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被隔離治療,8歲兒子在家刷爆信用卡,金錢教育是娃必上的課


父母被隔離治療,8歲兒子在家刷爆信用卡,金錢教育是娃必上的課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肆意蔓延,很多醫務人員奔赴一線,有的人被感染得到了及時的治療,恢復了健康,有的人卻因此而失去了生命。

前幾天看了一則新聞,一對夫妻不幸也感染了上了冠狀病毒,被迫隔離。為了方便聯繫,媽媽把手機留給八歲的兒子,在醫院隔離了半個多月,一家人終於團聚了。

然而這位媽媽卻發現自己手機綁定的兩張信用卡被刷爆,13000多元沒有了,而這些錢都進入了遊戲賬戶。

當這對夫妻知道這些錢都是自己8歲兒子玩遊戲花出去的時候,簡直被氣炸了。夫妻倆流下了傷心的眼淚,這是整整一年的血汗錢啊。

男孩也知道自己闖了禍,心裡非常害怕,他說:“玩遊戲,玩著玩著就讓付錢,當時也沒想這麼多。”

父母住著院,無知的孩子卻在家玩著遊戲,把父母的辛苦錢就這樣“糟蹋”了,真的讓人寒心。

父母被隔離治療,8歲兒子在家刷爆信用卡,金錢教育是娃必上的課

近年來,關於“熊孩子”揮霍父母辛苦錢的新聞層出不窮:

15歲少年挪用父親19萬工程款購置遊戲裝備;

17歲高中生為新款手機賣掉自己一個腎臟換得2.2萬元

10歲男孩打賞遊戲主播近5萬元;

熊孩子為充q幣玩遊戲耗盡家中十年積蓄;

還有的孩子為了滿足虛榮心,網貸、校園貸,一步步把自己和家庭逼上了絕路......

其實,每一個拿著父母的錢無度揮霍的“熊孩子”背後,恰恰暴露了父母對孩子金錢教育的缺失。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父母被隔離治療,8歲兒子在家刷爆信用卡,金錢教育是娃必上的課

作為父母,這些有關金錢的事,應讓孩子早知道

  • 1、錢是從哪來的

孩子的心裡很單純,他就覺得父母有錢,可以給他買玩具、買衣服、買好吃的,他們卻不知道錢是怎麼來的。

記得我家孩子小時候,讓我給他買玩具,我和他開玩笑說,媽媽沒錢了,結果孩子說,你不是有卡嗎?拿卡取錢不就有錢了嗎?

你看,孩子只知道拿卡取錢,卻不知道卡里的錢哪來的,卡里沒錢怎麼辦?

現在手機支付更方便了,買什麼都可以刷手機。孩子看到大人拿著手機動動手指,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任何東西,孩子理所當然的認為父母的卡里、手機裡有錢,只要想用,隨時取、隨時刷就可以。

父母被隔離治療,8歲兒子在家刷爆信用卡,金錢教育是娃必上的課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有必要讓孩子知道,錢是從哪裡來的。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教孩子熟悉社會上的各個工種,或者帶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也可以在家裡和孩子玩勞動換報酬的遊戲。

比如,孩子幫助媽媽打掃一次衛生,可以獲得1塊錢的勞動報酬;孩子需要媽媽為自己做一頓好吃的,則孩子也需要向媽媽支付一定的勞動報酬。

當和孩子做完勞動報酬的遊戲後,父母再耐心告訴孩子:勞動才能創造財富,金錢是通過辛苦勞動換來的,是付出辛苦勞動後的報酬。

父母被隔離治療,8歲兒子在家刷爆信用卡,金錢教育是娃必上的課

2、金錢來之不易

一位泰國媽媽的育兒經曾火遍全網:5歲兒子不想上學,於是這位媽媽做了一個決定:帶兒子去撿瓶子賺錢。

兩人走了很多條路,撿了一袋子塑料瓶,但最後只賣了2泰銖(約4角人民幣)。

賣了塑料瓶之後,孩子餓了想吃烤腸,媽媽問孩子:“一根烤腸10銖,你錢夠嗎?”

孩子看看錢:“不夠。”

孩子渴了:“想吃雪糕。”

媽媽說:“一支5銖,你錢夠嗎?”

孩子看看錢:“不夠。”

孩子累了,想坐公交車回家。

父母被隔離治療,8歲兒子在家刷爆信用卡,金錢教育是娃必上的課

媽媽說:“要10銖,你錢夠嗎?”

孩子看看錢:“不夠。”

回到家時,孩子已精疲力竭。

於是,孩子對媽媽說:“我明天要上學,掙錢真不容易。”

我很贊同這位泰國媽媽的做法。沒有說教、沒有打罵,讓孩子自己體會掙錢的不易。

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勞動賺錢究竟有多麼辛苦。所以在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時,我們要讓孩子參與其中,親自體驗,如此,他們方能懂得珍惜金錢,並尊重父母及其他人的勞動成果。

父母被隔離治療,8歲兒子在家刷爆信用卡,金錢教育是娃必上的課

3、合理分配金錢

現在生活富裕了,很多父母會經常給孩子一些零花錢,加上過年的壓歲錢,基本上孩子手頭都會有不少錢。

就拿我家孩子來說吧,每年過年,孩子都會收到近萬元的壓歲錢。小時候都是交給我保管,現在長大了,不願上交了,我就和孩子商量好,這筆錢中每年拿出3500元交孩子的保險,給孩子留500元放在零錢包,剩下的錢,給他辦張卡存在卡里。

留出來的錢,孩子可以買書、買學習用品,可以自由支配,但我作為母親,必須知道每筆錢的去向。

平時,一個星期我會給孩子5元錢的零花錢,讓孩子自由支配,他可以選擇每週領5塊錢,如果他想買貴點的東西,也可以攢到一起領。

我還專門給孩子準備了一個小賬本,讓孩子把自己每一次的支出和收入都記在上面,每到月底,我會和孩子一起算算當月孩子的零花錢使用情況,進行總結。

父母被隔離治療,8歲兒子在家刷爆信用卡,金錢教育是娃必上的課

長此以往,可以讓孩子學會合理分配金錢,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和理財觀。讓孩子知道,哪些是該花的,哪些是不該花的。

教會孩子正確使用金錢,意義不僅僅在於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更能讓孩子擁有駕馭金錢的智慧,未來不會被生活所困。

對孩子的金錢教育,你做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