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诗人食指和北岛对余秀华提出的批评是不是善意的?

同行的你


余秀华的诗好,人出名了,肯定会受到所谓专业大家的嫉妒。因为身体原因,因为是农村的农妇,写出这么好的诗,受人议论正常,只要不是非议,不是攻击,应该都是欢迎的,提拔新人,出现新诗,更应该是作为职业诗人的风范,而不是带有人身攻击了!一个写的诗再好的优秀诗人更应该修好身心,不辜负这个时代里那些喜欢你的诗的人们。余秀华写诗也没有系统的学习本专业,完全是野路子,但是这不能否定她的成功。身坚志强,能与正常人做的更好,其实这本身就是榜样了。自古文人相轻,那是时代发展有局限性,再越来越发达的社会,国学文化的蓬勃发展,人的大思想就是需要包容,接纳,融合,才是发展趋势!无论怎样的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更符合日益发展的文化需求,满足于人民!再未来,越是科技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渴望自由,渴望美好,竞争激烈,压力山大,我们读余秀华的诗,因为我们感知的她诗里都有!


厚德载物健行天下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老诗人食指和北岛对余秀华提出的批评是不是善意的?我想这个问题要借用一个寓言可能更好理解。东南西北四帝为中帝开窍。相传宇宙间有五大帝。东西南北中。他们五位的关系特别融洽。只是有一个问题让东南西北四帝着急。中帝就是一个圆球,没有耳、眼、鼻、口等窍。四帝一商量,你看看我们都有五官,要不我们帮帮中帝给他开窍,像我们一样多好。于是他们就一起协力给中帝开了窍,结果中帝因为开窍而死。

老诗人食指和北岛对余秀华提出的批评是不是善意的? 我想这并不重要。因为善意又怎样?恶意又怎样?

那么重要的是什么呢?我想就是适合不适合。

一、批评余秀华的诗歌,就是批评欣赏她诗歌的那些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高尚的就让它高尚去,卑微就让它卑微去,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和法规,别违和大众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如果余秀华的诗歌没有这些问题。那么就只是她个人的格局和境界的问题。有读者喜欢就说明有她的土壤和环境。准许有阳春白雪,就要允许有下里巴人。何况天下的下里巴人是绝大多数。如果把天下人都变成阳春白雪,那是我们的梦想。不过这个梦看样子还要经历很久。所以不能苛责余秀华和她的诗歌的欣赏者。

二、大浪淘沙,世事变迁,真金不怕百炼。

前些年,郭敬明的小时代把一群少男少女弄得五迷三道,可是现在这些少男少女长大了。他们再回首看这段时光,还是很温馨。不过你要他们再去认同郭的小时代,他们自己都觉得丢人现眼。因为那些代表着肤浅、无知、虚荣。所以老诗人们没有必要太害怕,群众的眼睛永远是最明亮的,虽然有的时候反应慢点。他们发现郭描写的东西都是童话世界、是虚假的,所以反而走向另个极端,从都市繁华走向乡野村庄,就如同现在的头条到处都是三农创作者一样。

三、余秀华已经这么大岁数了。有了她自己的三观,很难去修正自己。如果她能虚心接受更多的有益的建议,相信她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只要谦虚了,就不怕没有进步。所以对于不同的声音,自己还是要有量。不失风度。如果完全都把于改造成为象牙塔里的标准,余秀华也就不是余秀华了。所以她有乡野的芬芳,也有乡野的泥土气息和野性不羁。

四、老诗人们有老诗人们的欣赏群体,就如同当初的样板戏和各种地方曲艺戏曲。可是时代在前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标准。没有谁对谁错。就如同杨贵妃到如今也要自叹不如骨感大长腿。老者更要有风度,有幽雅的情怀。姑且说之,她听与不听,不要在意。一个大学生精心培养都要小学六年、初高中六年、大学四年,寒窗十二载。让余秀华从泥土和乡下中出名成功,也是对年轻人的一种激励。这个时代节奏和压力确实有点小变态。所以多给人们一点希望不好吗?

期待更多的人们为我们的时代讴歌,为我们的人民讴歌!伟大的时代必然有伟大的作品!期待时代巨匠的出现,他必将是完美的,令人信服,众望所归,就如同陈忠实老师的《白鹿原》,请用作品说话。

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红字“关注”我,谢谢!


晨曦小荷


诗歌好坏谁都可以说,但上升到人身攻击就不合时宜了。

这个事件之前一直有关注。

余秀华之所以骂诗人食指,是因为食指也上升到了人身攻击,骂余秀华是荡妇、淫荡诗人等非常不好的词汇,所以余秀华也毫不示弱,骂回去。

诗歌文学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你喜欢的别人不一定要喜欢,诗歌是可以展开讨论的,但是批评要注意分寸,讲作品就好,不要伤及他人。

说是老诗人,出来骂人,这就有一点为老不尊的感觉,恶语相加对待一个后辈诗人,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这的确不太合适。

余秀华本身就是草根,他更不惧前辈诗人的批评辱骂,她也很有自己的性格,这虽然有点像是泼妇骂街,可能正是余秀华身上的农妇身份。

所以,这件事个人还是支持余秀华,诗人食指的批评上升到人生攻击,不管说的对与错,都是不应该的。


以上纯属个人陋见,如有任何的意见或想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交流!感谢!


语见


关于诗人食指和北岛批评余秀华的文章和行为,我觉的不太妥当,一个生活在农村的中年妇女,拖着残缺的身体!除了自己的生活之外,就是爱好写诗!至于算不算诗?我也不懂?但我觉的写的还不错吧,至少是她发内心深处的呐喊和渲泄。

“穿越半个中国去睡你”。也不能说‘黄’,只是渲泄她内心深处‘性’的压抑和痛苦!残缺的身体!但她内心世界却是健全的,她渴望自己像正常女人一样被男人疼爱关怀!可是这些她都没有得到,其实挺可怜的一个女人。老诗人不应该那样批评、指责她,就算余秀华的诗被炒作炒红?那就应该有喜欢它的读者和观众!

我曾看过余秀华的专题片《摇摇晃晃的人间》,真实感人,的确不是很容易,就像余华的小说《活着》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健全的人或者残缺的人,活着巳经够艰难了。你不喜欢的人或看不惯的事情,可以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何必去在网络上攻击别人呢?每一个人都有生存的意义和空间,如今的社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年代!有这么多的网络和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文章!我挺佩服余秀华的才华!尽管她有时候不文明行为和言语,她不想让别人低看她或瞧不起她。余秀华的表面强悍!恰恰说明了她内心的弱点。希望广大网友和诗人们,尊重每一个人,就是尊重自己。


写作特工


余秀华写的所谓诗歌连诗歌都谈不上,更谈不上优秀了。她写的其实都是大白话,还是黄色大白话。它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受生活的压抑:一个残缺的躯体,一桩不幸的婚姻,一段扭曲的人生,这都使得她无法跟常人看齐,于是她愤懑,她不平,她伤害自己,目的就是希望自己得到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她放纵自己,并且把自己写进她的所谓“诗”里,其实她是在歇斯底里地发泄,告诉人们自己的一些想法。透过她写的内容,人们感觉她写得太露太直白。这种写法被喜欢看这类东西的人誉为“写实”,而对于很多不喜欢她的读者来说,则是糟粕。其实,她真的是在写实吗?绝非如此,有一些是她自己的幻梦而已。另外,优秀的诗作是有生命性的,像臧克家的《有的人》等,但余秀华的“诗”绝没流传的可能,就像见了面啦一个黄色笑话一样,听一遍就够,绝不可能流传下来。


狮王


一句“谢他妈逼的”,经典!

当一位诗人,去评价其他诗人,甚至还要给出建议和指导,就已经背叛了诗人这个称号。

想当初,食指和北岛也是在前辈的批评声中走过来的。功成名就之后,却又不自觉地重蹈前人的覆辙,想要把握诗歌的话语权,树立诗歌领域的霸权主义,对新生代的优秀诗人指指点点,要别人站队到自己的诗歌逻辑和语境之下。

要真正较起真来,所有的诗人,谁也别说谁比谁更高尚。诗人固然留下了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哲思,但在实质上又为国家和社会做了什么贡献?有哪个诗人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有哪个诗人做了什么慈善吗?有哪个诗人又捐了多少款?从这个层面来讲,还比不上明星呢!

依我看,诗人之间相互鄙视相互看不起,那就干脆把伊沙的《饿死诗人》,作为对他们所有人的回答!饿死这些狗日的诗人!饿死这些“用墨水污染土地的帮凶”和“艺术世界的杂种”!

当余秀华在出名前,在农村饱受前夫家暴、折磨和侮辱之时,食指、北岛之流在哪里?他们做了什么?当余秀华出名后,他们就跳了出来,对别人的诗歌横加指责,大肆侮辱。这已经违背了诗歌,也违背了做人最起码的良知。

“文化霸权”古已有之。所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可以自由发声的时代。在面对那些所谓“正统”之人的“教导”时,在面对以“正统”为名要求感谢“正统人士”的“教导帮助”时,我们有权说:“谢他妈逼的!”


管理者洞察


那些拿余秀华当盘菜的都是不懂诗歌的文盲,那些拿余秀华来羞辱当今诗坛的都是文化民粹和文化逗比,余秀华的诗也就是一般偏下的水平,残疾人的身份让她备受瞩目成为焦点,但不应该过高的去给她赞誉,刻意的去拔高,余秀华的出现和爆红是众多因素促成的,并不是只因为她的诗写的好,她的走红跟许多草根网红是一个模式,都是反映了大众对“高大上”的极度厌恶和对“高冷以及殿堂艺术”的腻歪和排斥,鲜桃吃腻了偶尔尝一口烂杏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但是从主流来看,这种草根文化不应该成为主流,也不应该纷纷效仿,就如大衣哥朱之文被捧红之后,现在各个秀场甚至玩直播和抖音的专业歌手纷纷穿上了黄大衣补丁裤走上街头,水泥姐一走红,各地美眉们纷纷脱下红妆披上围裙走上水泥车,直播三省的大神们吃饺子都倒桌子上…,让低俗离我们远一点吧,我们已经够低俗了,为了孩子们为了下一代,起嘛装一下也是好的。


江帆掠影


对待余秀华的“成功”,我知道的时候她已经火了。那么她在诗里边的被揪着头发撞墙、在泥水里滚爬挣扎、被责难时的一腔孤勇,都只是文字。其实我们都知道在这些文字的背后有怎样的血肉横飞、九死一生,却都体会不到那种疼。



余秀华的文字充满对命运的抗争,对苦难最真实的抨击,以及对自己的不抛弃不放弃。正是她的这股不妥协不认怂,使得她不雅地摇摇晃晃地活出了一个“人样”。余秀华自己给自己的定位,似乎不太迎合“诗界”的浮肿的“高大上”。



其实,食指对余秀华的评述似乎很公允,完全要余秀华做出一副“为国为民”的楷模形象。而这又完全和余秀华的愿景一一“喝喝咖啡、看看书、聊聊天、打打炮”完全不在一个频道。她似乎真没想做国之栋梁。



那么做了“国之栋梁”的诗人们、“光鲜亮丽”的诗人们忧愤的结果在哪里?无端地把这样的忧愤强加给一个想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的残疾女人,合适吗?想当然的“我对你的好”就是好吗?



柳永少有“家国”篇,谁骂过?不要觉得余秀华和“余秀华们”拼了命地趟过“人生河”,就不该追求享受。毕竟正常人的许多事对她们来说还是高不可攀的。余秀华的出名,难道真的只凭《穿过半个中国去睡你》吗?



余秀华的文字自有她的闪光点,她的绽放是不可忽视和曲解的。当然,我也不喜欢看她的“性文学”,但不证明她就必须把自己“包装”成一个道德的牌坊。如果有人强行改变你的人生轨道,你想不想爆粗口?余秀华的不同在于想爆的时候还就真爆了!



陌上锦素国学阅读作文


任何问题都应该辩证理性的看待,无论是诗界前辈还是后生才俊,真正能被大部分人民接受并认可的诗歌才是好诗歌。

对于双方来说,争议是不可避免的。诗界前辈们开创了现代诗歌的繁荣局面,发表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歌,如徐志摩、艾青、海子等诗人,都有经典诗歌传世。这些诗歌一时半会儿不会遗忘,它们是有大众这个基础的,因为它们有生命力,是优秀诗歌的代表。

后生才俊们同样拥有杰出的才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但真正能被大部分人接受的诗歌少之又少。我们无权去议论评价任何一位诗人,但我们可以对每一首诗说出我们喜欢不喜欢。

现在如果有人问我:你喜欢现在年轻一点的诗人谁的诗歌,那一首诗啊?我只能长叹一声,微微的摇一摇头。


相逢一笑醉春风


诗我不懂,但我知道公开骂人不对。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优良传统和作风。某坛也好,文坛也罢,要允许有不同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诗论诗,不用人身攻击。否则,诗再好,那又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