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村9旬老奶奶吃菜不放油,抽烟76年,看她生活成啥样


姚奶奶今年虚岁90了,山西晋南农村人都喜欢这样讲年龄,老奶奶身体健康,耳聪目明,是的村子里年纪最大的老人之一,被尊为“寿星”,她最大的爱好就是抽烟,无论是坐在家中还是巷道里散步,常常是烟不离手,76年的烟龄在村民中间成了传说,今天我们听听她的故事。

奶奶的第一口烟是她在14岁那年,不过抽的可不是香烟也不是旱烟,而是“洋烟”!奶奶说爷爷当年是从洪洞大槐树下逃到了芮城县的黄土山里,靠着给人扛长工做农民种庄稼,省吃俭用积累了第一桶金,让父亲开了当铺,从此开始发家,14岁那年自己不幸患上“狼疮”,全身疼痛难忍,作为家里的独生女是老人们的掌上明珠,父亲看在眼里痛在心头,只好让她抽“洋烟”止痛,后来病好后为了戒掉“洋烟瘾”,她改抽旱烟和香烟。

再后来父亲给她招了个上门女婿,她生下了5男3女8个孩子,上个世纪的农村,山区农民家庭经济都不是很好,姚奶奶和老伴能拉扯大8个孩子可想而知是何等艰难,家里人口多负担也重,她和老伴就靠种庄稼养活一家人,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抽支烟也成了提神妙物,奶奶的烟瘾得以延续。


30年前孩子们都成了家搬了出去各自过着自己的光景,姚奶奶和老伴生活在自家的老窑洞里,本该轻松相伴安度晚年,不想老伴因病过世了,姚奶奶成了孤家寡人,抽烟便是打发时间最好的东西。她说自己抽烟也没有啥瘾,平时手上没有干的,随手抽支烟占个心,抽上一口烟也不往肚子里咽,随口就吐出来了,一抽一吐就完成了吸烟的过程,很简单。

老人的大女儿来看妈妈,已经在窑洞里陪着妈妈睡了2个晚上,她说妈妈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平时都是弟弟们轮流天天过来看妈妈,她和2个妹妹离的比较远,只能抽时间过来,来了就是帮着妈妈清理卫生说说话,今天给妈妈拆洗过被褥刚刚缝好,计划再住一晚上明天回家,已经是腊月了孩子们放学回来了,还要照看孩子。

问起奶奶长寿的饮食秘诀她说农民不讲究,家里有啥吃啥,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农村的白面黄面和小米就是家常便饭,吃着很养人,自己吃的和平常人一样,没有啥奇特的地方,不过她非常喜欢吃野菜,经常在家里蒸着吃,因为自己不喜欢吃油,无论吃啥菜放油极少,甚至常常就不放油。老人无意间透露出了她的饮食特点,也许这就是长寿之谜。


奶奶抽烟虽然自己说没有瘾,可能是说自己抽烟不下喉部的意思,如今一个人生活还是离不了香烟,窑洞的墙面一侧放满了花花绿绿的塑料袋子和食品箱子,这些都是孩子们平时来看她带的礼物包装,当然也有带来香烟,孩子们天天有人过来,没有烟抽他们就会帮着买来,奶奶说这个事情不用她操心,就是这一个爱好,孩子们心里清楚。

奶奶还有一个爱好就是一动不动的坐在炕上,90岁的老人了依旧是盘腿打坐,抽烟也是这个姿势,大女儿说妈妈的这个功夫她来不了,经常一坐就是就是半天时间,老人身体好自己都很羡慕。姚奶奶平日里都是自己做饭吃,还会自己使用电磁炉,土炕前的土灶台是她烧热水的地方,冬天里一把柴火既能给土炕供暖还可用热水。

窑洞的另一边墙面上挂着3个塑料袋子,老人在里边装着红枣,陈皮和核桃,她说都是给冬天准备的吃的,这个习惯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红枣核桃和陈皮都是养人的好东西,她也吃了几十年,也没有感觉有啥明显的效果,也许是吃的时间长了的缘故吧。


大女儿说土窑洞里冬暖夏凉很接地气,自己也是住着窑洞长大,现在家里也有个窑洞,冬天很喜欢住在里边,窑洞里是恒温,不冷不热,很适合老年人生活,看着不好看住着很舒服,人老了就是这样放不下自己的“老窝”。

姚奶奶抽烟76年,这只是她的生活方式,和她人生的经历有着极大的关系,身体健康长寿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女儿孝顺生活愉快更是密不可分,健康的人生应该是顺其自然,乐观生活,您说呢?【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