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别只顾刷抖音看电视,以下几点对孩子的教育,建议收藏


疫情在家别只顾刷抖音看电视,以下几点对孩子的教育,建议收藏

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系统的讲了家庭教育对儿童个性成长的影响,那么关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今天给大家提几点建议,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一)父母应多采用正面教育

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一般人,受刺激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不太容易的。用儿童可以接受的语言进行正面教育,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孩子初涉人世,对人世间的很多问题都是初次认识,初次体验。家长应尽可能地排除负面干扰,让他们受到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并且要尽量用儿童容易接受的儿童化语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切忌空洞的说教和讲一些儿童不易接受的大道理。尤其不能动辄打骂或体罚,虽然这种简单的教育方法在当时会起到一定效果,但长期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为孩子后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作为家长可以通过看图画、讲故事、教儿歌等方法,让孩子懂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逐渐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让孩子愉快地接受父母对其提出的期望和要求。培养教育孩子是每个父母应有的义务和职责,每个父母都应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儿童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与父母的言传身教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以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亲人的情感依恋为例:三岁前的孩子几乎一刻也离不开照顾他的亲人;四岁时,爱说、爱问、爱动手、爱玩、爱跑、爱跳,已经学会自己玩或与小朋友一起玩,不用亲人参与和照管也依然会玩得很开心,而且还能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到五岁时,爱问、好学,而且还喜欢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去考问别人。喜欢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拆卸,破坏现象不断出现,虽然失败,却不愿听取他人意见。由此,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孩子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实践。

疫情在家别只顾刷抖音看电视,以下几点对孩子的教育,建议收藏


(二)教育应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年龄特征进行

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采取相应有效的教育方法进行家庭教育,切忌脱离孩子的实际,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古人都强调因材施教,在我们现今的家庭教育中也同样适用。家长切记不可盲目跟风,让孩子去学去做孩子在那个阶段还难以达到的事。

(三)父母应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

通过一个孩子的行为举止,可以窥视出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效果。如果父母行为良好,那么给孩子树立的就是好的模仿形象。而父母的行为中如果有失当之处,孩子就很有可能学会。因为孩子很多性格特点都是从父母身上模仿而来的,孩子的成长始于模仿,且孩子的这种模仿能力不分好坏。因此,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拥有更多的优点,父母应当去切实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去努力引领孩子,教会他们文明的礼仪,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形成这种良好的礼仪和品质。另外,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态度应保持一致,统一认识、统一步调,不可互相埋怨指责,使孩子无所适从,从而形成两面讨好说假话的不良性格。

疫情在家别只顾刷抖音看电视,以下几点对孩子的教育,建议收藏


(四)严格和宽容相互结合

教育孩子要把严格要求和抚爱结合起来,做到既有爱又有教。只有爱没有教容易走向溺爱,溺爱会使孩子养成许多不良习惯。

有这样一个独生男孩家庭,他的妈妈非常疼爱他,虽然在生活上顿顿开小灶满足孩子的饮食需要,但在行为上却要求非常严厉,望子成龙心切,恨铁不成钢。这也不行,那也不能,回家晚了要管,衣服脏了要说,稍有差错非打即骂,几乎天天在说教中生活,这样的孩子应该懂事了吧?其实不然,由于他的母亲过于严厉而缺少耐心的说服和正面引导,结果适得其反,造成了孩子性格粗暴,不讲道理。有时还会撒谎,在外与小朋支不合群,个性孤僻,辜负了母亲的一番苦心。与之相反的是,在另外一个独生女孩家庭中,她的父母十分宠她,什么事都依她,她在家中挑吃捡穿,想吃什么就让她妈妈单独做。尽管如此,她仍经常发脾气,向妈妈发号施令,不爱干活,她的东西谁也不让碰一下,养成了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个性。

因此,家庭教育方法应该把关爱和说教结合起来。儿童的人格特点经过多次重复才能转化为习惯性的社会行为。这种重复是以目标要求,不断矫正行为误差的重复。只有做到这一点,儿童才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方法直接影响儿童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根据洛克的“白板说”理论,儿童在接受教育前本是一张白纸,教育者在上面划了什么印记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个性品质。因此,父母生活的空间处处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家长一定要从大处着想,从小事抓起,自觉地克服自身的不良因素,以高尚的品德言传身教,使孩子学有榜样。在成长中潜移默化,树立起良好的人格品质,在多方面的教育下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所以,对儿童的教育一定要抓好早期人格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后天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疫情在家别只顾刷抖音看电视,以下几点对孩子的教育,建议收藏


(五)创建学习型家庭

创建学习型家庭就是要求每一位家长都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新观念、新技术、新理论和新经验,营造一个父母与孩子在情感上互悦,成为朋友,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是共同学习的伙伴的良好氛围。学习型家庭存在着双向互动的优势,既注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重视对自己的要求;既注重物质投入,也重视文化投入;家长注重向孩子学习,孩子也重视向家长请教;既注重眼前的学习,也重视终身的学习;既注重知识汲取,也重视能力提高;既注重学校、单位的学习,也重视家庭的学习;既注重书本学习,也重视网上远程学习。

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学习型家庭的优势在于能够学到学校以外的各种知识,是开阔知识面的最好课堂,是开发智慧、培养综合素质的最佳场所;是激发学习兴趣,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的终身学校。这就将家庭推上了现代教育改革的前列,成为家庭成员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所以,创建学习型家庭势在必行。

(六)统一教育步调

在大家庭的环境中,家庭成员应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统一步调。首先,家庭中主要成员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其他成员不要干扰其教育活动,应积极主动的去配合使其教育得更加完善和科学。比如孩子在犯错受到父母的责怪和惩罚时,爷爷奶奶也不能因为隔代纵容而包庇孩子逃避责罚。当然,在父母对孩子教育行为过激时,家庭成员应及时出面调解。其次,家庭成员应该有明确统一的教育理念。只有教育理念相同,家庭成员才会积极配合;只有教育理念相同,教育才会进行的全面细致;只有教育理念相同,教育才能进行的事半功倍。

例如: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用餐要求是,希望孩子独立进餐,不需要父母喂。可是爷爷奶奶却认为孩子自己吃饭会影响用餐速度和质量,从而自发代替父母对孩子提出的用餐要求。这样,就导致父母的教育活动失败,孩子也觉得茫然失措,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以上事例就说明因教育理念的不同而导致教育行为受阻。所以,一个家庭一定要有统一的教育理念。

疫情在家别只顾刷抖音看电视,以下几点对孩子的教育,建议收藏

本文摘选自:彩妆点滴经验《关于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