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雄主拓跋珪,就這麼無厘頭的死在自己兒子手裡;皁滑弄人啊

「連載」閒話兩晉之五胡亂華——西北亂局(7)

他媳婦兒,賀夫人。

這賀夫人又是誰?

論輩分,賀夫人是拓跋珪姨媽,也就是拓跋珪他親媽的妹妹。

拓跋珪年少時曾避難賀蘭部,見到自己的姨媽,驚為天人,便要納為己有;但拓跋珪他媽不幹,自己兒子娶自己妹妹,就算那會兒鮮卑人開放,這也不叫事兒啊;賀媽媽就說,這不成,況且你姨媽已經結婚了,人有老公。

拓跋珪不聽,生命曾可貴,愛情價更高;有老公算什麼,此時什麼也擋不住拓跋珪這顆悶騷的心,他派人把他姨夫給幹掉了,然後把自己姨媽娶進門來,後來還跟這個賀氏生了一個男孩,叫拓跋紹。

這位拓跋紹完全繼承了其父殘忍的本性,平日裡遊手好閒,不聽教訓,喜歡四處遊蕩,以殺人為樂。對了,這位拓跋紹跟薩達姆有的一拼;這兩位,都不是近親結婚的產物,是至親結合的產物。

這天,拓跋珪的媳婦兒賀夫人不知犯什麼錯誤了,突然被拓跋珪下令囚禁,並放出話說要殺她,賀夫人嚇的半死,慌亂之中,買通了看守,讓他幫忙去告訴兒子拓跋紹,讓兒子想法救命。

拓跋紹這會兒年方十六,血氣方剛,聽了母親的求救,便帶人悄悄入宮,摸到了拓跋珪的住處,準備弒君弒父。拓跋珪聽見異常從床上驚起,一面高呼:有賊!一面去找平時從不離身的佩刀,一摸之下,摸了個空,原來早已被人拿走,正慌亂之下,被拓跋紹等人圍住亂刀加身,砍成肉泥;其臨終遺言:清河、萬人之言,竟然是指你們兩個!

一代雄主拓跋珪,就這麼無厘頭的死在自己兒子手裡;皂滑弄人啊

一代梟雄拓跋珪,殺掉姨夫強娶姨媽;最後被自己跟姨媽所生的兒子殺掉。

佛說輪迴;耶穌說玩兒刀者必死於刀下;街頭大媽說惡有惡報;誠哉斯言!

多說一句吧,拓跋珪臨死之時說的那句話,“清河、萬人之言,竟然是指你們兩個!”是什麼意思。

拓跋珪這句話是有出處的;據《魏書·天象志》記載:“及六年七月,宣穆後以強死,太子微行人間,既而有清河、萬人之難。”這話什麼意思呢?呵呵,答案在另一本書裡,《宋書·索虜傳》!

據《宋書·索虜傳》記載,當時有一個女巫對拓跋珪說必須殺清河誅萬人,才能免除這場大災。

拓跋珪對此深信不疑,結果他下了一道非常荒謬的命令:將北魏治下清河郡的老百姓全部殺光。

清河在河北,常年戰亂下,清河的人口根本不夠一萬人。為了湊夠人頭,拓跋珪經常坐著小轎,手持寶劍,隨意砍殺抬轎的人,殺死一個,再換一人,每次出行,總要採取這種手段殺死幾十人。

史料中沒記載這次屠殺到底殺了多少人,但這個缺德的女巫顯然業務不精;至於原因,您接著往下看——

別看殺了那麼多人,但是有個問題拓跋珪和那個女巫都沒弄清楚,所謂的‘清河、萬人之難’到底指的是什麼。

關於這個‘難’拓跋珪能想到的就是別自己被殺,為了降低概率,拓跋珪每天神神叨叨行蹤詭秘,晚上恨不得睡一覺換8個地方;他的行蹤,只有他一個寵妃知道;這個寵妃的名字,叫萬人。而咱們上文提到的拓跋珪的兒子拓跋紹,爵封清河王。

據說,清河王拓跋紹跟這個萬人,有一腿。

就在拓跋紹殺他爹的那天晚上,在宮裡給拓跋紹當內應的,就是這個萬人。

死到臨頭,拓跋珪反應過來了,所謂清河、萬人之難,敢情是禍起肘腋!

拓跋珪死也就死了;接著說拓跋紹。

殺他爹的時候,拓跋紹只有16歲,高二的年紀;殺人時膽子挺大,殺完了,接下來該咋辦,一個16歲的娃曉得個甚。

看著老爹跟餃子餡一樣的屍首,拓跋紹傻眼了,接下來腫麼辦?這爛攤子如何處理呢?

他正犯愣呢,說話兒天可就亮了;你這總關著宮門也不是回事兒啊;拓跋紹壯著膽子,讓人從宮中傳令,謊稱拓跋珪有詔書要宣講,文武百官都到宮門前集合。

等百官集合完畢,只見宮門打開了一個小縫,拓跋紹從裡邊兒探出半拉腦袋,對大家說“我有叔父,還有哥哥,你們擁護誰?”

這句沒頭沒腦的話,問的群臣愕然;誰也不知道他要表達啥,一時大家都無語了;過了很久,南平公長孫嵩才說了句,當然擁護皇上啊。

拓跋紹吭哧癟肚的說,皇上沒了,昨夜被我殺了!

啊?!

群臣大驚失色,我勒個去,這幾個意思?

不過眼前這幫大臣,能在拓跋珪手裡活到現在,生肖都是屬狐狸的;一看拓跋紹公開承認弒君殺父,面不改色心不跳的,這幫大臣的第一反應出奇的一致,這背後肯定後黑手;因此誰都不吭氣兒,左右互相看看,默默散去。這一群人裡只有拓跋珪的同母異父弟弟、陰平公拓跋烈哭了幾嗓子,哭完,家走。

而隨著大臣們散去,拓跋珪死訊也就傳開了,國內謠言四起,人心浮動,北魏面臨它建立以來一次最大的危機,原先被拓跋珪打服的部落們開始凝聚力量,準備要揭竿而起了——

原先賀蘭部的首領肥如侯賀蘭護在平城東面的安陽(河北省陽原縣)城北,舉起烽火,賀蘭部眾全部都聚集到了那裡,而其他各部的頭領也命令子弟,前往各地招徠被拓跋珪分散的舊部,按照原來的部落體制聚集在一起。

北魏帝國隨時有可能瓦解。

拓跋紹聽到外面人心不穩,這熊孩子立刻麻爪了;撓了半天腦袋,想出個自以為很靈的辦法:向全體王公大臣行賄,按級別發佈帛,級別高的給數百匹,級別低的給數十匹。

他這麼一折騰,更是把問題複雜化了;小道消息滿天飛。

不過這一亂,倒是驚動了一個人——拓跋嗣。

一代雄主拓跋珪,就這麼無厘頭的死在自己兒子手裡;皂滑弄人啊

拓跋嗣是誰?

拓跋珪的嫡長子。

這拓跋嗣怎麼跑到民間去了?

拓跋珪生前雖說沒有立太子,但是在他心目中,拓跋嗣就是自己的繼承人;於是秉承咱上面說到的“立其子,殺其母”的制度,拓跋珪下令將拓跋嗣的母親劉氏賜死。劉氏是獨孤部大人劉眷的女兒,拓跋珪消滅了獨孤部後,將劉氏納為夫人,劉氏先為拓跋珪生下一女華陰公主,次生拓跋嗣。

拓跋珪把要處死劉夫人的決定告訴給了兒子拓跋嗣,而且還舉了漢武帝殺鉤弋夫人的例子;希望兒子提高覺悟,化悲痛為力量。

哪知拓跋嗣素來對自己的母親非常孝順,聽了父親的這一番話,不啻于晴天霹靂,頓時嗷嗷的痛哭,弄得拓跋珪十分惱火。

拓跋嗣回到家中,一想起老媽會因為自己這事兒丟了性命,悲不自勝,仍然日夜哭泣。這事兒不知道怎麼被拓跋珪聽了,又派人來傳令將他召入宮中。

拓跋嗣身邊的人就勸拓跋嗣,兒子侍奉父親,小受大走,如今,陛下盛怒,入宮則有可能身遭不測,那樣就會把陛下陷於殺子的不義之地。要不您趕緊走吧,等陛下什麼時候息怒了,您再回來。

拓跋嗣也擔心進宮可能就會被自己的老爹幹掉,於是收拾收拾,只帶了兩個衛士,連夜便出城避難。

如今拓跋珪被殺,國家無主,人心惶惶,有人將這個消息就告知了拓跋嗣,拓跋嗣又驚又喜,驚的是父親意外而亡,喜的是自己有了出頭之日。他就準備著,回宮裡承繼大統。

還沒等回去呢,壞了,那位至親產物拓跋紹,派出爪牙,四外尋找拓跋嗣,要殺之以絕後患。拓跋嗣見風聲甚緊,便藏著不出,暗中派剩下那名侍衛去各家大臣處聯絡。

大臣們此刻都很鬱悶,皇上死了,拓跋嗣跑了,這國家誰來擔當?拓跋紹?肯定不行!殺父之人豈能登基?如果他登基了,那以後凡是兒子宰了老爹,豈不都可以正大光明當皇帝?可怎麼辦呢?太子不見,無人主持大局,賀蘭等部日見不服,眼看著彈壓不住,這國家不是要完了麼?

正在無計可施,誒,拓跋嗣的侍衛之一,名叫王洛兒來了,大家一聽,哦,拓跋嗣要回來?立刻群起響應,爭相出迎,敲鑼打鼓的,就把這位太子爺給接回來了。

拓跋紹一聽什麼?我哥哥回來了?大臣們接回來的?這還了得?!爹是我殺的,輪不到你來做老大!這位十六歲的少年領著幾個手下,就來殺拓跋嗣,還沒等走出家門,早被眾大臣安排軍兵拿下,押送朝堂。

拓跋嗣手指弟弟,一邊哭一邊罵,罵完了,連同拓跋紹的母親賀氏,一同殺死。可憐這位賀氏王妃,找兒子本是要救自己,最終還是送了性命。殺了拓跋紹,拓跋嗣與群臣餘怒不息,畢竟拓跋珪是北魏開國之君,有立國之功,竟死在自己的兒子以及一群宦官手裡,說出去有損國威。拓跋嗣下令,將那幾個宦官都處以極刑,第一個動手弒君者,處以凌遲之刑。割下來的肉,群臣當場生吃。

吃完了人,報過了仇,18歲的拓跋嗣繼承大統,大赦,改元永興;追尊生母劉氏為宣穆皇后。

一代雄主拓跋珪,就這麼無厘頭的死在自己兒子手裡;皂滑弄人啊

這張圖片給內容不搭尬,這是大同古城的夜景

小夥子上臺便開始給老爹生前處置過的大臣們平反,他下詔命令南平公長孫嵩、北新侯安同、山陽侯奚斤、白馬侯崔宏、元城侯拓跋屈等八人坐在止車門右邊,總攬朝政,選拔賢能,被稱為八公。

北魏的局面為之一新。

北魏這頭兒從劇烈震盪中安穩了下來,他們要忙一會兒內政,畢竟拓跋珪執政後期,你總不能寄希望一個瘋子能把國家管好。

咱們再去看看那位倒黴的姚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