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手推車理論”,徹底改掉拖延症,輕鬆做到立即執行


學習“手推車理論”,徹底改掉拖延症,輕鬆做到立即執行

1、有選擇地“立即執行”,可以讓自己又輕鬆又高效

在生活或者職場中,很多人說到“立即執行”就是把任務一把抓過來馬上開始。但在這篇文章中所說的“立即執行”是指立即去做“必須改做”的事,去做和成果密切相關的事,而對於“不必去做”的事則是立即執行不做。這,才是真正的“立即執行”。

2、不去“立即執行”有什麼弊端

一部分對於自己已有的“包袱”選擇放任不管,雖然嘴上說“馬上、馬上”,但是一直不行動,沒有把“包袱”移走。這樣只是讓自己暫時得到了解放,但長期下去卻會造成一定的弊端。

01壓力積累

第一個弊端就是“壓力積累”,該自己必須運走的包袱沒有運走,新的“包袱”又不斷往上添加,時間一長,“包袱”只會越來越多。而那個人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心情也會越來越沉悶。

02品質下降

第二個弊端就是“品質下降”,對於這一點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就像我們在工作中,如果不拖延,越早開始工作,完成的時間越走,就有越多的時間進行修訂,最後的成果質量也會越好。而如果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經常會弄得手忙腳亂,沒時間檢查不說還可能會犯一些很低級的錯誤,失去領導最自己能力的信任。

學習“手推車理論”,徹底改掉拖延症,輕鬆做到立即執行

3、“立即執行術”的方法——“手推車理論”

什麼是“手推車理論”:所謂手推車理論,就是把你想象成酒店裡的行李員,將需要做的工作想象成放在推手上的“包袱”。在使用“手推車理論”時,要記住三點

  • 儘量減輕貨物的重量
  • 保持心情舒暢
  • 節省自己的推力

讓貨物變輕有四步:

第一步,對工作所需要的時間進行測算。

對於一個經驗不足的人來說,預估時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這裡建議使用預估時間的方法是先從一個不怎麼實際的數字開始,慢慢接近更現實的數字。

比如,你要預估一個寫一個報告書的時間。先預估需要一萬年,這個時間自己也覺得肯定用不了吧。開始縮短時間,100年、10年、1年、6個月,這些都是不可能的,但是一定要有這個想的過程,以一個開玩笑的方式開場,讓我自己的心情放鬆,在做工作時狀態會更好。再接著1個月、1周,3天、1天,在越來越接近實際時間時,就要仔細思考一下,把速度慢下來。寫報告書需要一天的時間嗎?好像用不了,那半天吧,在半天之內完成報告書。

我們在沒開始工作前,總是感覺“這個事情挺麻煩的吧”、“這件事應該需要挺長時間的”,我們總是在“感覺、感覺”,用感覺來判斷。而測算法,就是把感覺轉換成數值,在對待事情上,將自己的主觀感受轉換成客觀數值,做起事來就不會總是拖著不開始了。

第二步,將“包袱”拆成小件

就像包袱太大手推車裝不下人們會把大包袱拆成小包袱一樣,在工作中,如果工作很大無從下手,就把工作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然後對每一小部分用“測算法”進行時間預估,這樣就可以把大的工作完美完成。

第三步,減輕“包袱”的總重量

在職場中總是有一些人,一天花在幫助別人工作的時間比自己工作的時間都長。他們總是把別人的“猴”背在自己身上。就像你的面前有一堆散亂的貨物需要整理,但是這些貨物有些是你的,有些是別人。你就要先挑出來哪些是你的,然後著重整理這些。對於其他人的,要麼讓其他人自己來整理,要麼在整理完自己後再幫他們整理。

第四步,將“包袱”全部可視化

就像為了節省時間和減少工作量,我們會給“包袱”上貼上標籤:多重、運往哪個目的地。對於工作也一樣,我們不僅要預估工作的時間,截止時間以及要和誰交接。這些在第一次接到這個任務時就標註好,以防自己事情太多到時候忘了翻來覆去,反反覆覆的找,浪費時間。

總結

我們平時總是被“我沒時間”、“這個事情太雜、太繁瑣”欺騙,最後沒有馬上行動造成拖延。現在運用“手推車理論”中的“測算法”和“讓包袱變輕”的方法,從根本上解決這類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