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別人賺差價,是一種窮人思維(二)

現代社會是一個商業社會,我們早已超越了物物交換的原始階段,而邁向現金——電子交換複合發展的時代。


在這個社會里,商業的鏈條異常複雜,即使你只想買張桌子,也必然經過多道的交易程序。


在這個過程中,你有機會賺錢,別人也有機會賺錢。


能做到1+1>2,要比一方永遠賺錢、一方永遠虧損的零和博弈更持久,也更高效。


自己賺錢就開心,別人賺錢就不開心,說到底這是一種窮人思維,只能看到既有蛋糕的分割,而看不到可以一起努力把蛋糕做大。


一定要讓別人賺到錢,這才是正常的商業邏輯,也是基本的商業思維。


不讓別人賺差價,是一種窮人思維(二)


越是能賺錢的人,越是懂得這個道理。


2016年底,李嘉誠以358億港元賣掉香港中環中心物業,第三方中介房產經紀人收佣金超7億元,幾百億的交易額,李嘉誠照樣給齊佣金。


李嘉誠曾說:“守行規才能走得遠,才能掙大錢。你想要從別人那兒得到你想要的,就要把別人想要的給予別人,這樣才能達到目的。”


一個大氣之人才能成就大事,李嘉誠這一生成在眼光,贏在大格局。


讓別人賺錢,是對行業乃至社會規則的尊重。


若不講規則,只看重眼前的可得利益,路只會越走越窄。


唯有規矩做事,才能走得更遠。


不讓別人賺差價,是一種窮人思維(二)


最近這半年,有兩個行業,成了眾矢之的,一是房屋中介,二是藥廠。


前段時間一線城市房租猛漲,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中介。


這其中,有血淋淋的資本擴張,有黑心的騙子,這些人無論怎麼抨擊都不為過。


不過,也不能像有些人那樣將中介一棒子打死,好像中間商賺差價就是一個天然的毒瘤,一切中間人都是素質低劣,品質敗壞。

就像買二手房的客戶,很多人覺得中介不就提供個信息、帶我看個房嗎?憑什麼收這麼多錢?太坑人了。


更有親朋好友覺得,你的信息應該免費給大家用,互通有無最好。


可是公允地說,中介這個行業就是賺信息費的,他們最有能力幫我們成功買到想要的東西。


再說,中介公司的很多費用客戶並不瞭解,比如一手信息費、銷售人員提成、辦證人員工資、各網站的廣告費用等等。


所以,對於那些吸乾年輕人血液的黑心中間商,我堅決反對,但是對於中介這個行業,我還是抱著理解。


只要有交易,就會有環節,只要有環節,就需要給予相應報酬,只要在合理範圍內,就是一個商業社會的必備。


不讓別人賺差價,是一種窮人思維(二)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醫藥行業。


電影《我不是藥神》提到的救命藥物,在現實中就是瑞士格列衛。


很多人看完片子後,罵醫院狠心,救命藥為什麼賣如此貴?罵瑞士諾華公司黑心,為什麼霸著專利權不鬆手。


可研發藥物比我們想的要複雜的多,從這個角度講,我覺得諾華公司並不是魔鬼。


瑞士格列衛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小分子靶向藥,能精準控制慢粒白血病人的染色體變異。


這個藥從發現到研製、合成,再到臨床應用,歷時長達半世紀,這期間瑞士諾華公司為此投入的研發費用為78億美元,折人民幣超500億。


因為研發成本高,所以原廠申請藥品專利保護,在保護期未到之前,其它廠商不得生產、不得仿製。


一位醫生朋友說,任何一款新藥,除了生產研發週期長、投入大外,還會有高風險。


風險在哪裡?


在過程。


新藥的有效成分從發現、提取、理論試驗、動物試驗、臨床試驗是一個複雜漫長的過程。試驗的次數越多,失敗的可能性越大,研發的不確定性越高。


研發到最後還會出現不適用人類的情況,也就是說你前期所有投入和工作都OK,最後卻不能用在人身上,只能GAME OVER。


你想,如果研發公司沒有賺到預期可觀的利潤,他們拿什麼投入到下一個新藥研究?誰又願意再花大成本去攻克下一個難題。


人類更迭,新的疾病與細菌變異層出不窮,如果沒有有效地保護研發者的專利和利益,又有誰挽救我們於未來?


所以,讓製藥公司合理地賺錢才是醫藥行業良性循環的長久之道,當然不能讓它無限制地賺。


資本就是天使與魔鬼的共體,你不節制它,它就無限制的賺錢,直到把其他人榨乾為止;但是你若控制好它,它能創造許多奇蹟。


讓別人賺錢,是長遠生存和共贏的基礎,只有讓專業的人賺錢,他們才會為我們提供更先進的技術和更專業的產品,乃到更安全的保障。

總害怕被別人賺去錢的人,永遠賺不到別人的錢。


只有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看待別人賺取合理的利潤,先予後取,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讓辛苦的人賺錢,他們可以生活得更好;


讓懂行的人賺錢,他們可以給我們提供更完善的服務,也讓我們少走彎路;


讓專業的人賺錢,他們可以專注研發,讓大家生活得更好。


這個世界上,一切財富都是流動的,我們的心胸和視野才是獲取一切財富的源泉。


花該花的錢,賺該得的錢。


有時候,多給一點,是為自己的財富做播種。


人這一生,就是不停為自己佈施,有播種才會有收穫。


讓別人賺錢,是給彼此多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