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邹县志》:明朝天顺至嘉靖年间邹县里社区划

明季天顺年间区划


简读《邹县志》:明朝天顺至嘉靖年间邹县里社区划

明《邹县地理志》邹县城郭图

据明嘉靖四年《邹县地理志》(戴光修,谢秉秀纂)载:“本县五乡所辖三十九社。自洪武以来,社共三十有三,天顺六年分地广人众者增六社,今为社三十九。详列于后”。

第一乡:(八社)坊廓 渐兴 东木 平阳 西木 施村 故下 文贤

第二乡:(七社)石里 落陵 西庄 安候 连沟 双村 亢阜

第三乡;(八社)颜庄 庄朱 石墙 羊续 郭东 圈里 薄梁 二下

第四乡:(八社)香城 未亭 东韦 西韦 原蹇 中疃 西曹 匡庄

第五乡:(八社)田黄 罗头 鲁原 胡尚 夏候 公孙 大束 土汪

附:市集

环城内外分为五集:初一西关,初二南关,初三东关,初四北关,初五学前,周而复始。小月则学前无集。至于各社之集亦各有日。每集之晨,四境之人各以服食器用之物往集其所以通有无。日昃反而散,盖亦上古神农日中为市,交易而迟之遗意也。城社集名著后:

西关集 南关集 东关集 北关集 学前集 二下集 洪河案 圈里集 徐村集 南信集 龙泉集 香城集 石墙集

明季嘉靖以后区划

明胡继先《邹志》载:“国初三十三里,天顺间增至三十九里。嘉靖时仍并为三十三里,统以五乡”。

第一乡统社有七:曰坊廓、曰渐兴、曰东木、曰西木、曰施村、曰平阳、曰文贤。

第二乡统社有七:曰双村、曰故夏、曰落陵、曰连沟、曰石里、曰西庄、曰安侯。

第三乡统社有六:曰薄梁、曰郭东、曰羊绪、曰石墙、曰颜庄、曰庄朱。

第四乡统社有六:曰西曹、曰香城、曰东韦、曰西韦、曰中疃、曰原蹇。

第五乡统社有七:曰土汪、曰罗头、曰田黄、曰鲁原、曰胡尚、曰夏侯、曰公孙。

附官庄:

邑之官庄凡百有四十。曰尚义庄、曰卧牛庄、曰黄驹庄、曰白山庄、曰朱山庄、曰风凰庄、曰尚家山庄、曰簸箕庄、曰华盖庄、曰北泉庄、曰相林庄、曰龙泉庄、曰玉石庄、曰下安庄、曰兴旺庄、曰永兴庄、曰聚宝庄、曰慕义庄、曰向化庄、曰尚义庄、曰观音庄、曰马鞍庄、曰李白庄、曰石山庄、曰望泉庄、曰土山庄、 曰集山庄、曰安民庄、口邓同庄、曰京山庄、曰归仁庄、曰柳青庄、曰界河庄、口雇栾庄、曰兴旺庄、曰膝国庄、曰石泉庄、曰辛留庄、曰苗家庄、曰齐家庄、曰章旺庄、 曰马家庄、曰兴黄庄、曰黄湾庄、曰米家庄、曰陈家庄、曰段家庄、曰中田庄、曰黄山庄、曰房后庄、曰上庄、曰柳青庄、曰新乔庄、曰龙山庄、曰凤齐庄、曰凤凰庄、曰慕义庄、曰葛炉庄、曰召山庄、曰北朝阳庄、曰兴义庄、曰兴仁庄、口南峪庄、曰归义庄、曰富足庄、曰益母庄、曰富有庄、日常安庄、曰许老庄、曰泉山庄、曰朝阳庄、曰常山庄、曰马安庄、曰上山庄、曰洪山庄、曰影山庄(万历九年知县许守思建)、曰兴隆庄、曰抚安庄、曰马破庄、曰白马庄、曰凤凰庄、曰力本庄、曰安业庄、曰柳青庄、曰独山庄、曰香山庄、曰丰收庄、曰单家庄、曰斗山庄、曰高南庄、曰后生庄、曰恒足庄、曰存利庄,曰积玉庄、曰常盈庄、日富有庄(万历二十六年知县王一桢建立,三十六年胡继先重为修整)、口章安庄、曰红羊庄、曰龙泉庄、曰山羊庄、曰巨山庄、曰仙桥庄、曰黄家庄、曰红吉庄、曰蒲山庄、曰王村庄、曰白云庄、曰白水庄、曰南朝阳庄、 曰准住庄、曰开元庄、曰枣林庄、曰望集庄、曰望安庄、曰大龙庄、曰兴旺庄、曰兴化庄(万历三十二年知县梁州彦建,三十七年胡继先重整)、曰永文庄、曰新抚庄、曰圬山庄、曰雷山庄、曰金山庄、曰大山庄、曰张马庄、曰宝文庄、曰马安庄、曰安太庄、曰林前庄、曰正官庄、曰望山庄、曰林泉庄、曰丰隆庄、曰玉山庄、曰大黄庄、曰王家庄、曰韩家庄、曰樊山庄、曰老窝庄、曰戚贤庄、曰恩石庄(万历三十六年知县胡继光创立)。

按邹地依山,荒者三之一。民不堪赋税,则弃本业而相继亡去。官庄之制,垦荒招亡,他邑皆称便,于邹尤属急务。自许公经始,而王、梁两公相继,可谓留心民瘼矣。余自莅任以来,仿前令之意,复置二十余处。给以牛种,免其杂役。俟二年后始征之。于时民之复业者凡四百二十一户,带回男妇几一千二百二十六丁,垦荒六十余顷。是亦小补也,书之以俟来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