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極怒時莫與人書,極喜時莫與人物"這句話你認可嗎?為什麼?

德州水上泉城


容易後悔啊!

情緒不穩定的時候,無論大悲大喜,都容易做出不一定正確的判斷。但世上沒有後悔藥,一旦做錯,只能概括承受。

當然,說時容易做時難。率性而為,也未必不暢快。人生短短,又何必斤斤計較一時得失呢。




feifuman


極怒時莫與人書,極喜時莫與人物,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就是當你特別生氣的時候,不要給別人寫信,因為你生氣的時候智商為零。當你特別開心的時候不要答應贈與別人東西,因為你可能會後悔。

我個人認為這句話特別有道理,而且不管是放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值得我們學習。

為什麼說極怒時莫與人書?

這句話中的“與人書”我們可以理解為,跟別人說話,或者發微信等等溝通方式。

那麼“極怒莫與人書”,就是說當我們特別生氣的時候,不要急於去和對方說,應該冷靜了以後再溝通。

這個道理很簡單,可是我們常常做不到。

我們被人惹到了,總是急於的去指責別人,不管是打電話還是發微信。會說一些很重的話,可是當我們回頭想想,似乎也沒必要說那麼重,他也許有他的苦衷,即便是對方真的做錯了,我們也不該在第三者面前掃對方的面子。由於自己的一時衝動,可能會段送掉和對方的友誼。

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我們在生氣的時候大腦不思考,或者說被怒氣衝昏了頭腦,但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總不可能收回來,由此造成的影響,也只能默默接受。

我當初也是這樣,每當憤怒的時候就口不擇言,有此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回頭想想真的不值得。後來慢慢的我告訴自己,在憤怒的情況下先閉嘴,在冷靜的情況下再張口,這樣麻煩的確少了很多。

極喜時莫與人物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你特別開心的時候,也不要隨便將什麼東西贈與別人,因為你之後可能會後悔。

這句話在小孩子身上尤其明顯。

我的小侄子和他的小夥伴們關係不錯,他的人緣挺好。因為玩的高興了,總是喜歡將他的玩具贈送給別人。

可是每每當他回家,冷靜了之後又大哭大鬧,總體就是對他的玩具起了思念,可是又不能找人家要回來,便只能跟父母哭鬧想要再買一個。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極喜時莫與人物”。

一開始父母總是以暴脾氣來對付孩子,時間長了發現這並沒有什麼用,孩子玩的高興了還是會把玩具送給別人,然後還是會哭鬧。

後來他母親總是在他玩的比較高興的時候提醒他:“你要把玩具送人我沒意見,但是好好想想你會不會反悔。”沒想到這句話卻有了效果,他會小聲唸叨:“對啊,不送了,不然我又該想我的....”(此處省略號代表他的玩具,他會給自己的玩具起名字)


有時候總是感嘆我們的傳統文化,它能用最少,最簡單的文字告訴我們最深奧的道理。極怒時智商為零,自然不應該和人爭辯,這樣反而得不到好的效果,即便是對方心裡知錯了,被你這麼一鬧,也會為了面子大吵一架。不管是哪句話,都是教給我們要冷靜以後再去做決定,心不靜,做的決定往往是錯的。


聞香書坊


我是偷聽制筆的強哥。很高興回答你問題。

我認可極怒的時候不要給人寫信,高興的時候不要承諾送人東西。因為在情緒波動的時候,人是不夠理智的,在缺乏理性思考的一些決定和舉動,都會造成災難性後果

極怒時莫與人書--林肯的故事

一次,美國陸軍部長斯坦頓向總統林肯投訴:

"那個該死的史密斯!他說我偏袒手下,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侮辱我!"

"他說了什麼?"林肯問。

"別提了,我已經氣得渾身發抖了。"

斯坦頓部長情緒激動,憤怒到極點。

"我親愛的部長,我們坐下來談談,你打算怎麼辦?"

"我是不會善罷甘休的。等我逮到了機會一定好好教訓他。!"

林肯笑道:"您是該狠狠罵他一頓,要不寫一封信痛斥他。"

"總統先生,您的建議太好了,我現在就寫。"

很快,一封措辭尖銳的信寫好了,裡面把史密斯罵了個狗血噴頭。

"您看,怎麼樣?"斯坦頓得意洋洋地把信拿給林肯。

林肯津津有味地看了一遍,說:"寫得真不錯!您現在心裡舒服些了吧?"

"是啊,還是您的辦法好。"斯坦頓一邊說,一邊讓秘書去拿信封。

"拿信封做什麼?"林肯問。

"寄給史密斯啊?難道讓我親自送過去?"斯坦頓瞪大了眼睛。

"真是胡鬧!"林肯一把搶過這封信,隨手扔進了壁爐。

"我讓您寫這封信,是為了平息您的怒火,現在您把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心情也好了,這信的使命也就達成了,當然要毀掉。"

林肯拍了拍斯坦頓的肩膀,說:"我生氣的時候就是這麼做的,寫信的目的是為了平息自己的怒火而已。您要知道,不滿情緒堆積在心裡是有害的,但魯莽的反擊或發洩給別人也都不是上策。現在如果心中還有不滿,您就再寫一封,然後燒掉,如果心情舒暢了,就回去繼續工作吧。"

憤怒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我們要做的是找到一個不傷害他人和自己的方法,平息這個憤怒,然後再想辦法解決問題

極喜時莫與人物

人在特別高興的時候,也容易被衝昏頭腦

這時候不要隨便承諾給他人東西

比如明太祖朱棣在靖難之役的時候就許諾朱高煦,說太子朱高熾身體不好,要朱高煦好好幹,以後有機會能繼承皇位。結果後面造成,朱高煦的一系列奪權活動,最後死在自己侄子明宣宗手上。

又比如,你高興的時候許諾中了彩票分別人一半,結果真的中了彩票,該如何?

人在開心的時候,情緒起伏較大,會失去理智,這時候的許諾一定會傷害到自己的利益,所以在高興的時候,不要輕易去許諾或者送人東西,以免在心情平復後心生後悔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指正。


偷聽制筆


極喜時莫與人物,極怒時莫與人書。

極悲時莫與人言,極樂時莫與人享。

人和人之間最好的狀態,就是兩個人安靜地坐著也不會覺得尷尬,這才是朋友。沒有必要見了面就找各種各樣的話題,來顯得我們之間很友好,很親密,我們不需要那麼熱熱鬧鬧的關係,我們需要的是,安安靜靜的真誠的踏實的,相互理解的這種關係。

你要小心你的思想,因為它會變成你的語言。你要小心你的語言,因為它會變成你的行動。你要小心你的行動,因為它會變成你的習慣。你要小心你的習慣,因為它會成為你的命運。

林肯說:只要有可能就對人謙讓一點,與其跟一隻狗爭路走,不如讓狗先走一步。如果讓狗先走一步,你即使把這隻狗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傷口。

記住這四個字少發火。

第一是靜:少說話多傾聽。

第二是忍:面對不公平,不要到處宣洩。

第三是讓:大事不能退,但是小事儘量聽取別人的意見。

第四是淡:一切都看淡,凡事氣不著你。

不要因為別人的看法而改變自己,不然到最後做不成別人,也找不回自己。

解釋你的憤怒不要表達出來,這樣你就會立刻打開了解決問題方式的大門。

一般人覺得,別人生氣時就會下意識認為那個人非常可怕,其實並不是。情緒越失控的人,內心越有可能伴隨著脆弱、無助,他們是感覺外界有傷害了,於是只能豎起防禦的刺,心理學一個重要的原則:每個人為自己產生的情緒,感受負責。當你知道有些情景下的憤怒,是伴隨著受傷的,這絕非意味著我們要去承擔、拯救、負責誰的情緒,而是下次在經歷親人生氣、與人爭執、自己生氣時,我們可以專注在憤怒背後的受傷感,內心一定是感覺缺失了什麼,或者認為被冒犯了什麼,這種察覺,可以幫助你找到憤怒的源頭,讓氣氛緩和下來。


凡匠FJ1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人都有“七情六慾”的,連老祖宗都特意把筷子做到了七寸六分;目的之一,就是讓人們在吃飯時更要有個良好的心情,即美其食,帶著美好的心情來吃飯。

見圖7.6寸筷子。

七情自然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了,喜怒為什麼排在“冠亞軍”的位置上,說白了,就是時刻為大家提醒哩,彷彿告訴我們,這兩種情緒控制不好,反倒誤事。

先說喜,大喜傷心,壓抑久了,或有冠心病的人,若是遇到大喜事,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悅的心情”,往往會增加心臟負擔,甚至會讓心腦血管出現突發病症。

還有人逢喜事精神爽,自然心花怒放,此時,做出的決定與許下的承諾,往往是衝動造成的,一旦心平靜了,常常對所做的決定,悔之晚矣。

我的養生座佑銘是“小怒疏肝保心安”,人難免有不愉快的事發生,適當的發洩有益身心健康。

但大怒了,人失控了,如同脫韁的野馬🐴,所做的事,所與人說的話,屬於怒髮衝冠的“失態”之語,無論是與人語言還是書寫溝通,都會造成不良後果。

話再說回來,為什麼老祖宗告訴我們,生活的平安,一定要記住“恬愉”兩個字。

其內蘊非常有學問,恬,是告訴我們,要學會經常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無論是喜、是怒時,要讓自己內心平和起來,情緒波動大時,如喜極與怒氣沖天時,最好的溝通就是與自己內心多交流,恬就是心與舌(自己的)來溝通。

人生在世,需要處理好三種關係,即人與社會自然(單位)關係;人與家庭(夫妻、兄弟姐妹們、子女)的關係;還有就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凡是善於與自己相處關係的,無論是大喜與大怒,都不會惹事生非。

你們贊同嗎?


盧軼稱心


“極怒時莫與人書",就是發怒發脾氣時不要給人寫信,會後悔莫及。

“極喜時莫與人物”,就是人在高興時不要隨意答應給別人東西或者借錢。

人在這段怒和喜的情緒時間段裡,一般人的智商為0,很難判斷事物。

因此人要先要管好自己的心情,讓自己心情平靜冷靜了再做事,只有在理智的心態中與人交往和交流。這樣才能不會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

這可是古人的經驗當然認可,而且在社會當中經常會碰到這種案例發生。

在讀中專時,同學朋友金和李二人一起去買彩票,其中金一人買了十張大樂透彩票,高興的邊走邊說“如果中了大獎我就分你一半怎麼樣?”金對李說,話說出去了李也沒當回事。過了一星期李提醒金說“上次彩票怎麼樣了,我好像開獎的號碼中有你的號碼”金彷彿剛想起來有買過彩票,“噢!怎麼可能呢?"李接著說“你忘了,到彩票店去查查看有中奨的嗎?”金隨口一說“等一下我們一起去”。於是乎金和李二人過一會就一起去了彩票店,金拿出十張彩票認核對起來,結果1張中2.00遠另一張中了二等獎5萬元,這下金和李二人高興得跳了起來,金就請李到飯店裡吃了頓飯。

接下來再也沒提這彩票的事情,這下李心裡有些不爽了,不理睬金了,並且二人成為了宿敵。李不斷告訴別人說“金是小人,不講信譽的人"金卻辯解說“彩票是我買的,為什麼要分你一半啊?我說過分你一半是隨口一說不作數的”金接著又說“誰知道會中奨,為這事我還請你吃了頓飯”……。為了這句話二人鬧拜了。





誠念育兒


平常心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比較認可這樣的觀點。人都有喜怒哀樂的情緒,極怒、極喜都是激情的表現。在遇到不同的事情時表現也不盡相同。怒是最容易產生嚴重後果的情緒之一。衝冠一怒為紅顏!怒髮衝冠!怒不可遏!無不因怒而起小則殺人放火大則禍國殃民!怒的情況下情緒是人的行為是不受控的,所以本來事情不嚴重因為摻雜了怒的情緒好話都不得好說,自然會把怒的情緒傳遞給對方。對方在收到你怒的情緒時如能冷靜對待尚可,如果也是一個暴脾氣戰爭一觸即發!我們都知道怒的時候說話的聲音、語氣、用語都會比較激烈,有時礙於情面有些話還無法當面說出來,但是如果寫的話可就無所顧忌,話是一說一過如暴風驟雨,可寫卻如石上刻字造成的傷害歷久彌新!所以極怒時莫與人書!除非能控制情緒抱著解釋和解的情緒寫一封和解或道歉信!

再說高興!特別高興!買彩票中了一個億!在這樣的情緒下,在贈給朋友或家人財物時就會超過以往水平,甚至興頭上會超額支出,等冷靜後又後悔不已。因此無論極怒或是極喜都要冷靜,保持平常心!




熊貓晃晃的故事


當然認可。研究表明,生氣對身體的五臟都有損害。一旦生氣,人的氣血會受到影響,大腦往往會失去理智。在這個時候,給別人發信息,往往都是過激的話,而且收不回來,小則影響關係,大則造成矛盾,甚至帶來傷害。高興的時候也一樣,頭腦發熱,隨便許諾,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事。

當年的范仲淹站在岳陽樓,發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長嘆,這是一種修為,也是一個人的精神境界。我們每個人,面對的無論是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泰然處之的心態,不因一時的失敗妄自菲薄,也不因一時的成功而狂妄自大。

宋·王邁在《臞軒集》碩:“虛舟相觸何心在,怒火雖炎一響空。”這就是怒火中燒這個成語的來源。

項羽看到阿房宮,怒火中燒,一氣之下,下令燒了阿房宮,足足燒了十天,從此,秦人便將項羽看做暴虐之人。

越王勾踐如果看到吳王如此羞辱自己,假如也怒火中燒的話,早就被吳王殺掉了。

韓信受胯下之辱,如果當時明知打不過,但怒火中燒的話,後果會怎樣?

被勝利衝昏頭腦,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我們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王德惠觀察


這個怎麼說呢?就舉個例子供參考。

近曰,有幾個人在我這裡喝茶談心,一個高傲的人,一個地位低下的人,談到今年雙春。高傲的人說沒道理,還有雙潤,有雙潤沒有雙春,那個地位低的,倍感委屈。

過去痛處還翻起來說,真的讓其無地自容,有勢有力錯的也是對的,無錢無力對的也是錯的,民間如此,世上事也是如此。有的欺負無的,富的欺負窮的,有力的欺負無力的。

作為主人,看架世不好,就查手機取證,讓其對照,才罷休,真是作人也難,眾目之下真理者勝,傲的才臉紅而起身走路,說怪不怪,真是沒事起風雷,就不要說有利益的事了!


用戶67479858大難不死苦難出真工


談到認可,就必須瞭解這句畫的意思,憤怒的時候不要給人寫信,高興的時候不要答應給人物品。字面意思不難理解,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當一個人生氣的時候,智商幾乎為零,各種犀利的詞語都會脫口而出,完全不計較後果,等冷靜過後才會意識到自己的憤怒會帶給別人痛苦與糾結。而這種傷會在你憤怒爆發的每一次出現,會使人遠離,甚至被排斥。

高興時贈與物品其實與憤怒一樣,

人在洋洋得意間會發現,平時認真思考的事情,根本不會再被重視,飄飄然的感覺誰都喜歡,等興奮過後就可能會後悔,會帶壞自己的圈子,使真朋友遠離,婀娜奉承之輩迎面而來。

看事情要看本質,五千多年的中華歷史早已驗證無數的真理,這句話也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