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护士会画画也会“话疗”

这个护士会画画也会“话疗”

这个护士会画画也会“话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宁德网消息(宁德晚报记者 林珺) “6床爹爹要好好加油,7床叔叔记得给您女儿回信,11床爹爹一定要好好吃饭,44、46床婆婆不要再调皮玩尿不湿了,还有36、37、40床叔叔阿姨记得好好做缩唇腹式呼吸锻炼,你们一定要快快好起来,回家见你们的家人……”3月6日凌晨,上完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北七区的最后一个夜班,宁德第四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梅丽丽絮絮叨叨地交代每一位患者。

这个从福鼎来的护士姑娘,给患者的最大印象就是开朗、嘴甜,来到金银潭医院的20多天里,她甚至和武汉的医护人员学了好些半吊子的武汉话,每天在病房里“老爹爹,你做什么去”“婆婆,你很聪明”地找患者聊天,直到她离开北七区,有些年纪大的患者还不知道她是个“假武汉娃”。“北七区老年患者多,武汉人管老爷爷叫爹爹,老奶奶叫婆婆,我学几句武汉话,跟他们能更好地沟通嘛。”梅丽丽笑着说。

这么乐观外向的梅丽丽,却在病房里哭过两次了。“2月26日我在金银潭医院第一次上班,帮一位老爹爹擦脸,因为他病情较重,鼻子上一直戴着无创呼吸机,所以20多天都没有擦脸了,他说看护士们都很忙碌,所以不好意思提出来” 梅丽丽既心酸又心疼,从此,她就像对待自己家里的长辈一样,更加细心地护理这些没有家属在旁照顾的患者们。而在北七区的最后一个夜班,她看到11床老爹爹的家人录给老爹爹的视频,一声声“加油,我们等您回来”,她又忍不住哭了。

哭完,梅丽丽又上了新的“战场”,她服从安排,来到金银潭医院综合一区,那里的患者都是女性服刑人员。“刚开始会有些心理压力,因为那是一个几乎全封闭的病区,门窗禁闭,空气不流通,再穿上防护服,就更加呼吸困难了,而且我们还要给患有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的患者采血检查,风险是加倍的。但是很奇怪,只要穿上这身工作服,我就不再害怕了,她们也是患者,和别的患者没有区别。”梅丽丽说。

出征武汉前,梅丽丽喜欢跑步、健身,原本还计划今年来参加武汉的马拉松,如今,在武汉一线战“疫”的她,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写写画画上。每天写日记,配上可爱的漫画,记录自己在武汉的生活。 “现在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乐趣,我觉得很有意义。”梅丽丽说,福鼎市总医院的20名驰援队员已经约定,一起战胜疫情,明年再来武汉,看最美丽的樱花,观黄鹤楼,吃热干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