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到停業的Costco,中國商超能複製嗎?

2019年8月27日,中國首家Costco上海店正式開業,開業當天場面火爆,導致周邊道路嚴重擁堵,現場人滿為患,下午一點左右,Costco發佈公告稱,“為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今日下午賣場將暫停營業,請避免前往”。

這家開業於1983年,在全球排名第二的零售商為什麼能在全球各地大放異彩,他給正在做新零售探索的中國商超又有什麼啟示呢?

火爆到停業的Costco,中國商超能複製嗎?

極低的SKU,帶來極強的供應鏈掌控力

Costco一直以“極低SKU+首創年費會員制+自制爆品”稱雄於市,這其實考驗的是是每一家商超的強大供應鏈管理能力、現金流獲取能力。超低的SKU管理的價值往往是大多數中國商超所忽略的,尤其是近些年崛起的24h辦公樓小型商超忽略的。

而根據Costco公佈的上架倉儲備貨SKU品質顯示,Costco以僅有3700個SKU品種,超市競爭對手沃爾瑪的SKU超過20000個。


1、 買的越多越便宜

對每一個SKU做到極致的管理,導致成本有效的降低。這是Costco取勝的根本原因,因為同樣大小的商超,我的SKU明顯少於我的競爭對手沃爾瑪,那麼我需要採購的商品數量也就會在相同面積內明顯多於沃爾瑪。

集中採購的最大優勢就在這裡,單品數量巨大形成的供貨優勢,最終形成供應商上游的議價優勢,也就是買的越多越便宜

火爆到停業的Costco,中國商超能複製嗎?


2、倉儲的人力物力成本低

同時因為Costco的SKU數量明顯低於沃爾瑪,所需要投入管理的這些SKU的倉儲人力和物力成本也會相對低於沃爾瑪。

因為倉儲品類越豐富,需要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也會越高,現金流也會越不穩定,反之在少數大量SKU管理難度和投資成本都會較低,所以現金流就會相對更穩定,而公司可以通過穩定現金流更多的投入到開設新點,從而使單位SKU成本再次下降。


會員制不是Costco的護城河,“供應鏈管理+爆品”才是


再來說Costco首創的年費會員制,我們再來說大多數人所討論的Costco會員制,市面上大多數言論稱這個模式是Costco實現盈利的關鍵性因素,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不可否認Costco的年費會員機制是有其可取之處,因為這種年費會員實現了消費者和商超之間貌似形成了依賴關係,通過品牌認同感形成了所謂的路徑依賴,但這個說法其實是站不住腳的。


1、品類不全、也並不廉價

為Costco的本質還是一家買賣商品的商超,而非一家購物俱樂部。

如果單純通過購物來吸引有愛好的人組成購物場所,毫無疑問我們認為是豐富的貨品更能刺激購物狂人的加盟。這也是大多數人可以在淘寶雙十一剁手的根本原因,因為SKU選擇權更廣闊。

其次就算是Costco真的因為俱樂部參加了相應會員後,大多數人心裡為需要本著充值三百會費回本的心理,那麼隨著這些年的新消費熱點和場景出現,大多數人也會隨著時間將這些消費充值的會員卡丟在一旁,選擇更適合的網購進行採購

因為便宜和實惠的性價比永遠是永恆的消費主體,而Costco大多數家常用品確實也無法做到像很多直銷電商一樣更廉價。

火爆到停業的Costco,中國商超能複製嗎?


2、Costco怎麼利用會員費?

也就是說,會員費雖然使Costco獲取了額外的收入,但是這筆收入真正對Costco適用於改善利潤或者開通電商等新型場景嗎?很顯然不是,答案也簡單,就在Costco最熱銷的自產單品中。

舉個例子,Costco賣的一款熱狗十分暢銷,其套餐價格為1.5美元,包含可無限續杯的汽水,深受消費者喜愛,這款熱狗實際上暢銷了整整34年,這一期間,Costco從未漲價。

答案豁然開朗,其實這是一種更為高明的營銷策略,通過向用戶提前收取會費,然後用收取的會費開發自己的爆品,再以極低的成本價格讓用戶感覺實惠,併成為這個企業品牌最忠實的粉絲,這是其一,也是大家分析的最多的。


3、自建品牌—加速供應鏈良性循環

自建品牌科克蘭由Costco自行開發生產,從產地到運輸到自己的倉儲室,這個過程Costco是完全可以掌握。

也就是說這款產品的暢銷與否,可以直接觀察消費者實現準確的統計,通過高效的管理,實現整個SKU的完全掌控。

上游的供應商的成本等於客戶所支付的現金,那麼客戶主要享受到的是成本價的產品,也就是那句廣告語說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一個沒有差價的產品,相對同類型商品價格更低廉,消費者好感倍增,從而促進新的會員裂變,最終還是會反過來作用於極低SKU的備貨最高效管理。


中國商超的銷售模式,決定了我們學不會Costco

那麼為什麼中國商超沒有辦法借鑑Costco,改造傳統零售?


1、與Costco南轅北轍的根本原因

中國在經過十多年的商超發展和管理改良後,大多數連鎖大型商超都開通了自己的會員卡、積分系統,也通過各自的熟食區打造屬於自己的美食性價比品類

因此乍一看似乎中國的Costco複製擁有廣闊的市場潛力,但其實是根本是南轅北轍。

因為中國的商超主流SKU,也就是櫃檯商品是屬於工業產品經銷模式進入櫃檯,早在商品上櫃時,就已經實現了廠家收入和經銷商收入結轉確認。

在這種條件下,中國商超其實仍然無法避免企業到經銷商,經銷商再到櫃檯的二次流轉環節,流轉環節的增加導致商超的淨利潤率就會更低

為實現業績,只能通過豐富SKU的選擇品種來實現自己的收入,那麼只能通過加重公司的倉儲管理成本。

火爆到停業的Costco,中國商超能複製嗎?


2、中國商超會員的實質是什麼?

再看會員費,我們前面已經說過,會員卡不是簡單的通過充值送會費形式將消費者強制變成粉絲,而是需要通過對供應鏈高效管理後產生的結果。

在中國,會員卡其實只是一張極其普通的積分卡,而中國的商超因為有大量的SKU倉儲擠壓存貨成本居高不下,那麼怎麼辦?只能通過這種消費積分方式清倉


3、為什麼電商模式也不能將中國商超打造成為Costco?

中國的電商其實如今已經進入馬太市場,日常消費SKU品類已經被頭部電商瓜分乾淨,而近些年中國人力成本逐級抬升,如果電商佈局線下,成本優勢也在大為減弱。

日常消費品的最大選擇判斷依據就在於高性價比,雖然Costco的模式物美價廉,但是畢竟還是一家線下商超,有他必須投入的固定資產早期投入成本。而電商的早期投入成本,無論如何也會低於Costco線下的大型連鎖商超。


最後的話

市場終究會迴歸理性,搶購狂熱也會會降溫

亞馬遜在中國闖蕩15年依然水土不服

而Costco能不能撐住,時間會告訴我們

你長期看好Costco在中國市場的長期表現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