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唐盛世--我也曾为此“奔赴万里”(上)

说到西安,这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城市。爱的是他古都文化的悠久,恨的是我身在其中的人情世故。

我是河南人,因为父母的关系从小生在西安,小学时期因为一些缘由不得不辗转回了河南。也算是半个西安人吧。对于西安我有着外地人的客观,也有着本地人的情怀。

「原创!」大唐盛世--我也曾为此“奔赴万里”(上)

标志性建筑“钟楼”

不同于云大理的不期而遇,四川成都的天府之国,青海西藏的神秘悠然...西安总是给人一种盛世文化的传承。回想小时候对西安的印象:环绕城区的古城墙,人民剧院旁的大钟表(整点报时方圆两公里都能听见),大雁塔的音乐喷泉,回民坊的特色烤串(听说只有本地人才知道哪家的正宗哦!),大唐不夜城过年的灯展...等等还有很多现在没办法用语言组织起来儿时回忆。

小学离开西安回河南上学后就再没有对西安的任何向往,也没有外地人对西安的那种热衷和想往。直到去江西上了大学之后,在到了那个有认知和价值评判的年纪时才不分由来的开始想念西安,怀念小时候的林林总总,可能又到了即将毕业的时候,就越发的向往西安。想回到那个充满神秘和奇迹的“大唐盛世”。

「原创!」大唐盛世--我也曾为此“奔赴万里”(上)


因为专业,毕业的时候选择去了南方,起初在温州,又辗转去了杭州。半年之后最终还是选择回西安。再回西安已经是16年了,我已告别单身贵族,成功踏入爱情的坟墓之后了。来到这里当然是带着我的挚爱狠狠地享受当下的西安了。

最近的钟楼依然还是那般庄重,与其相邻的鼓楼、鼓楼下的回民坊还是那么人声鼎沸,大雁塔的音乐喷泉广场更是增添了人文气息,塔外的地宫充满着神秘感:长长的地下走廊将佛教文明展现的淋漓尽致,地宫的最尽头有玄奘法师涅槃像。卧睡的姿态显得格外安详却又宏伟,观摩的我仿佛能体会到涅槃之时对芸芸众生的大慈大悲与放下尘世的安然自得。如果你心存邪念,在里面总会感觉如坐针毡,脊背发凉!但出来之后却感叹佛教文化下“大慈大悲”,“普爱众生”之博爱精神的传播与影响。

再说说大雁塔本身,远看大雁塔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寺塔,但是它可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并且它还是古印度佛寺建筑形式加上华夏文化的融入下所建成的。通过数次的加高于修盖固定为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7层高,高度大约在65米,底层的边长大约是25米。别看这么一座看似普通的佛塔,它其中可是融入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早已成为标志性建筑,塔内的楼梯更显古朴,无一不体现出它的历史悠久。我想《西游记》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大雁塔南广场的玄奘法师铜像可算是我们所能认知到最贴近生活的文化象征之一了。此铜像铸造与2000年,高度大约6米,它的身后就是大雁塔,两者交相呼应,早已经成为西安的一张旅游名片。

本片着重讲述了大雁塔和地宫。在一个传承以至几千年的文化面前我们的心灵如同自我洗涤一般,当被这快节奏时代压的喘不过气时,先辈们所留下的人文情怀不乏是我们内心升华的一种寄托。

走走停停时光如梭,坎坎坷坷如诗如歌。

跌跌撞撞时不负我,忙忙碌碌妻梅子鹤。

希望大家能够在这忙碌的生活节奏里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安然之地,更希望大家的奔波游走能换来美好的精神嘱托!

下方图片是最近超火的“大唐不夜城”下一篇我将带大家了解不一样的大唐盛世。有人文情怀,喜欢人文景观的朋友多多支持,记得关注哦!!

「原创!」大唐盛世--我也曾为此“奔赴万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