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石人決非是“玩物喪志”之流,而是賞石文化的發揚光大者,您贊同嗎?

玩古賞今


古人云“不忘初心,放得始終”,意思是在人生的起點定下目標,一直朝著理想去努力,最終才能到達幸福的彼岸。如今“不忘初心”成為熱搜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那麼,作為一個奇石愛好者,你的初心到底是什麼?


玩石人的初心:尋樂!

在旁人眼中,玩石者都是一群傻子,他們利用業餘時間去郊外曠野撿石,明知石難尋,偏向石山行;他們利用閒置資金買石頭,明知好石貴,偏要玩精品;他們利用茶餘飯後曬石頭,明知知音少,偏要誇石好。



那麼玩石頭的人為何活得如此自我和瀟灑呢?因為他們玩石頭的初心就是為了“尋樂”,去郊外曠野撿石,尋找一種發現與獲得的快樂;去奇石市場淘石,尋找一種得到與擁有的快樂;去朋友圈炫石,尋找一種自信與滿足的快樂。正是因為想法如此簡單,所以玩石者很容易獲得幸福感。

玩石人的初心:探索!

奇石來源於大自然,它的成因、產地、特性與地球的形成、大自然的環境以及各種地質運動密不可分,通過一塊小小的石頭,我們可以看到億萬年來的滄桑變化,可以發現亙古歲月中萬事萬物的改變,可以欣賞到滄海桑田後它們的精彩呈現。



處於對大自然奧秘的探索,很多人愛上玩石,他們希望從奇石的特徵上發現更多地球的故事,那些遙遠的歲月中發生過的滄桑鉅變。所以他們開始收藏奇石、研究奇石、解讀奇石,通過玩石提高了自身文化修養。

玩石人的初心:欣賞!

奇石是一種天然藝術品,古代文人墨客愛它的瘦漏透皺秀,他們繪石、詠石、供石、拜石,留下了許多逸聞趣事和經典篇章。現代隨著開採技術的改進,越來越多的精彩石種呈現出來,大家從形色質紋韻上解讀奇石,讓賞石藝術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現代人玩石多處於欣賞的目的,因為被奇石美深深吸引,便義無反顧地愛上了玩石頭,一次次投入精力、體力、財力去收藏奇石,他們所做的這一切不為別的,只為視覺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撫慰。

玩石人的初心:增富!

在圈外人看來,奇石是飢不能吃、渴不能飲、貧不能抵金的無用之物,但是在奇石投資者看來,收藏奇石卻是一條只賺不賠的增富之路。他們為何會有如此的想法呢?



因為奇石屬於一種不可再生的天然資源,精品石形成時間漫長、儲存量少、奇特精美、無法複製、無法再造。隨著城市擴建的加速,撿石場地越來越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奇石的人越來越多。精品奇石價格一定會呈上揚趨勢,而且只要是太平盛世就沒有下跌的可能。因此奇石投資者都抱著進可增富、退可自娛的想法,妥妥地收藏精品石。


佛跡收藏


如果他們身邊有朋友在玩,他們會給你說教,說玩石會讓人上癮,會如何喪志、如何敗家,語氣之堅定、就好像他們親自經歷過或者親眼見證過似的,奉勸我們應該放棄玩石。在他們眼裡,玩石就是不務正業,讓我們必須要有遠大志向,努力賺錢,擁有一些高大上的興趣,過上好生活才是對的。能說出這樣的話的人,基本上都不玩石頭,他們對石頭一點也不瞭解,連接觸都極少了,更別說玩了。所以他們理所當然的這樣認為。但是,不知道和享受不到益處,並不代表玩石沒有益處。

先不說其他的優勢,就說歷史,賞在玩石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經過時間沉澱的,有一定的底蘊,其次,賞玩石能為生活增添雅緻,正所謂家無石不雅,園無石不秀,它能美化家庭,美化環境。

現在生活水平高了,玩石的人越來越多,對奇石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而奇石很多是升值的,撿到一塊好石,那就有了很好效益。有的人也因為玩石變得更勵志,更努力,為得到心儀的美石踏遍千山萬水。為擁有一家自己的奇石店而努力奮鬥,為幹出一番奇石事業而拼搏。

玩石更能快速增長知識。遇到一塊奇石,你會考究它來自何方?誕生在那個地質年代?這塊奇石有何特別之處?最佳觀賞點在那裡?在你弄清楚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你將會增加許多有關地理、地質、人文、社會方面的知識。

而且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奇石產業早已發展壯大,且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與政策扶持。所以說玩石,應該是自己喜歡的藝術消遣,能帶給你愉快,能讓你上進,讓你有所收穫的。常言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任何事情到了極點就會衰落。這話同樣適用於玩石、賞石,對一個愛石者來說:玩石,不能“滿”,適度就很可以了,不影響本職工作生活。把奇石玩好,玩得讓你越來越富有。

最怕的是,一些業餘的玩石者玩著玩著最後就被石頭玩了,將工作和愛好本末倒置,把愛好當成了負擔,一味買進,經常吃虧。吃虧後又不去總結經驗,,繼續盲目投入,入不敷出,影響了正常的工作與家庭生活。所以說玩石頭絕不喪志,我們玩的都是奇石,歸於發現的藝術,不是每個人都有心性玩的。再說了每個人的活法不一樣,有的人去爭分奪秒打撲克搓麻將、上網閒扯。我與石為伴,與石友為伍撿石為樂也是一種生活。


而且我覺得,玩石從某種程度上,帶動一項產業發展,專業石商因此而致富,業餘的收藏者以此為樂,也有收益。所以我們奇石愛好者,更應該發揚好這項文化,使它永久傳承。


雅石閣


生命之源——腎!



老玩童樂267


對於不玩石或玩而不懂的人來說,石頭就是冰冷堅硬的物體,頂多做個擺設而已。但對於懂石的人來說,石頭卻是有內涵、有表情、有故事、有溫度的。它們既有春夏秋冬,也有風霜雨雪;既有日月星辰,也有山川河流;既有琴棋書畫,也有花鳥魚蟲;既有詩情畫意,也有喜怒哀樂。

奇石的價值在於無可複製、在於獨一無二、更在於渾然天成、最在於具象稀缺。

一塊石頭如果沒有“過人之處”,自然毫無收藏價值可言。那麼何為過人之處呢?簡單來說就是不管你是圖案石還是形狀石,首要的是“像”!像到那種程度就決定了價值高低的基礎。其次才是內容,比如文字,一個普通簡單的文字當然不如有良好寓意的福、祿、壽、喜好。再其次才是石質如何、形狀、圖案的佔比、位置是否合理。

玩石頭玩的是意境心態,養心而已。既然雜質太多,一時難以清理,何不由它去呢?

所說玩石人是在“玩物喪志”我也只有“呵呵”了,一個喜歡石頭,愛護石頭的人就是抱著欣賞它賞識它,才會去玩它。

現在的奇石圈兩種人居多,一種是沒文化品味,也沒見識,只想發橫財。一種是有文化品味,但在名利面前故意“睜眼瞎”,一味攪渾水以謀私利。這兩種人才是在我眼裡的玩物喪志。

今天,圩圩就和各位石友分享一下奇石,共同感受一下奇石,和大自然的美妙!

1、若有所思?抑或仰天長嘆?2、微微一笑,含而不露。3、雙目圓睜,認真還是驚慌?4、面目有些猙獰,該是何等的痛苦?5、目光有些呆滯,估計大腦一片空白。6、憨憨的笑?亦或是職業性的笑?7、傷心啼哭的小兒,必是遭受了巨大的委屈。8、眼神深邃,雙唇緊閉,心中裝滿故事卻無人可說。9、雖然只是微笑,開心卻發自內心。











圩圩鑑賞


玩石不會喪志,玩石玩的是文化,玩的是修養,玩的是品味,玩的是健康,玩的是快樂,玩的是幸福!











18086806508


謝“玩古賞今”藏友的邀請,來回答一下關於:玩石人決非“玩物喪志”之流,而是賞石文化的發揚光大者。問題是贊同嗎?顯然是不能贊同的。

筆者以為是不是“玩物喪志”,與你玩哪一類收藏品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是與人的綜合素質有關係的。
對任何一個收藏愛好者,都愛玩一種或幾種收藏品,玩什麼東西都不會有錯,但關健就在於如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 “既玩物而不喪志”。

玩物喪志這個詞是自古有之,常被老人用來教育和警醒後人,此詞的主要意義就在於一個人要明確自己的主業在哪裡,你的主業是工作、是事業還有家庭,而玩物只是閒睱之餘的一種愛好、一種消遣,主次一定要分明。
那麼不管你是玩石賞石也好,還是錢幣郵票也好,還是其它任何類的收藏,都是一樣的,擺得正位置就都不會玩物喪志,反之則都會本末倒置,一樣的都會因玩物而喪志,結局就是工作幹不好、家庭沒顧好,玩物也就玩不好了。
試想,工作丟了、家不穩了,玩什麼還玩得好還玩得下去?只有正確地處理好了這幾者之間關係,主次分明瞭,你玩什麼都會順暢,你玩什麼都不會喪志。

總結:玩物喪志,是由人本身素質決定的,而不是以玩何物來決定的。膚淺看法僅供參考。謝謝。


不老熊二


賞石是一種發現的文化,是生活藝術,更是跳出藝術的歸真智慧




佛光靈玉


試問說此話者,不玩物就有志了嗎?玩石之人是不缺乏上進心的,從思想上,道德境界上,知識認知度方面,那份健康快樂是他們所不懂的。











火箭917


黃河美石欣賞








老四140669396


這問題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拋棄所有事情都不顧,只玩石頭的人。這種人可以稱為玩物喪志。



何為玩物喪志,一個人如果對生活都沒有追求,不顧及自身的發展,沉迷一件事物之中,而且這件事情只會讓自己喪失鬥志。這種情況下可以稱為玩物喪志。

如果出現以上情況,玩石頭對自己來說是百害無一利。任何事情到了極端必反,萬事有個度。適可而止是明智之選,玩石頭玩的是心志。



玩石頭可玩而不可迷。迷石頭只會讓自己失去生活的方向,世界是五彩斑斕,如此美好的世界,我們要把精力放在更多美好的事情上面,不能一心只玩石頭。

第二種是把石頭當做生活樂趣的人,給生活加點調味料。



石頭是生活的調味料。在閒暇時擺弄幾塊石頭玩玩,品品石頭給我們帶來的樂趣。生活總是要向著陽光的地方走,向著美好的事物方向走。

玩石頭剛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繁雜的生活壓力下,適當的玩玩石頭,放鬆身心,讓生活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