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軍隊中為何會出現上尉團長,上校軍長及少尉總司令?

說起國民黨軍銜,因為經常會出現上校軍長,上尉團長等,更有少尉總司令的奇怪現象,相信這讓很多人都頭都大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934年,國民黨進行整軍,同時軍政部設立軍事委員會直屬的銓敘廳,負責軍銜的晉升與評選問題(類似新中國55年授銜),到1935年5月,軍政部正式給相關人員授軍銜。

國民黨軍銜級別:

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 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特級上將(類似大元帥):蔣介石

一級上將(類似元帥):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何應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

二級上將: 韓復榘,劉湘,龍雲,何健,楊虎城等人

國民黨軍隊中為何會出現上尉團長,上校軍長及少尉總司令?

特級上將是蔣介石,一級上將是軍閥派系首領,二級上將是省主席及集團軍司令以上。軍長是中將,師長(旅長)是少將,團長是上校,營長是少校,連長是上尉

同時規定:少將升中將3年,上校升少將4年,中校升上校3年,少校升中校3年,上尉升少校4年,中尉升上尉2年,少尉升中尉1年半

比如:中校副團長升為團長,這才算中校升上校。而此時的上校要想升少將一定要是4年後才行,4年內就是當了集團軍總司令也只能是上校,這是資歷的問題。

國民黨正式軍銜是1935年的軍銜為基本, 1935年到1945年抗戰勝利共10年,35年上校要升中將至少要7年,中校升中將正好要10年.

由於抗戰爆發,國民黨軍隊擴編,部隊迅速擴張,所以也就形成了軍事職務的快速升遷,一年內可能就從連長升到團長.而部隊裡面是職務對應軍銜,所以可能掛著部隊職務軍銜的上校團長的實際軍銜只是個上尉.

國民黨軍隊中為何會出現上尉團長,上校軍長及少尉總司令?

幾個例子:

孫立人是1945年3月8日晉升少將,胡璉是1945年6月28日晉升少將。廖耀湘是1948年9月22日晉升少將,這三人在此之前早就是軍長(上校軍長),而48年之前廖耀湘更是兵團司令(上校兵團司令)

軍統局的戴笠權利夠大,但軍統只是一個師級編制,所以戴笠只能是少將,工資與待遇都只是少將標準,正規場合(比如:開大會,出席活動)只能站後排.所以抗戰勝利後,戴笠找桂永清想調到海軍當副司令, 戴笠只要過去立馬就是正規的中將。

正式軍銜屬於資歷軍銜是永久;部隊職務軍銜是臨時的,隨時升降. 死後追授軍銜只是榮譽軍銜.

國民黨軍隊中為何會出現上尉團長,上校軍長及少尉總司令?

少尉總司令指的是李濟深,李濟深只是在北洋軍閥時期被授了正式少尉。北伐時雖然是北伐第四軍軍長,但那只是部隊職務軍銜,沒有得到當時北洋政府認可。35年授銜的時候因為與蔣介石有矛盾所以35年沒有軍銜。抗戰中李濟深復出後擔任過方面軍總司令,但他的正規軍銜就只是個少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