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子同袍,與子偕行

上學時,原是會錯了意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原意是指戰士們之間的約定,同生死,不分離。

2019年年末,2020年初始。在我們正滿懷喜悅,同慶春節的時候。一場疫情,席捲而來。舉國皆驚,舉國皆嘆。

我這裡最早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是在大年初一的時候,回想起來,最初的樣子,真的有點兵荒馬亂。飯店的訂餐取消,親朋好友的聚會取消。藥店裡口罩開始脫銷。家人和朋友開始四處託人買口罩。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新聞,瞭解疫情的現況。當看到那數字從最初一千多每天以數倍增長時,說實話那時的我心慌了。全國三十多個省拉響了一級響應。讓我原本樂觀的心情開始變得沉重。“武漢”成為了這段時間裡最敏感的兩個字,不只全國,幾乎全世界都在關注。朋友圈,自媒體開始出現很多不同的聲音,大家都在討論武漢封城前的那五百多萬人去了哪裡。大家都在說為什麼不早點採取措施。可是這種聲音很快被另外一種聲音代替,國家宣佈,舉全國之力馳援武漢。於是,全國的醫生,物資以最快的速度向武漢集結。各種個人,團體,企業的捐款開始陸續流向武漢。網上的聲音變成了,“武漢加油”,“支援武漢”,“全國人民和你們在一起”。僅僅幾天的時間裡,華夏五十六個民族,中國三十多個省級行政區,全國十四億人口瞬間擰成了一股力量。這種力量就是我們華夏民族的魂,是我們的國之精神,“團結,頑強,堅韌,勇敢”。以往的歷史告訴我們,中華民族在大災大難面前,第一時間湧入血液裡的永遠是兩個字“團結”我們深深的知道,團結的力量,我們深深的知道民族的榮譽感。

事實證明我們的國家是強大的,我們的國人是善良而富有責任感的。直到後面的日子裡,我才逐漸意識到武漢封城這件事,不是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做到的。國家是下了多麼大的決心,被封在城中的九百多萬人口是付出了多麼大的犧牲。災難之所以被稱之為災難是因為它是無法預期的,而在大災大難面前為了保護更多人,而做出了自我的犧牲,那麼這就是英雄。中國與之世界是英雄。武漢與之中國是英雄。儘管我們在疫情中可能出現了一些瑕疵。但是試問哪個國家在面對一個城市突然激增的病例,突然超負荷的城市壓力。會有像中國這樣國之速度,民之團結。我們舉全國之力保障武漢的物資供應,舉全國之力向武漢馳援4.2萬名醫護人員。林則徐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所以才有那麼多的白衣天使,那麼多的公安幹警,那麼多的志願者,那麼多的逆行的背影。華夏之兒女比誰都懂得國家之重要。截止今天,我們有三千多名醫護人員感染,二十六人犧牲,最年輕的二十六歲。這個數字讓我們心疼,也讓我們驕傲。我們為我們的英雄驕傲。“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英雄魂之所歸於華夏,華夏定不負英雄之所冀。今天是2020年3月2日,截止今天我們累計確診病例增加128例,累計疑似病例增加129例,累計死亡人數增加31例,累計治癒人數增加2742例。其中總共累計確診80302例,現有確診30086例,總共累計治癒人數47269例。不得不說這是一份滿意的答卷。是一份值得驕傲的答卷。是我們舉國上下每一個人的努力。

我們國家2002年非典,2008年南方雪災,汶川地震,2010年玉樹地震,2020年新型冠狀肺炎。可能有人會說我們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但也是因為這樣的災難才促使我們越挫越勇。促使我們團結一致,促使我們堅韌勇敢,而這些品質不是可以用金錢買來的。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它是無法估量的財富。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每個人都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儘量不出門。出門帶口罩。這也許在很多外國人眼中覺得沒什麼。但是我們可是擁有960萬平方公里,擁有十四億人口的泱泱大國。能做到步調一致。我認為這就是難得的壯舉。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艾爾沃德在結束中國考察時感嘆“如果我感染了我希望在中國治療。”這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體現,也是我國國之魅力的體現。

在突發事件的面前才能夠凸顯一個國家的國力,能力,乃至胸懷。從始至終,在這次疫情的過程中,我們對於世界都是公開透明的態度。我們真實的面對我們的不足,同時我們也在儘量的彌補缺陷,做到最好。我們或者不完美,但我們在努力做到完美。

澳大利亞大火燃燒了210天。美國一個流感死了一萬多人。與之相比,生在中國,我們沒有理由不驕傲,沒有理由不自豪,更沒有理由不熱愛我們的祖國。在強大的祖國面前,在堅韌的國人面前,所有的困難都可以被戰勝,也應該被戰勝。

致敬祖國!致敬英雄!致敬每一位中國人!


與子同袍,與子偕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