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越谜中谜(8):“坠龙”之谜(上)

晓越谜中谜(8):“坠龙”之谜(上)

说起“龙”,相信大家除了能够想到“成龙”,就是十二生肖之一、华夏文明的图腾和象征,毕竟我们自称“龙的传人”。然而,对于龙,除了神话传说带给我们的印象外,似乎找不到我们见过龙、证实龙真实存在的依据。

然而,在86年前的一起接二连三、轰动全世界的奇闻异事,不仅留下了诸多与龙相关的谜团,至今仍有余波未平的回响。而这起事件,就是营口坠龙事件。

“真龙”多次现身营口 多人目击言之凿凿

晓越谜中谜(8):“坠龙”之谜(上)

1934年7月初的一天,9岁的辽宁营口女孩肖素芹,跟着父亲来到该市田庄台上游,这时看见不少人正围在一起讨论,说是见到了什么活龙。年幼、不知道发生什么的肖素芹,直到父亲将她抱到马背上,才目睹了“活龙”的全貌——全身灰白,身长大约10来米;大眼睛凸出,不时地眨动;有四爪和鳞片,嘴上有两个长须……这些描述,与人们长期以来对“龙”的印象,简直就是惊人的相似。

由于当时正值盛夏,因此当这条“活龙”被发现时,已经是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作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祥瑞之兆”,人们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用苇席给它搭凉棚、挑水浇,寺庙僧侣每天为它作法超度。不久,营口下了几天的暴雨,可等到雨过天晴,这条“龙”也消失了。

晓越谜中谜(8):“坠龙”之谜(上)

无独有偶,在人们发现“龙”之处不远的河北中小街,蔡寿康和黄振福、张顺喜、曹玉文等当时总在一起玩儿、长大的孩子,也几乎同时发现了“龙”的踪影。当时,蔡寿康突然发现在营口市造纸厂方向的天空有一条“龙”,他立刻告诉黄振福、张顺喜和曹玉文,小伙伴们同时抬头往天上看,同时看到了“龙”,其样子与肖素芹所言相差无几——

“当时是阴天,那条‘龙’是灰色,在云中动弹,动作和蛇一样,和现在画上画的一样,头如牛头,头上两只角,是直的,嘴上有胡须,两个长须,大眼睛凸出,身长大约10多米,身上有鳞,四只爪,和现在的鳄鱼爪一样,尾巴像鲤鱼尾巴。”后来记者问蔡寿康,当时是否为幻觉,或者觉得云彩像龙,结果蔡寿康老人斩钉截铁地回答:绝对不是,我们当时看得非常清楚。

巨大“龙骨”震惊世界 头上有“犄角”鳞片两大筐

晓越谜中谜(8):“坠龙”之谜(上)

然而,正当人们以为“龙”的出现,只是偶尔的“祥瑞降临”,或者莫名其妙的幻觉之时,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不仅意味着这条“龙”又出现了,还制造了一个在当时颇为轰动的新闻。

据《盛京时报》1934年8月的报道,1934年7月28日,营口发生了一起灾害性事件,导致九人死亡、三艘小船掀翻、一些房屋损坏,而酿成这起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那条从天空突降的“龙”。据当时的目击者回忆,这条“龙”在闯祸后,还掉进水中疯狂扑腾,但很快又一次消失不见;到了8月6日,有不少百姓还听到了类似于牛的叫声。

1934年8月8日,营口又一波的暴雨迎来了尾声。这一次,人们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恶臭味,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一片芦苇荡中发现了一具严重腐烂、只剩白骨的巨大动物尸体。当时《盛京时报》在报道中提到,该白骨有一对类似于鹿角的犄角,旁边还散落着诸多鳞片,足足有两大筐;此“龙”还用“爪”挖了一个近17米长,6米多宽的土坑……当时的伪营口第六警察署,将这些“龙骨”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从而令“营口坠龙”事件引发轰动。

值得一提的是,这起事件不仅有当时的《盛京时报》对此做了详尽报道,甚至拍了照片,后来还被写入了《营口市志》,而在营口市史志办的周丛、韩晓东等人著作中,也是言之凿凿、确有其事。当时《盛京时报》还采访到了营口水产高级学校渔捞科的一位张姓老师,后者判定“龙骨”“确系蛟类”。然而,经历了兵荒马乱、政权更迭,当年这些偌大的骸骨已经不见踪影,因此拥有详实图文记录的“营口坠龙”事件,却因缺乏实物证据而不了了之。

“龙骨”再现竟有四种不同解释 “坠龙”谜团依然迷雾重重

晓越谜中谜(8):“坠龙”之谜(上)

幸好,有一位叫孙正仁的老人,称自己有部分“龙骨”实物,从而让当今的我们,也有机会接近和揭开“营口坠龙”的神秘面纱。原来,孙正仁曾于1939年来到大连做管家,而当时主人的丈夫,就是营口商会会长的弟弟。深得女主人赏识的孙正仁,在两年后离开大连时,就得到了这一段重达三斤的骨头的“奖赏”——呈白色条状,骨头底端约有碗口大小,越向上延伸越细,直至最尖端。女主人告诉他,这就是曾经在营口发现、展览的“龙骨”。

2004年6月,孙正仁将自己手中的“龙骨”捐献给营口市史志办。9月,在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的镜头之下,营口市史志办将“龙骨”交给自然博物馆的研究员进行鉴定,最终鉴定为第四纪,也就是距今一万多年的野马化石。

匪夷所思的是,在《走近科学》的这期节目当中,居然还出现了另外三种截然不同的结论:采访到了两名研究员,一个认为是“原始牛”的化石,另一个则认为是一种“象”的化石,而节目最终给出的结论,则认为“龙骨”是须鲸的骨头,而之所以会有头顶的角,是因为当时骨头有人为拼接,将下颌骨插入眼窝而形成的……

这四种结论一出,立刻招致包括目击者在内的诸多质疑、反对的声音,理由也是相当的充分。首先,《营口市志》称原“龙骨”的脊骨有29节,而须鲸则有58节,另外营口所在的渤海是属于浅海,并不会有鲸鱼出没;其次,如果是鲸鱼,它不会有爪子,如果是牛、马和象,它不会有十多米长的蛇形骨骼;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当时发现的“龙骨”,是活体消亡后刚刚腐烂得到的骨骼,跟化石,尤其是“古生物化石”完全不搭边。

晓越谜中谜(8):“坠龙”之谜(上)

如今的营口,早已不是旧时代暴雨连绵、洪水泛滥的辽河入海口,而是焕然一新的辽东半岛中枢城市、东北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和风景秀丽的全国旅游城市。当我们漫步在鲅鱼圈的海滩、感受沧海桑田、风云变幻之时,我们不禁要问:营口坠龙,“坠”的到底是真的龙,还是其他的已知、未知生物?当年是真相,到底怎样的面目?

然而,围绕着“坠龙”的谜团,不只是1934年的营口。从古至今,神州大地曾多次发生“坠龙”事件,到底是真龙再现,还是人为作祟?且看“晓越谜中谜”(9): “坠龙”之谜(下)。(曲晓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