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挖出2500年前的古墓,其中的一件國寶,讓國外的專家面紅耳赤

中華歷經各個時期的洗禮,有了將近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四大發明,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秦始皇的兵馬俑,大漢的絲綢之路。這些成就無不讓我們引以為傲。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再加上時代的變遷,有不少祖先留下的東西就失傳了,這樣使得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受到了外界人士的質疑和挑戰。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時期。在河南淅川縣,一工地上的工人在工作時,無意中挖掘出了我國古時候的墓地。之後上報政府,政府派文物部門指定相關方面的專業人士前去考證。在當地的工地上實施挖掘,發現了古墓24座,經出土的陪葬品和文獻記載可以確定此處墓地乃是東周時期的古墓地,這些東西已經在地下埋葬了兩千多年了。


接著,在這幾座墓地中發現了大量的陪葬品。不光有金銀玉珠,還有西周時期青銅器皿。根據這些陪葬品可以肯定,墓地的主人絕非布衣。在當時的社會,平民百姓很難能有這樣的待遇。所以,墓地的主人不是王侯將相,就是士大夫之族。之後,又有了一個重大發現。在2號墓地中無意間又發現了一件青銅器,這件青銅器不光做工精細,更是大有來頭,專家看到後,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這麼一件青銅器居然有這麼大的歷史地位,這個東西究竟有何玄機?


原來,這件青銅器是西周早期的,此物名曰“雲紋銅禁”,據記載,雲紋銅禁重達180斤,寬約1米,高度將近30公分。在當時,是用來盛放一些茶具、酒具,就像現在家裡客廳擺放的茶几。這件青銅器上鐫刻著12條龍形異獸,這些不光展現了當時的精美做工,更是代表著權力的威嚴。


周武王姬發推翻殷商統治後,勵精圖治,考慮到商紂王貪圖享樂,不顧民間疾苦,貪杯好酒,才導致國破家亡。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從自身做起,命工匠打造了這個“雲紋銅禁”,以此勵志禁酒。從這個層面講,此物自然有很大的歷史價值和歷史意義。而且,為打造此物,還用到了傳說中的“失蠟法”。


時至今日,雲紋銅禁已經是國寶級的藏品。作為一件文物被供養在鄭州的河南省博物院以供人瞻仰。與其他八件文物並列成為了河南省博物院的鎮院之寶。在02年時又被貼上了國寶的標籤,只能在國內供人觀看,嚴厲禁止出境(國)做展覽。

工地挖出2500年前的古墓,其中的一件國寶,讓國外的專家面紅耳赤


中華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的工藝水平更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和繼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