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看病,对医生隐瞒自己病史你怎么看?

影像科齐大夫


就这个问题,我来说几句我的看法。

病人隐瞒病情了,肯定有病人的心理想法。不管是感觉是隐私啊,还是其他的一些情况。或者对看病,治病的观念,呃,不明确。有些疑惑。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隐瞒病情对治疗实在是没有好处,一定要明白理解治病的过程。越讲的透,看病的时候越少走误区,恢复的也就更快。否则在用药和治疗方面儿就会可能会失误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会麻烦。再一个就是对医生要有信心,相信才能合拍儿脱出。

建议还是不要隐瞒病情,这样对厄医生对患者都有好处。

理解的不深。请多多指教。


特色理疗赵印参


从病人的角度去考虑对医生隐瞒病情有几种可能的原因:

1.涉及到个人隐私,不方便告诉医生。其实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很常见,有些病情确实不好意思开口说出来。比如看妇科疾病遇到男医生,患有性病就医,患者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往往不敢说出来。因为担心说出来会受到别人的歧视,别人的不待见,导致自己缺乏安全感。

2.不信任医生,觉得医生就是想多赚钱。很多人去看病,总是担心担心医生为了挣钱会乱开检查,多开药。再加上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病人难免会不相信医生,所以刻意隐瞒病情。甚至有些人想通过隐瞒病情来趁机讹诈医生,特别是在治疗效果不佳时。病人总觉得自己交了钱医生就该把自己治好,治不好就是医生治疗有误,耽误自己病情。但实际上医生并不是神,不是什么疾病都能治愈的。其实医者仁心,大部分的医生都是想着如何去给病人治病,而不是赚病人的钱。现在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冲在最前线,不惧病毒,不畏牺牲,守护人民的健康。

3.隐瞒病情不但不利于医生诊断,甚至可能会耽误自己病情。医生需要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隐瞒病情有时候会导致医生误诊或漏诊,最终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耽误病情。


黄药师999


找医生看病,千万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这是我接诊的一个网络咨询:

患者:我尿蛋白2+,24小时尿蛋白1.75g,肌肝113,尿微量白蛋白大于300,尿酸566,有过痛风,也有了痛风结晶。我现在有在吃药,洛汀新/早晚各一片,罗盖全早一片。没吃降尿酸的药,血压早上起床半小时量,高压135左右,低压93左右。

他提供了许多化验单,问我应该怎么治疗?

我的回复:谢谢你的咨询!1、尿蛋白定量1.45g/d肯定不是由高尿酸引起的,应该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者其他情况,而且你已经出现了轻度肾衰,建议做肾穿确诊,然后精准治疗。2、血压应控制在130/80以下,你还没有达标,建议加一粒络活喜。3、必须使用降尿酸药,非布司他或者苯溴马隆。4、建议用他汀类降脂药。

患者:我也已经做过肾穿刺活检,这是结果报告。

我的回复:肾脏病理是肾脏病诊断最有力的证据,是金标准,你咨询肾脏病,却不提供这个资料。我是个好医生,根据你原来的资料就已经分析到了,而且没有说错;但你不是一个好患者!

但是,当他告诉我他已经做过肾穿了,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做过肾穿了,而且有明确的病理结果,那为什么开始咨询的时候不说呢?

我估计他是想看看我的意见跟他那里医生的意见是否一致。

你咨询的可是肾内科医生,你应该明白病理结果对肾内科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性。

疾病的诊断过程,如同一个凶杀案的侦破过程。获得的证据越多,越容易找出“真凶”;有力的证据越充分,越有把握办成“铁案”。

而对有些证据“隐瞒不报”,很可能延误或者误导侦破。

患者就医,也应该如实并且尽量多的给医生提供病史资料和既往的检查资料,提供的资料越翔实,诊断也就越及时,越能及时确诊、得到治疗。

网上咨询,本来就比面诊困难许多。像这位患者,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没有提供,却咨询如何治疗,实在是难为医生了。

如果医生做出了初步诊断,并给出了治疗建议后,他又拿出了新的证据不支持医生的初步诊断,有时候会令医生很尴尬。

当然,患者这样做也无可厚非,我并没有指责他的意思。而且医生尴尬终归是小事,延误或者误导治疗对患者本人才是大事。

所以,建议患者找医生看病,不要隐瞒病史,不要怪医生做必要的检查。医、患的共同“敌人”是疾病这个“真凶”。


李青大夫


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隐瞒病史,有过疫区接触史,造成传播、大面积隔离的,涉嫌公共安全犯罪;如果其他时间隐瞒病史,一方面病人有难言之瘾,再者不信任医生,临床上经常遇到,有的是患者或家属有意考验医生,所以对病人隐瞒病史,应区别对待,总之,隐瞒病史,不利于病人!造成诊疗麻烦,以及不必要的额外检查!作为医生,应详细查体、问诊,多侧面了解病史,说明利害关系,一般都瞒不过医生!


刘力


确实是有些病人隐瞒病史,尤其是这次新冠疫情,接触史非常重要。我院有一例就是做完CT,发现是新冠肺炎,经过轮番追问,逆行追问出病史,才制止住疫情继续蔓延。所以病史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