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勝橋的前世今生

濟勝橋,位於山西省五臺縣境內,瑤池村與槐蔭村之間,我們都知道1927年“山西土皇帝”閻錫山在家鄉河邊村北滹沱河上修建的一座22孔青石橋。取名”濟勝橋“。解放後至今一直是(忻州至阜平)忻阜線的重要橋樑。也是五臺山風景區的必經橋樑。但是你知道在這之前是什麼樣的嗎?

濟勝橋的前世今生


今天咱們就來詳細的倒歇倒歇。

從瑤池村一過濟勝橋,往東便是槐蔭、東冶;往西通往宏道鎮,隋初屬銅川縣(縣治在今原平市東社鎮城頭村)。唐時為清涼府,屬五臺縣。宋時為崇仁寨,屬崞縣。清光緒八年時,為同川鄉崇仁都,屬崞縣。民國時期,屬崞縣二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宏道鎮及西社、北社東、北社西、南社、平東社、賈莊、辛安等七個村由崞縣劃歸定襄縣。1950年復屬崞縣,1954年重歸定襄至今。

濟勝橋的前世今生


《續修崞縣誌·卷一》崞縣輿圖記載,崞縣界“東南接五臺界槐蔭”。槐蔭村與瑤池村隔滹沱河相望,北岸槐蔭,南岸瑤池。現行行政版圖中,定襄縣宏道鎮平東社村與五臺縣槐蔭村接壤,與瑤池村楚河漢界。

滹沱河是一條古老的河流。《山海經》名滹池。《漢志》、《水經注》均稱作滹沱。源於山西,歸於河北,水性湍悍,土疏善崩,壅決無常,遷徙靡定。在山區,穿行峽谷,囿於地形,少有變動;進入平原則改道頻繁。現代滹沱河河流走向,在原平境內沿界河鋪出境進入忻州、定襄界,而後穿越定襄境內受祿、晉昌、季莊、神山等鄉鎮,再沿河邊(南岸)、宏道鎮平東社村(北岸)出境,進入五臺縣瑤池村。

據載,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五臺山高僧妙峰禪師在主持五臺山大護國聖光永明寺(今五臺山顯通寺)修復工程時,應山西撫臺之請,主持興建了崞縣滹沱河大橋。“師居五臺。當建立時,亦應他緣。山西撫臺,請修崞縣要路滹沱河大橋。”(明·德清大師《憨山老人夢遊集》)

妙峰禪師,法名福登,俗姓續。明嘉靖十九年(1531)生於山西平陽府(今臨汾市)。主持修建過多座佛寺、寶塔、橋樑,並精於雕塑、鑄造,五臺山鎮山之寶顯通寺銅殿即出自其手設計鑄造。他不僅是一位得道高僧,也是明代傑出的建築大師,人稱“佛門魯班”。

民間傳說,萬曆十一年春,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母親李太后第二次朝拜五臺山,由妙峰和尚陪同,親臨滹沱河岸邊的瑤池村與槐蔭村,眼望滾滾沱水,回首蜿蜒山路,李太后做善事為民造福的激情像滹沱河水奔流不息,行善舉為國增輝的心願如岸邊高山堅定不移,立下修橋夙願。隨行的妙峰和尚細察河流地形、流量,分析河水漲落規律、原料來源等諸多建橋因素,現場測量,精心設計。隨後李太后撥來建橋資金,在此滹沱河段建成了馳名三晉的石砌滹沱河大橋。傳說在大橋竣工前夕,因缺一塊封口的斧刃形石料,工匠們費盡心思,左尋右選而不能圓滿收官。正在眾工匠一籌莫展時,妙峰和尚來了。他早料到大橋竣工時得難題,將從五臺山早已準備好的一塊斧刃形石塊交給工匠,砌入封口,合鉚合竅、天衣無縫,遂宣告大橋竣工。人人稱讚妙峰和尚料事如神,不愧為傑出、優秀的建築學家。

妙峰當初提議李太后建橋,為得是讓山西南路香客上五臺山拜佛一路無阻,其實更重要的價值是溝通了定襄五臺兩縣經濟交流,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最得實惠的是五臺定襄的庶民百姓,連老百姓走親,通婚、褚事方便了許多,兩縣人踏上大橋就會想起李太后做的善事,修橋補路的功德。

據傳,在妙峰和尚建大橋時,挖掘河基挖出了一塊基石,驚現濟公和尚在此曾修過大橋的文字印記,加之李太后濟萬民建大橋的功德無量,故而取名“濟勝橋”,流傳千秋。此橋毀於何年無考。

四百年來“濟勝橋”幾經重建,位置多變,再加上資料缺失,最早的建橋位置已無法精考細究。但根據資料及考證來看,最早的濟勝橋崅為妙峰和尚修建。

1927年閻錫山在此處修建一座22孔青石滹沱河大橋。

1969年忻州地區公路部門在青石橋西側位置修建鋼筋水泥大橋,並炸燬了閻錫山的青石橋。

2009年,忻州市公路部門在舊橋東側位置再次修築了現代化的預應力箱梁大橋,廢棄的水泥橋靜靜地橫臥在滹沱河上,似乎在傾訴著自己曾經輝煌的歷史過往。

濟勝橋的前世今生


如今,在滹沱河上,濟勝橋依然每天忙碌的接待著各地來賓,它依然是337國道(原331省道)的必經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