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初三班主任的武汉日记(2020年3月10日)

同学们,早上好!愿我的问候和分享能如每天的晨露般滋润你。

一位初三班主任的武汉日记(2020年3月10日)


今天清晨一打开电脑,桌面上跳出的是这句话:且挨过三冬四夏,暂受些此痛苦,雪尽后再看梅花。立即被它吸引,百度一下,原来来自吴汝纶的《百字铭》。全文如下:“远观山色,年年依旧如新,近视人情,渐渐不同往日。诗朋酒友,日会三千,知己心人,百无一二。花开兮,蝴蝶至,人困兮,亲戚疏。时来,谁不来;时不来,谁来。自跌倒,自爬起,靠人扶,都是假。亲戚朋友,说的是隔山话。且挨过三冬四夏,暂受些此痛苦,雪尽后再看梅花。”

一位初三班主任的武汉日记(2020年3月10日)


短文共七句,连标点不过百余字,很浅显。读最后一句之前,觉得似乎有些道理,但又不能完全赞同,总感觉有那么点点消沉的情绪。虽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但人性总是多面的,生活中有趋炎附势、攀高踩低之徒,也不乏古道热肠、有情有义之士。联想到这次在武汉“战疫”中,全国各地纷纷派出医务队伍中的精英驰援武汉,全国乃至全世界很多人给武汉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关爱。其中日本的援助物资上写着汉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让不少人为之动容。电视报道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每天啃方便面睡地板照顾七十岁的儿子。我们学校有位罗老师,她对门是一位独居的退休教师,每次不管是丢垃圾还是购买生活必需品,她都要捎带上老人一份。可以说,她这位近邻所做的一点不比亲人差。还有前段时间,我常吃的一种药快完了,又不敢到医院去开,附近一位从未打过交道的大姐给我送来一版……灾难面前,人间有爱!不过,在读了最后一句话后,再回过头来仔细深看,终于品出了消沉背后透出的对生活的坚定、独立、自强。在吴汝纶的眼中,成功并不是春天可以随意飘落肩头的满树繁花,而是寒冬中迎着风雪独放的红梅,看淡了人情冷暖,咬牙忍过三四年的严寒和酷暑,忍受过很多痛苦和折磨之后,那一缕幽香才水到渠成,动人心魄。这篇短文,越读越觉得真实亲切,就好像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所谓言简意赅,大约如此。

一位初三班主任的武汉日记(2020年3月10日)


文以载道,见字如面。吴汝纶,幼时家贫但勤奋好学,有四大读书故事流传至今。

其一、墨汁当糖粘粑吃。吴汝纶在书房独自读书,家人送去一篮芋头粑和一碗白糖,嘱粘糖吃,结果因为太过专心,把砚池内墨汁当白糖,粘了一个大墨嘴。

其二、沟埂当坐凳撕破大褂。十六岁的吴汝纶遵亲命去舅家拜年,途中遇田缺不知道,跌在干田沟里,爬起后坐在沟埂上看书,被一行人的脚绊着他大褂子,把大褂衩口撕开,他才发现自己在哪。

其三、徘徊三次到舅家,到了舅家大门直朝前走,舅家人疑为吴汝纶另处去。吴汝纶走了一段路复回,舅家人疑为他回家。因迷恋书本,他竟误过舅家三次。

其四、空手拜年,在舅家拜年时,吴汝纶只手上一本书,礼物全无,家人问吴汝纶何来何去!他才把路上一切告知舅家人,齐夸他将有大成。

事实果真如此,成年后的吴汝纶成为“桐城派”后期的重要作家,我国近代功不可没的教育家。

时光如同单行道中的列车,只前进,不回头,“韶华不为少年留”。正因如此,在有限的时光里,只有不遗余力,挥洒过辛勤的汗水,挨过苦痛的折磨,经过时间的锻打,生命才会有如一树梅花,活色生香,熠熠生辉。(文/武昌粮道街中学刘爱平)


一位初三班主任的武汉日记(2020年3月1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