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才两岁,吃饭时候必须拿手机看动画片,不给看就哭的哄不住怎么办?

健锅笑一笑


两三岁的孩子,正在经历成长中的一系列敏感期,也正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你说的这种情况,做父母的有两种选择,各自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我来分析一下,你来选择一下,看你希望要的是哪种结果:


1、孩子喜欢看,就让TA看呗,别惹孩子生气。

这种选择可能会带来的结果:

A、孩子对手机越来越沉迷,每天对手机爱不释手,不看手机的时候就会出现六神无主、无精打采,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现象;

B、孩子长时间的面对电子屏幕,深受手机屏幕的蓝光影响,视力开始严重下降;

C、孩子每天大多数的时间都用于看手机,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游戏,也没有心情去认识更多的小朋友;

D、孩子没时间、也不愿意在家进行画画、堆积木、折纸、看绘本,对手机之外的事物似乎都没有兴趣,也不愿意去花时间尝试;

E、孩子每天只顾专心的看手机,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很少和家人沟通,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说话时也会变得很没有耐心,让看手机就皆大欢喜,不让看手机就哭闹不停,甚至不吃饭、不睡觉;


2、不让孩子长时间的看手机,每天硬性规定孩子看手机的时间、时长。

这种选择可能会带来的结果是:

A、孩子为了达到自己能看手机的目的,暂时出现与家长对抗,哭闹、撒泼,甚至拿不吃饭进行要挟家长;

B、不让长时间看手机的前两周,可能孩子会出现情绪暴躁,对父母处处看不惯,也没有好脸色,摔摔打打的扔物品,甚至可能会对父母恶言相向;

C、孩子还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六神无主,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闷闷不乐的状态;

D、两周之后,孩子的暴躁和焦虑情绪有所下降,自己也愿意玩一些TA的小玩具了 ,有时候玩的还很专注,有时还会与玩具们对话,对玩具进行列兵演习;

E、一两周之后,宝宝也愿意跟着父母一起读绘本了,甚至还只能讲出故事书中的一些片段、情节;

F、天气晴朗的时候,宝宝也愿意出去玩了,甚至还会主动地去结交一些小伙伴,大家在一起玩的不亦乐乎,都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养育方式对于孩子的人格塑造、习惯养成、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样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家庭里长大,就会成为差别很大的孩子;

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想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如果我们家庭教育的缺位,或者使用了不恰当的养育方式,就会造就一个走上另一条路的孩子,到时候,我们无须埋怨、不必指责,就算不情愿,我们也要接受那个“问题孩子”,因为我们就是那个孩子的制造者。

葫芦爸爸——少儿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少儿情商训练师,从事教育二十年,两个娃的爹地;擅长领域:家庭教育、亲子交流技巧、儿童习惯养成、青少年不良行为矫正、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成长相关培训等。在抖音、快手、喜玛拉雅、千聊平台,搜索关注“葫芦爸爸谈育儿”,获取更多育儿知识和内容!

葫芦爸爸谈育儿


这样的问题困扰着很多宝妈,我先说一下我一个朋友的例子。她的儿子4岁,从小是看手机长大的。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去她家吃饭,就从来没看见过他自己吃饭。大人吃饭,他在看手机,等大人吃完饭后再喂他,然后他再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


说到这,可能很多人就像我一样会忍不住说几句,但大人其实也很想让孩子好好吃饭,但孩子就是不听,就是要一边看手机一边吃饭,否则拒绝吃饭。


外婆很心疼外甥,又把手机塞给孩子,结果孩子每次都是屡试屡爽,每次都成功。这样时间久了,如果不看手机就会变得异常狂躁。有一次,朋友的一个远房表妹来家里吃饭,平时也会给孩子看手机,所以表妹走哪孩子就跟哪,一坐下来就想看对方的手机。如果不给,就发脾气,乱砸东西,乱打人,这孩子的行为真的很可怕。有一次,竟然照着他哥的脑门就是一拳,哎呀妈,真的看不下去他们的教育方式。


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总结了以下3点


1、心疼孩子过了头


孩子从生下来到他6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想要他自己动手。7个月左右时,你喂孩子吃饭,他还会抢你的勺子。等到8-9个月的时候,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吃饭了。但心疼孩子的家长,总会担心孩子吃不饱,也吃不好,甚至觉得孩子自己吃饭很难收拾,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倒不如自己喂比较轻松。


有这种心理的父母或爷爷奶奶,往往是害了孩子,让孩子失去自我独立的机会。所以,在我孩子6个月时,我就准备了4个勺子,她一个我一个,然后在她8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让她自己吃饭了。虽然天一半地一半,但孩子吃得很开心,最重要的是孩子能独立吃饭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


如今女儿3岁,自己吃饭非常棒!从不让我操心她吃饭的事情。吃完还会收拾碗筷,甚至有时还会帮我洗碗。这不是在炫耀,而是想告诉各位父母,爱千万不要过了头,只要你舍得放手,舍得用孩子,你的孩子就一定会成为你放心的人。


2、不知道什么是爱


什么是爱?每天对孩子好就是爱?不是的,爱得有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因为妈妈破坏了规矩。


吃饭就是吃饭,看什么手机?还有如果孩子不想吃,那就不吃,怎么了?哎哟那怎么行,孩子不吃饭会饿着影响发育,于是诱惑孩子说:“宝宝,你吃饭,妈妈给你看手机,好不好?”宝宝点点头,于是父母赶紧打开动画片给孩子看。这一看不要紧,要紧的是每次吃饭都得看手机,到最后,如果不给看就哭闹不吃饭。


这都是没有规矩的爱给影响地的,如果从一开始就定下:吃饭不能看手机,也不能玩玩具。孩子习惯了以后,如果大人吃饭看手机孩子会提醒,我孩子就是这样。我经常跟孩子说的一句话:二者只能选其一,选了就不要后悔。比如,你想玩玩具,好,那就不要吃饭,我立马收走。孩子一听紧张呀,得先吃完饭再玩。


所以,从一开始就不要让孩子养成习惯。


3、没有做好表率


在孩子还没养成习惯的时候,千万要记得做好表率,不然孩子会有样学样。问下自己吃饭是什么样子的?是一边刷手机一边吃饭吗?吃饭会细嚼慢咽吗?在餐桌上,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孩子。


所以,吃饭时一定要做好表率,得有个吃饭的样子。孩子才会跟着大人养成习惯。不然容易被别人看成是没有教养的孩子。


那孩子哭闹起来怎么办?

凉拌,意思是说让孩子哭吧。孩子才2岁,她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突然被大人拿走,她又不会骂人,所以就只好用哭的。试想一下,如果你正在看着你喜欢的电视剧,突然被人拿走你会是什么感觉?你肯定不用哭的。


所以,哭就是孩子的语言。她在用哭的方式跟父母沟通,你赶快给我看,不然我一直哭,哭到给我看为止。而大人就受不了,孩子会不会哭坏?孩子哭得这么伤害好心疼哦......


没关系,哭不坏的!让孩子痛快地哭一次吧,下一次就有记性了,也知道了妈妈底线在哪,那就是吃饭不能看动画片,不能看手机。


等孩子哭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安慰一下哄一下让孩子心情平复下来,然后告诉孩子为什么吃饭不能看动画片。并且答应孩子什么时间可以看动画片,让孩子有个期待。估计下次吃饭他就会乖乖的啦。


如果下次还是会哭,那就重来一次,我就不信孩子改不了这毛病。有毛病趁早改,3岁以后就轻松了。


花醒育儿


正好遇到这个问题,我儿子2岁3个月,戒奶时为了转移注意力让他看机器人上的动画片睡觉,慢慢发展成看手机睡觉,之前我有提议孩子需要睡前看书,虽然他爸嘴上同意了,但是自己控制不住玩手机,所以孩子多次戒手机失败。后来我们就分房睡,我和孩子睡小卧室,床头放了个书架,书架上有儿子最喜欢的挖掘机的书,一段时间很有效,后来孩子突然发现去爸爸的房间可以看手机!!!!完了,孩子不跟我睡觉了。前天晚上,孩子12点不睡吵着看手机睡觉,自己哭,打滚,卧室滚完了客厅滚,客厅滚完了小卧室滚。我很明确告诉他:你可以哭但是不可以看手机。期间我和老公眼皮也没翻。自己滚了半个多小时,哭的眼睛都红肿了,自己跑到我面前,自己拿纸擦干净眼泪,告诉我:妈妈的手机坏了,宝宝不可以看手机了。我抱起他来说:妈妈爱你,如果宝宝不看手机妈妈会更爱你。孩子睡着后,我和老公交谈了,孩子爱看手机不是孩子的错,都是大人没有引导好,白天在家,我自己可以少吃一顿饭但是不会把手机扔给孩子让他玩,我可以不做家务,但是孩子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陪他。反而老公回来,吃饭也要看着手机,吃完饭带着孩子去床上看抖音,还美其名说长见识。这就是不负责任,明明自己控制不住玩手机还得挂个名。以后不允许这样!!昨晚老公吃饭没看手机,憋急眼了以上厕所之名在卫生间玩了会,晚上又装睡在大卧室玩。白天儿子都不需要手机,就是我老公下班以后需要,昨天下班老公陪他吃饭。陪他玩玩具,陪他看了会电视。快睡觉了,儿子说要看手机,我说你忘了昨天为什么哭了?然后他就说宝宝不可以看手机,虽然睡前准备时间很长但是没再说要看手机。

啰嗦这么多孩子戒掉手机很简单,第一,家长先戒掉。第二,对于以前爱看手机的坏习惯温柔而坚定的说不可以。第三,放下手中所谓的重要事情,多陪陪孩子。


主妇嘚啵嘚


这个宝宝是上瘾了为,才两岁的小宝宝,吃饭的时候必须拿手机看动画片,这个坏习惯必须要改掉,再不改的话时间越长孩子越懂事,改起来就愈加困难。

我侄子家的小宝贝也两岁多,因为父母是手机控,所以,很小的时候就模仿父母打电话,用小手在屏幕上划上又划下,刚开始,他父母为了哄他吃饭,会给他开一些他熟悉的音乐,他听了音乐也会乖乖地吃饭,后来,他要拿着父母的手机划来划去才肯吃饭,再后来,跟你家的宝宝一样要有他喜欢的画面出现才肯吃饭,一不满足他便大哭不止。所以,你家的宝宝其实和人家的宝宝是一样的。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喜好是差不多的。

现在的关键是要解决怎么办?

下面分享一下我家小侄孙改掉拿手机吃饭坏习惯的方法:

1.一家人有一个人做红脸,假装大声批评玩手机的人,批评他经常玩手机眼睛会坏掉,对于成人的大吵大闹,一般孩子会有恐惧感的。接着,可以和宝宝做做蒙眼游戏,跟宝宝说眼睛坏掉了,就看不见爸爸和妈妈了,问宝宝要不要经常看手机。2岁的孩子有点懵懂,其实有些道理他还是懂的。

2.全家总动员 全家人统一做法,将所有的手机藏起来,不在孩子面前接听电话,也不在孩子面前玩弄手机,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几天以后,孩子会慢慢淡忘拿手机吃饭这一习惯的。


但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以后,父母怎样做榜样的孩子还是会受影响的。

我是佳期有遇 欢迎互动留言


佳期有遇


遇到事情不要慌,我来给你讲故事。听完我的故事我想题主大致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了。看来我不得不给那个一岁半两天之内学会30个汉子的宝宝(货)出一个续集了。做个简单介绍:产地——我哥家;年龄——现今刚满两岁;特性——皮的一塌糊涂。

我爸是一名教了快30年的人民教师,他总结出一个经验,我至今信奉若至理名言:人永远是教育不好自家孩子的。看似很难理解,我解释下,我们从小的补课都是他同事给我们补,虽然他拿着高等教师的职称。我爸的原话是:孩子从来都是吃生不吃熟,一贯就是“杀熟”,他说,在我们眼里,他是个爸爸,关系太近了,我们不会拿他当老师的,更不会拿他当“高级教师”。看似我说了一大堆的废话,其实方法就包含在里面。为了题主能更好的理解,我举两个例子,请上面那个宝宝(货)出场。

先说断奶

我哥家那个孩子到了断奶的年纪怎么都断不了,不给吃,就哭、就闹。哭的那叫撕心裂肺、地动山摇。我哥跟我嫂子心里着急啊,但我特别清楚他两的性格了,一个是甩手掌柜跟着干着急,一个是慈母多败儿,受不了孩子受半点委屈。我说你把孩子送妈那去吧。待上两个月(孩子是他姥姥带大的,跟我们待的时间相对较少),都给你解决了。我伟大的母亲,人民教育家,绝对硬核,但绝对的硬中有爱。萝卜加大棒,奖罚分明,软硬兼施,原则性问题绝不心慈手软的教育手段很快就取得了效果。两个月后,他只能望奶兴叹了。我觉得一方面他看不到妈妈了,就不会联想到吃奶的事,另一方面,确实是两个人待的时间短,关系没有到那种特别亲密,让他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步。孩子是非常聪明的,他天生就懂得在什么关系之下采取什么样的行为。

再说手机

手机可能是所有孩子的通病,但科技这东西永远都是把双刃剑,看你怎么用。看你有没有耐心去引导孩子怎么用。据我观察,很多人把手机当做解脱自己的一种工具。比如没有耐心了,扔个手机,去,看手机吧,孩子不再缠着他了,他解脱了。比如有工作要忙了,需要安静一会,然后扔个手机,去,看手机吧。慢慢的,孩子玩手机的习惯养成了,父母又开始烦恼了。本来是解脱自己的手段,后来成了烦恼的根源。父母应该清楚,罪魁祸首不是孩子、不是手机,恰恰是他们自己。怎么办呢?我给我哥说,没办法,只能这一户你特别信任但又跟孩子接触不是很多的人家,送了吧。很自然,送我这里来了。我老公天生一副严肃脸,两人之前接触的次数不是很多,孩子很自然的就建立起了畏惧,畏惧是威严的前提,威严是建立规矩的一种手段。孩子不敢在肆意的用各种哭闹手段要手机玩了,其次,我们也不会把手机当做解脱我们自己的一种工具。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手机只是家长在逃避。比如要忙家务了,不会扔个手机说,去玩吧。而是抱起他说:“咱们一起做家务,好不好啊。”那你不管了,孩子会特别开心,特别积极主动。比如要工作了,就说我们一起工作吧,但你只能看二妈怎么工作,绝对不许捣乱。孩子这时候根本不清楚什么叫捣乱,你需要特别有耐心,并且用奖罚分明的手段让他知道哪些行为是“捣乱”。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有仪式感,而且一定要在餐桌上吃饭,我们家从来不在餐桌意外的地方吃饭。时间长了,每次一说吃饭孩子会很高兴的让把自己抱到凳子上,系上他自己的小餐布。当然了,孩子么,即便坐上餐桌,肯定有不好好吃饭的时候,每次看到孩子东摸西碰,有不打算吃饭的时候,我老公会板着个脸直接把孩子小碗里的东西往自己碗里倒,边倒边说,你不吃我就吃了,你今天就没东西吃了。孩子只能举着小勺子喊着,我吃,我吃。吃完后会拿着空碗向周围人炫耀,这时候千万不要吝啬溢美之词,夸他,使劲夸他,把他夸成一朵花,夸成全城最靓的仔。也是两个月,手机都很少碰了,并不用说吃饭的时候闹着要玩手机。

强调一下习惯

这里的习惯,不是孩子的习惯,是家长的习惯。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想要孩子利用好手机这把双刃剑,家长自己首先需要学会怎么用手机。我给我哥说,你再不把你那一回家就抱着个手机的习惯不改掉,你就把孩子毁了,多可爱,多聪明的孩子。我哥说,他在家里跟在你那完全是两个孩子啊,我说孩子的还习惯现在养成了,但孩子的坏习惯是跟谁学的,你需要认真考虑考虑。多陪陪孩子,少陪陪手机。


大王de麻麻


任何问题都需要综合来判断,所以我不觉得孩子是惯的,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好习惯都是靠学习来的。

首先针对孩子两岁吃饭必须必看动画片,我有两个问题想要了解一下

第一,孩子是自己吃饭吗?

第二,家里人有看电视吃饭的习惯吗?

我家两个孩子都没有这种习惯,而且老二只有一岁,她在自己想拿勺子的时候,就给她勺子和碗,虽然吃饭撒的比吃得多,衣服也脏了,餐椅也乱了,但是她的体验感非常好,我家老大一直是自己吃饭,为有跟着我婆婆才会被喂饭。

而且我们一家人都没有在饭点看手机,看电视的习惯,所以即使孩子有时在看着ipad,到了吃饭的时候想看,但是我们一般给她选择:1⃣️吃完饭继续看2⃣️看完再过来吃

只要她做了选择我们便不再干涉,但是我们的原则也做到了,就是吃饭的时候不看电子产品。

给到的解决建议

一、如果孩子不自己吃饭,一定要引导孩子自己吃,比如准备一些有趣的菜品,或者是餐具,吸引孩子

二、如果孩子自己吃饭还要看,那就反观家里人是否有这样的习惯,自己先改掉,并且这期间不再唠叨甚至苛责孩子这样的行为,也不要当着孩子面说:“就是你妈妈惯的。

三、如果家里人没有这样的习惯,孩子也自己吃饭,可能是第一开始家长没有意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现在也来得及。不要再当着孩子的面提到这件事,悄无声息地改变1⃣️做好看的食物和选择有趣的餐具2⃣️当孩子第一次出现放下电子产品专心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正向鼓励,但不夸张。如:“今天宝贝没有看动画片,自己专心吃了饭,真的很棒呢。”

切记不要给出任何物质奖励或者夸张的表达,也不要在孩子再次出现看着手机吃饭时就斥责孩子,因为好的习惯养成需要时间、我们要接受期间反复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安全范围内足够的自由即可❤️

希望能给给你带来帮助,感谢🙏



努力奋斗的张小芯


在一个妈妈群里有一位妈妈发牢骚说,每次女儿干什么,女儿就会问,那你给我干什么。她说其实女儿就是想要看手机,她说女儿以前从来不会这样。


就有一次她出差了几天,回来后就开始发现女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后来才知道,她不在家的几天,老公都是拿手机哄女儿,吃饭看手机,答应给手机看才洗澡,连睡觉也是给看了才愿意睡。

题主的情况也很类似,题主不经常在家,可能妻子一个人在家带孩子,还有杂七杂八的事情,平时为了能够让自己清净点或者带娃轻松点,就习惯给孩子看手机。


特别是两岁的孩子,很多时候吃饭都是追着喂,有时喂还不肯吃。那有的父母就会利用孩子对电子产品的喜好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乖乖吃饭。

孩子才两岁,吃饭时必须拿手机看动画片,不给看就哭着哄不住怎么办?


看得出来题主也很着急,才两岁就养成这样的不良习惯,肯定是不合适的。想想现在是吃饭的时候要看拿手机看动画片,那会不会大一点,就是像那位妈妈的女儿一样,洗澡睡觉都要用看手机来作为条件,给看就去做,不给看就不做?那怎么办呢,下面给几个建议:


1、直接就不给孩子看


首先,告诉孩子吃饭时不能可能手机。


其实两岁孩子的行为习惯还是比较容易纠正的,题主可以直接不给孩子看手机,当然这个时候孩子是会哭闹的,但是不要心软,和善而坚定地告诉他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不能拿手机看电视。


其次,保持坚定的态度,同时不要附带其他不良情绪。


这样做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当时的哭闹,也是令题主最头疼的。因此当孩子哭闹时,就让他哭,不用讲很多道理,因为这个时候讲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的。父母自己要保持冷静,这样冷静地观察孩子,可以帮他擦眼泪和拥抱他,但是不要心软和退让,让孩子看到父母的坚定。很多父母不够坚定是怕饿到孩子,其实完全不用担心,饿一餐没问题。

还有的父母还担心让孩子哭会摧残孩子的心灵,其实真正让孩子受伤的往往是父母的愤怒和不良情绪。记住一点是,一定要和善而坚定,不要表现出一些不好的情绪,愤怒、生气、忧虑等。父母保持平静,孩子哭够才能更快地平静下来。


最后,转移他的注意力,看他要不要吃饭


等孩子哭停了或者差不多了,可以抱孩子到另一个房间去或者出去转一圈,让孩子转移一下注意力。然后再问孩子要不要吃饭,或者直接打饭给孩子吃。如果孩子还是不吃,那就等下一餐再吃。


2、改变一下用餐环境


题主可以给孩子专门布置一个用餐的小桌子、小凳子,或者给孩子换一套比较好玩、新鲜的餐具,让孩子产生对吃饭强烈的兴趣。这个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就会停留在餐桌和餐具上,可能就不会那么想着看手机了。


3、用其他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可以用一些比较新奇的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玩具上,不再想着看手机。


怎么避免让孩子养成吃饭看手机的不良习惯?


不管是吃饭看手机还是看电视,或者做其他事情要用手机来哄着才会做,这些都是不良行为习惯,一旦养成,随着孩子长大,会越来越难改掉。因此,不给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是最好的,为了避免孩子养成这些不良习惯,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不想做某件事时,不要用手机来吸引孩子


当孩子不愿意吃饭或者洗澡或者其他事,如果父母总是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来吸引孩子,让孩子遵从你的意愿,那你就是在给自己挖坑,将来想让孩子不玩手机就会很难。


有的父母是为了自己更轻松便把孩子丢给手机等电子产品,其实孩子的童年也就那几年,错过了就真的没有了。父母宁愿自己辛苦一点,多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很有好处的。可以多关注一些提供趣味带娃的平台,比如小游戏互动啊,国韵经典朗诵啊,这些都是能够提供陪伴孩子质量的一些做法。

2、孩子应该做的事情,不应该用物质奖励。


有的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吃饭快点,或者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就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比如你吃完一碗饭就给你一颗巧克力或者给你看一集动画片等。其实这些本来就是孩子应该要做的也必须做的,为什么要奖励呢?这会造成孩子产生这样的心理,父母不给点什么就不做。


3、看动画片的时间应该控制好


动画片是每个孩子都爱看的,就像我们大人刷剧一样,越看越上瘾。但是电子产品看多了不仅对孩子视力,而且对孩子身体其他方面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为了孩子不沉溺电子产品,家长应该要从小就控制好孩子看的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表示,两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看任何电子产品。


因此,家长也要注意,2岁以下的孩子不要给看手机、电视等。2岁以上的也要控制好时间,最好一次看个10分钟就行了;3岁以上的一次最多半个小时。


只有从小养成这样的看动画片习惯,当你说只能看多少分钟时,孩子才不会抗拒耍赖。



我是沐之雨,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沐之雨


这是大人造成的问题,还要大人来修正。

我建议,先跟孩子定个规矩,吃完饭之后看会儿动画,错过吃饭时间需要挨饿一顿了,等到下顿饭时中间只提供水果没有零食。(这里大人要忍得住,我家宝贝饭前看电视就这么定的规矩,一开始孩子吵闹,后来孩子知道挨饿的滋味不好受之后,每次一听说错过吃饭要饿死了,就乖乖配合。)

这个规矩执行过程中孩子会反复挑战大人的底线,如果大人说到做到的话,用不了多久孩子就遵守规矩了。


童鉴


看手机吃饭这只是个小意思,以后还会有更愁人的。所以,好好治他一次,给他板过来。记得揍完了要给块糖吃再讲讲道理。

手机不是不能玩,而是,要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玩多久什么时候玩就得听手机主人的。同理,你自己的玩具也归你自己管理,霍霍坏了也别哭,那是你没照顾好它,我们家大人想玩,也会先问你可不可以。

这都是我和我儿子说过的话,说一次听不懂我就再说一次,哭也不好使。下次他就乖乖的了。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家长少在孩子面前摸手机,想玩等孩子睡觉了再玩,有什么新闻比孩子更值得你关注啊!


摇头肉丸子


孩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无疑是家长养育孩子的方式不当,太惯着孩子了。既然知道是自己惯的,那么改变也得从自己开始。

一.孩子是如何被养成坏习惯的?

孩子其实是很聪明的,她会用哭闹的方式一次次的试探你的底线,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

打个比方。平时你说吃饭的时候不许看动画片,然后她哭了一次,之后你就给他看了。

到第二回,她哭一次,你也不给他看动画片,那么。她就试探你,使劲哭两次,然后你又妥协给他看了。

到第三回,你想着,即便她要哭两次,你也狠心不能给她在吃饭的时候看动画片,但是孩子又加了把劲连续哭三次,这时候你又对孩子心软,又给她看了。

到第四回,你想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惯着他了,可是孩子还是使劲的哭,连续哭四次不行就哭五次,这时你又招架不住了,只好又一次满足孩子,让孩子边看动画片边吃饭。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次次的放低了自己的底线。而孩子的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她认为你不给她放动画片,只要她就使劲哭闹,你就会满足她。

最后事情发展到了不可控的地步,也就是你在问题中提到的“孩子如果不给他放动画片,看他就不吃饭,怎么哄也哄不住了”,然后你才来这里求助。

二.我们该如何正确管教孩子?

曾经,家长、老师们对孩子严厉控制、动辄惩罚。后来,很多人又矫枉过正,走向娇纵、溺爱。诚然,过度严厉或娇纵都不可取,但除了在两者之间来回摇摆,人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办法。

现在我迫切的想推荐一本书,它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这本书的名字叫《正面管教》,作者简尼尔森写这本书的核心理念就是五个字“温柔而坚定”。

温柔就是对孩子的尊重,而坚定就是坚持原则,而不是训斥、辱骂或者一味地娇惯和纵容。

不同的教养方式

我们认识一下,不同教养方式的特征。

1、严厉型——孩子不参与决策过程。过度控制,有规矩没有自由,没有选择。

2、娇纵型——没有限制,有自由但没规矩,无限制的选择。

3、正面管教型——和善与坚定并行,有权威,有规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选择。

在管教孩子时,父母一定要用正面管教的方式,对孩子不当行为,温柔而坚定的纠正,让孩子知道界线在哪里,父母也应该牢牢地坚守自己的底线,绝不退让和妥协。

三.改变孩子坏习惯的具体方法

针对题主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运用3R方法矫正自己曾经在孩子身上犯下的错误。

①承认(Recognize)——“我犯了一个错误!”

②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③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在吃饭的时候给你放动画片,是我的不对(而不是孩子的错)”

“宝宝,妈妈向你道歉”

“现在妈妈要你帮助我一起改正这个坏习惯。”

然后,接受孩子的抵触的坏情绪,任凭孩子怎么哭闹,妈妈绝对不给孩子放动画片,孩子不吃饭就让她饿着,要在地上打滚就让她滚去,妈妈只管陪在一旁看着她就行。坚持几个回合之后,孩子自然会感知妈妈的强硬态度,知道底线在那里,自己就会慢慢改变。

2.共情法。

如果你实在招架不住孩子哭闹,不妨先试一试共情法,多花点心思,两岁的孩子其实还是很容易用这招哄住的。

你可以把饭菜做成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或直接把它们想像成动画片里面人物的化身,依孩子的喜好,叫出它们名字,比如可以这样跟孩子说:“宝宝,妈妈今天做了一桌子你喜欢的饭菜,你看x想从你的嘴里坐滑滑梯下到你的肚子里去,你能帮助它们吗?”或者“你再这样子看动画片,不理它们,它们可是会伤心的,你听它们都哭了。”

以此,慢慢让孩子摆脱吃饭时非要看动画片的习惯。

具体可参考我在另一篇悟空问答,「两岁的孩子才22斤,每天都不好好吃饭,总是要人喂,有时喂也不吃,难道他不饿吗?」,里面有更详细的参考的案例。

另外,你提及自己在外地上班,不经常在家,是妻子一直在家带孩子,可见你妻子成了照顾孩子和打理家务的主力。我希望你平时能够多体谅一下你妻子,对她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指责,没事多对她嘘寒问暖,让她感觉到你对她的关心,对这个家的在乎,这样她一定肯花更多心思和精力在你们的孩子身上,把孩子养育成你们期望的样子。

祝,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