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要怎麼來評判?

風中的玫瑰花1949


希望大家可以來寫上自己的看法。這個問題小編來回答一下吧。其實小編認為這個問題非常寬泛。

歷史為什麼要來批判呢?其實歸根到底,我們所認識的歷史不一定是真實的歷史。一定要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看。而歷史一般是由勝利者所書寫。

一方面他要誇他自己的功勞,另一方面要貶低對手,放大對手的缺點。像我們熟知的項羽。我們普遍的認識是他狂妄自大不聽信,周圍人的勸告。

而且項羽疑心病較重。最後敗給了劉邦。這就是史書上在刻意的貶低他。而我們現在對項羽的印象是《霸王別姬》裡的霸王。

我還認為史書是有寫書人的主觀意識,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司馬遷所寫的《史記》。我依舊記得當時漢武帝看到司馬遷所寫的《史記》時憤怒的樣子。

我們都知道司馬遷因為犯了錯被施以宮刑。司馬遷忍痛寫完了《史記》。他對漢武帝的仇恨之心是溢於言表。只能在史書中發洩。其實司馬遷,是挺看重項羽的。

專門把項羽列為本紀與各位皇帝並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對各個史書存在較大的爭議的問題。比如最近比較火的是《明朝那些事》兒。

其實他也是帶著作者的主觀意識來寫的。雖然許多事兒寫的非常有趣,但是不一定是真實發生的。每一段歷史背後都隱藏了各種各樣的秘密。

我們確實應該要客觀的看待歷史。就像《三國演義》對我們影響一樣。

我們一般認為曹操就是奸雄。他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是我們對曹操的印象。其實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是我對他的看法。曹操不僅是一個偉大政治家還是一個詩人。這也是羅貫中過於抬舉劉備的蜀漢政權造成。當然歷史是一把雙刃劍,有好的就必定是有壞的。物極必反。

面對歷史我們應該正確的去判斷,而不是道聽途說。後期的不斷考證逐漸打破我們對原本歷史認識。

我們應該多去實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上就是我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踴躍在下面評論。轉發,謝謝大家!


最強大的我們


評判一段歷史,不是一個勝利者在他人的鼓吹和強加在他身上的光環,而是看他到底做了什麼而不是說了什麼。他是為廣大人民服務還是藉口為人民服務而為自己那一撮人服務。廣大人民心裡並不瞎,誰怎麼樣百姓最有發言權,百姓心中有桿秤!


用戶4816602285089


歷史,千秋功過,誰與評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主人,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口杯。歷史是時間的果實,是老百姓心中燦爛的星辰!給人以啟迪,“往事不可追,來者猶可諫”!


dfkbs-lt


不知道題主是問評判歷史事件還是歷史人物還是歷史朝代?

簡單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待:

一、從其當時所處的客觀環境來看待

如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比方他做了一件事,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壞事,當然也可能好壞參半(以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分析)

1、他是因為本身動機(本身動機也屬於大的客觀條件之一),是為滿足個人私慾,就想這樣做(古代皇子哪個不想當皇帝?)

這又是一件好事,即使是為了滿足個人慾望,也不必太過苛責(見貞觀之治的功勞)

這又是一件壞事,因為李世民殺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殺兄弒弟,有違倫常)

2、他被客觀條件限制(如被客觀條件脅迫,或為了成就一件更大的好事才犧牲小我)不得不這麼做。

被客觀條件脅迫,做了一件壞事,那麼他就只是歷史潮流下的一個棋子,最多算從犯(皇子爭位,性命攸關,如果李建成上位,李世民的下場如何,也可以預見)

是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秦王李世民征戰多年,打下大半個國家,手下將領謀士眾多;且他素有治理天下、造福百姓的大志)

最好能綜合他當時所處的總體社會關係等客觀因素去評判。

二、以結果為導向去評判

如評價一個歷史事件,可以從它所造成的影響,有好的影響和壞的影響,對當時的影響和後世的影響等方面來具體分析(以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來舉例)

1、不好的一面

楊廣下令開鑿大運河,勞民傷財,百姓死傷眾多。

隋朝立國不久,大大消耗了隋朝的國力,激發了農民階層和統治階級的矛盾,全國各地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停滯,華夏大地又進入和南北朝一樣的混亂時期,導致民不聊生,生靈塗炭。

2、好的一面

開鑿大運河,雖在當時透支了社會勞動力,但是打通了華夏南北之間的水上運輸渠道,大大方便了經濟貿易與交流,促進了華夏的文化繁榮。

是一件過在當代,功在千秋的歷史事件。

當然上面兩個例子還有更多角度可以去分析看待。

評價歷史,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情,思維不同,角度不同,所獲得的結果也不盡相同。歷史本沒有什麼科學價值,卻能起到警醒後人的作用。


閒聊歷史故事


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勝利者自然會把失敗者無限醜化,而高抬自己,看歷史絕對不能兩極化,也不能無條件的相信史書,古代史官,當然知道自己該記錄什麼,對什麼應該遮遮掩掩,所以看歷史或許把自己放到歷史情節裡,用心去感悟每一個不管好的壞的人物,想想自己如果是他/她會怎麼做,畢竟正義不一定永遠戰勝邪惡,不要總著迷正義邪惡,還要關注人物的感情,適當地聽下歷史學家的想法,方能解開歷史的面紗。

至於什麼點贊關注評論,你們不給是本分,給是情分,隨你們去吧。


禾呈言似川十甫下有寸


首先我們要站在未來的高度、客觀的立場上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復原歷史、瞭解歷史、解析歷史,掌握第一手資料。然後結合當前社會實際需要有選擇的揚棄一些不適合現今社會的思潮和觀念,儘可能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最後用無產階級歷史唯物主義辯證的眼光和標準評判歷史!





塞北閒人大羊


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評價歷史不能脫離歷史本身所處的時代環境。同一件事,比如說掉牙,一個人在成長的少兒階段的“換牙期”和成年以後吃肉時骨頭咯掉牙肯定不一樣。歷史也是一樣,如何看待岳飛的抗金,算不算民族英雄,我覺得放在那個時代肯定要算的。

其次,我覺得要用唯物主義價值觀去看待歷史,我們學習歷史的目的是為了“古為今用”。如果從主觀感情出發去看歷史,那是為古人擔憂,於今無益。比如秦始皇修建長城、隋煬帝開拓京杭大運河,肯定是勞民傷財,但是澤備後世。

再一個,我們評價歷史是要秉持以人為本的價值觀,以是否符合廣大人民利益為準繩開判斷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

總之,我們評價歷史時應該本著人民利益至上,實事求是的到發生歷史事件的特定環境去評判。


中原一條蟲


評判歷史,要看採取何種標準,和評判者的立場。

下面從王安石變法,舉例說明為什麼歷史充滿爭議性。

首先,國計民生,其實國計與民生是兩個問題,還常常矛盾。

王安石做地方官時,將民生作為頭等大事:興修水利、推行青苗法、興辦學校、維護社會治安。

當時好評如潮,民眾極其擁護,讓朝廷看到希望,歐陽修等極力推薦進京擔負重任。

在王安石擔任宰相後,依然是胸懷天下,與兢兢業業的宋神宗君臣一心,銳意改革:一系列的富國之法、強兵之法、取士之法。

這讓積貧積弱的北宋在財政上,到宋哲宗在位,依然“餘財羨澤,至今蒙利”,剩錢“散在天下州縣,貫朽不用”;軍事上,向西拓邊2000裡、設六州,驅趕鬧事的安南(古越南),結果安南還又獻給北宋幾個地盤。

新法在推行過程中有走樣,王安石也不會不知。但宋太祖、太宗以後的北宋,面對大遼、西夏雙重壓力,用賠款換苟且。國家到處都需要用錢,擔當宰相的王安石,國計只能成為著眼點,短期內若要取得大量財政收入,民生就被放在了次要位置。

良好初衷的青苗法,在當時,的確讓窮者更窮,富者也變窮。上下內外怨聲載道,大失民心,朝廷成為所有階層的對立面。

怎麼辦?退則一切付之東流,進則天下不滿,百姓騷動。

王安石變法是好法,還是惡法?王安石是治世能臣,還是“做翰林學士則有餘,處輔弼之地則不可”?

但我們知道,歐陽修、司馬光等等偉大的仁人志士,所有努力也都遠沒有達到王安石變法取得的成效。

北宋的確在王安石時代達到了富國強兵。宋神宗死後,北宋出現反覆,變法出現翻盤,王安石被罷免宰相。

王安石認死理的推行變法,司馬光認死理的清除變法。又該怎麼去評價?

兩位偉大的人物,都從各自認為正確的角度來拯救大宋,他們又同一年先後去世,對彼此的評價,讓人動容、淚目。

所以,用不同的標準,站在不同的立場,你會得到完全不同的評價。

不要奢求絕對的好壞,絕對的錯對,絕對的完美,絕對的統一。歷史會讓人愛,讓人恨,讓人為他爭論不休!





甦醒清晨


歷史要怎麼來評判?這是一個很主觀的問題,評判者的立場觀點,意識形態或者是政治理念的不同,對同一件歷史事件的評判都會有所不同。打個比方,比如少帥張學良,以及他發動的西安事變,在我們中國內地,對他的評價就很高,而在臺灣地區,對張學良的評價就不如我們大陸這麼高,因為大家的立場有所不同。

所以歷史最好的功能,應該是記錄功能,把歷史上所發生的事情完完整整的呈現在我們後人面前,至於歷史事件,怎麼評價就因人而異了。


像我信


反正不是由人民評判。歷史怎麼評判就交給歷史吧,誰的拳頭硬真理就掌握在誰手中。吾等鼠輩還是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歷史的滾滾洪流會把我們帶到歷史的十字路口,看準方向,找到盟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伺機而動。人民以人民的名義行事,歷史就能改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