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使清朝人口不到两百年就从几千万人增长到了四亿多人?

月光侃历史


1.国家大一统,真正做到有效管理,各民族和睦相处,没有大规模屠杀。比如,避免了像汉族这样的大族对小族的大屠杀。

2.大清的民族平衡术,避免各地区小人种之间起内讧,特别是促使汉族逐步形成。原来满洲人入关时,只有《天下人》这个概念,单独汉人并不存在。不然满洲人入不了汉地。

3.国家超级大统一,八旗驻防,政令畅通,救灾比任何一个朝代有效及时。平安时,又能让各地物资得以无障碍交换,互补。包括大清以外的物资。

4.经济作物如红薯、玉米等引进。统一政权让水利设施工程得以修复,获得食物更容易,生存成本降低。

5.土地得到真正的开发。如本是《华南虎》家园的长江以南、四川盆地、岭南森林大量砍伐,都成了《汉人的床铺》。

6.西药的传入,让婴儿孩子的死亡降低,活到成年的概率增加,加上国家安定了200年,让汉人有心发展文化,促使汉民族形成。

7.虽然后期比不上欧人,但清朝是站在前朝的基础上发展的,当然生产技术及经验超过以往的任何朝代。在那个时代,人多力量大,又让原来生存不下来的人,都活了下来。

8.为了防外族夺权,主要用旗人满人保卫祖国,让汉民安心生孩子,导致人口大规模增加。若当时满人也实行当今汉人的这种政策,不让满洲人以外民族进入四川和西域,而且抢占最适合人生存的地盘,就不会被污蔑。


旅行大作家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没什么了不起,主要是清粉自吹自擂。

葛剑雄认为1600年明朝约有1.97亿,也就是接近2亿。

清初1655年时,认为中国人口为1.2亿人。

一般认为,这是一个低估的数据,实际人口要高得多。

而到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人口是4亿。

由曹树基、侯杨方分别完成的《中国人口史》后两卷以翔实具体的考证和统计告诉我们,满清时期人口增长并不算高。

在《中国人口史》第5卷中,曹树基证明,以往由于严重低估人口基数导致的所谓清中叶人口空前高速增长的说法不确。从1644清朝建都北京至1851年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前,人口年均增长率0.49%,增速低于唐前期、北宋前期和南宋前期,即便是其中增速最快的康雍乾百年“盛世”,年均增长率也不到0.7%,所以“‘清代前期人口的高速增长’是一个虚构的命题”。(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835页)

而清代在鸦片战争之前,国内局势大体是稳定的。

然而,在国内战乱的民国,人口增长比满清要高得多。

而从1851年太平天国战争爆发直到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中国处于传统治乱周期中两个“大王朝”之间的“乱世”,然而这个乱世的晚清和民国两段却有不小的差别。清末以太平天国战争为主的咸同年间大战乱,固然使人口从4.36亿降到了3.65亿,辛亥革命前夕却恢复了增长。

根据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6卷的研究,清末民初到抗战前的人口增速更是超过了清朝的康雍乾盛世。

在1911-1936年间,全国人口从4.1亿增长到5.3亿,年均增长率达到1.03%。尽管抗战时期又一次导致人口下降,但1949年年底仍达5.4亿。

侯杨方据此认为:整个“民国时期的全国人口增长速度之快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6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75页)

如果觉得对比民国不太合理,我们可以对比同时代的外国。

1600年时各国人口:英国500万,德国1200万,俄国1520万!

1900年:英国3750万,德国4300万,俄国10600万!

英国人口翻了7倍,德国4倍,俄国7倍,而中国3倍而已,并不算特殊。

至于满清的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数量的猛增。

到了满清时期,土豆、红薯、玉米开始在中国扎根,使得粮食产量剧增,彻底改变了仅仅依靠水稻、小麦甚至粟的单一模式。

就是因为粮食多了,老百姓敢于生孩子,人口自然就多了。


萨沙


大清朝的百姓孜孜不倦地繁育子嗣,生完了头胎生二胎,生完了二胎生三胎。这股生育的热情,历史罕见;这种增殖能力,千年少有。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清朝人口从几千万激增到了四亿多呢?

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明末清初有一次人口锐减,这主要是受战乱影响造成的。其实,如果没有明末农民大起义和满州人的杀戮,明代社会如果稳定,以当时的社会生产能力,也将会迎来一个生育高峰。

所以,在自康熙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后,时局也逐渐安定下来。此后,又经雍正、乾隆等朝的经营,清朝国势达到顶峰,而且满汉矛盾也逐渐弥合。这样的局势,对于人口增长,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其次,清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与摊丁入亩政策的落实,也给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康熙大帝高瞻远睹,率先做出了不收人头税的决定,而清政府此后又实行了摊丁入亩的税收政策,彻底取消了人头税。

当满清政府不再从人丁方面实行剥削时,老百姓的负担大为减小,敢于并且能够放心大胆的繁育子嗣。这一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另外,自明代起,诸如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引入并得到推广,使滋生的人口有了一定的粮食保障。如此一来,虽不至于人人吃饱,却也不易饿死。


史海烂柯人


是什么原因使清朝人口不到两百年就从几千万人增长到了四亿多人? 清朝人口增长,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相互作用,加上点数据错误所造就的神话。

第一、所谓数据错误,那就是清初的人口并不是几千万,而是将近1.2亿,而且史界普遍认为这个数字是被低估。

第二、接下来就是制度的突破。当时清朝颁布了一系列政令,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实行“摊丁入亩”制度,取消了人头税。以前人纳税是按照人头,自从摊丁入亩这项制度实行之后,纳税就以田地而定。这样大家自然可以放心大胆的生育,不用踌躇于需要缴纳太多的赋税。

第三、就是外界环境的影响。虽说也有战事,但是这段时间的政局还是比较平稳,没有特别大的战乱,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这为孩子提供了安稳的成长环境以及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再者古代又没有限制生育,普通老百姓孩子生得很多,只是活下来的少而已。而孩子夭折的最大原因就是没有粮食,但是这段时间的人口出生率比较高,这是导致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第四、红薯和土豆的传入。有人说:粮食是决定人口增长的先决条件。我国传统的农作物,小麦和水稻,它们的生长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比较肥沃的土地,这就使得能够种庄稼的地很少。红薯和土豆则不同,它们对土地的要求比较低,这样就满足了红薯与土豆的生产条件。

其次这两种作物的产量很高,就现在的种植技术。水稻在水浇地与旱地产量分别是800-1000斤与400-500斤。至于红薯与土豆来说则可以达到2000-2500公斤。虽然古代可能没有这么高的产量,但是至少能给解决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

还有比较宋朝与清朝的领土数据,众所周知,宋朝的疆土很小,它真正的面积只有280万平方公里。当时的宋朝可以说是个战乱的时代,但是宋朝的人口增长情况如何呢?在北宋建国20年后的公元980年,人口为3710万,到了100多年后的1124年,人口繁衍至1.26亿。


之所以能养活这么多人,也是因为一种稻种的推广——占城稻。这种水稻成熟的话只需要50天,远远超过其它稻种,这就让宋朝的粮食供应丰富起来。无论是当时宋朝的国土比较肥沃还是清朝的土地比较肥沃。

清朝的种植技术比宋朝强太多。毋庸置疑清朝的粮食的产量比宋朝多太多。那么按照宋朝的人口增长模式,清朝的这种人口的增长速度也不足为奇。总的来说,这样的人口增长的速度,是众多因素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

天时-正好从其他地方传入可以替代粮食的红薯与土豆,解决了温饱问题;地利-清朝的领土达到1297万平方公里,是宋朝领土的4倍之多,这就是地利条件;人和-清朝政局稳定,加上一些相关政策的支持,这样的人口增长速度就不足为奇。


史之策


清朝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外来农作物的引进推广,使得有充足的粮食可以养活更多的人。清朝的面积虽然很大,但是人口还是集中在内地十八省,边疆的人口数量并不多。内地十八省在明朝以前最高只有七八千万人,而明清之时突然爆炸式增长,主要原因是外来农作物的引进使粮食产量翻倍增长,其次是清朝相对稳定人口可以大量繁衍。

根据相关史料可知,明朝万历年间人口数量达1.97亿人,清初人口数量约有1亿人,到康熙年间恢复到了1.5亿人。之后清朝政治稳定,对外战争较少,从美洲引进的农作物在全国推广,人口每年都在增长,清朝人口的峰值出现在1851年,当时全国约有4.36亿人口。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陕甘回乱后,人口数量减少,约3.77亿人口。到清朝灭亡时,全国人口约4.5亿左右。

1492年,哥伦布重新发现美洲大陆,引发了欧洲人对这块所谓“新大陆”的注意!之后欧洲与明朝有了交流,大量美洲的农作物传入中国。根据统计数据可知,从美洲进入中国的农作物多达三十余种:玉米、番薯、豆薯、马铃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马豆、西洋苹果、菠萝、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参、番木瓜、陆地棉、烟草。其中玉米、番薯、马铃薯号称三大神器,这三种农作物导致了清朝人口大量增加。

玉米在我们老家称之为包谷,一年一熟,有的地方还能一年两熟,产量很高,人畜都可以吃,还能用来酿酒!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 微量元素、 纤维素等。番薯我们老家称之为红苕,产量也十分高,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了吃,通常我们用来喂猪儿,人吃得很少。红苕可以制成红苕干,是一种美味的零食。马铃薯我们老家称之为洋芋,产量也很高,人畜皆可食用,现在马铃薯做成的土豆丝被称为国菜,可见他的普及程度很高。


大秦铁鹰剑士


总结一下,四大原因。

第一是疆域不断扩大,人口自然增多,极盛时期总面积可达1316万平方公里。

第二是社会环境安定,有相对理想的生育前提。康熙年间,国内局势相对和平,雍正乾隆年间是一个大发展时期。医学水平和疾病防控也有了进步,城市经济繁荣,可以容纳一部分人口有良好的生活。

第三是从人丁税走向地税,生孩子多少与赋役不再挂钩。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将土地税固定下来,老百姓也有有了生孩子的意愿。

第四是边疆和山区土地开垦,农业新品种的引入,如番薯,玉米,土豆,人口的增长有了必要条件。还有一个原因,明末的统计数据不准确,以里甲制度为基础,只是统计交税的丁口,而清代保甲制度建立,人口排查的数目华开始建立,更加精确。所以,几千万到四亿人口的跳跃前提,也需要再考虑。

康熙中后期,军事行动逐步减少,清廷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清朝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封建帝王都把人口繁盛看作治理有方的重要因素。
明末清初,除去不精确的统计,总人口应该有8000万。根据文献统计,

顺治十二年(1655年)全国人口为7000万,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达到1亿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人口达到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超过3亿。

1851年,清代人口达到4.36亿,无疑是一个惊天的数字。到了清末,人口已经接近5亿。


秦右史


清朝初年,由于明末战乱,人口数量锐减,顺治年间,全国人口统计不超过五千万,而到了清朝末年,全国人口竟突破了四个亿。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人口在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增幅如此之大呢?

1、社会大环境稳定繁荣,国家政策支持滋丁

康熙年间,百姓为少交人头税,大都不入户籍,国家对这些人无法管理,地方官吏豪绅则乘机压榨。

迫使贫苦百姓不得不迁徒、流亡。流动人口的激增,干扰社会安定,易引起社会动荡。

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定额(固定数),颁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国策。

这个永不加赋,并非国家赋税全部都不增加了,而是只对于之前的人头税不再收缴了,这就使广大农民对于添丁的负担大为减少,逃亡人口减少,生娃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雍正推行摊丁入亩,将田赋和丁役合而为一,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摊丁入亩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人口大量激增,农村土地的人均占有量随之下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促进了工商业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繁荣。

2、个人意愿上,老百姓多生孩子希望多子多福、儿孙满堂

农耕社会,所有的农活都需要人力去完成,多一个人,多一份力,就可以多一份收成。

另外,当时农村有条件读书的很少,大多老百姓能过上男耕女织的日子就很满足了。文化水平低,农村的家族意识较强,兄弟多了就不怕被别人欺负。

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养儿防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想多生儿子好老了有所依靠,而当时没办法知道胎儿性别,生了女儿后就再生,直到生了儿子才罢休。

3、医学水平和疾病防控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利于人口数量稳定增长

清代医家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典籍的注释和发布方面,曾有突出贡献。

有的对原著内容加以适当整理,有的对原文函义加以确切释义,这对我国医学的深入探索和进一步丰富以及后人对原著的理解和应用均有直接帮助。

乾隆四年开始筹备编纂《医宗金鉴》,这一壮举不仅在文化的保护传承上有巨大的意义。

更使传统医学有了较为统一、更为准确的方法参考,对社会医学水平的整体提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医学和疾病防控方面的进步,使得人们的整体抗病能力增强,人口数量也随之稳定增长。

4、粮食的增收,使人们有了多养孩子的底气

边疆和山区土地得以开垦,耕地面积增大。加上农业新品种(如番薯、玉米、土豆等)的引入,耕种技术渐渐提高,土地和利用更加充分合理,工具也有很大改进。

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粮食产量明显增加,人们不再食不果腹,也就有了多生养孩子的底气。

也有明末数据统计不准确的说法,当时以里甲制度为基础,只统计交税的人口,而清代建立了保甲制度,开始建立人口排查制度,人口数量的统计更加准确。

所以,几千万到四亿人口的说法可能不

即便是数据统计有误差,人口数量没有那么巨大的增幅,但人口增长速度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值。

受社会大环境、个人意愿、医学水平及粮食增收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加之清朝皇帝勤政爱民,人口数量得以大幅度增长。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社会大环境,尤其是国家的生育政策对人口的增长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为此,国家放开生育政策,鼓励二胎。

在不久的将来,全国人口的年龄层次将得以改善,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使得老有所养,社会将更加和谐稳定发展。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是什么原因使清朝人口不到两百年就从几千万人增长到了四亿多人?针对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听故事,其实可以讲出很多故事,比如按照太平盛世逻辑的,比如按照蛮夷愚昧逻辑的,比如按照疆域辽阔逻辑的,又比如最近这几年一些非主流的阴谋论说法,比如愚民说等等。但如果具体到人口快速增长这个问题,在清朝其实是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美洲高产作物的引入。


明清之交的世界

只要有初中历史知识的人恐怕都知道,中国的近代史开始于公元1840年,所以明清之交的年代,其实离中国进入近代社会还有200年的时间。但有高中历史知识的人恐怕也知道,世界的近代史开始于公元1640年前后,也就是说在明朝灭亡的公元1644年,外面的世界其实已经很大程度上处于近代社会了。

而近代社会和古代社会一个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世界各地的不同文明,彼此之间开始有了非常深入的相互影响,这和古代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基本都是孤立发展,很少有相互联结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中国近代史之所以开始的非常晚,其实也跟中国的传统社会惯性很大,在1840年被打开国门之前始终受到外部影响比较小,或者说没有直接影响有很大关系。

明末清初的全球殖民地分布

不过虽然是小,虽然没有直接影响,但其实间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比如说从明朝末年开始,传统上中国在东南亚的一些藩属国就开始被葡萄牙和荷兰等殖民者占领,比如葡萄牙人在公元1511年占领了中国传统的海外藩属马六甲,西班牙人在公元1565年占领菲律宾地区,其中就包括另一个中国的传统藩属苏禄王国的领土。之后还有葡萄牙人占领澳门和荷兰人占领台湾等等。甚至在清朝入关灭亡南明的过程中,双方的阵营中都有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参与其中。

所以可以说不同文明相互交流这个近代世界最鲜明的特点,其实在明末清初时期对中国就已经在产生影响了。但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一点却不是中华朝贡体系开始瓦解,或者少量领土被西方殖民者侵占,而是由西方殖民者从其更早的殖民地美洲地区带到世界各地的高产农作物。

美洲高产作物对清朝人口的影响

据统计,在欧洲人殖民美洲之后,从美洲传到世界各地的农作物大概有30多种,而其中就包括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根本性影响的几种高产作物,即土豆(洋芋)、红薯(番薯)、番茄(西红柿)、玉米和辣椒等。

美洲和世界其它地区在殖民时代开启后的农作物传播

公元16世纪,欧洲人将这些作物带回了欧洲,并随其在世界各地的殖民迅速传到了其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在16世纪中叶,玉米通过三条路线传入中国,一条是波斯到甘肃,一条是印度到云南,还有一条是东南亚到闽粤。而红薯则在16世纪到17世纪多次通过菲律宾等西方殖民地,通过当地华侨传入东南沿海地区,比如有史籍曾明确记载菲律宾华侨陈振龙将红薯由菲律宾带回福州,之后在当地广泛种植。而土豆最早传入中国则是占据台湾的荷兰人带来的,之后又通过台湾传播到了东南沿海。

土豆向世界传播的路线图,不过这个图的时间不太对,实际时间要早很多

而玉米、红薯和土豆这些美洲作物都具有高产耐旱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其传入之后,不但实现了中国农田整体亩产的提高,还使过去并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一些砂砾瘠土和高岗山坡也都成了适宜耕种的土地,无形中使农田面积也得到了扩大。同时玉米还可以和当时广泛种植的高粱或者小麦成为轮作作物,即在收割了高粱或者小麦之后种玉米,使单位农田产量再上一个台阶。上面这些优点使这些美洲高产作物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之后,迅速在中国各地广泛普及。

红薯传遍世界的路线图

比如举一个例子,从清朝初年到嘉庆年间,华中和西南各省的耕地面积扩大了一倍之多,而许多新开垦的田地,其实都是山区和丘陵田地,其中许多在美洲作物引进之前几乎无法耕种,但玉米红薯等作物的来到使这些土地也变成了能够生产很多粮食的良田。而本身美洲高产作物的产量就比中国传统作物要高,比如在清朝时期,玉米的亩产已经可以达到180斤,而红薯则可以达到1000斤以上,远远超出中国的传统作物。



而正是因为这些高产作物在几个方面对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显著提升,使得清朝的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到公元1760年前后就突破了两亿,大幅超过了之前两千多年里中国人口的最高值。而且之后也没有丝毫增长受阻的情况,一直到清末突破4亿人。而在这个过程中,来自美洲的高产作物的引入可以说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虽然清朝一直到中期,中国的政治还在重复之前两千多年的故事,但因为和海外一些被动的接触,所以其实中国的近代化也从明末清初就开始了,而最能体现这种转变的,其实也就是人口几何级数式的增长了。


桃花石杂谈


中国历史上人口长期保持在六七千万之下,比如秦朝时为2000万,两汉时期最高6000万左右,而到了几百年后的隋唐时期,中国人口巅峰也就5000多万人,还不如汉朝。而到了明朝,人口最多时在7000万~8000万之间。

到了清朝时期,总人口顺治八年约5500万,乾隆六年约1.4亿,咸丰三年约4亿,到了清末也差不多4亿人,人口呈现暴涨。

中国自古就是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国,土地是广大平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每次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之后,就会产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导致王朝的更迭。所以中国的王朝一般不超过300年。

由于农业生产的局限,古代中国的田地可以供应的人口差不多在几千万的水平,再多了土地就超负荷了,所以中国的人口一直在几千万的水平内上下波动,不会出现人口的暴涨。

明朝以后,南美洲许多农作物传入中国,如玉米、红薯、土豆、花生等,这些农作物可能适应山地种植,而且产量非常高,所以每亩田地可以供应更多的人口,这就为人口的暴涨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清朝自统一之后,内地基本上一直处于和平的情况,尤其有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康雍乾盛世,为人口增长提供了有利的内部环境。所以中国总人口在清朝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迅速成为了超级人口大国!


对话历史


如果看中国古代的人口数量增长情况,你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秦汉开始大一统王朝开始,直到明朝前期,在这漫长的将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人口数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每次增到六千万左右就会被按下来,然后又开始增长到六千万,又被按下来,往复循环,但是上限始终维持在六千-七千万这个水平。

从秦汉时期确了定大一统王朝后,中国的人口数量就开始增长,到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出现第一个人口高峰,有户1223万,口5960万。

西汉和东汉交接之际,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战乱,人口也有一定损失,直到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人口才差不多恢复到西汉的水平,有户1068万, 口5649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持续的军阀混战给人口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几乎是十不存一。曹操在《蒿里行》中写道:

、、、、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种惨不忍睹的景象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三国之后,西晋维持了短暂的统一,但也只是昙花一现,不久西晋内部就爆发了八王之乱,时西晋元气大伤,随之而来的就是北方少数民族大肆入侵,屠杀汉人,一片惨象。人口更是跌倒了低估。

之后一直到隋唐时期,才又迎来了大一统的王朝。隋朝开皇年间的记载是“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如果按每户四口人计算,那人口就是3480万,如果每户六口人计算,那就是5220万,所以,隋朝人口大概在3500万-5000之间。

随末唐初的农民战争使得人口大量损失,唐朝建立时,仅余200万户,直到在唐玄宗天宝年间,人口才恢复到巅峰,拥有891万户 ,口5220万。

两宋时期,人口有所增长,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宋朝和金国的人口加起来大约有7400万。

元朝时期,人口有所下降,只有5985万。

到明朝时期,在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性人口统计,有户1 654万,人口 6365万。但是,到了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在这不到200年的时间内,人口便几乎翻了三倍,激增到了1.66亿。

虽然明末的战乱使得人口损失也很大,但是在清朝时期,人口进一步快速增长,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总量都远远超过了之前的封建王朝。清宣宗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就是鸦片战争爆发这一年,中国人口达到了4.1亿,此后,一直到民国时期,人口也稳定维持在4亿左右,所以有后来的四万万同胞一说。

那么,为什么清朝的人口会急剧增长,最后达到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前所未有的庞大人口数量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回复

其实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在明朝时,就已经跳出了中国古代人口6000-7000万这个坎,首次进入了亿级人口。这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这肯定是向前发展的,生产力也会不断提高。具体表现为,明清时期,铁器、牛耕在农业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从黄河流域开发到长江流域开发以至经济重心南移,从单季稻的生产到双季稻的推广乃至部分南方地区三季稻的栽培,再到经济农作物的大量种植,使得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为养活庞大的人口提供了基础保障。另外就是清朝社会的稳定,从清前期自康熙帝在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平定了三藩叛乱后,直到嘉庆元年(1796年)为止,这一百多年间,内地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社会动乱,这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提供了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毋庸置疑的是,清朝的帝王教育是所有朝代中最好的,这就保证了,即使皇帝资质平庸,没有雄才大略,但也基本不会干出荒淫无道的事情来。所以,清朝的前几任皇帝都还是能做到兢兢业业,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在内地和边疆大规模推行垦田措施、兴修水利等。在与民休息政策下,人口数量增长迅速。

二 人口统计范围的扩大

虽然清朝的领土不是所有朝代中最大的,但是清朝的有效统治面积是最大的。清朝把人口分为边民和腹民,腹民是指中原王朝传统的势力范围内的人口,边民自然指边疆地区的人口,腹民会统计到丁口多少,而边民一般只统计到户。但是,像藏、回、黎、苗、瑶、夷这些少数民族,清朝时期因为对他们的统治很牢固了,也把他们当做腹民统计了。对东北边疆的鄂伦春、鄂温克,华北边疆的蒙古族(包括现在的外蒙古),西北维吾尔族,西南的少数民族,东南(包括台湾境内)的高山族等边民则是以户(甚至是以寨)为单位进行统计的。随着后期清朝“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中央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控制力也不断加强,远远超过了古代王朝。所以,人口统计范围扩大,使得常年隐匿的人口浮出来,也是人口数量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康雍时期“摊丁入庙”这一赋税改革的推行

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人头税,在汉、唐以及明后期的一条鞭法等各种形式的赋税中,人头税始终存在着。包含人头税在内的沉重赋税,往往造成大批农民破产。为了逃避沉重赋税,农民或藏丁匿口,或举家逃亡,以致政府长期以来难以真实可靠地统计人口。

康熙五十一年(1712),康熙帝下诏:

海宇承平日久,户口日增,地未加广,应以现在丁册定为常额,自后所生人丁,不征收钱粮,编审时,止将实数查明造报

虽然康熙规定了从这以后出生的人口不再征收钱粮,但是并未废除人头税。那些官贾豪绅虽然拥有大量田地,但都用各种方法瞒报人口,最后的税收反而落到少地无地的农民头上。

直到雍正时期,雍正皇帝:

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

这就是“摊丁入庙”政策,这个重要制度的出现是我国传统社会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它最终将人头税纳入田地税中征收,使得长期以来压在劳动人民头上的人头税取消。此后农民在用不着瞒报人口,大量隐形人口得以统计上报,而这也等于是鼓励了农民生育,人口因此激增。

四 新农作物的传入

随着世界范围内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地的交流也逐渐频繁起来。明清时期,西方的大量新奇事物涌入中国,给古老的中国带了深远的影响。明末清初时期,美洲的甘薯、马铃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了中国,之后迅速发展起来,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产品总产量,也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一年红薯半年粮”。这些高产农作物作为消费资料,解决人们温饱的同时也提供了人类繁衍的物质条件。

总结

可以看到,在明朝时期,人口就已经开始出现激增的苗头了,只不过明朝晚期持续的动乱,政治腐败,使得人口增长潜力并没有释放出来。明末清初,虽然社会饱经战乱,但是人口基数还是很大,高达9000万,清朝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上述的一系列因素,使得人口几乎呈直线增长,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奠定了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

我是一卷青史,欢迎留言评论加关注,一起聊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