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能改成加油机吗?

寰球军武


中国空军不光缺战略轰炸机,还很缺空中加油机。没有足够数量的大型加油机,解放军战斗机都将是短腿子,飞不远。不过,随着最近国产运20版加油机的正式曝光和首飞,中国终于结束了没有国产大型加油机的历史。

在运20版加油机以前,解放军只有少量的轰油6加油机,和区区3架二手伊尔78大型加油机。轰油6航程小,能输给战斗机的油量只有18.5吨,只够4到6架歼8或歼10勉强用,根本不能使解放军战机具有真正的战略打击能力。而伊尔78虽然载油达到65吨以上,能给解放军苏27、苏30、歼16、苏35这些重型战机加油,无奈数量实在太少,就这3架完全是超负荷运转。还是买别人的,打起仗来不靠谱。没有空中加油机,中国没法建成战略空军。我们的战机也不能远距离作战,想要保卫南海实在太难了。

现在有了运20版加油机,就啥都不一样了。运20本身就是战略运输机,航程超过7000公里,载重量也在66吨左右。运20加油版也能达到这个水平,载油量可超过60吨达到70吨之多,能满足6到8架解放军重型战斗机或歼20的空中加油需要。与伊尔78处于同一水平。运20版加油机在飞机机翼两侧各有一个加油吊舱,参考伊尔78加油机的设计,构型大同小异的运20版加油机,机腹内也应该有加油设备,可以同时给3架战机软管空中加油。今后也极可能具备硬管加油能力。

运20版加油机不光能给战斗机加油,也将能和欧美空军一样,给轰炸机、侦察机等多型作战飞机空中加油。在2016年运20服役两年后,我国就研制出了加油机版的运20,说明在运20服役后,我国就开始以其为基础研制加油机。谁让解放军太缺加油机了,我们等不起。

在运20版加油机首飞后,一些俄罗斯军事专家便声称这是中国专家在从乌克兰购买的前苏联伊尔-78加油机基础上复制的。这完全就是谬论了。中国几十年前就掌握加油机技术了,连歼20都能造出来,在国产运输机基础上改造加油机,对我国来说根本就不是事儿。

有了运20版加油机,解放军战机航程和留空时间将比现在翻一番左右。就连单发的歼10都可完全覆盖南海作战。我军战机将更加从容的执行远海飞行作战和绕岛巡航任务。打起仗来,底气和实力也硬的多了。


迷彩虎军事


运20能改成加油机这个问题目前已是毫无疑问了,关键是能否在2020年前服役的问题了,我们期待运20加油机早日加入战斗序列。


前段时间一张网络图片令无数军迷振奋,为何?原来是涂着淡绿色试验机的运20,既然是试验机必定有不同之处,果然细心的军迷找到了这架淡绿色涂装运20给我们的惊喜之处,那就是在两侧机翼的靠近翼尖的位置有神秘的类似吊舱的装置。

之所以很直接就把这架试验机的那两个小装置联想为加油吊舱,道理很简单这个设计和目前我国好不容易才买来的大约5架伊尔78加油机异曲同工,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加油机的典型设计。伊尔78加油机的加油吊舱就位于机翼的翼尖部。


大飞机项目之所以被列为战略发展的首要,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大型、重型飞机,我们就无法谈什么远程打击、全球打击、全疆域打击,如此未来的远洋或者远离本土的战略利益如何保护?

运20就是在这样的燃眉情况下破茧而出,这意味着未来以他为平台的预警机、运输机、加油机等将应运而生。尤其是在加油机方面我们非常的急迫。

目前用轰6平台改造的轰油6最多能携带输出油量约18吨,未来歼20、歼16等重型战斗机单架就得10吨多,这显然太小;伊尔78加油机输出油量近70吨,携油量够了,但是数量大约5架,也明显无法满足,而且又无法再多购买;运20改为加油机后其巨型的肚子预计可以携带可输出油量近100吨,一旦服役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空军远程打击的作战使命。



我们还是拭目以待运20加油机的服役!


冰雹蓝天


运-20身为大飞机,要改为加油机,当然是可以的,没有问题,现在中国空军正缺乏的就是这个,美军有多种型号加油机共500多架,作为全球空军,使用相当频繁,不过大多数改自客机平台,使用经济性好,我国还不成,平台就一款,目前也只能在运-20上折腾。关于这款加油机,4月27日,中航工业发布一首《追梦蓝天》MV,其中就有运-20加油机采用硬管式空中加油的画面,急空军之所急,中航人这次又走到了前面,真是太给力了,军迷们不禁大呼过瘾。现役20来架轰油-6,最大载油量30来吨,如果远在1000公里之外供油能力不足10吨。从国外进口的也只3架二手的伊尔-78,只能说应急和训练。有了加油机,所有作战飞机都可以远程使用,减少了对地面的依赖,增加行动保密性,提高了攻击效率,美军2011打击利比亚,仅加油机数量就占四分之一,可见美军对空中加油能力的依赖。

它山之石。作为空中力量倍增量,美军装备了大量加油机,现役主要两款,KC-10和KC-135,已经严重老化,故障频出,在研一款KC-46A,在波音767-200ER基础上研制,机体大,动力好,可载量96吨,并可同时满足运输人员和货物使用,有副软管加油,一副硬式加油设备,可以同时进行,现在不靠人员,只在电脑操控台即可实现加油,考虑到作为战场飞机,加装了电磁脉冲硬化设备可以防止电磁干扰,另有一定的防生化袭击的能力,驾驶舱还采取了防弹设计,扰悉还携带了红外干扰,无线电告警等设备。作为下一代加油机主力,可以给美军现役所有机型加油,加油能力硬管式每分钟可以输油1200加仑,每副软管实现输油400加仑每分钟。航程1.22万公里。

平台问题。我们没有这样的平台,民用运输机虽好,但不能用,要改就是运-20,就是运-20,现在的技术状态还不够成熟,使用的俄制D30型发动机,耗油高,噪声大,以前个人乘坐过伊尔-76,那种震耳欲聋的感觉至今挥之不去,如果改做加油机使用,工作环境就会变差,涡扇20发动机还不够成熟。如果向外看,引进俄制PS90A,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只是大批量引进,机体平台恐怕得要做大的改造,技术上亦要受到诸多限制,所以没有办法,只能依据现在条件进行改造,想来也是无奈,我们起步较晚。

解决有无。先解决了有无问题,再说其它,还没有挑三拣四的条件,航空基础在此。把设备研究好,也为今后发展打下技术基础。有总比没有要强,给人比的话,需要时间,只是空军等不起。


魂舞大漠


能,不仅能改,而且是肯定要改。

纵观各国空军的现状,加油机的改装一般有两个技术路径,一是从民航客机改装,比如美军现役的主力KC-10加油机就是由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的DC-10三发远程客机改进而来的,可以在机舱内装载53吨航空煤油,在油箱内装载101吨航空煤油,美军的下一代KC-46加油机也已经确定由B-767/200型客机改装;二是从军用运输机改装,诸如俄军的IL-78M“迈达斯”加油机就是由IL-76TD运输机改装而来(早期IL-78甚至仅仅是IL-76货舱里临时加装油箱,拆了油箱可以继续当运输机使用),美军的海军陆战队也有针对性地改装了一批C-130H用来给陆战队远征队的MH-60M直升机加油。从技术角度来看,运-20改装加油机毫无问题。

而从装备换装的紧迫性来看,我军的加油机力量是“五常”里最为孱弱的——长期以来只能靠着十几架轰-6U撑场面(空军大概有10架,海军大概有个8、9架),不仅数量不够,性能也极为捉急——轰-6U由弹舱改装而来的油舱只能携带8吨左右的燃油,一次只能给2架歼-8D或者歼-10A型战斗机加油1次,然后就必须返场补油,基本上不具备战术使用的意义。因此,轰-6U在我军战斗序列中的目标长期以来停留在解决有无,锻炼队伍的层面上,先锻炼出一批能空中加油的飞行员,再谈在战斗中使用。今日,我军也仅仅只有3架购自俄罗斯的二手IL-78M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空中加油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运-20改装为加油机的紧迫性简直不言而喻,这一项目也确实在扎实推进中,相信很快就有成果。


军武次位面


国产运20战略运输机的出现,不光能让我军解决早期空中运输能力的不足,更大的优势就是这个完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台,完全有潜力能改造成预警机、加油机这样的特种机型。

实际上,用现有的大型运输机甚至是客机平台改成加油机,理论上是一点毛病都没有的。美国的KC-135、KC-10A、KC-130、KC-46;欧洲的A330MRT,A400M;俄罗斯的伊尔-78MK,全部都是用现有的客机或运输机平台改进而来的。那么欧美俄的大型空中平台都能改,我们的运20为何不能改成加油机?

所以,运-20能否改成加油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不用质疑~~~ 我们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需要有将运20改成加油机的技术。中国的加油机技术起步晚,不像欧美国家在二战时期就开始研究空中加油了。对外采购加油机技术也会受到限制,因此我们需要自力更生。目前,我军的加油机纯国产化的就是轰油六型加油机,该机是在轰六中型轰炸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解决了我军加油机有与无的问题,但是现在随着我军重型战机的数量越来越多,轰油六的载油量少,已经无法满足要求了。为此我们从乌克兰引进了3架伊尔-78MK型加油机有,但数量还是太少。

俄罗斯方面由于产能问题,就算是我们外购也无法解决数量要求。因此,在运20研发成功之后,它的加油机型号的迫切感就变得尤为强烈了。

运20由于平台优势,它的最大载重量能达到66吨。因此换成燃油的话再增加个数十吨基本问题不大。按90吨载油量来计算的话,可为18架重型战机各加油5吨,这个数字则是轰油六8倍,轰油六的10吨载油最多只能给两架重型战机各加油5吨。这样一算,两架运20加油型就能保障一个团的战机。

目前,在加油机方面。美国空军总量超过450架,而我军的加油机数量则连美军的零头都不到。因此,运20的加油型需求是强烈的~~目前,利用运20改加油机的工作个人猜测应该已经展开了,我们现在要解决的加油方式不光是现有的软管式加油,硬接式加油方法估计也会进行研究。希望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我们自己的采用硬接式加油方式的运油20的出现~~~

另外,出于成本考虑实际上用成熟的商用机身改加油机要更合适一些,例如采用未来的C929系列客机。不过有什么平台就先上什么平台,解决有无问题才是目前最重要的。


陶德中士


运-20是中国研制的第一款大型军用运输机,采用的是上单翼T型尾翼结构,由四台涡扇发动机提供动力,这是一款典型的可以在野战机场使用的军用运输机。运-20在现阶段主要用于人员和物资的运输任务,运-20的批量装备让中国空军获得了大国空军所必须的空中运输能力。


目前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空中加油机是美国的KC-135空中加油机,这款机型与波音的707客机颇有渊源。实际上就来英国从美国购买的RC-135战略侦察机还是从RC-135上进行改装的。美国在上个世纪发展了大批的大型军事装备,空中加油机,预警机和战略侦察机等都与这些基础型号相关。



除了美国大批装备空中加油机之外,俄罗斯空军也装备了一些空中加油机,目前使用的伊尔-78大型空中加油机是在伊尔-76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中国的运-20与俄罗斯的伊尔-76类似,所以也具备空中加油机的改装能力。



欧洲空客公司在A330客机的基础上研制出了A330MRTT多用途大型空中加油机,目前这款机型的外销颇为强劲,是一款可以和波音的KC-46A抗衡的大型运输机。


美国的KC-46A是一款在波音767基础上研制的大型空中加油机,未来将成为美国空军的主力空中加油机。之前也有KC767这款空中加油机用于出口,同样是在767基础上改进而来。



就目前看西方国家普遍使用商用运输机进行空中加油机的改装,而中国目前并没有可以选择的商用运输机供改装之用,所以运-20大型运输机是不二之选。

大型空中加油机的改装难度就在于是否拥有合适的大型运输机,商用和军用运输机都是可以满足需求的,西方国家是拥有商用运输机批量生产能力,所以选择了767和330之类的机型进行改装,而这个是中国目前缺乏的能力,但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运-20就可以轻松改造成加油机。


鹰眼战情室


运20能被改成加油机吗?运20可能不被改成加油机吗?要知道咱们国家目期以来只能靠着十几架轰-6U,以及几个伊尔78,加起来还没20个呢。

加油机数量严重不足。所以我国远程投送力量严重不足。在南海上空和我们的邻居友好交流的时候,战斗机的待不了多久就得返回机场,为啥在不跑就该没油了。

所以等加油机等的眼睛都快绿了的空军看到运20那个机动啊,运20可是个大飞机,终于不是可怜巴巴的轰-6U。

轰-6U由弹舱改装而来的油舱只能携带8吨左右的燃油,一次只能给2架歼-8D或者歼-10A型战斗机加油1次(这一点油够干嘛?)

至于能不能改个也是不用怀疑的,巅峰战技都能,能改成加油机了,运输机还能改不了?

再说,世界主流的,加油机不就是靠运输机和客机然后加个油箱吗?


寻找丢失的方向盘


运20战略运输机改装成大型加油机是必然的,现有的轰油6和从俄罗斯引进的伊尔76一个平台潜力不足,一个数量较少,,其规模根本不足以支撑中国空军目前的发展现状。此外,目前中国还不具备量产大型喷气式客机的能力。所以说,运20战略运输机在未来不仅会改装成大型加油机,而且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平台。

纵观国外加油机发展,无不是以运输机和大型客机为平台,将加油机等列为研究项目花费很高,所有国家的选择都是从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扩展能力。即使是美国加油机数量足以摊平单独研发成本这样的国家,也选择了以大型客机和运输机平台进行改装。运20战略运输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虽然不是世界第一,但改装成加油机还是绰绰有余,除此之外,运20战略运输机还具备改装成空中指挥机和大型电子战飞机的潜力,改装成改动较小的加油机自然是小菜一碟。


贞观防务


当然可以,运-20的机体在设计时就一定考虑了改装为其它特种平台的潜力,但会不会改成加油机,航空君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首先,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对加油机的需求是非常迫切和大量的。加油机是空中力量的倍增器之一,使空中力量真正成为进攻型空中力量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目前中国海空军只装备了轰-6平台改装的空中加油机,受限于轰-6的留空时间和载油量,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加油机平台,而且数量较少。这都对中国海空军的使用带来掣肘。

运-20是种较为先进的大型空中平台,航程、运载能力、飞行能力都在世界同级别军用运输机中不落下风。而且加油机、预警机、反潜机、电子战机等特种飞机平台对中国也没有技术瓶颈,所以把运-20改装为加油机、预警机、反潜机、电子战机等特种飞机一点问题也没有。单拿加油机来说,运-20在航程、留空时间、运载能力上远远较轰-6领先,替代轰-6平台的加油机在技术上是非常成熟的。

但运-20改装为其它平台也会有两个问题,一是发动机问题。目前运-20使用的还是进口发动机,受限于人,而且首先就是数量上有限制。这样使运-20的产量有限,填补缺口巨大的运输能力还嫌不够,是否还有富余改装成其它使用,这会是打问号的事情。

第二个问题是运行成本。在国外大型特种平台多由民用飞机加以改装而来。民用飞机的运行费用、维修费用、零件费用等成本远远低于军用平台,特别是特种平台飞行性能要求不是太高但运行时间很长,长期计算下来费用也是非常惊人的。所以大家常见的KC-135,KC-10,KC767加油机都是民用飞机改装的。伊尔78是因为当时苏联民用飞机设计粗糙,运行成本并不低廉的折中产物。运-20也有同样问题,全部军标设计制造,运行费用肯定不低。

所以,运-20改装为加油机技术上毫无问题,但是否能成事就要全面考虑了。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中国航空图库www.aerophotos.cn


航空君


大型运输机作为改装平台,它的改装种类还是蛮多的,因为作为一款运输机,平台内部空间、载重够大,所以也就适合多种用途不一的特种平台来使用,对于大型运输机的改装,美军很多以此改装的都值得我们借鉴,这就不仅仅是预警机,反潜机、还有我们熟知的加油机,而加油机是最适合大型运输机改装的平台。

为什么总说大运运20是国之重器,因为它能干的事情就太多了,直接可以将中国空军从地区型空军的属性提升至战略级,我们知道战略级那是对一个国家而言,综合能力最强的一项指标,没有之一,有了运20可以做到洲际人员快速抵达的能力,而有了运20改装的加油机,那么对于中国空军而言,任何一款具备受油的机型都有了增大作战距离的潜力。

以运20改装的加油机,它凭借自己本身的大肚量,可以做到承载几十吨重的航空燃油,并且它自身经济省油,中国在引进以伊尔72为蓝本的伊尔78加油机就已经能够看到大型加油机对于中国空军而言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更何况有了我们自己的运20加油机,这种在战略层面不受制于人的能力才是最具威慑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