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過,那些忙著出外打工的人情況怎樣?

華153814718


從這次疫情一開始至今已經整整過去了一個多月時間,我們通過各個渠道已經看到聽到不少,雖然疫情未過,但是依然有好多人已經開始出去打工就業。個人認為,這還是因為實際生活所迫,並不是說誰不願意在家裡待著,也不是說不願意配合疫情防控,更不是他們一個個不怕死。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年近四十,四個老人,一個孩子,萬幸的是三位老人都是有養老金的,此時此刻更深刻的感受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了。在一線城市每月生活開支、孩子上學費用、房貸等加起來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試想一下,如果不出去工作,我們的貸款怎麼還,生活怎麼開支,尤其是現在大部分人習慣了優先超前消費,或花唄,或信用卡等等,這些錢從哪來呢?此刻出去打工,風險肯定會有,畢竟現在疫情只是相對穩定階段還沒有徹底結束,依然有傳播的風險。但我們做好足夠的防護,還是能有效避免一些傳播可能的,我們國家既然決定復工復產,也是經過慎重考慮和多方論證的,更多的從業人員其實是前期早點到達復工的地方進行隔離觀察,為自己為大家更好的負責。在這個時間節點上確實也是有許多企業需要為我們人民群眾保駕護航的,我們自己也不必要過度緊張,科學防護即可。



笑看風雲XC


大家好,疫情才剛剛有些回落,有一些務工者就要出去工作,我看到了到煤礦工作的人們說,在去年過完春節,正月初四離開了家鄉,到煤礦去工作了。而今年由於疫情宅在家中,2月初五開始坐上火車,到煤礦去工作。

大多數農民工宅在家裡,都想著早出去工作,為了父母的操勞,為了妻子的愛,為了孩子的期昐。

現在出去務工,到了工作單位,要先隔離14天,這是對防疫情是離不開的。

只要保護好自己,別的人會更健康。


鄉村農人二旺


我就是那個疫情未過,就忙著要出去打工的人中的一個,這次疫情,時間之久,面積之大,影響之廣,任何一個行業都收到前所未有的衝擊,特別是製造業,商業,和我們這些沒有固定工作的人了。現在很多企業復工,但是招不到人,而找工作的人都在觀望,疫情不穩定,出門也擔心,吃喝住都是問題,所以很多準備出去打工的人都是在觀望。

一 等待疫情過去後再出去

現在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在等待,希望疫情過去後再去找工作。畢竟現在外面不穩定,很多飯店沒有營業,吃法沒地方吃,萬一不行,換地方也不是容易的事,而且出門需要開村委證明,體檢表,準備口罩,現在出門太麻煩了,所以,等!!!

二 大膽出去,先找個工作的

還有一部分已經出去打工了,畢竟家裡開銷大,不掙錢不行,所以必須冒險出去,很多都是願意管吃住的工廠,也不打算換地方。決心在裡面熬下去的。

三 觀望,沒有計劃好的

我就是這樣的一個,現在外面情況不明朗,自己打工也不安分,容易換地方,而且怕麻煩,但是也在家裡呆不住,所以每天都在打聽情況,打聽出去打工的朋友怎麼樣,外面的疫情怎麼樣,但是做好了隨時可以出去打工的準備。


農家小哥哥


都是冒著危險在上班,說實話,不是他們愛錢如命,是被生活所迫,我之前有個朋友,是獨女,條件好,父母都是單位上的。她說我看不懂為什麼好多人吃個飯跟打仗一樣,為什麼好多人天天在討論柴米油鹽,她說我的生活,從來不考慮吃飯的問題,為什麼他們都那麼俗氣,能不能過的精緻一點。聽了後我非常心酸。每個人的起點是不一樣的。


冬天的涼快


疫情的突發,很多人都閒賦在家,生活各方面都造成壓力,吃喝拉撒用,處處都用錢,車貸,房貸月月都得還。在疫情稍有緩解而國家並沒有解除禁令時,迫於生活壓力和私營老闆的承諾,有些人就沉不住氣了,想出去打工掙錢。

我們村就有兩個年青人,在正月二十五前後,從村裡開了證明,然後註明了接收單位,蓋上公章去了上海,因為兩人年前在上海乾過,熟門熟路直接奔了過去。到地方後,公司給按排了住宿的地方,說先休息一下,馬上就能上班,然而第二天,當地社區居委會就找上門來,詢問兩人從哪裡來,準備幹什麼工作之類的問題。兩人如實回答了對方,社區的人告訴他倆,在這裡幹可以,因為你們是從山東過來的外省人,為了社區安全考慮,必須要隔離十四天才能復工。兩人商量了一下說可以。社區的人大喘氣又告訴了兩人,隔離可以,伙食費須自理,一個人一天三百六十元,先把伙食費交了,然後自我隔離,我們負責給你們送飯。兩人一聽傻了眼,一天三百六十元,十四天就是五千零四十元,頂一個多月的工資(兩人在上海乾保安,月工資四千多一點)。兩人給招工的老闆打電話問隔離的費用給不給報。老闆說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自己解決。兩個人沒辦法了,直接去了火車站買了回家的車票。這兩個青年,回家後,告訴我,一趟上海,一來一回,每人花了小一千,打算去掙錢的,錢沒掙到,還搭了小一千,真是冤死了!

還有一種現象,一些私營老闆或企業迫於各方面壓力,偷偷招人,偷偷私自開工,而後被人舉報,停工停產,很多出門務工的人因此被滯留,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因此,當此非常時期,出門前一定要先了解國家的大趨勢,而後問清楚工地或公司的具體情況再做決定,千萬不要盲目而行,以防吃虧上當!!!



農村待創業


結合自己介紹一下出來上班生活情況,我們公司是2/14開工的(深圳),當然開工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去上班,前提是身體都良好的,比如沒有咳嗽發燒感冒等不適症狀的員工。為保險起見,公司是分批次上班,過年期間留在深圳未出去外面城市的人可以第一批上班;第二批為不是疫區(湖北)的人並且過年期間沒去過湖北或接觸疫區相關人員的員工來深並需在家自我隔離14天方可上班。我是屬於第二批上班的,隔離期間不能出去外面逛,每天需要在釘釘上打卡考勤並定位4次)。湖北籍員工待政府和公司通知再返深上班。

我是2/6號來深圳的,這14天我在家的生活幾乎天天是自然醒,每天一般都是吃兩餐(中餐/晚餐),因生活物質有限,有時也隨便吃些,比如麵條🍜,餈粑,泡麵,正餐也是隨便煮2個餐,沒有米和菜就網上可以到附近沃爾瑪超市訂購,可以免費送到小區門口。每天的娛樂就是看電影電視劇以及玩手機之類的,這樣可以打發時間快些,同時也操心自己的頭條號。😄

我是2/20上班,每天去上班下班回來需要檢查6次,第一次是小區出門需登記和測體溫;第二次是公路上要登記車輛和人員信息以及測體溫;第三次是進公司需要測體溫,消毒以及登記個人入廠信息;回來也是重複前面三次內容。上班期間不允許開會,不能近距離討論(1米外,不能面對面),不能在公司裡亂逛;吃飯大家都是在釘釘上報餐(中餐和晚餐),由食堂人員統一用一次性飯碗和筷子裝好每一份,再由每個部門派一代表來食堂取餐。用餐為辦公室人員統一在各自位置用餐;車間人員到指定隔離位置用餐。並且各個部門用餐的時間是錯開的,避免人員聚集。個人覺得公司為員工想得還蠻周到,也付出挺多的。另每天免費提供員工一個口罩😷,若有特殊情況可以再領。同時公司開放提供給員工可以自己限購10個口罩(1.8元/個,良心價😄),方便給家人用,這個挺溫馨的,畢竟在外面藥店買不了。

到目前為止,廣東這邊的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並慢慢好轉了,公路上也撤掉檢查站了,很多企業也逐漸在恢復生產,期待不久疫情就結束了,大家的生活和工作都可以恢復正常。💪





深漂黃工記事


據最新消息稱疫情可能要四月底才會徹底結束!

目前疫情雖然有所緩解,但是任然沒有到達拐點,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人被困在家裡,每天頂著車貸、房貸以及全家人生活的巨大壓力,每天都在想著什麼時候疫情能夠好轉,可以快點外出打工掙錢養家!

在這種時候,你就會發現國家的魅力,中國的魅力!

國家首先減免了以武漢為首的很多租戶的費用,其次銀行的貸款也可以延緩時間去繳納,最重要的是,出臺了供疫情期間外出務工的人員使用的“健康證”,最大程度的為需要外出務工養家餬口的人員提供了便利,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兩項工作缺一不可!並且持有健康證後,在省內到達目的地後,如果沒有體溫異常等症狀,也不會再進行任何隔離。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張萌三


能怎麼樣,正常上班,自己加強保護,希望公司不會有人中槍,二月份的工資一分沒有,打工生活的家庭,沒什麼結餘,只能拚命的幹活,如果廠裡出問題,被封了,就完蛋了,上有老下有小。有的還有車貸房貸,總之,如果生活沒壓力,誰也不想出來拚命!


經常撞南牆


國家通知你得聽,因為不光是你著急大家都在著急,疫情當前大家都在積極配合誰也不能估息,家裡沒菜沒油都是政府給咱安排的,就算你出去,也不開工,都是為咱生命考慮,就算掙在多錢你也沒命花呀,所以咱不差這幾天,前面白醫天使為我不顧自己小家,確顧著大家,所以咱們做的實在太渺小了,聽說還被感染醫師護士有的都付出生命這又是為啥,所以大家忍忍要不做的一切都是徒勞,咱得對的起一線工作人員,


只管努力未來會美好


春節以來,全國上下都在全力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雖然傳統佳節假期已經結束,企業也將有序復工復產,但疫情當前,為了您及家人的健康安全和社會疫情防控,為了大家順利平安返崗,我們建議:

一、關注疫情,適時返崗。時刻關注務工地官方發佈的疫情動態,掌握外出目的地疫情實情,不要急於前住,特別不要前往疫情限制地區,以免誤入而耽擱返崗。

二、鎖定時間,準確返崗。提前聯繫外出務工單位,確定最新工作時間安排,選擇合理的出行時間。特別是你選擇的新單位,一定要提前聯繫,不要盲目前往。同時,關注官方信息,根據相關城市交通管制情況選擇適當的出行交通方式,確保出行安全。

三、網上招聘,重新擇崗。疫情期間,很多崗位全部改為線上招聘,著力打造“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線上春風行動,為廣大求職者搭建更為廣闊的就業平臺。

四、政策助力,就業無憂。大城縣人社局根據農村勞動力的不同特點,開設了多種免費技能培訓;想創業,有小額擔保貼息貸款和創業孵化基地為您提供資金、場地、創業指導服務,助力廣大農民朋友就地就業和創業。

同時,在疫情期間,希望農民工朋友們切實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