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2020年1月 中国战“疫”,人类向新型冠状病毒宣战.这个冬天异常寒冷,却又异常温暖。因为,那些,无名之辈。


最残酷的战场


你见过没有硝烟的战场吗?


▌夏家安

“我们已经做了一个医务工作者,所能做的一切。”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甘如意

武汉江夏区金口卫生院范湖分院

疫情爆发后,在老家休假的她骑着自行车“逆行”4天3夜返回工作岗位。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张定宇

患有渐冻症的他一瘸一拐地在方仓医院奔忙,他的妻子同为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冠病毒。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汪晓婷

凌晨3点,从临时住地去医院上班,害怕感染家人她不愿搭车。丈夫默默开车,打开车灯为她护航。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刘智明

他曾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协调完成,收治500个确诊病人的任务。在自己确诊住进病房后,他仍线上工作,2月18日抢救无效离世。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夏思思

“有事叫我,我来。”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最忙碌的工地


中国,武汉。数千人不分昼夜,10天建造两座医院。


▌刘海龙

自发从河南打车到武汉工地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王雅林

大年三十,看到建医院招募令,他马上报了名。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最温暖的岗哨


▌陈洪强

室外气温只有3℃,寒冷难挡。执勤辅警陈洪强索性在空地上操练起了军体拳抵御严寒。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郑承瑛

郑承瑛通宵夜班后,在回家途中晕倒在马路中央,当时距离他家不到500米。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无名

因在防控点执勤危险性大,他已多日在楼道内吃饭,住家中地下室,与家人主动保持距离。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曾艳东

曾艳东趁巡逻空隙与父亲连线看望,在重症监护室,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母亲。挂掉电话擦干眼泪,他又转头投入了工作。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霍恩堂

D5319次列车,一位老阿姨因买不到口罩偷偷抹泪,他立马把自己的备用口罩给了阿姨。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最热心的社区


全国400万社区工作者坚守一线,平均6个社区工作者守护一个社区。


▌罗浩

连续奋战6天6夜,一人驾车护送30余人到医院集中观察。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蒋念波

他主动请缨到一线工作成为流行病学调查组的一员,连续工作13天后,他突感心梗后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李松江

为排查疫情,57岁的李松江每天敲门2000次,敲到手指红肿破皮。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最美丽的身影


最美身影,属于战“疫”中的每一个人。


▌雨衣妹妹

2月初成都刘女士带上厨师时才从成都出发,“逆行”14个小时到武汉,免费给医护人员送盒饭。因为没有专业防护用品,他就穿着雨衣,戴着滑雪眼镜防护,被亲切地称为“雨衣妹妹”。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袁伟

接到一份支援武汉防疫一线的火线订单,但由于没有人手,他便一个人扛起了一条生产线。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小陈

口罩小哥,小陈在地铁上免费发口罩,面对称赞和质疑,他说:“反正我相信一句话你美好世界即美好。”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老什

他不停工作,给最需要的人送上最及时的物资,他说:除夕看到医务人员吃泡面,作为一名外卖骑手感到脸红。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汶川龙竹村村民

为武汉捐赠100吨蔬菜,感恩当年512地震时武汉对汶川的援助。


今天的头条,留给疫情下的“无名之辈”


这个被疫情席卷的冬天,无名之辈左右着战局,无名之辈终将获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