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过去,《马大帅》依然是一部让东北人看了热泪盈眶的一部剧

两千年初的时候,我整天沉迷网游,脑子里面除了游戏再无其他,我记得有一次寒假我连续玩了四天三宿,出网吧的时候就恶心的吐了,等我走了几里的路回到家里,吃了我奶做的白菜炖粉条,没有啥肉,但是很好吃。

抬头看了一下电视正好演《马大帅》中范伟饰演的范德彪正在吃白菜炖粉条,当时的我只是初中的年纪,突然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那个寒假的后半部分,我再没有去过网吧,每天晚上都等着看《马大帅》。

十六年过去,《马大帅》依然是一部让东北人看了热泪盈眶的一部剧

2010年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位室友经常模仿范德彪,说话磕巴,抱拳要右手在外,握手要二手指带勾,我们称他为冯导,他说如果能当导演,想拍出彪哥这样的人物。

我们知道范伟能够大火与赵本山的合作是分不开的,后来离开赵本山后,范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实这些年范伟在外面混得也挺好,虽然流量不大,电影电视却演了不少,跟名导合作的机会也多,2016年凭借《不成问题的问题》获得金马奖影帝,在近几年似乎呈现出口碑与流量起飞的姿态。

最让我感动的是,去年10月30日,范伟官宣回归《刘老根3》,再次与赵本山搭手合作,时隔这么多年,再次看到二人合作,还是充满憧憬的。

没有范伟的赵家班,沉迷《乡村爱情》烂剧不能自拔

在没有范伟的赵本山团队中,赵本山主打的《乡村爱情》从第二部一直演到第N部,如果没有什么改变,这部剧估计会成为中国最长电视剧。

十六年过去,《马大帅》依然是一部让东北人看了热泪盈眶的一部剧

很多人了解东北文化都是从这部剧开始的,在这部剧中大家学习了很多东北话,了解了很多东北农村的面貌,《乡村爱情》第一部讲了卖豆腐出身的王小蒙文化不高,但是勤劳能干,喜欢上了读完大学回到农村想要开发果园的谢永强,永强的父亲谢广坤虽然是个收山货的,却不希望谢永强留在农村发展,更看不上王小蒙的出身,认为没有文化的王小蒙配不上谢永强。

有一说一,这个故事情节还是很东北的,尤其谢广坤的“作”,更是有着复杂的情感,他以这个全村唯一的大学生儿子为荣,当儿子回到家乡之后(没有走出乡村),他倍感失落。

当时的我才读高中,没有体会到谢广坤的心境,其实当我读完大学的时候,我才理解谢广坤,那时候东北乡村都重视教育,村里要是出一个大学生,全村都会来庆贺,我们县还有一个习俗,如果有人考上清北,有一位大老板就会资助五万,在当时五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十六年过去,《马大帅》依然是一部让东北人看了热泪盈眶的一部剧

我2010年考上大学的时候,也是全村的希望,升学宴上我爸穿得干干净净的,挂满笑容,我读大学的时候,家里养殖赔了很多钱,我爸就不希望我回到农村来,希望我能在外面出人头地,我在省会城市上了两年班,还是买不起房,就带着媳妇回家了,没有工作在家待了一段日子,就倒腾起了海鲜,刚开始就骑个电动车卖蚬子。

全村人都指指点点,我爸想让我有一个班上,家乡的大企业不少,即使你有文凭也要靠打点关系才能进,当时家里没有钱,我爸低三下四的去找那些以前的同学朋友,我爸总说当年和那些同学怎样怎样好,帮助过谁谁谁,其实求到人家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人情冷暖。

那是我才理解谢广坤的执拗,他的“作”是为了望子成龙,不希望谢永强继续在农村混,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但是从《乡村爱情》第二部开始,剧情就逐渐脱节,卖豆腐的王小蒙开了一个豆腐厂发家致富,回乡大学生谢永强的果园也成功了,本溪王氏集团赵本山也到象牙山开温泉山庄,一个穷山沟一下子就富了起来。

十六年过去,《马大帅》依然是一部让东北人看了热泪盈眶的一部剧

从第一部到现在的第十二部,《乡村爱情》的剧情是越来越长,演员是越来越胖,情节是越来越垃圾,大量注水就不说了,越来越脱离东北的地气,彻底成了一部脱离生活的“艺(la)术(ji)”。

范伟倾情回归,难掩赵家班团队文化素质低的现状

在东北,我还真就没见到哪个农村不是因为拆迁而突然暴富的,我家的农村位于辽南,算是现在东北最富裕的农村地区,老百姓以种植葡萄大棚为主业,但也是靠天吃饭,类似谢永强果园那种形式,不是没人尝试过,赔的比赵四他爹都惨,而辽北地区,尤其是象牙山附近的铁岭农村,还真就是欠发达地区。

范伟的回归,让我对赵家班的戏产生了期待,《刘老根3》距离第一部拍摄的时候,应该差不多隔二十年之久,这次回归应该有一个全新的面貌,然而看了第二个镜头,我就倍感失望,龙泉沟村里的墙上,“明目张胆”的“象牙山冰泉”五个字,不会让人错误的以为是正在热播的《乡村爱情12》?

十六年过去,《马大帅》依然是一部让东北人看了热泪盈眶的一部剧

再看了几个陆续出场的演员,除了大辣椒未出演《乡村爱情》,其他几乎所有主要演员都饰演过乡爱的角色,有没有一种“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的感觉。

秉承会员都开了,再烂的剧也要看完,截止二十多集,还未见范伟,而编剧之烂,实在烂出青天,

我们在这里回顾一下剧情,《刘老根》的故事梗概是,刘老根创业得到天使投资人韩冰的五百万投资,才开了龙泉山庄,后来走上了人生巅峰。

在这一部中,韩冰的侄子高材生韩世信持股担任山庄的总经理,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作为持大股东担任总经理的韩世信一点话语权都没有,全都是小股东的董事长刘大奎说得算。

有必要在这里跟大家普及一下大股东的权力,在一个公司中一般由两个会,一个是董事会,一个是股东会,在股东会中,股东根据股份行使表决权选取董事,然后所有的董事选举董事长,正常来说,韩世信如果想要搬到刘大奎,在股东大会上就可以给董事会换血,彻底把刘大奎排挤出去。

十六年过去,《马大帅》依然是一部让东北人看了热泪盈眶的一部剧

当然,这里面说道也很多,咱就不去逐一分析了,但是韩世信的背景应该是金融高材生,其人设是他毕业的时候被上海金融行业最有影响力的一家金融公司看中,韩世信认为该公司包装股票的方式抄高股价的模式涉嫌欺诈,因此没有去。

虽然剧情有点扯淡,即使现在金融博士毕业,在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金融公司也只能坐冷板凳,何况他应该就是一个本科生,当然,即使是金融本科生也不可能被他表哥的垃圾小额贷款骗,然后从公司挪用账面的钱去做所谓的“投资”,这其实就是一个庞氏骗局,他表哥的公司本身不产生利润,完全是以借贷人的本金当作利息套他继续投资。

如果学了那么多年的金融,最后看不懂庞氏骗局,还想要依靠存小额贷款公司发财,那跟那些被骗的老头老太太还有什么区别,我们的金融本科教育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了?

十六年过去,《马大帅》依然是一部让东北人看了热泪盈眶的一部剧

这样的人设,敢问编剧能站得住脚吗?你认为说得通吗?

其实,从《乡村爱情2》以来的创业问题,一直都是赵家班戏的重要思路,毕竟创业永远是一个热门话题,然而编剧连公司中的“大小王”都分布清楚,就敢大谈创业?

十六年过去,《马大帅》依然是一部让东北人看了热泪盈眶的一部剧

人们喜欢《马大帅》,我倒是认为不止于演员演的有多好,或者剧情设计的巧妙,而是因为真实,真实的揭露了小人物的辛酸。

《马大帅》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乡村结婚的风气,简单点说就是那样的“脏乱差”,马大帅作为一个农村人,因为自己的女儿逃婚,遭遇村长的刁难,不得已到城市打工,也完全符合那个时代农村的面貌。

马大帅进城后,先后遭遇很多现在人无法理解的事,坐车的时候钱包被人偷了,捡到一张假钱去饭店吃饭,差点被打,然后遇到一个拉二胡的自己装瞎子卖艺,被城管抓住罚款。

十六年过去,《马大帅》依然是一部让东北人看了热泪盈眶的一部剧

当时的中国社会,打架斗殴,小偷抢劫等等社会现象都是大量存在的,从农村到城市这个陌生环境中,想要做点什么,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纵横卖海鲜的时候也经历很多事情,完全能够体会到了那种辛酸,我记得最深的一次我给当时的大排档送蚬子,前面两天送的挺好的,好几个大排档的老板都开始找我买蚬子,结果有一天几个人就把握堵住了,说我抢了他们的生意,以前送就算了,以后就不行了。

我这个人气性大,好几天都没睡好觉,我爸知道了,就想要去打那个人,我说算了,我们都是正经人,不去惹他们了。

这是2015年发生的事,你想想更久之前到城市创业有多艰难,在我倒腾海鲜的两年时间里,遇到欠钱不给的,遇到地痞流氓,遇到欺行霸市的,遇到小偷偷东西的,遇到专门花假钱的,遇到订完货不要的,遇到买完海鲜过了好几天跟你讲海鲜不新鲜的。

我读了十几年的书,到哪里都要和人讲道理,讲良心,从来不缺斤少两,可是有的时候,没人跟你讲道理!

十六年过去,《马大帅》依然是一部让东北人看了热泪盈眶的一部剧

其实,大多数人并没有创业的机会,打工才是社会的常态,在《马大帅》中,马大帅、范德彪、马小翠等人都是底层的打工者,也遭遇了各种各样的事,农村人到城市打工之难,谁又愿意去了解,我家最艰难的时候,有一年冬天我妈去饭店当服务员,后来听我妈提起,五十多岁的人了,经常被一个二十多岁的领班欺负,想到这里,我就很难受。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经济取得了高速的发展,作为东北人比较遗憾的是,我们的东北从全国经济领头羊的位子退了下来,原因自然而然是多方面的,我们也不去过多的探究,但是我们东北的老百姓依然是任劳任怨,踏实肯干。

这才是我们真正东北人的精神面貌,现在很多人嘲笑东北是轻工业喊麦,重工业烧烤,那是因为他们已经不了现在的东北,通过那些低素质团队脱离真实东北文化后虚构的影视剧,只能给东北招黑。

《马大帅》较为真实的揭露了农村人到城市打拼的辛酸故事,十六年过去,《马大帅》依然是一部让东北人看了热泪盈眶的一部剧。

十六年过去,《马大帅》依然是一部让东北人看了热泪盈眶的一部剧

最优秀的地方,他并不是完全意义的揭露,而是带有一种憧憬,不管面对怎样的艰辛苦难,我们都能够笑着面对,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才是东北的文化精神内核。

我希望未来的东北影视文化工作者还能够继续秉承这种理念,展示东北文化积极的一面,好的一面,而不是无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