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最重要的一次移民,举国南迁,假设没有这次移民,可能已灭族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的人口移民并不少见,只不过有规模大小的区别。天灾、战争等都是人口大移民的主要原因,而汉族最重要的一次移民活动,持续了两个世纪那么久,可以说是举国南迁,假设没有这次移民,可能已经灭族也说不定。

汉族最重要的一次移民,举国南迁,假设没有这次移民,可能已灭族


汉朝以前,汉族的名称主要是“华夏”或者“诸夏”,作为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后裔,汉族长期作为中原地区的主体人群存在。所谓中原地区,就是指黄河中下游一带,换句话说,那时候中原的汉族人并没有把今天的南方地区看得特别重要。

这跟古代的气候以及文明起源有关。春秋时期到西汉末年,我国的气候比现在温暖一些,秦汉时期每年的平均气温就比现在高了1到1.5℃,黄河流域植被生长繁盛,而南方地区则被大家当作“卑湿之地”,再加上先秦时代中原华夏王朝习惯把南方部落称为“南蛮”,这种文化理念延续到秦汉时期仍然影响很大。

汉族最重要的一次移民,举国南迁,假设没有这次移民,可能已灭族


只不过随着气候的变动,东汉三国时期,中原的汉族人口就渐渐有少部分南迁,而少数民族也渐渐内迁到黄河流域。历代的皇帝出于发展劳动生产的考虑,也欢迎戎狄内迁,根据史书记载,那时候关中地区汉族与戎狄混杂而居,几乎呈现人口对半开的情况。

而造成汉族大规模移民的原因,正是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晋武帝司马炎虽然短暂地统一了三国,但他的继承人却没有管理好西晋,短短几十年里,天下再一次大乱,晋王朝内部争权夺利不断。

汉族最重要的一次移民,举国南迁,假设没有这次移民,可能已灭族


由于匈奴族刘曜、羯族石勒等人先后反叛晋朝,再加上晋朝内乱,中原顿时成了胡人集体觊觎的宝藏,在这个时期,西晋的王公贵族、皇帝被胡人钳制,普通的汉民在胡人的压迫下生存艰难,甚至常常被集体杀死,因此,当时南迁的汉族,既包括门阀士族,也包括平头百姓。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王家的协助下建立东晋,定都建康,南方有了存续的汉族王朝,那些仍然留在北方的士民见状,纷纷南下前来投奔正统,史称“永嘉南渡”。西晋之后南北呈现分裂局面,北方的少数民族希望一统天下,南方的汉族王朝渴望收复失土。

汉族最重要的一次移民,举国南迁,假设没有这次移民,可能已灭族


也就是说,原本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的汉族士民,在东晋建立后大规模往南移民,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迅速随着人口流入发生改变,《晋书·王导传》记载:“洛阳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东晋的皇帝见状,便设置侨州、郡、县,将这些南下的士民安排到各地。

汉族最重要的一次移民,举国南迁,假设没有这次移民,可能已灭族


后世学者推测,这场南迁活动中,打中原黄河流域过来的汉族移民人口数量应该在200万以上,著名的“王谢(东晋两大士族门阀)”就到了会稽一带。虽然东晋收复北方的行动始终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但偏安的东晋还是收居了大量汉族士民,总体人口仍然维持在千万以上,作为汉族在历史上的第一场重要南渡,它起到了保存华夏文明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