“我如果能在辩论中说出一些对别人有帮助、让这个世界朝更好方向改变的话,我就觉得很有意义。大家都说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很难,但这是一个小小的推动力。”

庞英会在网上讨论美国某黑人社区参与同性婚姻合法化公投。

并发表甚至有些尖锐的见解:

“有很多黑人反对是因为他们觉得如果社会帮其他少数群体平权,就会损害黑人的平权进程。这种此消彼长的理解是错误的。”

也会出于对《奇葩说》规则的质疑,而发微博表达:

“100位现场观众,一共就那么短的说服时间,还有打瞌睡的走神的,发言环节完马上就得投票。有些道理卖不出去,不一定是说服者的祸。”

《奇葩说》庞颖:有点儿“土”,但不妨碍她改变世界

庞颖在接受一次访谈时曾说:

“我会继续在《奇葩说》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通过辩论把观点分享给大家,提供多一个选项。”

在这个“土系小阿姨”身上,确实有能改变你的东西。也许改变你的只是一丝,但人的成功就是由一丝丝改变所累积的。

很多人吐槽庞颖,认为她总在节目后通过社交平台再次表达观点,是太在乎胜负。

我只想说,没有胜负之心,人类早就灭亡了。

但胜负之余,庞颖的确是在延续她改变世界的立场。

在“伴侣有个soulmate,我该不该介意?”的辩题中,储殷用自身经历力挺不介意,声泪俱下地获得了现场许多人的支持。

庞颖作为二排辩手,强烈反对,可惜一番论调在节目播出时被PASS。

但庞颖就是庞颖,你不让我说,我换个地方说。

于是乎,她的微博里出现了以下观点:

“我公开反对储殷老师的爱情观。不要让过来人告诉我们终将活成他们。”

虽然土,但改变世界的内心从未改变。

虽然温柔,但辩论场上从不畏惧刀光剑影。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如果非要用一句古诗对庞颖做一个总结,我想这应该就是最适合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