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经常发诗词的男生怎么样,怎么看他?

Visual_Infatuation


本人就是这样,平均每三四天就发一幅图配一首诗,诗歌,填词或曲。图有自己拍的,有转的,诗词,曲有自己写的,有选唐诗宋词,元曲的。为什么这样做呢:1,首先来说写诗词曲只想内涵深一些,直白难表达思想感情,即使自己写文章,写信也带文言文,习惯了。2,当游玩一个地方,看到美丽的风景,心情舒畅就想写首诗填词,曲来分享表达一下,留着纪念,如果拍一张美图不留言显得不完美,直白留言太俗没有品味,当然,这个时候的诗,词,曲写的开心浪漫,典雅豪放。当遇到挫折或不愉快的时候也写诗词,写的沮丧,消极来表达当时的心情。3,属于个人爱好。就像有的人爱晒自己照片,有的人爱晒美食,购物一样。4,本人的经验写诗填词,曲需要海量的百科知识,对诗词有极大的爱好才能写出,一般人不可为。5,很多人以为写诗词发朋友圈是炫,其实不是这样,爱好诗词的人几乎出口成章,写首小诗小令根本不算什么,就像富人端碗肉出去吃,穷人看到了以为是炫,对于富人平时生活就是这样,确实不是炫,也不用炫。


道远123


朋友圈里面经常发诗词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人,一种是自认为自己较有才情,经常配景、配图发一些诗歌,一种就是经常阅读转发,偶尔阅读到某一首诗词,很符合当时自己的心境,所以转发。

我所分得是根据自己朋友圈里来的,不代表绝大数。

第一种,才情性。经常配景、配图,并赋诗一首的是我大学一个同学,日子过得较为潇洒,是属于小资生活的人。我们大学出去旅游,都是穷游,多是住一些青年旅社之类的地方,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宜,但是我这同学,出去必定是单人单间,经费多一些的话,还会找个带家庭影院或者能够泡澡的酒店。他去过很多地方,凡是去过的地方,必定会在朋友圈里发一下。我觉得只是发图片,不说点啥,难免有点炫耀成分。他是赋诗一首,搭配图片+个人背景照,特显低调奢华有内涵。

第二种,鸡汤类。经常发一些比较感人的故事或者情境较为忧伤、励志的诗词,发表的时间大多是在深夜或则是早晨。对于朋友圈发的这些东西,我也偶尔看过,毕竟早晨或深夜睡不着的时候,看看这些诗词也许能够引起内心的共鸣。

而且这两者之中后者占的比例较大,毕竟早晨上班途中,翻阅一下微信,看一下公众号的文章,这些都能很好的捕捉到人的心理,而且还能引起人的共鸣,感到挺好,随手就是转发,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更期望能让更多的人认为自己是个爱好诗词,具有文学修养的人。

随口作答,如有不符,欢迎指正补充。


傲虎楼主


我也发一点。在图片中。

有时候我也发歌词,比如我来一段,

《上海滩》改的,预备,唱:

采血 采样 心里总是那么有点慌 踏进了 这扇门 气氛严肃像模像样 左思 右想 无数镜头在脑中回荡 看来 看去 宝贝和我一点不像 结婚至今 十多余年 始终感觉她太浪 总加班 总出差 深夜归来习以为常 我猜忌 她辩解 似乎看出她有所隐藏 闷心里 成心结 不如查明个真相

(第二段)

多天 等候 亲子鉴定报告终到手 鼓勇气 看结果 白纸黑字对我说No 飞奔 回家 跑到亲爱滴老婆身后 询问 真相 宝贝儿到底出自谁手 她说某天 和一网友 周边城市两日游 多快活 多欢畅 他俩喝了不少啤酒 随后俩 小糊涂 开始不知道天高地厚 行程完 回家后 互相联系再没有。




不敢逛街怕怀孕


朋友圈里经常发诗词的男生,根据我的体会,可能有这样几种情况:

1、他正在背古诗词

如果他的朋友圈里,经常发古诗词,那么他可能正在背古诗词。他发朋友圈,就像打卡一样,是对自己的一种监督、一种激励。我有两年的时间就是这样的。那段时间,我坚持上下班路上背诗。当天背过的,截屏发到朋友圈里。后来不截屏了,发文字,配上一张符合诗词意境的图片。这样我坚持了两年,背了800多首。

2、他正在读一部书或追一部剧

这个男生肚子里有诗词,他正在读一部书或追一部剧,看到里边涉及到古诗词了,就把这首诗发到朋友圈里,再附上一张有这句诗的截图。我读《天龙八部》时是这样的,看《甄嬛传》时,也是这样的。因为背过这首诗,看到这个情节理解的就更深刻,也就当然想与大家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3、他想表达一种心情,又不想说的太明白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无论是谁,也免不了不顺心的事。高兴也罢,不高兴也罢,发个朋友圈,诗词是很好的选择,既记录了心情,有舒缓了压力,还不用说得明明白白。比如李白的“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我就在朋友圈发过好几次。

4、他发的诗词是人家的原创,当然要分享一下

我朋友圈里有这样的人,有男生也有女生,原创古体诗词写的很棒!我也喜欢读他们的作品。


不管属于以上哪种情况,经常在朋友圈发诗词的男生,都是个爱读书的男生。


梅鹤读书


朋友圈里经常发诗词的男生怎么样,该如何看待他?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这个男生很喜欢写,写完之后还喜欢发,仅此而已。

如果想再进一步挖掘这个男生的心理、性格特征,仅凭您给出的简单信息,还无法做到。

但通常来说,喜欢在朋友圈发诗歌的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诗写得好,有才情。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诗人、才人,因为诗情画意就流淌在他的血液里、脑海中,写诗已成为他生活内容的一部分,相信不会有人剥夺他这一份权力。而且,他发出的诗歌,别人在欣赏的同时,也会受益,可以说利己利人。

第二类,诗写得一般,但真正热爱诗歌,正在练笔,喜欢把自己的习作拿出来与人分享、交流,这样的人通常也比较谦虚。

对读者来说,喜欢看、喜欢交流,就多看几眼、甚至多说几句;不喜欢,不看就是了,习惯了也就熟视无睹了。

第三类,写出的诗不太容易读,比如缺少立意、不成文法、也没有韵律,但他喜欢写、喜欢发,甚至喜欢做老师指导别人。这些也是他的自由,所谓自媒体也就是这个样子,您就当没看见,或者实在光火,屏蔽他就是了。

结语就是:只要是真正热爱诗歌,无论水平高、低,能写就是好事;毕竟诗的语言是唯美的,立意高的诗歌也会激发人奋进。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再多一些诗歌、多一些诗人,眼前的世界也会更美好几分。

前面好像有人用污言秽语、重新“另类”翻译泰戈尔的诗集,居然还就出版了。我倒觉得,这样的诗人、这样的出版还是不要的好,因为没有意义和价值,对译者和读者来说,都只是浪费时间。译者自己三观不正倒也罢了,再想方设法误导更多的人,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候鸟的归宿


自古诗人全薄幸,避之唯恐犹不及。

妹纸!

拼命记住!离这种男生越远越好!

这种男生比花花公子,比地痞流氓都可恶,古往今来所有诗人,不对,百分之九十吧,按现代观点来说,爱情诗词的唯美程度和作者的渣男属性成正比。也就是说,只要不缺衣少食,其爱情诗词写得越好,其喜新厌旧始乱终弃的可能性就越高。

无一例外,无一幸免!

热爱诗歌没有错,但是把这种热爱宣扬得唯恐天下人不知,并不是诗歌爱好者正确的打开方式。看起来更像是一种含蓄的动物发情似的求偶,这种求偶相比炫富、旅游、美食不同,它更具欺骗性。

因为炫富表达的是资产,旅游表达的是闲适,美食表达的是生活,那么发诗词所表达的便是人的情感观,而所谓的感情观就是暗示自己的是一个感性的男人,是一个至情至性的如琼瑶剧的长腿欧巴。

诗是美的,但诗人从来不是美的!

屈原高傲,目下无尘,不容于人。

宋玉幽怨,悲秋伤逝,郁郁寡欢。

这还算不错的,可惜从汉朝开始,诗人就全部变了味道。司马相如为了银子以唯美之名泡卓文君。李白发妻刚死他就和刘氏同居,白居易半年换一批小妾,元稹婚外恋如同儿戏,李商隐常常玩三P,杜牧也是泡走了一个十五岁雏妓的芳心然后不管不顾地回到了长安,温庭均、韦庄、韩翃都是久杀风流阵仗,李煜也是姐妹同吃,到了宋朝更是疯狂,吃饭游玩要是不叫几个小姐简直都不好意思出门,男人之间相互赠来赠去的也毫不稀奇,这事东坡做过,辛弃疾做过。比如游西湖,哪怕是欧阳修这等老臣也得预备几个伺候着。

按古代的伦理观,只要不休妻,婚外情,或找小姐是合乎伦理价值的,这和现代男女握手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其中的区别是,他们的诗词却是忠贞的,是唯美的,是专一的。

假如一个男人写了一百首爱情诗词,那么这一百首里的女主角,不会是一个人,而是N个女人!

喜欢女人没有毛病,但以诗词的名义喜欢女人却不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因此,徐志摩连西门庆都不如。

因此,诗词是用来爱的,赏的,析的,却不是用来发朋友圈的!


亦有所思


我基本天天发,且都是自己的原创。这几年很少间断,也有所心得。

第一,通过写诗填词,锻炼自己的脑力,有时看到一物一景,就忍不住想诌几句,全然不顾诗意如何,反正自己写的,自己喜吹,发出去就是了。

第二,通过不断的写作,也使自己的写诗填词水平有所提高。最开始,我是见什么写什么,也没注意什么韵律,只是押韵就行了,时间长了,感到自己写得不太好,就有意到书店买了几本诗词格律的书,慢慢懂得了一些常识,并有意按规则要求自己,力争做得好些。

第三,通过几年的写作实践,并发朋友圈,也认识结交了一些朋友,里面不乏行家里手,他们提出一些中肯意见,我也虚心接受。有时,一首诗或词,反复推敲,改了多遍,直到满意为止。

第四,为了调节气氛,舒缓情绪,偶尔也写一些现代诗发朋友圈,开始口水诗多些,现在好多了。

我觉得每天写一两首诗发朋友圈挺好的,是督促自己学习进步的有效方法。


书喜28


我感觉这个问题就是指向我的。人近中年,日子过得十分辛苦,有许多话想说又不能说,有许多感情必须藏着掖着,所以只好写一些长短句,聊以自慰。我们不见得是多愁善感,但是我们的确感情丰富。







长安荒原


这样的人有几个类型,应该分门别类剖析。

第一类:抚风弄月,无病呻吟。

第二类:故作高雅,展现与众不同的小资情怀。

第三类:卖弄文字功底,招人眼球。

第四类:真正的诗人情怀,想借诗抒情。


江恒710


真没想到在朋友圈写诗或分享诗的男生会受到如此高的评价,因为本人就是这样的男生。其实我们没什么特别的,只是爱好比较小众,我们可能不喜欢玩游戏,王者荣耀、吃鸡之类的游戏通通无感,电影只看评分高的,很少看综艺和电视剧,不刷抖音,对于我们这样的“古人”来说,关注经典才算不浪费生命!可是真的很难,为了和现代人交流,我们还是需要稍微浪费点生命去了解一点时尚新潮的东西,以免和别人交流起来显得懵懂无知。我曾经特别想让自己做一个“现代人”。

大概2015年秋天的时候,我把之前写的所有诗包括随笔都付之一炬,在那时候我觉得做个诗性的人太痛苦了,灵魂超脱的代价往往是现实生活的窘迫,所以在那一天我决定不再做一个诗人,而是决定打起精神好好生活。

可是诗词歌赋哪有那么容易戒,总有一些句子自己跑到我的脑子里,总有一些经典在我的潜意识里回荡,只要稍有疏忽,便会跃然纸上。于是我接受了自己的诗性,这是刻在灵魂深处的印记,不能随随便便就摆脱掉的。每个人可能都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经历吧,在出世和入世之间痛苦地徘徊,因为你发现高洁的精神是没有价值的,除非落到泥土里才能活下去。然后某个瞬间又忽然体悟到,诗歌和物质生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都不能舍弃。

所以现在我仍然写诗,也努力地在生活。特别喜欢梭罗的一段话,“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华!击溃一切非生命的东西。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读诗、写诗都是很个人的事情,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生命体验,这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生命意义本身。我们现在写的诗歌绝无可能再现唐宋的光辉,但为什么要比较呢,写诗只是为了充实自己对美好、对缺憾的体验,是我们这代人特有的世界观和生活观,是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和求索,言尽于此也就足够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人类社交的货币是“浅薄”。你会发现我们在饭桌上已经不讨论深刻的东西了,因为连“甜豆花”和“咸豆花”都可能会引战,更妄论什么“自由、平等”!所以我们只好希望大家开心就好,讲讲段子,做做游戏,开开车,消解一切价值或意义。当聚会的欢笑过去,我们发现自己对朋友们的三观居然一无所知,然后甚至不知道他们如何就成了我们的“朋友”,我们熟吗?没有吧。人原来可以这么孤独!

如果注定要孤独的话,建议做一个孤独的诗人吧,因为至少还有那么一个瞬间的“神性”带来慰藉!

最后附拙作三首,大家海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