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话的意境是什么?

知县说事


很多的文字,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诸如诗词歌赋,严格的讲,有时候任何的注解都是多余的,都会打破那些文字原有的意境。

意境,是直通心灵的一种感应,诗词歌赋的意境,读懂了,心灵感受到了,或会心一笑,或掩卷长叹,或泪洒衣衫。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传世奇文《滕王阁序》里的经典绝句(非诗词)之一。这样的绝句,在《滕王阁序》当中还有好多。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最美的,美到让人“绝望”。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呢?

落霞与孤鹜齐飞——夕阳西下留下的最后一抹温暖的视觉色彩,是视觉的温暖,动态的、渐渐消失的温暖的色彩,就像在这一抹色彩中越飞越远的孤鹜,很快就会一起消失在天边。这是极具画面感的短暂的但是会成为脑海中永恒的一幕。

秋水共长天一色——感觉上水的冷艳与天空灵融合在一起,是感受上的清冷和空旷。其中的一个“共”,把秋水和长天的相互融合,相互浸染和相互依存的“必然”诠释的淋漓尽致。

以我个人的主观感受,也只能领悟到这样的意境,但这样已经让我等对王勃的“文采”敬佩到“绝望”。我想,这肯定不会是我一个人的感受。


步武堂


先附上一段名人的看法

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好似齐飞.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句式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日本遣唐使抄写版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版有研究价值.最早实出自“夫麟风与麏雉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刘勰《文心雕龙 知音》

意思就是对仗十分整齐,不仅上下成对,而且自己也成对,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四个意象描绘了一副夕阳西下,孤鹜起飞的景色

关于这句的意境我们要先从出处说起。这句诗出自王勃的 滕王阁序 而滕王阁序呢 又被称为骈文之最 全文对仗都十分工整,一举奠定了王勃的地位

滕王阁序之中,这局可谓是千古名句,一直来都被世人称赞,又因为滕王阁序是骈文的缘故所以一直以来对这句诗都有两种理解

其一,也是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落霞即是晚霞的意思,上半句落霞与孤鹜齐飞,描写的事野鸭在夕阳中飞翔,夕阳下一切都十分温馨,下半句秋水共长天一色,如若直译的话则是,秋天的长河与天空连成一色,



我个人是比较偏向这种观点的

另一种观点则是认为落霞与孤鹜相对,则落应为散落的意思,而霞则与鹜同译,应是一种飞鸟(意境的话我描绘不出来)但这种说法一直不被认可 因为前一种说法水天相接,再加上晚霞,则全是一种温馨的色调,而如果霞为飞鸟的话,则全文都是青色调而显的太单一

那么回到这句诗,他到底好在哪里?其实并不是这一句美,而应联系全文来看,这一句是气韵的顶峰

第一段,王勃向大家表示敬意 而到了第二段王勃才开始展露出真正的水平 自水儿起,登霄临殿 以水和山为支点 将意境直接深化 视野自上而下十分开阔,之后再俯雕甍,披秀闼 然后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瞬间豁然开朗

之后王勃再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依你现在所立之情,所感之情,那一幅画面自然就出现在眼前,王勃只是告诉你,你能看到。


迷迭香629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呢?

是,有最美丽的野鸭向最壮丽的晚霞飞去,有最动人的江水和最壮阔的天空相望。

或是,野鸭,扑腾了一下,一股寒意从翅膀生起,太阳隐没在晚霞中,越来越暗,江水不知何时变了色,连天,也透了寒意,越来越暗。

也是,野鸭子,这么瘦难怪飞,那么高,这水好绿哦,太阳都!快落坡坡了!还是很好看哦!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母雷特。意境,之妙在与只可领悟不可说。也说不破。

天才王勃,年少成名。写出此名句,又不仅仅只有此名句。他可狂傲,亦可洒脱。可是天才,也,是被皇上一旨打回原形,成也才,败也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意境,唯王勃可写。不能早不能晚。既已成名,又夺了功名。心不甘,又奈何。情景交融。

一身白衫,望满天晚霞,孤鹜孤单单地飞翔,它的身影,映在天空,夺目而又凄凉,纵心志凌云,却晦涩苦闷。浩渺的秋水,气势磅薄,奔流向西,与天相接,相接处无分天水,只见一色。景是铺开的大气,诗是微观的美。在诗人眼中,天地万物,无一不美。

我们读此句,也无一字不美。

此美景常有,能看见的常无!


淘气包真淘


我是张念一,我来回答。

这句诗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字子安,出生于古绛州龙门,他与杨烔、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滕王阁序》佳句迭出,最著名的就是这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本句对仗工整,几近“工对”。上句的“落霞”,“孤鹜”与下句的“秋水”,“长天”,对仗考究。

霞和鹜“齐飞”写动,水、天“一色”写静,一动一静,一动衬静,上句侧重于目随景而动,突出景物神态;下句侧重于心因景而静,突出景物色彩,画面和谐,美不胜收,巧化成句,别出新意。


十月安生


王勃这首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思是推开精致的阁门,俯看雕饰的屋脊,山岭平原,尽收眼底,河流湖泽,瞩目惊心里巷房舍,遍布城郊,都是钟鸣鼎食的人家,舟楫船舰停满渡口,都是刻有青雀黄龙图案的大船,彩虹消散,雨过天晴,日光明彻,天空开朗,晚霞飘浮,孤鹜(野鸭子)上翔,仿佛在一起飞行,秋水清澈,长天明净,相映咸水夭一色,傍晚渔船传岀歌声,音响直到鄱阳湖岸边,南飞群雁惊感天寒,一路飞鸣回荡于街阳水滨。


秋阁一凭栏


此句出自王勃的巜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①以对仗的文式,画龙点睛般的神奇笔法,通过落霞与孤骛构成的桔红色,和秋水与长天构成的碧蓝色形成的鲜明对比,把夕阳晚霞对应碧水蓝天的美丽秋色,展现在人们的面前!②此句蕴含着总体相同中的大小之别!落霞何其大,孤骛何其小,一大一小颜色相类,浑然一体!秋水何其小,长天何其大,一小一大颜色相同,一体浑然!③1935年十月毛主席长征到陕北,毛主席会见徐海东在分手时说:一定要在陕北建立一个巩固的根据地,这就好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家说说,主席对此句是怎么理解的?有没有团结各方(大小)革命力量于一体的含义呢?


张永科38


千古名篇名句,骈文并不是对联,四个意象都可以对;上下相对,互文就大小相类似。孤鹜这野鸭是群居动物不能为孤,因为远在天边所以只能看到一个点,故而用孤。也是作者失路之人,求推荐的伏笔!


想要皇帝的新装


其实这两句话就是风景写照。描述的是在深秋时节的黄昏一只鹜在蓝色的湖上飞行。是一种非常唯美的景色刻画。


天地之间的一粒沙


这两句词是巜滕王阁序》的点睛之笔,它就象一幅水墨丹青,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给人无限的遐想,再美的文字也不是表达此意境,不要找答案了,你就畅想吧!


公公709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语出唐,王勃的《滕王阁序》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意思是:彩霞横空,孤鹜入云,好似一起飞舞。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

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眀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雨后的天空,乌云消散,阳光又重新照耀着大地,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野鸭一起飞翔。大雨后的江水显得异常的充盈,远远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连接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